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朝华夕秀 天涯 或 朝华夕秀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王莽自称帝以来,有大膨胀,以自己为磅礴而挥洒的存在,今年原本是他做皇帝的第十二个年头,也是新朝的第一个本命年,谁知道却风声雨声,声声无情,家事国事,事事揪心。王莽于是觉得孤独和悲壮,觉出了空旷和瘙痒,在他悲观的心里,上天抛弃了他,百姓背叛了他,而这更让人心中平添一股殉道者的凄凉。王莽是自信的,他知道自己的分量,他也坚信真理只会掌握在一个人手里。五百年乃有圣人出,上一个圣人是孔子,五百余年过去了,如今的圣人便是我王莽。谁都可以失败,但作为圣人的王莽绝对不能失败,一旦他失败,不仅是他个人的损失,更是百姓的损失,天下的损失,后世的损失。因为引到灭亡的,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而引到天国的,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的人也少。王莽要带领他的民众,穿越这条小路和窄门,抵达远古的黄金时代,抵达儒家梦想的天国,而他一旦失败,后来者必然以他为戒,以为此道不通,再也不肯前进,从而进入歧途,走向那通往灭亡的大门。
流民盗贼泛滥成灾,反而越发增强了王莽的信心,正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流民盗贼越多,越说明他王莽就是圣人。然而王莽又不信邪,他偏要打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怪圈。当今之世,非但民择君,君亦选民,在他这场伟大的变革之中,每位帝国的子民,都理应为有幸亲身经历这场改革而倍感荣光,而这些流民根本就不明白我的苦心,非要拖改革的后腿,非要不上进,那你们便不配做我大新帝国的子民,你们都是叛徒,全部都是叛徒!
对于阻碍自己缔造天国的流民,此时已然是帝国的叛徒,而对于叛徒王莽一向的方针就是死,简单粗暴!王莽决定对这些叛徒宣战,治理国家,不是请客吃饭,更不能有妇人之仁。正如树枝必须要修剪,然后才能出茁壮,野草必须拔除,禾苗才可健康,森林必须隔三差五的来场小火,然后才能避免大火蔓延。道法自然,大乱之后才能大治。王莽爱民如子,但他连亲子都忍心杀掉,何况是养子?他将因真理之名,因爱之民,来一场大扫除,大肃清,杀光这些叛逆的流民,决不能让他们阻挡帝国前进的车轮。流民虽多,但天下还有近七千万的百姓,死上几百万又算的上什么?杀完流民之后,剩下的自然便是良民,而这些才是新朝真正需要的百姓,是合我心意的大新良民。
王莽于是颁布诏书,下令对流民进行全面的围剿,必须彻底干净的铲除,州郡官吏但凡有为流民开脱者,有抓捕反贼不力者,立即下狱治罪,绝不心慈手软。
王莽的诏书,听上去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然而尚未吓到这些流民,却早已吓坏了州郡的官吏们,令这些平日尸位素餐的官吏们恐慌不已。他们被逼上了绝路,对付境内流民,除了围剿之外,再无别的选择,不能再用安抚,更不能再用怀柔。那么靠什么去围剿呢?嘴巴说说可不行,必须要动用军队,然而州郡又不能擅自发兵,除非朝廷特赐虎符。
问题是,王莽只是给了州郡诏书,并未给州郡虎符。于是就出现了一个类似于死循环的怪圈,朝廷命令州郡必须动用军队围剿流民,然而按照朝廷的规定,没有虎符州郡又无权动用军队。
在这样的傻帽理论之下,州郡的官吏只能是装个样子对付,对流民依旧是放任自流,不战不和不守,不降不死不走。
王莽或许并未意思到这个不合逻辑的理论,但他显然意识到单单依靠州郡的力量恐怕不够,流民虽然遍地开花,但尤以两个地方最为严峻,一个是荆州的绿林军,一个是青州,徐州的樊崇军。王莽决定动用中央军队,在这两条战线上同时出击,两面开花。只要解决了这两处的武装,其余些许散兵游勇,自然就不在话下。?
百度搜索 朝华夕秀 天涯 或 朝华夕秀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