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愣子 天涯 愣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第六章:马大害之争
我爸在酒桌上说的那句咱们村的情况是说得很委婉的。在我们马家镇,即使几大村融合到今天,仍然以马家人占了百分之八十,镇里几个大组基本上都是马家人。我们马家镇的实际领头人只有两个,马支书和族长。镇**的领头人马老三是马支书四弟,党委书记是马支书三弟,他们平时唯大哥马首是瞻,镇里制定法规都是要和大哥打商量的。
马支书家四兄弟,父母死得早,马支书十五岁就成了他们家一家之主,十八岁当村里小组长,二十五岁当村长,三十岁当村支书。他本身没有多少文化,但爱好学习,喜欢用收音机听说书,尤其喜欢收听说三国、说水浒、说红楼、说西游,百听不厌。他的三个兄弟可以说是他手把手拉扯大的。现在除了老二,爱跟他意见不合外,他的另外两个兄弟仍对他言听计从。
另外,这就要和我们马家镇的地理条件有密切关系了,出村两条道,水路太远,基本用处不大,于是只剩一条镇道途径诸葛村联系邻县。偏偏这条道还改不了方向,只能从群山中间觅着那么稍微平坦点的地方经由诸葛村。诸葛村姓诸葛,住的都是诸葛后人。诸葛亮当初干了什么?有我们马家镇每年祭祖大典上的一出戏仿佛提醒我们,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本来我们镇子偏保守,再加上被诸葛村扼住了咽喉,于是日益更保守,举个例子,微信支付宝早几年就在山外普及了,我们镇去年才达成村村通网。
马支书原本在马家镇里是非常有美誉的人,后来被少部分人叫成马大害。当然了,镇里绝大部分人还是不认同这个叫法的,更愿意叫他儿子马二害为马大害。马支书之所以被少部分人叫成马大害,主要原因是被他二弟鼓动部分人叫开的,这些镇里的人都心知肚明。
马老二以前也是很尊敬他大哥马支书的,但在他开班车几年来回邻县以后,渐渐就跟他大哥的思维不对付了,就什么都喜欢跟他大哥对着干了。选支书他要参一脚,选村长他参一脚,选个小组长他也要参一脚,村组开个会,就属他在会上提意见最多。原因无它,马老二在山外接触的东西多了,有了自己的主张,并且日益偏执。其次是诸葛村常常针对我们镇经过的车辆,他深受其害。我们镇的车辆经过诸葛村既要收过路费,又要到诸葛村指定小店停车消费,洗车,购物,上厕所,加油,吃饭,等等。
收过路费一项,镇里的司机们到县里告过,但县里支持他们合理收费,只让诸葛村降低了点收费,毕竟那条道属于村镇自修道,道路平时养护也都是诸葛村的人出工负责。
洗车一项属于没有具体法规管理的商业行为,都是口头上半强迫的生意来往,县里镇里都插不上话。
用马老二的话来说,理由充分。
“就我那破二手中巴,每天都经过诸葛村,过一回洗一回车,油漆都被洗蜕皮了!比我自己洗澡都洗得勤快!”
但诸葛村洗车店老板的话也挑不出毛病。
“马家镇来的车呢,我们诸葛村也要坐。谁坐车喜欢脏乱差的环境,零件破破烂烂就算了,咱们农村人讲实惠,出门有个方便就行了,但这跟穿衣服一样,虽然旧点破点,但要讲究个干净整洁吧!其次,我们收费贵了吗?县城洗个小车的收费标准,我们洗你一辆中巴车,谁亏谁赚?我们也就水不要钱,从山上引的山泉水,还讲不讲点良心。再者,这是我们诸葛村扩大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村策,全村人开会决定的,你们就是告到联合国去,我们也不怕被说三道四!”
购物一项,因为自由买卖,也没有可以指责的地方。
上厕所一项,当初两村人的主要争执点。诸葛村在临停洗车的地方建了公厕,但进去小解是要收费的。我们镇发的车开去邻县要小半天,开到诸葛村基本上就到饭点了,也基本都憋尿了。然后再开个多小时就到邻县县城。诸葛村做得也算公道,不强制进公厕小解。但是,周围野地小解被发现是要罚款的,且到处竖着警告牌子,上书:随地小解,梅毒上身;随地小解,野狗几把;随地小解,罚款十元,等等。但凡看一眼这牌子,胆战心惊撒尿,尿都会被吓分叉。以至于我们镇搭车的人上车都养成了习惯,会首先问对方解过手来的吗?而不是一开始打听对方出去办什么事?
我们村的人同样把这件事上告到了县里,除了竖着的牌子被要求修改了涉及人身攻击的那些,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从县里传回来的解释是,一,诸葛村出了钱建公厕,又出了人负责卫生;二,随地小解确实不合文明礼貌;三,建议大家可以在上车前提前解手,或者憋到邻县汽车站再小解。
加油一项暗藏猫腻。用马老二的切身体会说,对,诸葛村不强迫他在诸葛村加油,随他爱在哪加油在哪加油,但是,只要他隔太久没在诸葛村加油,轮胎莫名其妙会漏气,扎进去了钉子。后来,他也想明白了,钉子很可能在经过诸葛村的那段路上扎的。此后他宁肯多花几角每升油钱也在诸葛村加油了,毕竟修轮胎更花钱,尤其车坏半道上又没有备胎的时候,电话叫补胎师傅自己更要当冤大头。
吃饭一项好说,实在不想吃,忍一忍就过去了。但诸葛村这一项做的确实不错了,农家饭菜,分量足够,收费和邻县饭馆持平,中巴司机还能免费享用最低套餐,套餐外另加钱,解释权归诸葛村夫一人,乘客也愿意在那解决一餐。
诸葛村夫是谁我的没见过,但时常听说过,深居简出,精通五行八卦,它是诸葛村老村长的名号,就跟我们镇上刘瞎子替自己取的名号榴莲居士是一样一样的。估计他俩日常行为也相同,有机会定要见上一面。另外,我还从没在我们镇上见过榴莲,只在电视、网上和我妈手机里见过图像。
说回马支书为什么也被部分人叫作马大害。前面说过了,主要推动人是他家老二。但是,主要事件要牵涉到十几年前了,那时,马支书可谓我们马家镇始终占据焦点位的人物,村支书的业务娴熟了,马家镇新来两位大学生村官都是他培养出来的亲兄弟。于是周边很多村的姑娘家家的找他,想托他做媒嫁进他们家,毕竟明面上他家老三老四都未成婚。马支书长兄为父,自然义不容辞,热心得简直可以形容成“热锅上的蚂蚁”,忙里忙外,没头没脑地将十里八村的姑娘见了个遍,最后相中了两个,打算说回来给自家老三老四做老婆。但是,他家老三老四性子冷,也没及时了解大哥再替他们忙着什么,同时马支书的动作又确实太快,还没等他们找到机会向大哥说明真实情况,他们其实在大学都谈过女朋友了,只是分隔两地,感情都还在,换句话说就是他们不到最后都不愿轻易先结婚,对先前在学校谈的女朋友仍未放下。
老三老四两兄弟都是读书人,马支书是个极尊重有文化的人感情的人,于是只好自己甘心背上自作多情四个字。但让人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马支书相中的两个姑娘中就有马蓉的妈。后来全镇人都知道了,马蓉的妈当时不仅没看上马支书的兄弟,反而看上了马支书本人,觉得他成熟、心善,谈吐像山间小溪水,哗哗地就是动听的一山谷、几山谷,声声落在她的心坎上。总之,每逢赶集她都到马支书家闲逛半天。她在马书记家出现得多了,马支书原配就渐渐疑神疑鬼了,将他们两人联系到不轨上去了。
这事搁全镇人心里,大概都联系不到一块,都劝说她放开点胸怀,甚至有不少人还指责她没事自己找不痛快,说马支书的人品在马家镇数一数二的,就差像我爸那样“砌灶煮母”了。但她就是揪住此事不放,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天天诉她吃过的苦、受过的累,什么从十八九岁就跟了他,三十几年了,吃得差,穿得差,月子没做完就忙着下地了,害得二胎都怀不上,贷款辛辛苦苦供三弟、四弟上学,回趟娘家不是想着去偷两天清闲,而是当天去当天回,就是想着从娘家搞点多余玉米、红薯回家,起早贪黑自己把自己当男人使唤,结果她更早人老珠黄了,男人却起了偷腥的主意。当时,哪怕马支书对天赌咒发誓都没用。
终于有一天,马支书出差公干没跟马龙妈说。第二天马龙妈就没开门做生意了,大门紧闭了一上午。当时马龙也没多心,早上饿着出去上学了。中午回家一看,发现自家门前围满了人,大家传着马龙妈大清早喝了农药。
最先感觉出不安的是刘瞎子,他见马龙家的大门紧闭了一上午,就专门去了马龙家一趟,大门没锁,虚合着。走进屋里,安静得可怕,老刘在马龙家桌子上当场起了一卦,大凶,出门就喊叫周围邻居一起上马龙家撞门了。可是这时,马龙妈已经没救了。
马龙妈去世一年里,马蓉妈从没出现在马龙家过,但第二年马蓉妈搬进了马龙家里。作为隔壁,说句实话,马龙没少给马蓉妈气受,甚至背着马龙爸直接叫过马蓉妈**、贱货。马蓉妈都忍受了过来,甚至都不会跟马龙拌嘴。当然了,到马蓉长大后,这一家的矛盾就逐渐完全平息了,或者说已经不足以成为主要矛盾了。
但是,正是这件事,后来被马老二常常挂在嘴上说他大哥。一来,马老二独独对他的第一位嫂子非常尊敬,从小跟着哥哥嫂子忙里忙外,嫂子对他十分照顾,他甚至在娶老婆的要求上,都是按嫂子的标准定的,娶了嫂子的三妹妹。所以,他坚持认为一定是他大哥对不起嫂子在先,对嫂子的死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明知道嫂子是本分保守女人,在夫妻关系很敏感时期出去几天都不做声。
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反正,马老二首先叫出了他大哥马大害的诨号,后来逐渐有人叫马龙马二害,虽然更多人只叫他儿子马大害,但不妨碍邻居马三害、马四害、马五害的延伸叫下去。很混淆,也很无奈。
我叫马龙爸马支书为马大害,我完全没有恶意的,马支书在我眼里完全是高大光辉的形象。我仍记得他去年在祭祖大典上的讲话,道理通俗易懂,而且听得很觉得是那么回事。
“今天,我们马家镇马家第xx界祭祖大典开幕,大家鼓掌!”
镇电影院里掌声雷动。
“今天,在座的绝大部分都是我们马家人,少部分外姓人,感谢这部分人莅临、观摩、凑热闹!”
又是掌声雷动。
“都说天下是一家,我就很赞同这个说法。大家都在同一片蓝天下过日子,分什么姓马,姓刘、赵、关、张,都是为了过好日子。这就不禁要问了,究竟怎么过日子才算过上了好日子。近年来,我们与山外交流方便了,交流多了,今年更是在镇书记马楚生和镇长马翔生的带领下,我们镇新通了网,大家可以通过上网关心外面的世界。与之前一对比,很多人的思想发生了较大变化,忽然觉得我们过的日子已经太落后了!我也和你们一样,这一年多来也时刻关注着外面的世界。没错,生产落后,就要比别人少产出,多受累。可思想一落后,即使物质生活上去了,但道德败坏下去,大家为老的为老不尊,脑子灵活的投机取巧,小的没正确榜样模仿学习,长此以往,马家镇还叫马家镇吗?天天吃着山珍海味就叫日子过好了?三餐粗茶淡饭就叫日子没法过了?我不同意这种流氓看法!”
整个电影院礼堂鸦雀无声听着马支书说话,不得不佩服他。当时,即使我还是一名六年级留级生,却如沐春风地听着,并暗暗以马支书作为了榜样。
“马家镇村支部的存在,坚持的原则就是为了一种平衡。当然了,我们鼓励多劳多得,鼓励让少部分头脑灵活的适当投机取巧,但这些都是有原则的,是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同时我们会对这些行为进行跟踪纠错、填补漏洞,并提倡公平文明竞争。马族长常跟我提地方文化属性这个词,我读书少,如今肚里这点墨水都靠听靠看靠多琢磨得来的,实打实属于自己肚里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提法很好,我们平时怎么生活,怎么看待问题,评价是非,这就会一代一代积淀下去,依我看,最终就是会形成这种地方文化属性。所以,我们上一辈人不得不要谨言慎行啊,多三思而行啊,少干爱上跨大步容易扯到蛋的行动,自己想不通、转不过弯的事,内部多商量商量,斟酌斟酌,争论争论,向外多观察观察,学习学习,辩证辩证。不要陷入愚蠢攀比之中惶惶不可终日,怕这越差越远了,那又输得不剩底裤了,我们自始至终都是过自己的日子,苦乐自知。不抛弃,不放弃马家镇任何一户,已孤寡的,缺劳动力的,或者家庭主劳动力有残疾的。当然,这并不代表就是又要吃大锅饭,不承认个人的价值体现。总而言之,用电视里一句广告词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马家镇村支部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控制所有矛盾在合理范围,带领全镇人向着共同幸福的好日子大步前进!自由,文明,积极进步,人人有发展!好了,限于个人文化水平有限,但我又被族长全权委托发言致辞,就讲这么多了!”
言毕,镇电影院礼堂内掌声雷动!估计不会鼓掌的只有马老二和他的死党好友,一丘之貉。

百度搜索 愣子 天涯 愣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愣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鱼弄花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鱼弄花影并收藏愣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