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孟婆洒了汤 天涯 或 孟婆洒了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众仆人围着那盘红烧肉不忍散去,一个个大口的吸着空气中的香味,时不时还得吞几下口水以免流出来湿了领口。苏轼见状不得不再次轻咳一声说道:“去把这盘肉端到正厅来,朝云你去唤夫人也过来一起品尝。”说完便拉着张懿回客厅了。众仆人见主人走了,都迫不及待用手指沾着锅里剩余的汤汁品尝,不消片刻那锅子便被沾得如洗过一般干净。苏、张二人刚坐好,便有仆人把那盘肉端了上来。又不消片刻,朝云也请了夫人王闰之一同过来。
苏轼指着张懿对妻子王闰之说道:“这小兄弟张懿,我与他平辈论交,今日我想收他为义弟。”接着转头看向张懿问道:“你可同意?”
张懿一愣,很惊讶于这苏大文豪竟然如此看的上自己。转念一想,自己虽是个幼儿身驱,但实际的灵魂年龄却不比苏轼小多少。再说自己的见识其实远超这个时代的所有人。苏轼虽是这时代的大名人,但自己与他相比,孰高孰低却也未必就能分得明了。
心里这么一想便豪气顿生。起身对苏轼一抱拳,接着便对着苏轼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头。磕过头之后才说道“大哥为上,受小弟一拜”。
苏轼见张懿虽身为小童,竟也敢如此豪爽,顿时觉得非常开心。连忙走过来扶起张懿并说道:“快起,快起!为兄今日好不痛快!此时当饮酒。朝云快去取些好酒来。”
朝云去取酒,两人分别再次坐好之后,苏轼又说道:“我唤你嫂嫂过来同餐便已不当你是外人。”
张懿赶紧又站起来对王闰之抱拳行礼道:“嫂嫂在上,当受小弟一拜。”
王闰之连忙也回礼“见过小叔叔”。
苏轼说道:“快都坐下,自家人不要太过客气。闰之你快尝尝我这义弟的手艺。这道菜名叫‘红烧肉’,我真没想到这遭人白眼的肥猪肉竟能被烹成此等样貌。真令人不忍下箸。”
王闰之也第一次见这种类型的菜肴,夹了一块到自己碗里,又是看又是闻,却怎么也不舍得放进嘴里。
这时朝云已取了酒返回,她为三人斟了酒之后便恭敬地站在王闰之身后。王闰之见状,便对苏轼说道:“老爷,这里没有外人,你快让朝云妹妹也一同落座吧。”
苏轼笑道:“朝云快过来坐下,咱一同品尝一下我义弟的杰作。”
三人共同夹了肉放入嘴里,只有张懿未动筷子。只不过苏轼一家根本没注意到,都忙着陶醉于这红烧肉给自己带来的味蕾冲击。
北宋时期的烹饪方式中,菜肴主要以“煮”为主。虽然“煎”“烤”“烹”“炸”等手段都已出现,但是现代烹饪技巧比起宋代已经多发展了1000多年了,它变得更加系统和完善。便拿张懿今天做的红烧肉来说,这里面综合使用了煎炸和煮的方法。而且对于各种调料的运用,古代是人或许知道“做什么菜应该放什么料”,但是现代人却知道“做什么菜为什么要放这个料”。这种区别是其实极其巨大的。
所以当苏轼一家吃到这红烧肉以后,那种颠覆性的味觉冲击是他们从未体验过的。三人各自回味了很久,不知不觉中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就把盘子里本来就为数不多的肉给吃光了。直到发现再无可夹,这时意识才逐渐回到桌上。
三人互相对视着。苏轼见张懿根本没动筷子,只好尴尬的说道:“这。。。让义弟见笑了。”
张懿微笑回道:“大哥嫂嫂们肯吃光我做的菜便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何来见笑之说?我再去炒两道菜给兄嫂们下酒如何?”
苏轼连忙摆手道:“万万不可,咱还是先谈正事罢。”接着对自家两位女眷说道:“你二人先各自忙去吧,我与义弟尚有些要事要谈。”
二人行礼后离开。
待两人离开后便对张懿说道:“之前说过,为兄今日邀你来是有两件事。这第一件先前已经说过了,是为了请你吃肉。这事现在不提也罢。而这第二件事,为兄爱惜你的才华,原是想为你推荐位名师,你若肯在他门下吃上几年苦,以你的才智将来必能成就不世功名。却不知你意愿如何?”
张懿答道:“我虽愿读书,却不愿入仕。”
苏轼瞪大双眼说道:“学而优则仕,你尚年幼却已才华横溢。若能有名师加以雕琢,想必来日金榜题名却也未必就是难事。若不入仕何以报效朝廷?”
张懿也被问蒙了,没想到苏轼竟如此愚忠于朝廷。便问道:“敢问大哥一句,入朝为官所为何事?”
苏轼道:“为忠君报国!”
张懿道:“忠君为大?还是报国为大?”
苏轼问:“有何区别?忠君即报国,报国即忠君。”
张懿问道:“好!你虽忠君,现却贬谪黄州,以何报国?”
苏轼捋着胡须道:“在朝则权高,当以大事报国。在野则须尽心,可以小事报国。大事小事皆为天下事,我身正则心自安之。”
张懿笑道:“好个身正心安!但事却分大小。若能选大事去办又何必去管小事?你曾官至尚书,为何如今却躬耕于东坡?”
苏轼被勾起回忆,回想着当时的风光,却没有回答张懿。
张懿便继续说道:“入朝为官则必将卷入党争,结党则必将营私而忘本,不结党则必遭多方挤压而更难成事。既是如此我又何必入士为官?”
苏轼听完奇道:“你这小子倒是看得通透!那你想作甚且说与我听听?”
张懿笑道:“这‘士’‘农’‘工’‘商’四民,天下人均以‘士’为首选。但在我眼里,这‘士’就如我泡茶煮肉一般:‘头汤污浊,应弃之不用’。我现在最是缺钱,所以应当从商!”
苏轼其实并不是一个迂腐刻板的人,听这义弟说的有趣,便也不再坚持自己的想法,转而去追问张懿的具体计划。“这从商有百行,不知义弟想做哪行?”
张懿道:“我一身杂学,随便折腾点什么不能赚钱?只可惜我年幼难以服众,又没有本金。所以只是想想而已,尚无头绪可言。”
苏轼说道:“为兄虽贬谪至此,薪俸也被降到几近为空。但尚余些之前所积攒的银钱,可以拿出大半帮衬于你。况且我在这黄州也还有些交心的友人,可将你引荐给他们。众人集思广益一番兴许能有些机遇也说不好。”说着又指着盘子问道:
“不知义弟可还能做出多少种菜肴如这红烧肉般美味?我想宴请些至交好友过来商议一下能否帮到你。顺便也可以向他们卖个惊喜!”
张懿开心道:“数十种不止。只是炊具不称手,材料尚不足。”
苏轼惊奇道:“竟有如此之数?我这四十余载算是虚活了!那‘层次’之味已将我折服,仅一道红烧肉便回味无穷。却不想你竟还藏着数十种之多!”接着又想了想说道:“黄州有的是铁匠,我可让其依你要求锻造炊具。只是不知还缺何种材料?”
张懿灵机一动,道:“这黄州城内应当有药铺吧?可否差人去将每种药材都买少许回来?仅挑选便宜的即可。里面定有我需要的调味料,只是我并不知其名称叫法!”
苏轼翻白眼道:“你这小子哪里像是穷苦出身?做事总如此奢废。何须那般麻烦?我友人--郭遘便是开药铺的,我带你过去挑选便是。”
张懿闷笑道:“如此更好。”
两人又商议了一阵之后,苏轼便让仆人带着张懿去找铁匠做锅,以及去药铺找调料。他自己则开始写信邀请好友于3天之后到他那“东坡雪堂”相会,并说明“必有惊喜,切勿错过”。?
百度搜索 孟婆洒了汤 天涯 或 孟婆洒了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