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中华文脉 天涯 中华文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作者·莫轩·梅)“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指的是《诗经》,“一言以蔽之”约等于“in brief”,这句话就是说“《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来评价,就是思无邪。”
何为“思无邪”?
首先看看这句话的出处:《论语为政》。孔子对《诗经》的一个总的评语。
《诗经》记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是文脉之髓,对中国文学特别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诗经》是先秦中华文化的瑰宝,于今是现实主义诗歌的典范,而它在文学史上能占有如此高的地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每一篇诗歌都情真意切
“人之文,《六经》之首。就《六经》言,《诗》又首之,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这是白乐天对《诗经》的高度评价,他也强调了“感人”这个影响极大的原因。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他又如此强调到:“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由此可见真情的必要性。尽管是在说诗,可于其他文体也同样适用,不论古今,诗文若能做到“思无邪”,那就真的达到了“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这一极高境界了。
如何达到“思无邪”呢?
首先是真。真,是文章能否动人的决定性因素。若有人真的能用纯粹的虚情假意而感人肺腑,那我委实甘拜下风。我们作为学生写文章,大多数都会经历由真到假再到真的过程。也许应试的局限性作文会使我们无法叙述真情,这也是无法避免的。我也受到过小学老师这样的教导:“一篇作文,最多也是七分真实三分虚构。”所以我们作文所能做的,便是将内心的真实想法,用委婉的“移花接木”﹠“添枝加叶”把这些转换成好的材料。不过还是建议平时训练时“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地写,因为平时“思无邪”,考场作文更会自然挥洒,得心应手。
其次,思无邪的同时也必须要有“义”——即事理。“音有韵,义有类”。如今作文不必和写诗一样讲究押韵,但必须有了事理才能更为深刻。“情理动于办”。情与理不可分象,只是分为两方面做到罢了。
达到有情有理,就可达到“思无邪”的最高境界了。“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交”意为共鸣,读者与作者若能通过文字生情感上的交融,能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深意,那就真能“随感遇而形于咏叹”了。文能如此思无邪,又夫复何求呢?乐天想必也是此意了。(详见语文必修三P42)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文章,开始也许可以临摹他人的作品,但真正打动人心的,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作。”

百度搜索 中华文脉 天涯 中华文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中华文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莫轩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莫轩梅并收藏中华文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