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春秋遗录 天涯 春秋遗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德真府作为前赵陪都,前赵世宗皇帝龙兴之地,世宗在登大宝之后,将潜邸王府改建为皇帝行宫——崇光宫。
崇光宫不比泸陵皇城兴阳宫,但论其规模也是不小,足有一千九百余亩,间室七千余间 。
崇光宫作为帝王行在,按礼制,也不能弱了其帝王威仪。有外朝内庭之分。崇光宫是前赵第二大宫殿,内有大型宫,殿、亭、室三十余处,
外朝三殿有承天殿、太昌殿、德隆殿,前三殿主要用于朝会,臣议,国膳,殿试等重要朝政典仪,承天殿是用来举行典礼和殿试之处、 太昌殿是皇帝和众臣国膳、朝会休息之处, 德隆殿是常朝、临时众议之处。
三大殿之左乃是太后所居之处,称为宁和宫,右边是东宫太子所居的承命宫以及北处的禁卫武库北宫。
外朝之后乃是内庭三宫,皇帝寝宫乾阳宫,皇后所居之处坤和宫,还有未成年皇子和嫔妃所居之处定安宫。
由于战乱和前赵朝廷的没落,崇光宫少有修缮,致使各处宫殿有些破败陈旧。
早先在攻取德真府之后,荀矩就令工部官员修缮崇光宫,尽管时间紧迫,但工部还是三班倒,加班加点抢修出几所能居之地。
位于外朝宫殿的谨思殿就变成了大王的寝宫,内庭中只有前赵贵妃所居的无瑶宫和前赵皇帝小憩的颐香园尚且完好,经过短暂修缮后,无瑶宫作为王后李氏和诸位王妃的居所,颐香园作为太后文氏的清养之地。
其他随行而来的文武大臣只有将就明文殿和清武殿暂居,至于大周朝议,只有放在前赵皇帝的御书房德阳殿了,这里尚且有人打理,并未落下。
是夜,随行大臣纷纷聚拢德阳殿。
荀矩上前俯身行礼,低头禀告,“大王,德真已下,臣会同礼部,吏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御史院,各道都督,各行营元帅,各军大将军和司天监,太常寺,光禄寺,大理寺,鸿胪寺,宗正寺,太仆寺,司农寺,内府寺,国子监,翰林院,各道政台,各世家士绅,一致请奏大王,陈疏已下录奏。”
“请大王定夺何时登基称帝,分邦建国,以安社稷,请大王定夺何时规划朝廷府衙,各道分化,朝廷法度,礼仪宗法,以安国家,请大王定夺何时分封皇室血脉,封赏文武,世家士绅,三军将士以安众心。”
说完,众人俯身叩首而拜,“臣请陛下早登九五,安我大周文武臣民之心,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王脸色一变,拂袖抽身离开九五龙椅,眼眦决裂,怒叱众人道,“尔等,想陷寡人于不义乎?”
“寡人起兵,本不为权势富贵,乃是为我亿万黎庶,为天下苍生安享太平而奋刀兵,何时为此腌臜膏肓之位!”
荀矩见此,脸色如常,跪地不起,哀声求道,“陛下,此非为权为利,陛下上承天命,下顺人心,扫清宇内,席卷天下,百姓仰恩,四方沐德,此非为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也,臣恳请陛下登临九五,执握乾坤,宜定万里江山社稷!”
“陛下!”礼部尚书赵南终列身出席拜道,“陛下赎罪,老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南终今岁年过花甲,因为是海内大儒,著《择语》一部,为天下儒生所崇,赵老尚书所修儒学桂子一派精言广义,乃是当今儒学执天下牛耳者,因此赵尚书所言,大王不得不慎重对待。
“赵尚书但说无妨,寡人且维谏也!”
“陛下容老臣道来,自前秦以来,四海纷争,天下仓噩,后值前赵,外有鞑虏嗜危之困,内有刀兵腥寰之苦,伏睹大王,自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灵,以仁义之王师,而定丘墟之天下,功被重阳,德盖羊叔,虽常、柏无以过此。今群臣会议,皆以为赵祚已终,周命该旺,望大王垂怜,以天下苍生为念,即登大宝,安天下臣民之心,若如此,老臣虽死无憾也!”
大王抬起的手僵住,立于丹陛之上半晌,随后叹气道,“重阳君、羊叔君乃古之圣王,常、柏二帝功盖寰宇,寡人不敢列也,登基此事不急,天下刚定,吾等迫不及待登临庙堂,天下之人该如何看待?寡人岂效仿篡位夺权之逆贼所为!”
说完,大王也不言语,直起身拂袖而去,入于后宫,众官见此,不敢再妄言,只得退散而去。
……
颐香园
大王立于门口,躬身垂首,颐香园之内,人声缄默。
“吾儿既然来了就进来吧,老婆子这儿没那么多规矩!”
大王拱手稽礼,温和回道,“是,母亲!”
入内
一间不大的雅室内檀香氤氲,室内装饰简朴却又尊贵,青烟屡屡拂过内里的佛像,一位身着华服的老太太正跪在佛像之前祈祷。
大王不敢言语,侧身侍立于佛堂帷幕之外。
盏茶功夫稍刻便至,一位年纪稍大的侍女碎步轻声来到大王跟前。
“太后祈佛毕,请大王随来!”
大王也不言语,只是躬身行礼,跟随侍女趋步上前。
立于太后跟前,大王跪地叩首请安。
“儿陈轼,恭问母亲金安?”
“老婆子还不错,但是吾儿,你可是清瘦了些哟!”
说完,太后在在侍女的搀扶下,伸出颤巍巍的双手摸了摸大王遍布沧桑的脸颊。
“说来,你也岁数大了,这黄土,也埋到胸口子喽!”
“谢母亲关心,儿虽年岁渐长,却还能在母亲膝前尽孝!”
“哈哈哈,好啊,好啊,今儿个德真府已下,这天下啊,就算太平咯!吾儿也别嫌老婆子絮叨,这当君王就得心中有百姓,怀仁德行义事。”
大王连忙低头称是,“儿多谢母亲教诲,此身你不敢忘!”
太后回首望了望佛龛之下,那几个雕刻者陈氏先祖的灵位,怔了怔神,嘴巴微张,却又叹了口气。
“老婆子没怎么见过世面,也不懂诸公朝政和国家大事,老婆子呢,此生别无所求,只求咱们老陈家和大周平平安安、和和美美就好了,吾儿啊,为娘老了,以后也做不到什么,只能在祖宗面前求列祖列宗和你那早去的父亲保佑咱们陈家平安无事!若是如此,为娘就算此时猝于此处,也无憾了!”
太后看着大王,念念碎碎的唠叨,说完这些,也感觉双目含泪,随即拂袖擦去。
大王见此,连忙跪下,哀声泣道,“维贤吾母,切勿伤痛,母亲礼佛敬祖,仁德爱人,善感天地,必定福寿同享,今天下已定,四海升平,儿还还想在母亲膝前尽孝,望母亲保重身体,儿子还有一群儿孙,等着听母亲的教诲!”
太后眼中突然泛光,喜声唤道,“是极,是极,老婆子怎的忘了,汝长子鱼奴儿何在,老婆子记得这小猴子今年孩子几岁了?”
大王连忙拭去泪涕,嬉笑言道,“鱼奴儿的所生之子都七岁了,母亲您忘了,鱼奴儿名字和其子之名,都是问过您的!”
太后恍然大悟,皱纹满眼的浑浊瞳孔透露出一丝溺爱,“哦哦,老婆子这记性不好,忘了,忘了,都长大了,你是咱家里的老三,老大老二去的早,你就是老大,后面老四、老五、七妹也去了,你和老六、老八、哦……还有九妹……”
”咱们娘儿五个相依为命,那时候可不比现在,家里没粮食啊,你和老六俩人去偷隔壁老孙家的烂菜叶,还被别人追着打,后来你和老六、老八捡了个野菜瓜,你们哥儿几个高兴的啊,急腾腾的去削,你手筋就是被老六那小子不小心削断的吧,你说说这都是多少年了,那会儿你爹吓得,背着你走了十几里地去看郎中,这过的可真快啊,都是多少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了!”
从旁轩窗吹过来的风,让太后眼里不自觉露出一面面追忆。
“可惜呀,老大老二老四老五七妹,还有你那不成器的爹,他们要是还在,今儿可得多高兴啊,你说这人怎么说没就没了,我们老陈家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大王连忙朝侍女使了个颜色,侍女见状会意,“太后,您请宽心,现在一切都好起来了,从明个儿开始,就会天天有子孙朝您磕头请安,儿孙都环绕在您的膝前,您想想这得多美满啊!”
太后点头称赞,擦干眼泪,“是的呢,老婆子还有这么多子子孙孙,他们都得来看看我,我很知足,老三,夜深了,你也早些休息,哦……对了去看看锦娘她们,她一天天的操持着你那后宫也怪累的,老婆子牙口不好,这有盒子糖酥点心,你给孩子们送去!”
“儿知晓,母亲稍安,儿退下了!”
“去把,你也早早休息,你也打了半辈子仗,该享受享受了!”
“是,儿告退!”
大王躬身退出佛堂,望着天上的月亮,缓步行走,身后的侍从太监见状,并没有吱声,只管盯着脚尖,趋步跟上。
皎洁的月光,稍稍有些枯黄的花园,湖园中亭上孤立的人影,以及那双深邃的眼神。
那人轻轻的沉吟道:
“早夜湖平水雾清,
周天几落晓残星,
临亭恰有秋风过,
扫尽云开见月明。”
轻轻的声音只传于周围,低沉的声音带着一股肃杀之气。
侍从太监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双手紧握,指节发白,苍白的笔尖凝出一滴冷汗。
“啪——”
冷汗无情的坠落在坚利的石尖上,使得寂静园子里的多了一声悲凉凄惨。
……

百度搜索 春秋遗录 天涯 春秋遗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春秋遗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枕上纪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枕上纪年并收藏春秋遗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