第三十章武帝纪一曹操欲伐乌桓推封功令
百度搜索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 或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原文: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馀万户。袁绍皆立其酋豪为单于,以家人子为己女,妻焉。辽西单于蹋顿尤强,为绍所厚,故尚兄弟归之,数入塞为害。公将征之,凿渠,自呼沱入泒水,〔泒音孤。〕名平虏渠。又从泃河口〔泃音句。〕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
翻译:
三郡乌丸趁天下大乱,攻破幽州,掳掠了十余万户汉族百姓。袁绍将他们之中强大的酋长都立为单于,将宗族的女儿作为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辽西单于蹋顿尤其强大,和袁绍交情甚厚,所以袁尚兄弟就逃到了他那里,乌丸人屡次进攻塞内为害一方。曹操打算征讨他们,凿开水渠,从呼沲到泒水,起名为平虏渠;又从泃河口凿开引入潞河,起名为泉州渠,一直通到海边。
看到这里二哥得特别提一提曹操治水的功劳。给隋炀帝开凿隋唐大运河奠定永济渠基础的真正功臣是曹操。
前文我们提到 “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白沟即永济渠的前身,本是东汉时王景治河后黄河南移留下的故道,原名宿胥渎,可与漳水汇合入海,虽有水量却不足以大规模通船,所以才需要“遏淇水入白沟”。
曹操北征乌丸,粮草的运输是最大的麻烦,于是开凿了3个人工运河(除开上文提到的平掳渠、泉州渠还有新河)。平虏渠和泉州渠开凿成功后,曹操依然面临着千里行师的窘境,原因即是泉州渠北口位于今天的宝坻一带,而乌桓单于蹋顿的王帐则设立于燕山山脉深处的大凌河流域。于是,曹操又开凿了一条名为“新河”的人工渠联通泉州渠和濡水(今天的滦luan河),以求最大程度地接近乌桓。
《水经注》濡水篇中记载载,“魏太祖征蹋顿,与沟口俱导也,世谓之新河矣。”当然,曹操开凿新河的本意是想将辽西走廊作为北征路线。不过,当曹操利用夏季水涨利于行船的时机顺利自邺城经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抵达滦河河畔时,却遇到了一个天大的难题:辽西走廊泥泞不堪,浅不通车马,深难承载舟船。若非要通行,则必须等到冬天结冰之时。无法,曹操遂选择了卢龙古道。历史中就记载了曹操七月出兵,八月大捷,九月即班师,前后用时仅两月,可谓进兵神速。
详细情况我们三国志原文后面介绍。
原文:
十二月春二月,公自淳于还邺。丁酋,令曰“吾起义兵诛暴乱,於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於是大封功臣二十馀人,皆为列侯,其馀各以次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
翻译:
建安十二年(207年)春二月,曹操从淳于回到邺城。丁酉日,曹操下令道:“我自从起义兵诛暴乱,如今已经十九年了,每战必胜,这难道全是我的功劳吗?这是贤能的士大夫的功劳。天下虽然还没有完全平定,我定要与贤能的士大夫一同平定它,但我现在却独自享受众人的工作成果,我怎么能安心呢!特令速速论功封赏。”于是大封功臣二十余人,都位居列侯,其余的各按次序受封,也封赏了烈士的孤儿,轻重各有别。
这就是曹操的《封功臣令》。
《魏书》记载曹操的命令:“从前赵奢、窦婴担任将领,受到千金之多的赏赐,而一天内就把赏赐分给众人,所以他们能成就伟大的功业,声名流传于后世。我读他们的文章,每次都会仰慕他们的为人。我与诸将领和士大夫投身战场,有幸倚靠众位贤才不吝啬他们的谋略,诸位将士不保留自己的力气,所以才能化险为夷、平乱锄奸,而我却窃取了他们的功劳获得丰厚的赏赐,食邑有三万户。我追思窦婴广散钱财的义举,现在将所收纳的租税分给众将、下属,以及在陈、蔡两地驻守的将士,希望这样可以答谢大家的劳苦功高,不独自占有巨大的好处。也应该将税收得来的粮食分给那些阵亡烈士的孤儿们。如果到了丰收之年,租税收入还有多余,我将和大家一同分享。”
正所谓:
魏武北征凿三渠,感念贤士封功臣。
百度搜索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 或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