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牙子河奇闻录 天涯 或 牙子河奇闻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要说与五叔怎么结的缘,那说起来可有一些年头喽!那时还没我呢,我也都是从父亲口中听来的,有这么一段离奇的故事……
我父亲与母亲婚后,十多年都没有孩子,眼看二人都已步入中年,母亲也不曾有过身孕,二老为此更是愁的要命。
我母亲是个稳婆,就是给人接生孩子的接生婆,那时都叫稳婆,现在都改叫妇产大夫了……
关于接生孩子,母亲有着日积月累的经验,经她手中接过的孩子,从没有出现过任何意外,在我们这儿十里八乡的,也是出了名的接生好手。
但是母亲从不向任何人收取钱财,她一心只想多积善事,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为我父亲生下个一男半女,了此心愿……
有天晚上,家里突然来了一对远地的老夫妇,要请母亲为其儿媳接生,母亲闻言不敢怠慢,和我父亲说明情况后,就随两位老人离开了。
出门临行时,父亲为她牵来一匹马,并嘱咐她早去早回。
老夫妇同骑一匹马走在前面带路,由于夜色太黑看不清路,母亲就骑着马紧跟其后,随二人一路往南走……
走了约摸有一个时辰后,视野里却不曾看到过一处灯火,更别说路过什么村子了,母亲心中存疑,便向两位老人询问还有多久能到,老夫妇回答说,就在不远处很快便到……
母亲又跟着两位走了很长一段路程,越走心里就越犯难,正打算再次询问时,忽然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片村落,村中更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母亲就问:
“是不是前面那个村子?”
老夫妇闻听后回答说:
“对对对!就是这儿”
母亲不知此地是何处,便又询问道:
“这里是什么地方?我怎么从没见到过?”
话音刚落,却见从村里跑步过来一群人,男女老幼皆有足足百十来人,顿时就把她们三人团团围住,母亲突然看到这情形时,早就吓坏了,呆坐在马背上不敢声张……
当发现这些人围过来后,只是热情的请她进村,母亲这才放下心来,虚惊了一场……
随众人进了村子后,母亲发现这个村子很陌生,她的确从没来过,也不曾听说过这个村子。
村子很大,但房屋建筑却很是稀疏,单看众人的穿戴便不难发现,这里家家户户都很富裕,邻里的关系也很融洽,大家都聚拢在一起,像是在举行着什么宴会,只是不清楚这年不年、节不节的,他们在庆祝什么。
大家领着母亲,来到村子中央的一片空地上,空地的正中央燃着一大片篝火,先前路上看到的,也正是这篝火中发出的光亮,一群杂耍的艺人,此时正围着篝火旁卖力的表演着节目,村里的男女老幼们,都围坐在宴桌前看的是不亦乐乎。
村里热闹的景象,却让母亲的心里犯起了嘀咕,自己是来为人生的,怎么突然被拉到这里看起了节目?
村民的热情相迎,母亲也只好暂且放下心中的疑虑,被安排到一张桌前坐下了……
母亲坐下后,几个年轻的姑娘就过来为她端茶递水、摆放着各种水果点心,一向忙碌惯了的母亲,看到此处心里难免有些不自在。
而一旁的两位老人,却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一边吃着面前食物、一边欣赏表演,看到精彩部分时,还会站起身来拍手叫好……!
母亲自知,产妇待产时是何等的痛苦,观其二老并不以为意,实在忍耐不住就过去询问道:
“二老的儿媳,何时能生产?”
两位老人这才回答道:
“不急不急!赶了这么远的路程,待你吃些东西,我们稍后就去……”
母亲根本没有心思吃东西,她在这里多呆一会儿都觉得很不舒服,于是便向二老解释说自己不曾出过这等远门儿,希望能忙完后早些回去免得家中惦记。
二老听罢,便差人领着母亲七拐八拐的进了一处房屋……
产房里,一位年轻的产妇正躺在床上**着,腹部高高隆起,床边有两位丫鬟模样的小姑娘正在忙活着,看到母亲进来后就忙躲到了门外……
一番忙碌后,孩子顺利出生,母亲抱着孩子开心的对那位妇人说:
“恭喜恭喜,是个男孩”
那妇人闻听后一脸欣喜,对母亲连番感激致谢……
母亲正欲起身告别时,两位丫头却对她说,隔壁二夫人也要生了,母亲没多想便跟了过去。
与上位一样,这位夫人也生了个男孩,母亲对着前来看望的老夫妇道喜:
“恭喜两位老人家,一下添了两个大胖孙子,真是双喜临门啊……”
二老闻言对母亲感谢道:
“全仰赖你为其接生,早听闻你接生孩子从未曾出过意外,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母亲不知二老何意便询问道:
“老人家何出此言?”
那位老妇人解释道:
“儿媳生产前找过别的接生婆,只是她顾及儿媳们体弱多病,怕出意外坏了饭碗便拒绝了”
母亲听完对二老说道:
“两位少夫人只是虚弱些,倒不至于会在生产时出什么意外,不然怎么会这般顺利”
两位老人闻言恍然大悟,对母亲又是一番感激,母亲意在理当如此,便再次与二老告别。
二老却摇头告知,称还有一位儿媳待产,故而再次劳烦她前去为其接生,母亲心中略感无奈,但还是随着二老去了另一处院房……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两位老人居然有六个儿子儿媳,更巧的是,这六个儿媳均是那天晚上待产,母亲为她们忙活完已经是后半夜了。
此时母亲也早已累得不行,二老便邀请母亲暂且住下,天亮再送她回去,母亲自然不肯多待,稍息片刻就要起身告辞……
临走时,二老差人从屋里托出了一盘金条交与母亲,母亲哪里见过这么多钱,心说就是帮人接生一年都挣不得这么多,而她又只为行善不为收钱,便与二老表明态度,说什么都不肯要。
二老无奈,只好把金条换成了一些水果食物,母亲声称不好带在身上赶路,就再次拒绝了。
二老看她真的什么都不肯要,无奈之下便对她说道:
“既然你不要钱财,这些瓜果你也不肯收下,忙碌了一晚上总不能让你空着手回去吧,这样吧,家里最近生了一些黄豆芽你带些回去吧”
说完就差人去屋内取黄豆芽,母亲拗不过便不再推辞,只是不肯多拿,从口袋里掏出手帕包了一些,两位老人再三推让后说道:
“也罢!也算没空手回去”
言罢,就吩咐仆人送母亲离去……
出了村子后,天色还是漆黑一片,路上更是看不清东西,出来相送的仆人牵过马递给我母亲,并告诉她出了村子一直往北走,天亮之前就能到家,一番交代后就扭头回去了。
母亲上了马,顺着那人指的方向匆匆而行……
一路上,母亲对刚刚发生的事情,越发觉得奇怪,左右都想不明白这个地方到底是哪,母亲苦思无果就掏出来那包黄豆芽,走几步就丢一颗,心说等天亮了再过来看看这里到底是哪个村子……
母亲顺着那个仆人指的方向,一直往北走……
天亮了,可是母亲却没有看到家在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眼前就只有一条大河,除此之外啥也没有!
母亲心想,难不成夜里看不清路绕了圈子?现在身处何地她自己都不清楚,正望着河水发愁时,突然听到一阵哭声……
母亲顺着哭声望去,却发现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正跪坐在河边哭泣着,母亲有些好奇,便过去询问:
“孩子!你为何在此哭泣?”
那人闻声扭头看向母亲,却不曾回答,母亲又问道:
“孩子!大娘在此处迷了路,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那人止住哭声回答道:
“这是牙子村,只不过……”
说完又蹲在河边嚎啕大哭了起来……”
听到这里时,我和杨子顿时吃了一惊,异口同声道:
“什么!牙子村?”
村长对我俩的突然询问,显得有些不满:
“别打断我……”
我俩不得不忍住好奇继续往下听,心想,接下来的故事或许会更有意思……
村长继续说道:
“我母亲不知道这孩子遇到了什么事情,只是哭的很伤心,出于怜爱便问他:
“孩子!是不是遇到什么难处了?说出来大娘替你出出主意”
那年轻人这才慢慢收住哭声,却并没有回答母亲的问题,只是询问她来这里做什么,母亲回答道:
“昨夜有人请我来为几个孕妇接生,回去的路上迷了路,这才走到这里来了”
年轻人不解的问:
“来为谁家接生?”
母亲回答道:
“这个我却不曾得知,我只知道这个村子很大,我来了就一直在忙活,直到后半夜才忙活完,至于叫什么村子,我还真就不太清楚了”
年轻人闻言发问:
“大娘!您不会连谁家来请的你都不知道吧?”
母亲解释道:
“我刚到村子时问过,但是这家人貌似不太方便相告,所以就没再仔细询问”
年轻人又问道:
“您从村子出来走了多久来到这里,您总该清楚吧?”
母亲笑道:
“你这孩子,笑话大娘呢是不?我从村里出来走了大概两个时辰,不知不觉的就迷了路,走到这儿了”
年轻人闻言一声冷笑,一脸冷漠的对我母亲说到:
“两个时辰?你怕是碰到鬼了,方圆两个时辰的路程连像样点的村子都没有,哪里会有什么很大的村子?”
说完就指着河里的一处苦笑道:
“唯一一个大村子就在这儿”
母亲听完心说,这孩子精神不会是有啥毛病吧?八成是遇到了什么伤心事,导致神智有些模糊……
这时,她突然想起来一路上扔的黄豆芽,便对这个年轻人说道:
“我在路上做了记号,想着等天亮了回去看看是什么村,你不信的话,我可以带你去找到这个村子”
谁知那年轻人根本就不相信,对我母亲说道:
“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这里附近都有什么村子,每个村子姓什么我都清楚,除了牙子村有五十多户人家,其他的那些村子最多也就十几户左右,两个时辰的路程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像样的村子,不是遇到鬼了又是什么?”
我母亲自然是不信,见那年轻人不肯同去验证,便自己顺着夜里扔的那些豆芽,开始寻找昨天的那个村子。
跟随这些标记围着河床走了一段距离后,母亲呆住了,她发现最后一根豆芽,正静静地躺在河水边的石头上,一半泡在水里一半露在外头,她顿时就害了怕,赶忙回去询问那位年轻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再次回到遇见那位年轻人的地方时,老远就看见几个人围在那儿议论着什么,母亲走近些一看,却发现那年轻人正躺在地上浑身也湿了个透,心说这后生肯定是犯傻轻生了,就赶紧跑了过去。
几个围观的人看到我母亲跑过来,还以为地上躺着的是她的孩子,就对她说道:
“万幸是被我们捞上来了,这才没有出现意外,他只是被河水呛昏了过去,其他并没什么大碍”
几位好心人对母亲一番安慰之后,便打听发生了什么事,母亲也顺嘴撒了个谎,说这孩子是自己远方的亲戚,跟家人闹了矛盾就跑出去了,自己正是过来找他的。
不时,这个年轻人醒了过来,几位好心人便对其开导了几句,并劝他赶紧随我母亲回去,说罢就起身离开了……
母亲看他岁数也不大,只是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事,才会这般寻死觅活,觉其可怜,便对他生起了一丝怜悯。
一番仔细询问后才得知,此人姓廖,名叫廖仁初,就是这牙子村里的人。
这苦命的孩子,自记事起父母就双双亡故,一直跟着姑姑和姑父在牙子村生活,此番在外做了一年长工,回来的途中才听说这里发了大水,一路匆忙的赶回村子时,眼前的一幕让他痛不欲生。
村子已经被淹了数月,经对周边过路的村民一番打听后,得知村子里的人也一个都没能逃出来,他连最后的亲人也没了,伤心欲绝之际便有了轻生的念头……
母亲得知这一切后,惋惜的同时也对他更加怜爱,想想自己又无子嗣,今日之缘,定是自己的善举得到了老天的垂怜,母亲看他孤苦无依,也无去处便询问道:
“我年事已高又无儿无女的,能遇到你也是一种缘分,如不嫌弃,你就喊我一声母亲,在我百年之后,一捧黄土将我安葬,也不枉你我今日这场缘分,你可愿意?”
廖仁初听完后,跪下来朝我母亲磕了几个头,便跟着她离开了那个伤心地……”
村长说到这儿就停住了,我以为他讲完了,正想着牙子河离杨村相隔五十多公里路,老太太好歹有匹马骑着,这廖仁初一路上是怎么过来的?还有最主要的是后边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村长把空杯子递给杨子,示意让他再去倒杯过来。
杨子把水杯递过去时开口问道:
“这个廖仁初是谁?怎么一直都没听您说起过!”
村长呵呵一笑道:
“这个廖仁初,就是五叔……”
“啊……!他不是给您母亲做了干儿子吗?您应该喊他哥才对,怎么又变成五叔了?”杨子惊讶道!
村长看着他满脸疑惑的表情回答道:
“说起来,这里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不过,这也让五叔从此认祖归了宗……”
我和杨子更是不明白这里边到底有着什么样故事,却见村长他老人家端着杯子吹一口喝一口,慢条斯理的样子似乎在故意卖着关子,但是我们也不好催促他,只能默默等着他老人家,能赶紧喝上几口接着说……
待村长不慌不忙的放下杯子,我和杨子这才算松了口气,听着他继续说下去……
“五叔给母亲磕了几个头后,就牵住缰绳跟着她一起走了,由于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便询问母亲是哪个村子的。
“杨村……”
听了母亲的回答后,五叔愣了一下,疑惑的问道:
“杨村?哪个杨村?”
“这儿不就一个杨村吗?”母亲反问道。
五叔思索半天,回答道:
“没听说过附近有个杨村啊,您说的这个杨村属于哪个乡镇?”
母亲回答:
“就是乔镇不远的那个杨村”
五叔立马停住脚步,一脸茫然的看着我母亲说道:
“乔镇的杨村?乔镇离这地方一百多里山路您是怎么过来的?”
母亲显然也吃惊不小:
“瞎说!一百多里别说我两个多时辰就赶到了这,就是骑着这匹老马跑也得跑上一天呢”
五叔解释道:
“我就在乔镇不远的村里做短工,刚从那里回来没几天,乔镇离这里有多远我肯定不会记错,再说我也真的没有和您说笑”
母亲听完顿时就想,怪了!难不成昨天真的遇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思来想去觉得确实有些不对劲,便把昨晚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都跟五叔讲了一遍……
听完母亲的讲述后,五叔喃喃道:
“村子很大房屋却不多,还有篝火晚会,这不正是牙子村吗,而且牙子村里也的确有这么一个,有着好几个儿子儿媳的老人家,但他老伴前些年去世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牙子村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没了”
发生的这一切不用多想,母亲肯定是遇到不干净的东西了,于是五叔就安慰母亲一番后,牵着马匆匆离赶路了。
路上,母亲突然想到了那只用来包黄豆芽的手帕,心想索性也丢了吧……
刚从腰里摸到手帕时,手却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母亲以为里面还有没扔干净的豆芽就打开来看,却发现里边包着着一对金光闪闪的耳环还有一枚戒指,母亲想不通是怎么回事,就拿给五叔看。
五叔心想,母亲虽然遇到了一些不干净的东西,但他们似乎并没有伤害她的意思,临走还送了一包豆芽、确切的说应该是一包纯金打造的首饰,只是被母亲丢了一路,就剩了这么一点儿了。
想到此处,五叔便猜测或许它们只是为了表示感谢,而老母亲也的确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便安抚一下母亲让其收好,就继续赶路了……
百度搜索 牙子河奇闻录 天涯 或 牙子河奇闻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