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武帝纪一太祖发抑兼并令
百度搜索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 或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原文: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九月,令曰“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重豪强兼并之法,百姓喜悦。天子以公领冀州牧,公让还兖州。
翻译:
起初,袁绍和曹公一同起兵讨伐董卓,袁绍问曹公说:“如果事情不顺利,那么我们怎么自守呢?”曹公说:“您认为如何?”袁绍说:“我将控制南面的黄河,据守北面的燕、代之地,兼并夷狄的军队,向南争夺天下,这样就能成功了吧?”曹公说:“我将任用天下智慧之人的才能,以先贤之道来管理,这样不管怎样做都能成功。”
九月,曹公下令说:“河北人民因袁氏一族而遭难,我命令他们今年不用交税!”严厉地惩办土地兼并的地主,百姓对曹公的做法感到喜悦。
曹操为何不同意袁绍的说法?
在《傅子》中记载曹操对袁绍后面说的一段话:“汤王、武王,难道是在同一个国家吗?如果以险固作为资本,则不能随机应变了。”
曹操这句话其实是强调了人的重要性,管理的重要性。回归了治理国家的本质。比如上面提到的“重豪强兼并之法”。
在《魏书》中记载曹操的令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是有家的大夫,不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袁氏的统治,放任豪强专权放肆,亲戚也是这样;底下贫弱的平民,代替他们缴交赋税,即使把全部的家财都拿出来,也不足够应付上级的命令;审配的宗族,甚至包藏罪人,为逃亡的罪人出主意.想要得到老百姓的亲附,军事强盛,这怎么可能? 规定赋税是每亩田四升(约八千克)粮食,每户支付绢两匹,绵两斤这样而已,其他人不能擅自发布征收.郡国守相严明调查这件事,不能让强民有所隐瞒,弱民兼赋.”
这道令就是著名的《抑兼并令》有些地方也叫《收天租令》。曹操这是抑制税赋兼并,而宋朝的王安石就更牛掰了,别人直接抑制土地兼并。二哥只能叹啊!为何呢?等以后讲《宋史》的时候再细说。
其实二哥看到这篇《抑兼并令》的时候最大的感觉就是怎么好像出自于论语啊!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如此说道:“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哈哈哈哈。。。。)天下道理都是想通的
正所谓:
绍公当初起兵时,怎知后来争官渡;
袁氏治下皆不公,太祖一令安民心。
百度搜索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 或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