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父亲的犁与笔记 天涯 或 父亲的犁与笔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第二章母亲走后姥爷姥姥就去生产队干活去了,临走前姥爷告诉建华饿了就去灶房的那个瓦盆里面拿馒头吃,别乱跑不然会被坏人带走的。他们去队里干活了以后建华一个人无聊的在家里每个房间里都看了个遍,姥爷家里有三间房子,一间是庭房,一间是灶房,灶房里很简陋而且有一个地窖一个炕,还有一间是比较小一点的耳房,耳房就是以后建华住的房子,里面也有一个炕,这几间房子共同的地方就是房顶的椽子被烟熏的漆黑都有炕,都是土木结构的,墙壁是泥里面和着小麦壳抹上去的,庭房有两个很大的窗户,窗棂是一般大小的正方形,过年的时候姥爷会用纸糊上并且从隔壁亲房大婆婆那里拿来各种颜色的剪纸贴上去。庭里面放着一个大柜子一个小柜子大柜子可以装下一千斤粮食,小柜子能装五百斤,还有一个八仙桌,两张靠背椅,这些家具都是漆黑颜色的,除了姥姥的两个嫁妆箱子是土红色的放在炕边之外,而且上面还画着绿色的荷叶和黄白色的桃子。庭房的东南侧有一间马厩马厩的东南侧是后门,后院很大里面有一棵枝叶茂盛的核桃树,两棵杏子树傍边有一棵长的笔直的松树,还有好多果树,姥爷在这些树下面种了烟叶还有一些蔬菜,靠近庭房的墙角下一直以来都长着好多杂草。
建华摘了几颗杏子拿到庭房的门槛上坐下来刚要吃时看到大门的缝隙当中有一只眼睛在盯着自己,后面还有两个身影在晃动着,建华打算过去开门走近大门时那三个小孩子赶紧跑开了。
打开门后看见李杰忠的额头贴着一块棉花,李旭升,李登明他们三个很好奇这个操着县城口音的男孩子,在涝坝听见建华说话时他们几个没见过说这种话的人,而且这个男孩子白白净净的身上不像他们几个满身的泥土,于是他们三个便找了过来准备再看个究竟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建华打开门后他们几个相互看着对方,不一会李旭升开口说了句“来娃娃咱们玩耍里”
建华用县城口音说: 我要给姥爷看门,几个人又相互看了看对方建华闭上了门继续去吃杏子去了,不一会三人又从门的缝隙当中看了一会儿就走了。吃完杏子还使建华感兴趣的是桌子上放着几本破旧小人书,他虽然不认识字,但里面拿刀拿枪的那些人打架比武的画面他很是喜欢,所以他总是翻过来覆过去的看这些小人书,后来他还经常会借阅,收集这小人书来看。
跟李杰忠他们几个熟悉是在上了学以后,来赵家村一个月后建华开始上学了,跟他一起上学的有二十几个村里面的孩子,教书的是一个建华按辈分叫大爷的人,跟姥爷差不多岁数,据村里面好多不识字的大人们说,这个教书先生认识很多字,跟过去时候的秀才一样,他以前上过好几年的学。自此建华跟李杰忠,李旭升,李登明,还有球二以及其他村里面的孩子在村中央那个学堂里上起了学,这学堂是队里特意给挪让出来的一间房。建华始终对球二有说不出的看法,以至于他一直以来都不想跟球二玩耍。
建华第一次被李杰忠带去他家玩耍时,就觉得他们家怪怪的,有一间房子是不让其他人进去的,后来有一次李杰忠进了那间房子后忘记了关门,建华偷瞄一眼后才知道里面炕上坐着一个跟他们差不多一样大的男孩子,再后来他才慢慢的知道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李杰忠的奶奶是村里唯一一个会抽烟的女人,在队里干活时她拿着烟袋,烟锅抽的是烟叶,在家时她经常会拿着水烟壶抽水烟,由于怕费火柴,她抽水烟时经常会点上煤油灯,有时候会不小心打翻灯盏洒掉里面的煤油,洒掉煤油以后臭烘烘的,要是洒在炕上,很多人会抓点土点燃加以处理,既不会烧毁竹席又可以除味。李杰忠的奶奶也不例外,那时候村里面几乎所有的炕上都没有铺垫褥子,炕上有铺垫羊毛毡的是极少数人家,许多铺垫的都是用那种细小的竹子片所编制的竹席,李杰忠四岁多的那一年就学会了处理洒掉煤油的技巧,他是亲眼看着从奶奶哪里学到的,他刚学会不久就派上了用场,那一年弟弟三岁时打翻了放在窗台上的煤油灯盏煤油洒在了弟弟的裤子上,李杰忠嘴里还呵斥着说爸爸回来了会奏你的,他怕其他地方的土不奏效,他抓的土也是奶奶抓土的地方抓的,抓来后土洒在了弟弟的裤子上,弟弟乖乖坐在炕上看着哥哥手忙脚乱的在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随着嗤的一声火柴划着了以后李杰忠点燃了弟弟裤子上和着土的煤油,很快弟弟钻心般疼痛的哭声吓哭了李杰忠,由于他只学会了点燃煤油的技巧,而且奶奶也没教会熄灭这种火的技能,所以他只能站在那里看着火,听着弟弟的哭声自己也跟着哭,同时哭声也引来了在他家大门外面聊天的大人们,大人们赶到时李杰忠弟弟左腿的裤子已经烧到了大腿根部,火扑灭后,才发现腿被烧的很可怕,并且还沾着星星点点被烧过的布灰,之后大家赶忙找来了村里的大夫大家都管大夫叫堂先生,这是村里人在称呼上对他的尊重,因为他会看病,先生的名叫李君堂所以人人都叫他堂先生,叫李先生显的很普通,因为赵村人都姓李,曾经也有人尝试过叫君先生,唐先生告诉他这是一种侮辱,之后“堂先生”这三个字再也不怕有其它的字会跟它争了。他来了之后给孩子开了几副外敷的草药,自此以后李杰忠的弟弟就很少出家门了,煤油灯放的离他近了他会哭着告诉家里大人:“我不要这东西”,自那以后他这间房子的灯盏一直都是放在炕下面最远的那个墙角的,他不怕黑,人都是会有.至少会有那么一段记忆是刻骨铭心的。杰忠弟弟才管不了谁的嗓子被天使吻过,他只知道他的腿被恶魔拥抱过,而且在时隔几年后恶魔直接抱走了他。
姥爷每天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早早的去涝坝挑水,有时候会很晚才回来,因为要排队,挑水的人太多了,以至于有的人半夜就去挑水回来,这样就可以避免为了排队而大打出手的事。姥爷是村里出了名的好人,即使有人骂他他也是笑呵呵的,所以一直以来没人跟他大打出手,挑水回来了就拿来火盆跟柴火放在炕上熬茶喝就着黑面饼子或者馒头,有时候还会吃麦麸做的饼子,吃喝完以后就开始忙了,在闲暇的时候姥爷经常带着建华去大崖后面摘野菜,拾柴火什么的。建华有时也替爷爷给队里放牛羊来挣工分。
姥爷还经常会给建华讲故事听,姥爷在村里面讲故事是出了名的,好多人都喜欢听姥爷讲故事,但姥爷愿意把讲故事说成是:“说古今”那时除了播种收割的时候比较忙,其他的时候几乎都不怎么忙,村里没有人外出,村里面闲下来的时候很热闹,有三五成群聊天的,有打篮球的,有聚在村中央说笑的,当然也少不了很多人拥簇成一团听说古今的,还有动不动就摔跤的大人们。
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压力是建华来赵家村两年之后才开始的,这时候建华已经可以在字典里查到任何字了,他对学习,对人物传记很感兴趣姥爷经常给他说的古今对他的励志以及该怎样去做人做事有着启蒙的意义。
百度搜索 父亲的犁与笔记 天涯 或 父亲的犁与笔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