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中华文脉 天涯 或 中华文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中华文脉·闲雨微纷纷(作者·莫轩·梅)立夏之前,是谷雨。自然,夏天来到之前,总是少不了几场春雨的。在有雨的日子里,来到乡间小路,的确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
一望空阔。天空一会便下起了零散的小雨,隔着若有若无的雨幕望去,村庄在眼前显得小而模糊。朦胧之间,仿佛有一位衣着朴素却气度不凡的诗人,沿着农家歪斜的东篱,踏歌而来。
他虽衣满补丁,荷着锄头,却透着隐者的清逸。就着一路的菊花,他的身影在夕阳下愈清晰,可一晃,又隐于柳林中了。归去来兮,归去来兮。乐天安命,死又何惧?
“重云蔽白日,闲雨微纷纷”。他,就是渊明
东篱依旧,菊花又开,故人何在?归去来兮!他的诗,正如那菊,“孤标傲世皆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傲然开于牡丹处,为谁?他一改两晋的华丽诗风,他平淡、自然,如一汪清泉涌于污流之中,这,是他的底色。
山水田园诗在当时并不受推崇,这也正是他在当时不著名的原因。《文心雕龙》对他只字未提,《诗品》将他列于中品。柳下浊酒,此中真意,乐得自在,可愿“了却君王事”碌碌终生?纵使赢不得生前名,何妨?身后又有谁不知陶潜?《东晋》《东史》《二十四史》都将他归于隐逸传。他不是第一个隐士,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鼻祖。在隐的豁达境界上,他的审美领先于时代半步。到了唐宋,士大夫们在官场上的失意使得他们把视野转移到自然美好之中,由此,山水田园诗才渐渐发扬光大。
可话说回来,身后一切的一切,又与他何干?只不过是世俗的评价罢了。在他并不闻名的时期,也只是“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而已。人生短短数十秋,若只为了顾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不会太累吗?做好自己足矣。这也就是他“欲辨已忘言”中没有直言的辞官归隐之意了。
风起时,雨霁初晴,五柳青青,皈依隐者之道,千年上下名利之争,尔虞我诈。不过总有一些乡野文人,心静如水。忘怀得失,以此至终……
闲雨依旧纷微微,但愿心处桃花源。
……
百度搜索 中华文脉 天涯 或 中华文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