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原文:
顷之,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
翻译:
不久,冀州的刺史王芬、南阳的谋士许攸、沛国的周旌等人联合各地豪杰,图谋废除汉灵帝,立合肥侯为帝。他们把计划告诉曹操,曹操拒绝参与。王芬等人计划最终失败。
这一段陈寿写的很简单啊,二哥必须要详细解释下当时的情况。
刺史是什么职位呢?
刺史是原本是监察史,是中央专门监察地方上的情况,类似于现在的巡视组。汉朝中后期,因政治需要而演变成地方军事行政长官,类似于现在的省委书记,汉灵帝后期同州牧、唐朝以后同太守等,太守这个职位实际是刺史下属,类似于现在的省长。
汉灵帝这里必须要简单介绍下
汉灵帝本名刘宏,出生在冀州河间国。他在位期间一次性封了十二位中常侍,史称“十常侍”。当时朝廷十分混乱,整个朝廷公开卖官,每个官职都明码标价,大部分地方官比朝官价格还高一些。(更能掌握实权嘛)同时汉灵帝是一个极度追求淫欲的皇帝,根据他的要求,所有宫女都是穿开裆裤的,就是为了便于灵帝随时能发泄。为了避暑还别出心裁的搞了“裸泳馆”,曾经让狗和后宫女人发生关系。是一个极度昏庸**的皇帝。就连董卓都是这样评价汉灵帝的:“每念灵帝,令人愤毒”
曹操为什么会拒绝王芬等人的邀请呢?
《魏书》记载了这么一段。曹操拒绝王芬说:“这废立皇帝的事,是天下间最不祥的。古人会权衡成败、计较轻重然后才决定是否实施,伊尹和霍光就是这样。伊尹是心怀至忠的诚意,又有宰相的权势,位列百官之上,所以废立皇帝,才会计划得成,完成废立。等到了霍光,他先受到了先帝托国的重任,又凭借皇室宗亲的地位。当时是内有太后秉政的权重,外有群臣同心的大势。加上昌邑王即位没多久,既没有得宠的权贵支持,朝中也没有正直官员的支持,他的话只能通过侍从表达。所以霍光的计划施行起来像转圜一样顺利摧枯立朽。现在各位只见到古人成功的容易,没有看清当前的困难。各位好好想想,你们结众连党,与七王之乱有什么差别?合肥侯的地位,难道还比得过当时的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而且你们现在做的是非常之事,只想着必须成事,这不是很危险吗!”
所以曹操不参与的原因是他认为这个是不会成功。那具体如何不成功的呢?
司马彪的《九州春秋》记载:故太傅陈蕃的儿子陈逸和著名术士青州平原人襄楷都到王芬府上做客,襄楷对两人说:"天象显示不利于宦官,黄门、常侍这回真的要被灭族了。"陈逸大喜。王芬也高兴的说:"如果真的是这样,我愿意为天下人驱除他们。于是和许攸他们结盟密谋。打算在汉灵帝北巡回老家河间的时候起事,王芬先上书汉灵帝说黑山贼攻打抢劫河间郡县,来求得镇压部队。正好当时北方漫天赤霞,东边西边也是,负责天象打得太史对汉灵帝说:“应该有什么阴谋会发生,不适宜北巡”汉灵帝就放弃了北巡。下敕命令让王芬罢兵,不久又征召他入京。王芬很害怕,自杀了。
正所谓:
灵帝无德众欲废,孟德汉心终作祟。

百度搜索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二哥说大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二哥说大话并收藏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