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道玄传 天涯 道玄传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王府中,某处庭院亭中,满桌美酒佳肴,玉盘珍馐,围着桌子落座四人,分别是童启圣、赵清砚、徐朝圣、徐子衿。童启圣轻抿了一口酒,美酒入喉,童启圣眉头紧皱,脸上皱纹随着童启圣这么一皱眉更加明显,仿佛瞬间老了许多。
童启圣放下酒杯,长长吐了一口气,说道:“甘洌胜山泉,醇香更悠长;只是烈了些,老喽。”
赵清砚微微笑道,随后举起自己身前的酒杯,微微尝了一口,随后对徐朝圣说道:“换些果酒来,最好是温和些的,先生不喜喝烈酒。”
徐朝圣举起酒杯,浅尝了一口,心中大致有了计较,于是招了招手,换来一名下人,轻声嘱咐了几句。
赵清砚对着童启圣说道:“想来师弟也很少见到先生,自然是不知道先生平日里不饮酒的。”
童启圣看着赵清砚,又看了看徐朝圣,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怎么赵清砚这么好的一个孩子就要脱离书院了?童启圣看了看徐朝圣,随后轻声说道:
“朝圣啊,先生收你做记名弟子也有些年头了吧。”
徐朝圣点了点头,轻声说道:“三年半了。”
童启圣将自己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美酒入喉,更是穿肠!童启圣险些连眼泪都给辣出来。
徐朝圣本想拦着,只是被赵清砚扯了扯衣袍,便作罢了。
童启圣放下酒杯轻声说道:“朝圣啊,先生将你收为亲传弟子如何?”
徐朝圣连忙起身,对着童启圣行儒家大礼,再行拜师礼,朗声说道:“弟子徐朝圣,拜见先生!”
“先生,朝圣就在今日,已入了贤人境。”
童启圣深深看了眼徐朝圣,点了点头,说道:“善!”
此时王府下人送来两壶美酒,赵清砚看了眼徐朝圣,徐朝圣心领神会,便端起酒壶给童启圣到了杯酒。童启圣接过酒杯,再次一饮而尽,这次的酒显然没有之前那么烈,甚至入口便只有些许温暖与甘甜。
童启圣轻声说道:“这些年来,先生虽然收你为记名弟子,却未曾亲身传教,更是不曾待清砚那般,带着你周游四方,对不起啊。”
徐朝圣看着自家先生,今日先生好像与往常不太一样啊,徐朝圣轻声说道:“先生收我为记名弟子,虽不曾亲身传教,但给了朝圣拜读书院藏书阁的机会,更是在这些年让师兄为我送来各种典籍,这些典籍也都是朝圣当下所需。虽不曾像赵师兄那般,随先生云游,但先生每年也都会送些地方志异,朝圣虽不出户,但亦可知一方地域些许风情。”
童启圣欣慰地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明年开春,随先生去往浩然天如何?”
徐朝圣闻言,顿时脑海中一片空白,浩然天?那不是儒家至圣先师所在的上天吗?
赵清砚看了眼徐朝圣笑道:“小师弟被先生这句话给说傻了。”
赵清砚隔空屈指一弹,一道劲气打在了徐朝圣额头之上,惊醒了徐朝圣;徐朝圣一时间语无伦次,手忙脚乱。
赵清砚起身一手按在徐朝圣肩膀,将徐朝圣按回作为上,笑道:“若是随先生见着了儒家各大君子,甚至是天象君子,其余地界的坐地圣人,你也是这般作态,可不就是在丢先生的脸?咱们东域书院怕是要闹笑话咯。”
徐朝圣挠了挠脑袋,连忙喝口酒压压惊。赵清砚看向自家先生,轻声说道:“看先生好像有些心事啊。”
童启圣抿了口酒,随后又夹了一口菜,颇为不满地说道:“那位前辈让你回武当接任掌教,更要你脱离书院!先生想听听你的意思。”
赵清砚将椅子搬得离童启圣近些,笑道:“先生舍不得?”
“你这臭小子!”
还是之前的烈酒,赵清砚又给自己满上,随后满饮一杯,说道:“想必先生之前也看出来了,清砚如今已是金丹剑修。”
童启圣点了点头,等着赵清砚继续说。
“清砚其实本就是武当弟子,清砚的传道恩师便是武当赤阳掌教,清砚也是师父的唯一亲传。只是后来,清砚随师父下山平乱,最后战死了。”
徐子衿轻声说道:“赵清砚就是当年一人守一城的武当弟子,余从。”
徐朝圣闻言,连忙给自己倒一大杯烈酒,喝口酒压压惊,怎么自己的师兄这么厉害!
“余从能够转世成为如今的赵清砚,想必是师父给的机会。”
“明明是你师伯的手笔!张暨老弟哪有那个本事?!”
亭中四人往外看去,只见一位身穿青色长袍的道童正向着亭子走来。徐朝圣连忙起身,怎么有人进王府也没通报?徐朝圣再往那道童周围看去,那些王府佣人仆从,似乎都看不见道童一般。徐朝圣再看向道童,只见道童双眼正盯着自己,徐朝圣想要躲开道童的目光,无奈自己动也动不得。
道童缩地成寸,只是一瞬就站在了徐朝圣身边,道童坐在了徐朝圣原来的位置上,随后打了个响指,说道:“再拿副碗筷,一只杯子,你就站在旁边听着,这儿就你辈分最小。你觉得呢?徐朝圣?”
童启圣拂须,说道:“天尊之前目光看向你,想必是看重你,如今又坐在了你的位置上,让你再添一副碗筷,一只杯子,想来是想传授你某些东西,比如,方才的‘非礼勿动,非礼勿视’。”
道童歪着头,诧异地看了眼童启圣,只是童启圣正襟危坐,目不斜视,道童心中暗骂了童启圣臭不要脸。
徐朝圣闻言,连忙自己起身去再拿一副碗筷,若真的学来这一两句天宪,还不得受用终生?
赵清砚起身,对着道童打了个道门稽首;道童点了点头,说道:“之前你走得太快,没来得及跟你说,我呢,和张暨老弟是拜把子的兄弟,而你自然就是我李循的师侄。来,叫声师伯听听!”
赵清砚再次打了个道门稽首,对着道童恭敬地喊了声师伯,随后说道:“多谢师伯破境之恩。”
道童点了点头,随后按了按手示意赵清砚坐下,随后说道:“你家先生说话拐弯抹角,不利索,我就跟你直说了。我下来时,张暨老弟就想着让你接任武当掌教,只是中间出现了些许差错,涉及了些其他人,所以就想让你断绝在儒家一脉的关系。对你,及你先生也都会少些掣肘。”
道童看了眼童启圣,又看了眼徐子衿,笑道:“想必你也多多少少看出子衿姑娘的时间不多了吧,若是子衿姑娘就这么走了,你却什么也做不了,你还是余从?已然成就剑修的你,能忍住不出剑?当初练剑图什么?当初的遗憾还要继续下去?”
“赵清砚啊赵清砚……”
赵清砚起身,打断道:“今日起,赵清砚便只是余从。”
随后赵清砚对着童启圣深深一拜,沉声道:“从今日起,余从革去书院贤人身份,还请童院长成全!”
童启圣缓缓起身,看着眼前跪拜在地的赵清砚,眼角之中泪光闪烁;童启圣嘴唇哆嗦,只是颤颤巍巍说了句:“好!”
童启圣想要上前扶起赵清砚,只是赵清砚却是往后退了退,自行起身,童启圣的手就那么僵在空中,迟迟没有收回。
道童提起酒壶,仰头倒了口酒,笑道:“我说童启圣,你这是做什么?”
道童提着酒壶走到童启圣身边,帮着童启圣把手收回,嗤笑道:“徐朝圣比起赵清砚真是半点不差,世俗间都是偏爱幺儿多些,怎么到你这却是喜欢赵清砚多些?”
“我丑话说在前头,别怪我没提醒你,若是赵清砚没有断绝关系会如何?将来出剑能够顺畅?赵清砚出剑之前若是想到书院还有个先生,那他这一剑会如何?如若这一剑牵扯了书院,牵连了先生,殃及了师兄师弟,那又会如何?”
道童拍了拍童启圣的肩膀,最终摇了摇头,对徐子衿说道:“子衿姑娘还是和我们回武当吧,如今既然回了家,想来也没什么遗憾了吧。”
徐子衿看向赵清砚,赵清砚点了点头,道童见状一手作叩门扉状,随后再伸出一手,探出两缕金色丝线缠绕在赵清砚与徐子衿身上。
“走了!童启圣,何不借着这顿饭和徐朝圣好好聊聊?”
道童似乎想起什么,于是从袖中再取出一壶酒放在了桌上,说道:“王府的酒不会白喝,这壶太清宫的仙酿就送给徐朝圣了,就当是你宰我的!”
“便是君子也忧愁咯!”
……
武当七十二峰金顶之上,有位身披黑白阴阳服的年轻道士,正坐地悟道,年轻人身后站着一位身穿红衣的老人,年轻道士正是余从,老人则是徐子衿。
余从自回武当后,时至今日,已有半月光阴,但余从心湖间却依旧没能平复,仍然有些怅然若失。毕竟余从自五岁起就跟随童启圣周游天下,接下来十余年的感情,让两人除却师徒关系,更是胜似父子。十年来,童启圣言传身教,对余从所思所想都有很大的影响,儒家思想更是根深蒂固。除此之外,余从在大伏国还有一个家,更有父亲母亲。正如道童之前所说,若是日后自己想要出剑,自己所牵扯的因果自当是越少越好,余从实在是不愿意牵扯到自己所在乎的人。
自余从跃过龙门成就金丹的那一刻,余从就意识到一个问题,轮回之中,只有佛、道两家才有,徐子衿并非两家弟子,只是山下的普通人,是不能入轮回的。哪怕徐子衿之后转为道家弟子,记录谱牒,或以自己道侣身份入武当祖师堂,徐子衿并无功德在身依然不能入轮回。所以,在徐子衿死去之后,余从必定会向佛、道两家坐镇轮回大道的神仙出剑。而余从若是出剑,必将引起佛、道两家上层震怒,之后更是会被两家打压。道家方面,余从有李循与庄天尊撑腰,可道家三座天下通玄大天尊即圣祖境共有四人,而李循并未在其中,至于那位庄天尊,李循也丝毫没有把握会完全站在自己这边。
至于儒家一脉,本身分家极多,各派圣人更是主张不同,关于轮回一事,开宗五圣立场不明,其后十位圣人估计也是对半开,李循让赵清砚断绝儒家一脉的关系便是不想牵扯儒家内部纷争,若是到时候真的闹得很大动静,李循自己估计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九天十地当中,百家争鸣是好事,若是百家不止争鸣,而是起了冲突,那便是坏事了,乾坤界外那些个盯着九天十地广阔土地的魔族怕是巴不得百家起冲突,他们好乘虚而入。至于李循为什么要帮着余从,这是李循执掌的太清宫与邹天尊所掌管阴阳一脉的内部冲突。太清宫一脉主管道家三座天下的气运及大道变数,虽美其名曰道家三天一十二道观第五,可却是十二道观中唯一一座用于囚禁道教刑徒的道观。但凡入太清宫的道家弟子,大部分都是多多少少犯了些大大小小的过错,犯了大过错的,境界高的,会在太清宫单独记录一份,并正式成为太清宫一脉天尊,领一方地域气数执掌;虽说气数执掌是个不大不小的官,但若是真做了气数执掌,那便是穷极一生的事情。一方地域气数,是需要执掌与那些刑徒隔三差五地搬运及稳固,就如修筑一座高楼那般,需要不断的给这座高楼添加砖石,同时这座高楼还会不断下沉,而执掌与刑徒则是需要在高楼下沉时稳固地基保持高楼的稳定,同时又要让高楼一直保持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一方地域气数执掌,管辖范围方圆千里,十方地域为总执,百方地域为都统,再之上便是太清宫宫主。
当然太清宫还有少部分并没有犯什么过错的道家子弟,这部分人当然可以来去自如,若是不想干了,则可以凭着这些年在太清宫所做的大小贡献换成功德。而邹天尊所执掌的阴阳家一脉,并不是道家子弟,只是受道祖所托,专门监视三天一十二道观,尤其是太清宫。所以,自邹天尊一脉受监察一职以来,太清宫虽然发生过几次刑徒逃逸事件,但最终结果都是监察一脉抓获逃逸刑徒,而那些被抓的刑徒大多数被重新送回太清宫,少部分铮铮铁骨,宁死不屈的都被送往了乾坤界,当然,有部分脑子进了水的道家弟子,想去乾坤界却又道行不高去不了的,就故意犯些错,然后再进入太清宫之后,干些年头故意逃逸,之后再上演一副铮铮铁骨的做派,被监察一脉发配到乾坤界。这些想去乾坤界的道家子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道行不高,打架不行,却又想着与魔族开战的人。这种人每年都会有,虽然不多,但也不算少了。
但监察与被监察这种冲突,还不至于让李循就这么草率做出决定,真正让李循想要帮余从出剑的原因则是道家对于轮回是否保留的立场问题。道家内部,以通玄大天尊御寇为首一派,主张保留轮回,道家五道六桥不可遗弃;而以通玄大天尊子休为首一派,则主张断轮回,与儒家同力,舍五道六桥。虽说儒家内部及道家内部都知道庄天尊与儒家亚圣不和,但只要是与庄天尊走得亲近些的弟子都知道,自家师尊对于儒家至圣先师是由衷敬佩,虽说不赞同至圣先生做法,但目标却与至圣先师相同,这就是为何庄天尊主张斩断轮回的原因。至于为什么以余从为契机,这单纯是无心之举,除却余从,或许有李从、张从替代;当然,这些事李循并非毫无保留都对余从说了,但也说了个七七八八。
至于佛家,用李循的话来说,除却一部分金刚、菩萨,剩下的都是死脑筋的秃驴,天下乱了见不着他们,天下太平了他们倒是聪明了,开始弘扬佛法,去骗些香火钱。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说得比唱的好听,既然心动,为何乾坤界的佛陀那么少?只是可惜在乾坤界阵亡的那些道家天尊,其中圣人境的天尊就有两位。得亏当年那位儒家圣人与兵家圣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今看来,除却佛、道两家所执掌的上天,以及邹天尊所执掌的阴阳大陆,其余采用儒、法治天下的四天九地确实是比以前变得更好。不得不说,儒家一脉的读书人到底是克己复礼为仁,天下修士修仙求得是什么?无非是个逍遥自在,快意人生,而儒家的读书人却恰恰相反,境界越高反而更不得逍遥。连同至圣先师在内,儒家上上下下圣人、君子、贤人、门生尽是自困于一方小天地,以规矩、礼数为约束。
一阵山风拂过,余从缓缓睁眼,眼中有剑光流溢,余从起身,走到徐子衿身边,柔声说道:“山上风大,回去吧。”
“没关系,反正风也吹不到我这。”
徐子衿莞尔一笑,随后看向余从,问道:“你好像有些心事?”
余从点了点头,望向远处山峰,轻声说道:“少了一把剑,我需要一把……趁手的剑。”
“师侄想要剑早说啊!见外了不是?师伯别的没有,就是钱多!”
远处一位身穿黑色道袍的道童御风而来,落在余从身边,随后长袖一挥,霎时间宝光飞扬,上百把上等宝剑一一围绕在三人周围。
余从对着道童打了个道门稽首,随后笑道:“师伯不会时时都在盯着我吧?”
道童一手掐指诀,随后虚空之上浮现一道光幕,光幕之中正是余从与徐子衿,只是不见道童罢了。余从顿时皱眉,难道自己真的就被道童这么时时刻刻盯着?只见道童拍散那道光幕,笑道:“吓唬你的!”
“我自己这边的事都看不过来,哪里有空盯着你?看看吧,觉得哪把顺手?”
余从沉着脸,看向周身上百把宝剑,随后手指微动,牵向其中一把通体漆黑的长剑;余从一手握住剑鞘,一手握住剑柄,长剑之上的宝光瞬间消散。余从只觉双手一沉,长剑出鞘,剑鸣不止,剑刃之上更是寒光刺眼,凄神寒骨,余从屈指一弹,微微击打在剑刃之上,犹如檐下滴水,清明朗朗。
道童像那小孩一般,欢快地拍着手,大呼道:“好眼光啊好眼光!”
余从将长剑收鞘,问道:“敢问师伯,这把剑可有什么独特之处?”
“不知道……”
“……”
“……”
站在一旁的徐子衿偷偷对着道童在心中咒骂了几句,随后出于礼节地问道:“那前辈为何说余从好眼光呢?”
只见道童一挥手将其余宝剑一一收回袖中,随后说道:“这把剑的来历可是吓人!”
道童刮了刮下巴,好像在回忆什么,随后以拳击掌,说道:“说错了,说错了!是我刚刚拿出来的每把剑来历都吓人。哦,对了,还加上之前送给那拦着我的臭小子的那柄,来历都挺吓人的。”
“……”
“……”
道童甩了甩袖子,随后双手负后,笑道:“别这么看着我,我是认真的!这些个宝剑都是我从乾坤界那边弄来的。”
道童走到余从身边,随后一挥手,飘出一本书,这本书和那一日童启圣递给道童的一模一样;道童晃了晃手中的书,说道:“这本书你看过吧。”
余从点了点头,道童继续说道:“这些宝剑正是我当年三指定乾坤的时候,捡过来的!”
“别的不说,这些个宝剑都是天上剑,虽说都是那些魔族中那些大能的剑,但兵器嘛,除却邪器,哪来的好坏之分?”
“三指定乾坤?”一旁的徐子衿轻声问道。
道童看向徐子衿,笑道:“想不想听听?里面有可多的大剑仙!风流倜傥,比起余从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那些个大剑仙可不是余从这般只是个金丹剑修,那可是手握仙剑的十三境大剑仙!”
徐子衿看了眼余从,又看了眼道童,似乎有些犹豫;只听见余从在一旁柔声说道:“你不是很喜欢听剑仙的故事吗?虽然待会儿师伯讲的可能有点不一样,但是比书院记载的肯定要精彩许多。”
道童隔空一指弹在了余从的额头上,沉声道:“什么叫比书院记载的精彩许多?你是在怀疑你家师伯添油加醋?我告诉你,书院记载的事迹大部分都有删减,虽说却有其事,但其中细节都没有记载。当然,要是真的每个细节都写下来,那太废篇幅也不实际。”
徐子衿闻言,随后说道:“那请前辈快讲讲!”

百度搜索 道玄传 天涯 道玄传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道玄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折柳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折柳客并收藏道玄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