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原文:
是岁,长安乱,天子东迁,败于曹阳,渡河幸安邑。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袁术所置陈相袁嗣降。
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卫将军董承与袁术将苌奴拒险,洪不得进。
翻译:
兴平二年,那年,长安大乱,天子在曹阳之战中失败,往东迁移,渡过河幸和安邑。建安元年春正月,曹操领兵到了武平,袁术的陈相国袁嗣投降。
曹操想要迎接天子,所有的将领都很疑惑,荀彧、程昱劝解将领们。后来派曹洪领兵向西迎接,卫将军董承和袁术的大将苌奴依险而拒,曹洪无法继续西进。
长安大乱,什么意思?(这场大乱就是李傕和郭汜之间的斗争,持续一年多,死伤万人,几乎把长安搞成了废墟。皇帝没有办法啊,只能跑。这时候大伙都发现天子是个好东西啊,有他能令诸侯,于是就追天子,在曹阳干了一仗,天子输了。只能逃往弘农,进驻安邑然后继续东行。)
曹操作为汉臣迎接天子,理所应当,为何诸将疑惑呢?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的天子是个烫手山芋,碰不得。谁碰谁死,先是董卓、后是王允、再到李傕和郭汜。很多人都认为谁迎接天子接管朝廷,谁都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被以贼名除掉。这是人生的三角路口啊!曹操最终选择了迎接,不得不说睿智啊!(其实二哥认为曹操选择迎接天子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就是袁术想要称帝。一个自立为新帝,一个拥护旧帝,形成鲜明对比。天下英豪岂不都来曹氏阵营?所以袁术真可谓是神助攻啊!)
原文:
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夏六月,迁镇东将军,封费亭侯。秋七月,杨奉、韩暹(xian)以天子还洛阳,奉别屯梁。太祖遂至洛阳,卫京都,暹遁走。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洛阳残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九月,车驾出 轘辕而东,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自天子西迁,朝廷日乱,至是宗庙社稷制度始立。
翻译:
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每人都带了数万兵马,刚开始响应袁术,后开又依附于孙坚。二月的时候,曹操带军讨伐他们,取得胜利,斩了刘辟、黄邵等人,何仪以及其他人都投降了。汉献帝拜曹操为建德将军,盛夏时节,又升迁为镇东将军,封为费亭侯。初秋,杨奉、韩暹因汉献帝返回洛阳,杨奉屯兵在梁县。曹操到了洛阳,保卫洛阳,韩暹逃跑。汉献帝授予曹操节钺,领尚书事。洛阳残破不堪,董昭等人劝太祖迁许都。九月,车马出了轘辕关向东,任命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自从汉献帝西迁长安,朝廷一天比一天乱,直到今天宗庙礼仪,社稷制度才开始正常。
话说汉献帝回到洛阳,情景真的已经不是离开时候模样,董卓的大火彻底毁了洛阳。《献帝春秋》记载,汉献帝刚到洛阳,只能住在城西已故中常侍赵忠的家中。派遣张杨整修成宫殿,名字叫扬安殿,八月,汉献帝迁居。
自曹操迎接汉献帝以后,这官是越做越大,顺风顺水,挟天子以令诸侯。你说那时候都信奉占卜起卦,难道就没人算过?嘿还真算过!
张璠的《后汉纪》有记载:起初,汉献帝在曹阳被打败,打算乘船顺河往东。侍中太史令王立说:“从去年春天在牛斗金星就范土星,过天津,火星逆行守在北河,不可进犯。”由于汉献帝不向北渡河,将会乘车从轘辕关向东出。王立有对宗正刘艾说:“先前金星守天关,与火星相会,金火交汇,革命天象啊。汉王朝要结束了,晋、魏一定有大人物出现。”王立后来多次对汉献帝说:“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继承汉的是魏,能安定天下的,曹姓,唯一的就是委任曹氏。”曹操听说后,派人对王立说:“知道您终于朝廷,但是天道深远,希望不要多说。”
正所谓:
献帝无奈到处迁,又出洛阳出长安;
天下已非汉武时,唯有太祖敢迎帝。

百度搜索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二哥说大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二哥说大话并收藏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