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入住
百度搜索 17号大院 天涯 或 17号大院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刚副营长的小孩1岁了。作为有新思维的父母,他们两口子在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商量好了怎么教育孩子,说得最多的就是“陪伴”。所以,考虑到暂时还不能离开部队,况且好像师长有意无意的透露出要对他委以重任的意思,他决定申请随军,让老婆孩子过来,这样就能一起陪伴孩子成长。在随军后到底是住在部队家属院,还是自己住在外面的问题上,刚副营长纠结了好久,也跟老婆讨论了好多次。住在部队家属院里面,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空房子,即使有也不知道楼层到底好不好,别不是一楼就是顶楼。8师的第一任领导,李师长当年手指一圈划下来的这个大院,在前几年还是显得很高大上,不仅房子有余,连活动空间都很足。但是谁知道这两年政策变化,随军条件变了,以前是副营职以上才能随军,现在是正连职就可以了。这一下就多出了好多申请随军的家庭,房子一下就紧张了。据说师领导正在计划再建一个家属院,可是真要建成并投入使用,这还有好长的时间呢。所以,现在申请随军,就要看运气。如果不住在部队家属院,外面的小区又没有家属院这样安全的环境。这么多年,无论师领导怎么更替,无论家属院入住的家庭如何变化,无论门口警卫班的战士如何调整,家属院的大门自始至终都是管理严格的。外来的人员轻易进不来,里面的小孩单独出不去。说实话,在这样的环境,你很难再找到比这安全的小区了。
虽然内心还是想住再家属院里面,但是现实好像比较让人失望。刚副营长凭着自己在作训部门工作积累下来的人脉,给营房科长打电话,想走走内部关系拿到一个好房间。可是营房科长查了一下登记表,除了一楼就是六楼。为什么大家都不希望住一楼或六楼呢?客市地处东南沿海地区,这个地方基本没有冬季,每年夏天从四月开始持续到十一月底才结束,平均温度能到34/5度,最高温度能达到38度。所谓的冬天最低气温10度,最多半个月就会过去。而在春末夏初,有差不多一个月的梅雨季节,天天下雨,还有回蓝天,非常潮湿。地板傻瓜、墙壁上都能渗出水珠。在这样的气候下,你要是住顶楼或一楼,整个夏天会被热死,而回蓝天来临时,房间里就像桑拿房。
刚副营长长长的叹了口气,拿上腰带走出了房间在,准备去操场看看连队的战术训练,这是营长分配给他的任务,督促连队开展训练。刚走到楼梯口,他碰到了营部的武器助理工程师,也是他的师兄——孙工。
孙工是战士考学的,毕业后从事了一段时间财务工作,后来一直担任营部的武器助理工程师。三年前调了副营后办理了随军,住了两年。过完年,老婆孩子又回了老家,小孩准备上一年级了,提前回去插班上个学前班。
孙工打了个招呼,问道:“你的随军办的怎么样了,刚副?”
“哎,别提了!”刚副营长说:“现在家属院房子紧张,剩下的几套不是一楼就是六楼,不想要,正愁着呢。想着是不是住外面算了!”
“还是住里面好一点,小孩子放在院子里安全。”孙工说:“要不这样,你要不嫌弃,我把我的房子直接转给你,我的在二楼,201。我家里还有衣柜、床、冰箱、空调、洗衣机,都给你。这样我也不用再想着怎么处理了。我今年准备转业回去了,这个想法给两个营领导也汇报了,我的老婆孩子现在都已经回老家了。”
刚副营长听到这话,眼睛一亮,问道:“你真的要转业?”
“嗯!你看我这个情况,年龄偏大,学历也不高,在部队发展已经严重受限了。这没多年在部队,膝盖和腰都有点问题,已经不适合再在部队了,该走了。”
听到这话,刚副营长内心有点难过。在部队待上十几年,大部分人都有一身伤病。天天高强度的训练、考核、演习,没有健康的身体很难应付过来,再加上部队严格的管理,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很多官兵的心理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和平年代,人们很难看到军人的付出,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除了时间、自由,我们很多人还付出了身体健康。
不过他们并没有过多的谈论转业这个话题了。对于谁来讲,这都是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无论谁离开,都会不舍。
孙工接着说:“要不这样,这个周末你跟我一起去趟家属院,现场看看我那个房间你满不满意。如果你满意,我们就跟营房科说一声,你直接接受,不需要他们再安排了。”
“好,就这么说定了!”刚副营长紧皱的眉头终于有所舒缓,下楼的步伐好像都轻快了不少。
周六,刚副营长和孙工一起回到了家属院。进入大院大门,孙工领着他径直向最里面那栋房子走去,边走边给他介绍说:“进门左手边那个4层小楼是师职楼,刚刚左手边是两栋团职楼,剩下的都是营职楼了。我住在5栋2单元201,也就是靠近摩托车棚那栋楼。楼前有很大两棵榕树,夏天刚好能挡住太阳,后面正对着隔壁税务局的宿舍楼,也比较安静。”
边说,他们已经进入了楼道,上到二楼,孙工打开房门,走了进去。家里的东西收拾得都差不多了,除了餐桌,就是卧室的床和衣柜。营职楼是两室一厅,面积总共55平方。卫生间和厨房比较小。部队配套了厨具、热水器和窗帘,其他东西都需要自己购置。在客厅的角落靠近洗漱池的地方,放着一个两门的容声冰箱,旁边还有一个海尔全自动洗衣机。
“我的东西都差不多收拾完了,需要寄回家也寄走了,剩下的这些原本打算让那些收二手家具的来处理掉,你看你用不用得上,都给你。”
其实从一踏进这房间,刚副营长就喜欢上了这里。安静,采光不错,关键是凉快。如果再留下这些家具、家电,就能解决来了就住的问题,不用自己再去花功夫选东西,而且自己也没有那个时间。现在保持现状,只要花点时间把卫生彻底打扫一下,就像个家了。
想到这,刚副营长马上就说:“要,你这里的东西我都要!你看我给你多少钱?”
孙工笑着说:“什么钱不钱的,我让二手家具来收,也给不了我几个钱,你需要就留给你,钱就别提了!”
刚副营长还想说给钱,又一想,自己这个师兄肯定不会要,干脆中午请他吃饭吧。于是就说:“行,那我也不客气了,要不这样,中午我们一起吃饭,我再叫上我同学来胖,让他陪你喝几杯,你知道,喝酒我就是一打酱油的,陪你你不能尽兴。”
孙工也没有再推辞,同意了这个提议。刚副营长立即给营房科长打了个电话,让他给登记一下,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中午这顿饭大家都吃的开开心心。孙工是因为终于把房子交脱了手,还给那些家具、家电找到了好去处;刚副营长是因为终于搞定了住房,最多在花一天时间把卫生打扫了,就可以正式向部队提交随军申请,也可以着手计划老婆孩子搬迁事宜了。
在饭桌上,孙工还说,这周他再把家里收拾一下,就正式把钥匙交给刚副营长。下周他就可以过来住了。这样的话,这个月就可以把房子打扫好,收拾完毕,刚好下个月部队要外出驻训,等回来就是国庆节,放假期间老婆孩子就可以过来了。
下午刚副营长给老婆打了个电话,在电话中他抑制不住喜悦,说话的语气都跟平常不一样。“老婆,现在你可以正式考虑搬迁的事了。房子已经搞定,二楼,采光和遮阳都不错,你肯定会喜欢。下周我去把卫生打扫了,把窗帘洗洗,地板擦好,在把床的位置调整一下,就静待你和闺女的到来了。”
电话那头,刚副营长的老婆小宇,也是异常开心。等了几个月,终于有了结果。想着一家三口终于可以在一起,不用再两地分居,心里就很开心。孩子现在刚满一岁,刚副营长除了孩子出生时在家,就再也没回去过。孩子一天天长大,会叫人,会说话了,却只能通过微信视频聊天来看爸爸。在孩子的意识里,爸爸就是那个在小小手机屏幕里的大头像。
小宇与刚副营长是大三的时候认识的。同学的同学,暑假相约一起游玩,从第一次见面,刚副营长就被这个活泼开朗,脸上始终充满微笑的女孩所吸引。在慢慢的接触中,更是感受到了这个女孩对于军人的理解和体贴。从来没有提出过不切实际的要求,从来没有因为军人特殊的工作而有过任何怨言。小宇经常说,无论什么计划最终能不能实现,都是也许、可能、大概。对于这样一个好女孩,刚副营长那是真的紧追不舍,当作了一个必须完成的战斗任务一样,终于赢得了女孩的芳心。从一个军校学员,再到考研失败,到部队最基层从排长、副连长、连长,一直到现在,没有小宇在背后的默默支持,刚副营长自认为走不到现在。
小宇是西南财大的毕业生,还没毕业就已经签约了一家全国大型公司的财务部,经过几年的奋斗,在单位也是小有成就,逐步走向公司的中层。如果能一直干下去,可能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可是为了支持刚副营长的工作,为了他们的小家,小宇在一片惊讶声中辞职了。做起了全职太太,安心养子、教子(见不到丈夫,就无从说起相夫了)。
第二个周末,刚副营长用了一个上午,把房间的地板洗刷了一遍,又连搬带拖的将衣柜和床的位置按照老婆在电话里的指示就行了挪位。下午跑去超市,买了一大堆一架、毛巾、拖鞋之类的生活用品,其他东西都有现成的,有从单位拿来了被褥。齐了!晚上躺在“新家”的床上,想着国庆后老婆孩子过来,这就是他们的小窝,刚副营长满脸笑意的睡着了。那晚他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他们一家三口在一个很大的草地上,放着风筝,自己的女儿摇摇晃晃的追着他跑,小宇坐在一边,拿着手机给他们拍照。这就是生活呀!
回到单位后,刚副营长被师长点名要求带着他们营的人跟着去野外驻训一个月。这是首长向锻炼他、培养他,他当然不能怂。这一走就得差不多两个月,等回来也就国庆了。在刚副营长驻训这段时间,小宇在家也没闲着。她一直在思考哪些东西需要带过去。自己和小孩的衣物就不用说了,还有小孩的玩具、书籍等等,她罗列一份长长的清单,反复核对确认无误后,用了一周的时间,对照清单将需要带过去的物品装箱。等清单上的物品全都打勾装箱后一看,8个大纸箱!这还真的是搬家呀,她自己都吓了一跳,不过想着刚副营长收到包裹时的表情,她又偷着乐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时光如梭,转瞬即逝,可对于刚副营长这对夫妻来说,时间过得又实在是太慢了。驻训终于结束了,在返程的军列上,刚副营长的思绪早就回到了客市。他已经反复核对了几次老婆孩子的航班信息,根据到达时间,在脑子里模拟了好几次接站计划。自己几点出发,几点到机场,什么时候回到家属院,都差不多快像指挥部队行动一样精确到了分秒。不过首先他还是要回17号大院一趟,走了快两个月,家里的卫生还是要再打扫一下的。
将部队带回营区,向营长、教导员汇报完驻训工作后,刚副营长急匆匆的回到了家属院。刚好部队调休两天,他有足够的时间做最后的准备工作,收拾好小窝静待老婆孩子的到来。他三两步跑上楼,推开门正准备进,发现好像自己没有地方下脚了。家里此时的场景让遇事很少慌张的刚副营长张大了嘴巴,半天没有合拢。只见小小客厅里,横七竖八的摆满了80厘米见方的纸箱。仔细一数,整整8个,这么多的纸箱放在家里,哪里还有地方下脚哦!
正在这时,刚副营长的电话响了,他一看,是同事兼师弟林二的电话。
电话接通,手机传来林二那皮喜喜的声音:“哥,你回家了吗?”
“刚进门。”
“怎么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是惊吓,可不是惊喜!”
林二告诉刚副营长,前两天他接到警卫排长的电话,说找刚副营长找不到,没办法知道他们两关系好,就找到了林二。家属院大门快被我的8个大包裹堵死了,好几天也没人来取。让他想办法帮忙把包裹搬走。
林二也很无奈,知道刚副营长不在客市出去了,只有他自己去帮着搬回家。他一个人,就这么一趟趟的往刚副营长的家里搬,实在太多太大,就只能乱堆在客厅里。
“哥,我可告诉你,”林二说:“我一个人搬了一上午,你的那些包裹里不知道装的是些什么,死沉死沉的,搬完我的手臂都酸了。我不管,你要请我吃饭,请我喝酒!”
终于知道这满屋的东西是什么情况了,刚副营长才意识到,这都是老婆寄过来的家当,这可是他们这个小窝的基础。
“请,请,请!”刚副营长连声说到:“我今晚就请你吃饭,酒随便你喝,总行了吧!”
整整两天,刚副营长足不出户,埋头整理东西。他一箱箱的打开,该入柜的入柜,能摆放的就摆放出来,实在不知道怎么放的就收拢集中到一个箱子里。总算是把空间腾了出来,终于像个屋子不再像库房了。做完了准备工作,也到了该去机场接站的时间了。
刚副营长老婆孩子的飞机是晚上九点半到,担心误了接站时间,他下午四点不到就出发去了机场。其实从家去机场也就90多公里高速,不到两小时就到了。好像早早的到机场,心里更踏实,觉得马上就落地了一样。坐在接机口的椅子上,刚副营长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他们一家人在一片草地上快乐奔跑的情形,不知不觉脸上就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也不知站起、坐下多少次,也不知道来回走了多少趟,看了多少次电子显示屏,在无数次埋怨时间过得太慢之后,耳朵里终于传来了机场工作人员听起来特别亲切温柔的声音,小宇母女乘坐的航班总算到达了。刚副营长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了出口处,眼睛透过玻璃墙死死的盯着旅客出站电梯,仔细寻找着那熟悉的身影。为了防止漏过,连眼睛都不敢多眨几下。
“来了!来了!”那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了。小宇背着个小背包,手里抱着他们的女儿,从人群里缓缓走了出来,走向了行李转盘。刚副营长恨不得马上就跑过去接过背包和孩子,可是保安不让进去,只能在外面等待。虽然只等了几分钟,但他觉得就是几个世纪的等待。当小宇抱着孩子拖着行李箱走出出口的时候,刚副营长一下子抱住了这个娇小却异常坚强的身躯,连着孩子一起紧紧的抱着怀里。
两地分居了一年多的一家人,终于能在一起了。刚副营长一家也算是正式入住了17号大院。
(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 17号大院 天涯 或 17号大院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