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朝华夕秀 天涯 或 朝华夕秀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在王莽调动中央大军攻打之前,我们不妨先来关注一下绿林军和樊崇军的一些生活状况。先说下荆州的绿林军。绿林军的形成是这样的,四年之前,荆州出现百年不遇的灾难,难民纷纷流落到了野泽之中,依靠挖掘野菜树根为食,起初倒也勉强维持,但随着饥荒的不断扩大,新的难民又不断的加入,于是争抢食物的冲突接连不断的发生。新市人王匡和王凤每次都充当中间人,经常调节双方摩擦,久而久之,在难民中便有一定的威望,深得众人的心,被推举为首领,麾下聚集有千余人。不久,又有亡命之徒王常,马武,成丹,朱鲔,张卬等人各率部下前来投奔,规模扩张至近八千人,于是他们以绿林山为根据地,号称绿林好汉,依靠劫掠附近小乡里为生。
绿林军在绿林山盘踞四年有余,大体也是风平浪静,官府也没有觉得他们能成什么气候,彼此之间默契般的保持距离,谁也不会管谁。直到王莽下诏全国范围剿灭流民,荆州牧这才打起精神,征募两万精兵,一路浩浩荡荡,直杀绿林山而来。
话说这荆州精兵两万,虽说人数是有点少,可考虑到这次围剿的是八千乌合之众,并且是男女参半,老幼兼有,能上阵者便不足三千人,相比之下,敌我双双兵力对比几乎是十比一,两三千的贼兵,勉强只够杀来热身,这哪里是打仗,这简直就是一次公费旅游。这荆州牧得意之余,甚至已经提前在马车上做好腹稿,一旦战事结束,便要作一篇“绿林山剿匪记”,以便自己流传后世。
这边绿林军听到官军来袭,七大首领(王匡,王凤,王常,成丹,马武,朱鲔,张卬)都是心怀各异,有主战的,也有主逃跑的,最终王匡下定决心,逃也是死,战也是死,一样是死,干嘛不死战?
绿林军的组织颇为奇特,它犹如一家股份公司,七位首领各自拥有自己的队伍,因此都是股东。这种情况有一定的好处,兵习其将,将习其兵,尽管人数不多,但战斗力比较强悍。但是另一方面,股东太多,难免意见不一,容易出现分歧,谁也不肯服谁。同患难时,明争暗斗,共富贵时,则是你死我活。
虽然决定作战,但该怎么打?是利用地形进行有效防御,还是出其不意主动出击?大家各抒己见,终于最后达成一致,分兵,一部分兵力主动出击,一部分兵力则留守绿林山,护卫大本营。这就好比把鸡蛋放在两个筐子,打坏一个,还有一个,算盘打得挺响。
于是,王匡,王常,马武率领千余人下山,一路狂奔,在云社与官兵相遇。此时,官兵正一路搜刮掳虐,好不快活,都盼着这路长一点,这样秋风可以多大一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群贼人如此大胆,居然主动找上门来,于是官兵猝不及防之下,又闻喊声四起,不知敌有多少,此时已是未战先怯,王匡则率领部下前后冲锋,不久官兵被打的惨败。荆州牧眼见阵型大乱,再也无法指挥,只得率领残部狼狈逃窜。看来他的腹稿要修改下了。
绿林军清点战场,杀敌数千人,得物资武器甚多。可怜官兵一路辛苦搜刮,结果却白白为绿林军做嫁衣。绿林军大获全胜后,便准备带着辉煌的战绩回山庆祝,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王常却坚持要继续追击,王匡与马武不同意,王常大怒,自己带着队伍追击官兵。
这边荆州残兵已经逃了十余里,荆州牧扁祁正在庆幸逃过一劫,哪里想到王常会追过来,手下残部再也顾不上保护主帅,一阵大乱后,各自逃命。这扁祁是乘坐马车,本来是为了显摆下威风,此时却成了自己逃跑的障碍。绿林军用铁钩勾住了马车,马车顿时动弹不得,马车上面有三个人,车夫,扁祁,还有保镖。车夫一看情形不对,早就溜之大吉,保镖毕竟只有一个,双拳难敌四手,很快就被干掉。就这样原本威风凛凛的荆州牧扁祁瞬间成了光杆司令,不由得面如土色,心知今日便是自己的死期,王常举剑砍向扁祁,扁祁长叹一声,闭目准备等死。王常却收住了手里的剑,对着扁祁大喊:“给条活路行不行!”
扁祁心中疑惑,暗想:“你小子怎么把我的台词给说了?可转瞬间又突然明白,自己在怎么着也是朝廷命官,封建大吏,而这些流民此时并不敢公然与朝廷作对,因此也不敢贸然把自己干掉。”
扁祁想通了这点,急忙擦拭额头汗水,拱手说道:“难得兄弟你深明大义,不忘朝廷,待我回去,一定上书天子,为你请命。”
见王常不杀扁祁,部下们就不答应了,王常说道:“我不杀自有不杀的道理。”伸手取出一支箭,折去箭头,拉弓而射,正中扁祁胸膛,王常对扁祁说道:“我射你无罪,你懂吗?”
扁祁竖起大拇指道:“射的好,射的妙。”
王常如此羞辱扁祁,也算对自己部下一个交代了,于是送扁祁上路,扁祁立马消失无踪,头也不回。部下问王常,为何不索性杀了他?王常知道这些都是自己的亲信,于是便掏出心窝说道:“天下事,尚未可知,谁知那绿林山究竟能撑多久,无论如何,先给自己留条后路,总归是好的。”
正所谓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经过此番大胜,绿林军才知道原来自己这么耐打,于是胆气壮大,野心自然也就随之膨胀,再也看不上那些没有油水的小乡小里,转而攻击比较大的一些城市,譬如,竟陵,云社,安陆,数月之间队伍迅速壮大到五万多人。?
百度搜索 朝华夕秀 天涯 或 朝华夕秀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