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孟婆洒了汤 天涯 孟婆洒了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张懿对苏轼说道:“做区区一道菜肴很简单,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需先看看做菜的物事是否齐全。”
苏轼答道:“好。我这便带你去东厨一看,若缺少材料你尽管提出,我必差人去尽力准备。”
说完便同张懿一起来到佣人们做饭的厢房内。
张懿此生还没怎么关注过宋代厨房的状况。这第一次进到大户人家的厨房,感觉相当的好奇。这儿也看看,那也看看。结果看了一圈顿觉有些灰心。
宋代的锅具都是厚重的铸铁锅,又大又笨。看着形状类似于现代煲汤用的砂锅,只不过是铸铁材质。这玩意儿用来煮东西挺好,但想用来炒菜就费劲了。像苏轼这种规模的人家,就这煮饭用的锅单个成年男子也不一定端得起来,更别说颠勺了。这调味料倒是基本够用。葱、姜、蒜都有,花椒、大料、胡椒、酱油、醋也都不缺,虽然没有味精但影响不大。
但是炒锅很重要啊,如果用这笨重的铸铁锅去炒菜,最大的问题就是温度该上来时候不能很快上不来,该下去时候却又不能快速降温。
正当张毅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炒锅的问题时,忽然见墙上挂了一个煮粥用的大铁勺。估计是家里人多,勺的直径竟超过一尺,估计用来炒菜是勉强够用了。只是勺柄过长,与勺面的角度也偏大。猜想着用起来不会很顺手。不过聊胜于无,至少可以用它来煎炒了。
有了这个东西,张毅心里就有底了。便问苏轼道:“家中可有糖和油?”
苏轼奇道:“这猪肉之中蕴含的油脂已经颇丰,为何还需用油?另外,家里虽备有饴糖和黄糖,如果你要的是那霜糖,以老朽这区区谪俸平时却也不舍食之。若是非霜糖不可,我这便差人去买来。”
张懿琢磨着:这饴糖应该是类似麻糖。而黄糖和霜糖则应该都是蔗糖类,只不过纯度不同而已。便答道:“黄糖即可。可有菜油?我自有妙用。”
苏轼看向旁边婢女。那婢女连忙答道:“有的,只是不多。”
张懿说道:“些许便够用。”
材料备的差不多了,却见这屋里屋外挤了不少人过来观看。都是些家里的侍妾婢女以及佣人们。听说家里老爷和来访的小客人在东厨里捣捣鼓鼓,不知在弄什么,便都好奇跑来瞧热闹。
苏轼见此便问张懿:“若是材料准备齐了,我便同家人回避去了。小友可放手施展,缺什么随时可以招呼。”
张懿微笑道:“无妨无妨。如此雕虫小技,何须避人?况且我年幼力单,还得需要先生找位姐姐帮我打个下手。”
却见那王朝云连忙把怀里抱着的“干儿”(也就是苏遁)交给旁人,嘴里喊着“让我来”
这王朝云最爱钻研美食,话说那东坡肉其实大半功劳在她,只不过苏东坡的名头比较响,这道菜肴又是由他传播开来的,所以才被叫做东坡肉。而朝云赶上这种机会,她当然不肯错过。
张懿对朝云作揖道:“有劳这位。。。。。。如夫人?”话说一半,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也不知称如夫人是否合适。
苏轼笑道:“你便唤她朝云罢,你我平辈论交,朝云是我侧室,你也可以唤她作嫂嫂。”
众人皆惊!
张懿赶紧谦虚道:“这可怎敢当?先生的年龄做我翁翁(宋代对爷爷的称呼)有余,怎可与我平辈相称?”
苏轼打趣道:“现在装出一副谦逊的嘴脸,之前怎未听你唤我作翁翁?”
张懿一听这话,便不理苏轼转而对着朝云作一揖说道:“那就劳烦朝云嫂嫂帮衬了。”
王朝云看向苏轼,两人不禁莞尔。转身对张懿福了一福道:“妾身见过小叔叔,小叔叔可尽管吩咐。”
张懿忙回礼道:“不敢当”。
接着又自己叨咕着:“今天这家伙事不称手,材料也仅是勉强够用。不过凑合着做一道‘张氏红烧肉’来孝敬一下我这老哥哥倒也够了。”接着又指着案上的猪肉,用手比划着说道“朝云嫂嫂帮我把这块切下来,然后切成这么大的方块。再将姜切片儿、葱切段儿放着备用。”
朝云按吩咐做了。苏轼奇道:“怎么就切这么点肉?”
张懿答道:“锅太小。”把苏轼弄得摸不到头脑。
张懿又要求把猪肉放到铸铁锅内焯水。待水沸之后,便让朝云把肉捞了出来,并把焯过肉的汤倒掉。锅则洗净备用。
众人皆不解。
苏轼问道:“这好好的肉汤怎就倒了?撇去浮沫难道不可继续煮肉?”
张懿摇头晃脑地打趣道:“这煮肉与泡茶同理,头汤污浊,当弃之不用。”
苏轼认真点头表示明白了。
接着,张懿便把那墙上挂着的大铁勺取了过来。将菜油倒入架在火上,并将一些黄糖放入勺内。
众人不解,苏轼则问道:“这又是做甚?”
张懿回答道:“这叫炒糖色。一道好菜需色、香、味皆全,这炒糖色是为了让这猪肉看着好吃。”
张懿一边解释一边观察着勺内的变化。勺内黄糖逐渐融化,慢慢泛起小泡泡。又等了片刻,小泡泡则变成大泡泡,并有少量烟冒出。张懿立即将姜片和葱段放入勺内,随后又将焯过水的肉块也放了进去。
这沾着水的肉放入热油“勺”后,立刻便发出了“刺啦”的巨响。随后便有变随着葱姜味的肉香飘出。这一幕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但是在北宋,“炒”菜还只是初具雏形,大部分人并没有见过或吃过。更不要说张懿这种系统的做法。
张懿让朝云帮忙扶着勺柄,自己则拿着一双筷子去勺里翻炒。等到糖色被炒均匀后,便加入些酱油后接着翻炒了一阵。
众人闻着空气中弥漫着的焦香肉味,看着张懿那幼小的身形操着极其熟练有序的各种动作,对老爷这平辈论交的小客人早已刮目相看了。
翻炒的差不多以后,张懿便让人往勺里加了些开水。待勺内温度降下来、汤面平稳之后便让朝云将这一勺汤肉倒入那大铁锅内,又让人加了些水刚好没过那几块肉。然后又抓了些盐、花椒、大料放入锅内,盖上锅盖便让它自己慢慢炖着去了。
张懿对苏轼说道:“哎呀,刚才忘了加一样东西。你这里可有酒?现在加上些倒也不算太晚。”
苏轼赶紧命人取了两坛酒过来,问道“这米酒和黄酒你要哪种?”
张懿先尝了尝黄酒,便揭开锅盖倒了少许进去。又尝了一口米酒,觉得酸中带些甜,就是酒味不足。便皱眉道:“你这米酒可真难喝。”
苏轼笑道:“小小年纪倒也懂酒?这酒是村酒,确实拙劣。改日便让那潘丙老弟带些他家酿的酒过来,你再尝尝看。”
张懿牛逼轰轰道:“那倒不用,等我回头找些合适器具,便可将这劣酒做成美酒。”
苏轼虽惊讶,不过已经见怪不怪了。便将信将疑问道:“还能有这种妙法?”
张懿道:“你我可定个赌约,若我将这劣制村酒变为美酒。。。。。。”
苏轼问道:“便如何?”
张懿道:“便让这‘干儿’留在黄州两年,待他大一些再去寻你。”
朝云不解,转头问苏轼道:“相公要去哪儿?”
苏轼附耳小声说道:“莫听他疯言疯语,随后再与你解释。我先应了他再说”。接着又对张懿说道:“一言为定”。苏轼虽不尽信张懿的预测,但知道张懿这个赌约却是为了他好,于是也并未反对。
张懿开心,大声说道:“众人可都听好了啊!你家老爷可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将来不可反悔!”
苏轼摇头苦笑。
众人听他们聊的兴奋,却渐渐被一阵从未闻过的香味所吸引。那香味明明就是从那锅里飘出来的。所有人便都盯着那口锅直看。
张懿听到锅内汤已经沸了,便让人将锅架起来一些,改为小火慢炖。苏轼也被这香味给征服了,已被这锅肉吊足了胃口。只见他话也少了,时不时还吞一下口水。张懿见状暗自好笑,心想这大文豪可够馋的。
就这样炖了约半个时辰,张懿打开锅盖用筷子去戳那肉,试试是否炖烂。却见众人都围拢过来去看锅里。苏轼不得不轻咳一声,驱散众人。结果他自己却忍不住伸着脖子去瞅锅里。
张懿见锅里的猪肉已经差不多炖软,汤汁也已经下去小半,便尝了尝咸淡后适当补了些盐。接着便让人将锅坐入灶内,敞着锅,改大火收汤。
他自己则跑去砧板,切了些葱碎。
过了不久,张懿见锅里的汤汁收的差不多了,便让人将锅抬了下来。又找了个小盘子,用筷子将锅内的肉块分别夹出,整齐的码在盘子中。接着从锅中舀了些浓汤出来,待将汤里没用的碎渣挑去之后便浇在盘中的肉块上。
众人已经迫不及待的围上去观看,却见张懿不慌不忙的取了些葱花并均匀撒在上面。并嘚嘚瑟瑟的说道:“张氏红烧肉”已烹饪完毕,请君品鉴!?

百度搜索 孟婆洒了汤 天涯 孟婆洒了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孟婆洒了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喜力长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喜力长弓并收藏孟婆洒了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