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孟婆洒了汤 天涯 或 孟婆洒了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宴席至此仅进行了不到3成,但是给宾客带来的各方面冲击感却是难以言喻的。这顿饭吃到现在,既没有上主食,也没有上酒。可宾客们已经吃到大半饱了。桌上的菜肴已如风卷残云过后般的景象。潘革忽然想起刚才那阵酒香有些香的奇怪。便问道:“刚才那浇菜的酒还有吗?老夫刚才便想询问,只是被美食分了神。那酒异香扑鼻,能否再取些过来让我品尝则个?”
苏轼一拍大腿,悔道:“看我这记性!竟也忘了上酒。都怪我义弟这菜做的太过惊艳夺人心魄。不过。。。”接着苏轼诡异的坏笑道:“我虽待客不周,但我却不怕得罪了友人。嘿嘿!酒虽然备的晚了些,可一会儿你们还得谢我!”接着对下人命道:“上酒!”
众人不解!众人期待!
只见一位侍婢端着个木盘婀娜的走了进来,木盘上盛着个执壶,与张懿刚才用的一模一样--青白瓷细嘴儿执壶。这就让众人相当不解了。
宾客们不解的是什么呢?
宋代的米酒度数很低,无论白酒还是黄酒。那时的白酒其实是真的“白”酒,因为颜色是白色的而不是透明。也就相当于如今的醪糟去渣后的汤。绝大多数酒类,读数都是七八度,最高高不过10度之上。所以在人数比较多的宴席上,主人一喊“上酒”,多数情况下会看到仆人们排着队往屋里搬坛子。像这种近十个人的宴席,少说也要抬个四五坛酒进来。哪有像今天似的,一个婢女,端着一小壶酒就进来了!这酒得多金贵才能让主人这么抠门儿啊!
众人看向苏轼,等着他解释。
苏轼嘿嘿一笑,问道:“怎么?不够喝?不够喝不怕,后续还有。只怕你们喝不了!”
众人今天也算见怪不怪了,知道苏轼这酒肯定会有说法。便都催着赶紧把酒倒上。
结果在这盛酒器具上还是让王齐愈忍不住揶揄了苏轼几句。只见他撇着嘴道:“子瞻也太过小气罢?美酒有限,量少无妨,可你却连酒碗都换成了小茶盏。这也太过抠嗦!”说着便端起面前婢女刚满上的一杯酒要喝。
苏轼见状忙站起身来伸手阻拦道:“文甫兄且慢。。。。”结果话没说完,却已见王齐愈已经把杯中酒一饮而尽了。
接下来就好玩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种场景:一个从没喝过白酒只喝过啤酒就人,却将二两多的高度白酒一口干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呢?
王齐愈就是这个结果。只见他咽到一半却后悔了,嘴里剩下的半口酒,咽也不是,吐也不是。原本白皙的一张脸,瞬间红透。歇了一小会儿,才咬牙一仰脖子咽了下去。紧接着便是剧烈咳嗽!!!
众人大惊!纷纷站起来去扶。
却见他咳嗽了一阵,忽然仰头高呼:“好酒啊!好酒!诸位快去尝尝!太妙了,哈哈哈!”
大家见他虽癫狂,但脸上的赞美之色却绝非作假,便纷纷端杯浅尝。一尝不够,接着便是再尝!
潘革家中开有酒肆及酒店生意,无论何种酒,入口即可断优劣。可是尝了这个酒却不知道说什么好,转头问向旁边的儿子潘丙道:“三儿,你来说说?这酒怎么回事儿?”
潘丙道:“回父亲,孩儿从没喝过这种酒。若是非要说它好在哪里?似乎是个“纯”字。但是这酒却清澈异常,我曾让下人熬制过米酒,得到的却仅是“稠”酒而非“纯”酒。对此我百思不得其解。”
潘革向苏轼问道:“子瞻兄这酒是从何得来?难道。。。。。”说着便瞟向张懿!
苏轼微笑这点点头答道:“正是!”
潘丙兴奋道:“难道这酒是张。。。懿小哥酿的?”
苏轼还没来得及搭话,潘革却不高兴了,呵斥儿子道:“什么小哥?张兄弟是你子瞻世叔的义弟,你怎可称他为小哥?”
潘丙立刻脸红道:“是,彦明知错了。”接着又抱拳对张懿作了一揖,诚恳问道“敢问张世叔,这酒可是你酿造出来的?”
这下轮到张懿脸红了,赶紧起身回礼道:“不敢当,不敢当!小子年幼才疏,怎敢以长辈自居。你我平辈论交,咱们各论各的辈分如何?”
苏轼微微挑了一下眉毛,刚要发话,却被潘革抢去了话头:“不可不可,自古以来年岁可分大小但辈份不可乱来。”
潘丙垂首道:“是!世叔无需多言。咱先说这酒如何?”
苏轼笑着把话接了过去道:“若说这酒是义弟酿的,却也不全对。”
众人皆发出“噢?”潘丙问道:“子瞻世叔此话何解?”
苏轼继续说道:“此酒乃是义弟用那拙劣的村酒改良而来的。所以,若说是他‘酿’的却也不算准确。”接着又感叹道:“我义弟真有神鬼莫测之才,点石成金之术。他之前与我就此事尚立有一赌约暂且不表。当时我决不肯相信他能把这村产劣酒炼成美酒,谁想他不仅做到了,而且这美酒又怎可以一‘美’字当?称之为仙酒亦不为过啊!”
张懿赶紧谦虚道:“大哥谬赞,此中拙技不值一提。”
此处插几句。宋代之前,我国所有酒都是低度酒,即便有个别小范围内偶尔出现过高度酒,要么是因为没有掌握真正的方法,要么是当时的传播渠道太过闭塞。总之,直到元代时,高度白酒才被蒙古人带入中国并大范围饮用。
而提纯白酒这种小技法,对于现代人的知识储备来说确实不值一提。张懿只需把控好两个环节,就可以用手边很方便就能找到的器具得到高度酒。而这两个环节就是:控温的蒸馏和防泄漏的冷凝。米酒里绝大部分是水,其次是酒精,另外还有些乱七八糟的不重要成分,其实就相当于含杂质的低度酒精。而酒精的沸点比水低了20度左右。张懿只需将米酒加热到八九十度,只要不让水沸腾就行。这时候水里的酒精已经开始逐渐气化,脱离米酒而漂浮于空中。剩下的就是让这些气化的酒精瞬间遇冷,再次变为液体并收集起来即可。而这冷凝过程只需一口盛了冷水的铁锅锅底即可实现。气化的酒精遇到较冷的铁锅底会变成液体。然后顺着锅底流到最低点聚集,然后滴下去。
所以,整个提纯设备就是两口锅。大锅里装米酒,中间飘个小盆儿。然后在大锅上面放上一个盛水的圆底小锅即可。两锅之间如果缝隙较大,那就找些湿布凑合堵一堵就好。大锅加热后,里面的酒精气化后会往上飘,结果遇到了冷锅底后再变成液体酒滴下去,正好掉在大锅中间飘的那个盆里。最后,大锅里的盆里面是高度酒,盆外面是更低度的米酒。
张懿正要解释上述原理,苏轼却打断他说道:“诸位,苏某今日请大家过来,除尝菜品酒之外尚有一事相求。”
众人赶紧道“不敢不敢,但说无妨”
苏轼接着说道:“我与张懿结义为兄弟,我这做哥哥的原本想助他去修文考取功名。怎奈他对功名利禄不屑一顾,却单单意欲从商。起初我不愿随了他,怎奈他各种巧技层出不穷。这从商之计却是相当适合于他。先且不论他舞文弄墨的本领一点也不差。单说这从商之事。诸位今日也见识过了,仅以他现在展现出的才华,若是用来经商会不成吗?怎奈我苏轼今日已是罪谪之人,昔日所积银钱早已消废殆尽。我虽变卖京师祖产欲送他做经商本金,却仍嫌不够。所以,今日邀诸位挚友来敝舍相商,以求诸位恩泽。苏某先代义弟感谢诸位帮衬。”说完便正式向众人鞠躬致谢。
众人纷纷站起身来,连说不敢。
只听潘革说道:“潘某家里人在这黄州经营着几家酒行生意,潘某愿意以部分酒行商股换取张兄弟的炼酒密法。不知子瞻兄、张兄弟意下如何?具体成数可随后商议。”
张懿大喜,刚要作答却被陈慥打断。
陈慥说道:“陈某愿出八千贯!张兄弟若是帮你那酒肆造酒,我也想参股。不知潘兄可否应允?”
只听一声轻咳,却见孟震说话了。“这酒行生意属于官营私授,若无官府授权又怎能做大?再者说黄州小地一处何以施展张兄弟之大才?这淮西路转运使大人与我父辈交好。若张兄弟愿意投身这酒行,孟某也愿参与一下。不过,这么多人皆有意愿,何必在潘兄的家产基础上折腾?不若众人合力另起高楼。至于具体如何分这金股、银股、身股等诸事,他日另作打算如何?”
苏轼喜道:“不错!我义弟曾说过一金句‘酒桌之上只谈战略,茶桌之上再论细则’。他日另作茶局细谈此事,今日当行诗饮酒、不醉不散。”
接着便对外面喊道:“下边的!速速上酒来!”?
百度搜索 孟婆洒了汤 天涯 或 孟婆洒了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