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孟婆洒了汤 天涯 或 孟婆洒了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酒过三巡之后,众人已经喝到六成醉了。张懿知道自己的小身板还不禁折腾,所以只是陪着众人喝,却并没有多喝,每次只是浅浅沾一口。但即便如此,当酒壶喝空了3壶之后,张懿也喝了一杯多了,核着有二两左右。对于他这小身板儿,这点酒已经足够点燃他那尘封了多年的狂性。张懿今日倍感畅快!在苏轼的精心帮排之下,自己得到了这么多重要人士的赏识。想必将来的从商之路绝对会有个很好的开局。这让他对大哥苏轼、对在座诸位赏识自己的朋友感激不已。想到这里,忽然就来了豪气。
只见张懿站起身来,不是站在地上,而是站在圆凳上。高举一杯酒,对在座众人高声说道:“诸位哥哥,小弟今日能得诸位赏识、抬举,心里高兴地很、感激得很!在下年幼虽不胜酒力,却愿以此杯满酒敬众人!”说完之后,仰脖就把满满一杯酒干了。这杯酒干下去之后,只见他从脖子往上一直到脑门全红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众人见他豪气,也纷纷满上酒后陪了一杯。喝完见他还不下来,知道他还有话说,便都静静的等着他继续发言。
张懿缓了一阵,咽了咽口水。接着说道:“今日有酒有肉,却无歌曲陪衬。小弟不才,愿先打个头阵献歌一曲。待我唱完,诸位哥哥也别再闷喝了,都唱起来!嗨起来!”
众人都喝了不少,虽然没听懂这个“嗨”起来是个什么意思,但也都没在意。只是感觉这小弟太有意思了!此处虽是在苏轼家里,无法叫歌女陪酒。但有这小子在,远比招歌女还有趣得多。
张懿忽然想到个点子,便向苏轼问道:“大哥,家中可有大小相仿的薄瓷茶盏?”
苏轼奇道:“还需大小相仿?”想了想说道:“之前饶州一位友人赠我一套影青瓷茶器,其中有盏十只却不小心被我打碎一只,目前尚余九只。不知可够贤弟用?”
张懿掰着指头算了算道:“够了”
苏轼向堂外下人喊道:“让朝云去把我那9只影青瓷盏取来。”
众人感觉又将有趣事发生,纷纷停止谈话等着看好戏。
不一会儿,朝云便捧着个托盘,将那9只盏端了上来。
张懿取过酒壶。先用筷子敲击了一下空盏,然后将酒慢慢倒入其中一只,边倒边用筷子敲击着。只听那盏子随着酒水注入,发出的脆声由高变低。张懿听着声音,越倒越慢,然后忽然停止。紧接着又依法去倒另一杯。
正要退下的王朝云,都已经走到了门外。却听到屋里叮叮当当之声不止,忍不住“咦”了一声,又退了回来。
不一会儿功夫,张懿便将9只盏分别注了酒。只是每只盏里注酒的深浅却不同。只见他弄好之后又依次敲了一遍。薄薄的青白瓷杯便依次发出了“唆”“拉”“西”“哆”“来”“咪”“发”“唆”“拉”。9个杯子正好凑足一个八度七音还多了两音。
张懿正要继续说话,却见那退回来的朝云兴奋地抢着问道:“小叔叔竟然懂得 ‘清商乐’?”
张懿搜遍记忆,却也想不出“清商乐”一词是个什么意思。只好尴尬的看着朝云道:“朝云嫂嫂见笑,何为清商乐?”
却听继连大师接了话:“清乐者,南朝旧乐也! 隋氏取汉以来乐器歌章古调,并入清乐。然其至李唐时已绝。后人称其为清商乐。清商乐取七音成曲,分别为‘宫’,‘商’,‘角’,‘清角’,‘徵’,‘羽’,‘变宫’这七音。但其中‘清角’和‘变宫’二音已经失传了上百年!我看张懿小施主取9盏作乐器,这9音并非宫商角徽羽5音循环,隐隐竟像是失传已久的7音清商乐!小施主可否为老衲解惑?”
张懿被这两人一唱一和地给说晕了,酒意却散了不少。仔细一想才明白哪里出了问题。中国的传统歌曲大多是由12356(哆唻咪嗖啦)组成,很少用4和7,这5声调式组成了中国传统古代乐曲。原来竟是因为4和7在唐朝后期就失传了。估计要等到近代才能由国外流传回来。所以到了现代歌曲才有大调、小调之分。
张懿玩过钢琴,对音调的掌控又何止是5音或者7音?钢琴是个全音域乐器,每一个8度之中都有7个白键和5个黑键,共12个按键,12级音调。之所以用这9个茶杯去调出567123456这9个音调,仅仅是因为他接下来想演奏的歌曲用这9个音勉强够用。如果要是找上36个瓷碗,配齐了3个8度的24个半音。再给这群古代人演奏一下类似“植物大战僵尸”主题曲这类的无厘头歌曲,非把这群古人听傻了不可。
不过这时候张懿还得适当装傻,如果放开手脚去卖弄的话实在是不好解释。
张懿想了想回道:“小弟虽不懂什么清商乐,但却觉得音调按这种规律分级排列起来听着最为舒服。所以我才这样定了调。”
继连大师小声与苏轼耳语道:“老衲觉得这张懿小施主或许由前唐贵族转世,不然怎能熟用清商乐?”
苏轼悄声回道:“然也,然也!此前他曾将‘大江’唤做‘长江’,当时苏某也有这种感觉。本朝很少有人如此称谓,只有那五代乃至更早才会如此。”
这两人说的悄悄话没让张懿听到,不然非得把他笑岔气不可。
张懿清了清嗓子,把众人的注意力集中了一下。说道:“小弟今天就以我大哥昔日作的词,来为诸位宾客献上一首《明月几时有》。唱的若是不好,大家不可取笑我!”
说完便朗声唱了起来。其实他唱的就是王菲版的《明月几时有》,而且还带着伴奏!
只听他童声清亮而温婉,双手握着两支筷子随着歌声轮换着敲击着桌上的9只盏。“明月几时有?” 哆~~~西~~~嗖~~~;“把酒问青天!”啦~~~西~~~哆~唻~;“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何似在人间!”咪发嗖啦嗖~发~咪~唻~哆~西~哆~~~~~唻~哆~西~啦~嗖;“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啦~~~西~~~哆~唻~;“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别~~时圆!”。。。。。。。
一首歌唱完,屋内一片静悄悄,谁也说不出话来了。王朝云竟然已经泪流满面,瘫坐在地上抹着眼泪。
之所以造成这种效果,得给大家解释一下。古人也唱歌,也会用乐器伴奏。但是古人唱歌伴奏时都是齐奏,也就是唱哪个音时,乐器也奏哪个音。不管多少种乐器,都是同起同停。哪像张懿这种玩法?既有伴奏,也有间奏,甚至没事还敲上一段“过门儿”,玩的高兴了还来上一段SOLO。。。。。。
过了很久,苏轼先站了起来。重重的拍了几下手叹道:“哎!义弟真是令我等大开眼界了。我只知你文墨不俗、烹饪一绝、炼酒一绝,哪还能想到你在乐曲方面也有如此火候!你能说说你不会什么吧?今日我等听你一曲之后哪还敢作诗?哪还敢填词?哎!不说了,我得喝杯酒压压惊。”说完便举杯一饮而尽。接着又对众人说道:“我苏轼自负文采一流,但我义弟却十倍于我不止。能得此义弟,苏轼何幸之有?诸位觉得我夸的对吗?”
众人一起鼓掌,赞同。
朝云爬起来拉着苏轼衣袖道:“相公你一定求小叔叔将这乐曲、乐理教授于我。朝云学得之后,当可每日唱与相公听。”
苏轼哈哈大笑,看向张懿。
张懿只得点头答应。
这顿宴席持续的很久,久到午饭和晚饭连了起来。众人均已酩酊大醉,张懿也醉得依在了案上站不起来。
张懿醉了,晚餐就没有了大厨指点。下人们这几日虽跟随张懿学了些皮毛,但火候还差的很远。所以当晚餐端上桌来之后,众人再尝已不是那个味道了。
只见陈慥吃了几口便哇哇大哭起来。
众人不解,问他为何?
陈慥道:“季常哭这来日便无法经常吃到张懿兄弟做的佳肴,后半生或要了无生趣!”
众人同感,均同时沉默。
张懿道:“何不开他几间酒楼饭店,诸位哥哥可以随时来吃如何?”
众人眼睛一亮,均认为有理。
当晚谁也没走成,全被下人们搀扶着下去,随便在草堂中找了客房挤着睡了。?
百度搜索 孟婆洒了汤 天涯 或 孟婆洒了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