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父亲的犁与笔记 天涯 或 父亲的犁与笔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建华七岁半那年盛夏,漳县县城通往新寺镇的公路弯弯曲曲自北向南,凹凸不平的穿过山沟,盘旋着爬上山坡途经赵家村,赵家村这段公路虽然平坦但还是弯弯曲曲凹凸不平的,上面覆盖着一层石子跟沙砾。公路两旁长满了树木,公路上方是斜坡状的草地,草地的尽头巍然屹立着一坐悬崖峭壁的大山,周围的人把大山叫大崖,大山山势险峻并且连绵不绝的延伸向了南北两个方向,想要登上大山就必须得绕行山路,山体为石头构成山顶上绿草如茵,站在山顶看向四周,目所能及的地方都是起起伏伏的山峦与纵横交错的沟壑还有坐落着的村庄。向赵家村方向的山脚下看,公路下面斜坡状的山坡遍布着阶梯式的田地与通往各处的羊肠小道,离近赵家村的上方有一个人工堆砌的椭圆形堤坝,宽三十多米,长五十多米,堤坝周围有一排粗大的柳树,夏天最热的时候堤坝的树荫下也凉嗖嗖的,赵家村人管堤坝叫涝坝。大崖面向赵家村的右手边有一个峡口,峡口离斜坡状草地的尽头有十几米高,峡谷里面长满了各种花草以及树木,峡谷口一年四季滴水不断,在雨水丰沛的季节,会形成近两米的瀑布,流下来的水渗进满是石子的缝隙当中不知道流向了哪里,峡口右边斜坡草地半坡的位置有一眼泉,泉水清澈,冰凉,甘甜。从峡口的位置开始有一条沟由浅到深经过向赵家村东南侧一直通向下面的李河村(乡**就在李河村),与其他沟壑交汇在了一起。被黄土厚厚的覆盖着的这种地质地貌所形成的这种深沟,一般都是雨水跟山洪长此以往所冲刷而形成的。
赵家村人把这条沟分成三个名字来叫,公路上方叫石沟,公路下方叫牛屎沟,而赵家村以下叫回沟,公路离赵家村不到两公里沿着牛屎沟的边一直往下走经过涝坝,涝坝下面有个山神庙,山神庙下面就是赵家村了。
大崖峡口边的那一眼泉水用胳膊般大小的铁管引到涝坝这里,涝坝这里就是赵家村人吃水以及饮牲畜的地方,在村里老人们眼里涝坝还有一个象征性的用途,他们用涝坝里面的水量可以判断出,当年庄家的收成,涝坝里水量多这一年就是雨水比较多的一年庄家会丰收,相反涝坝里雨水极少或者直接干枯了的一年必定就是干旱之年庄家就可想而知了,那时间靠天吃饭的农村人真的太不容易。
这是建华自打记事以来第一次来赵家村,之前来过的一两次他几乎没什么记忆。只知道姥爷姥姥在赵家村,而且自己是在赵家村出生的,刚开始的时候建华的父亲是上门女婿,父亲兄弟五个,父亲是一个会制作毡的匠人,到处给别人制作毡来换点生活物资,父亲给母亲家制作过毡后得知母亲家需要一个上门女婿,就这样父亲跟母亲成了一家人,父亲在赵家村呆了大概三年,那时间建华一岁左右,父亲跟母亲就搬到了离县城很近的那个叫水家山的村庄,为什么要搬家建华不得而知,毕竟大人们的世界是有着大人们原因的世界。到水家山以后家里面又添了两个弟弟,建勋,建明。
母亲带建华来赵家村的目的是为了让建华来赵家村扎根,成长,经历,在赵家村与生活搏斗,他长大后再去照顾姥爷姥姥。建华的母亲背上背着个装的满满的包,右手牵着建华下了赵家村公路,沿着牛屎沟向下朝着涝坝走了过来。涝坝里有三个跟建华一般大的男孩子一丝不挂的在涝坝这里洗澡这三个男孩分别叫李杰忠,李旭升,李登明,说是在洗澡,只不过是在浅浅的,带有淤泥的水里相互嬉戏,而且他们几个身上裹满了淤泥,水深的地方他们不敢去,因为涝坝边上有两个洗衣服的女人,其中一个李杰忠叫大妈,另一个他们几个叫阿姨,是李杰忠的大妈告诉他们几个不要去水深的地方玩的,如果要去她就会立马告诉他们家里人。还有球二也在涝坝边上球二比他们几个大两岁多一点,球二手里拿着个弹弓,在柳树底下走过来走过去的完全不理会其他的东西,球二已经等了好一阵子了,终于从南面噗噜噜的飞过来了两只麻雀,站在了离他不远处的那棵柳树的枝条上,球二猫着腰轻手轻脚的走了过去,找好了最佳位置,刚举起弹弓,这时李杰忠兴高采烈哇呀呀的跑了过来扑倒在了浅浅的淤泥水里,又向前蠕动了几下站了起来还没来的急回头看李登明,跟李旭升,就被一颗豌豆大小的石子击中了眉骨,顿时李杰忠撕心裂肺的哭了起来,血染红了他满是淤泥的手,疼痛使他嘴唇成了紫青色,李杰忠的大妈跟他们的阿姨赶紧跑了过来把李杰忠拉出了淤泥水,跟球二说:你看这有多危险,万一打瞎了眼睛该怎么办?球二说出:他把我的鸟给弄飞了的时候声音是颤抖。李杰忠被大妈拉着到流水的管口洗掉了淤泥,建华跟母亲走到他们跟前时他额头上的血还没有止住,建华的母亲顺手旁边的田埂那里抓了一把蒲公英的叶子,洗干净揉搓烂了后叫李杰忠大妈给孩子敷上,然后再带回家包扎一下,于是大家手忙脚乱的给李杰忠穿衣服,捂额头之后带回了家,球二跟李登明,李旭升也远远的,一声不吭的跟在李杰忠他们的后面回了家。
建华跟母亲进姥爷家门后映像最深的是一排拳头般大小的石头铺垫在院子中央,从大门一直铺垫到了庭房门槛下面,门槛很高,门槛前面有一排跟牛头差不多大的石头挡住了檐水滴落时溅起到门槛的水滴。这时姥爷在一块有着补丁的麻布上面翻动晾晒在上面的野菜,姥爷的裤子两个膝盖的位置有两个长方形的补丁,补丁大到再有一寸就跟裤管齐了。
姥爷回头看见建华时,高兴的说:“我的娃,你都长这么大了”又走过来抚摸着建华的头把他带到了庭房里,姥姥正在用一团剔去秸秆的乱麻擦拭着桌子上跟柜子上的尘土,看到建华后也高兴的合不拢嘴,姥姥立马带着一脸的喜爱给建华去灶房做吃的去了,姥爷拿来了火盆,柴火,还有一个之前是装过罐头的瓶子,里面装着半罐子糖,要给建华泡糖水,生火后没多大功夫就烧开了,糖水里足以看出姥爷满满的疼爱。姥姥从一个装着五个鸡蛋的瓦翁里拿出来了四个鸡蛋,又从一个小木柜里挖出来了两碗白面,木柜里装的白面总共不到二十碗,这些面她俩平时舍不得吃,说是白面,只是比她们平时吃的白而已,拿去了灶房。
姥姥做饭的灶台上有一个小瓦罐,瓦罐里面盛着做饭用的油,油里泡着一块跟火柴盒差不多大小的黑布,姥姥生火把锅烧热了后,用筷子夹出了那块黑布,在锅底抹上了油看了看后又拿起瓦罐倒了几滴油进去,平时她们也舍不得吃这清油。她们平时吃的油看起来黑乎乎而且还很粘稠,村里人叫这种油稠油。很快鸡蛋就炒好了,姥姥又做了白面饼子给建华吃,最后又做了白面条。
吃完饭后天色也不早了,母亲跟姥姥收拾完碗筷跟灶房后,点起了姥爷的那盏煤油灯,在昏暗的灯光下母亲跟姥爷姥姥一直聊到半夜才睡着的。
第二天一早母亲就走了,姥爷姥姥跟建华送别母亲时,建华看见母亲是掩着面流着泪走的,姥爷的眼睛也湿润了。
百度搜索 父亲的犁与笔记 天涯 或 父亲的犁与笔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