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道玄传 天涯 道玄传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李循闻言,两手大张,一甩长袖,随后学着余从那般,沉声喝道:“来!”
只见少年两手长袖之中飞出团团白光,三人之间,设有三桌三蒲团,三张桌上分别摆着一壶美酒一只杯子。李循缓缓落座,随后说道:“我的乖师侄,快去你家山上弄些花生米过来,另外看看有没有醒木抚尺,记得给师伯一并捎来。”
余从闻言摇了摇头,随后朝着紫霄宫御风而去;李循看向徐子衿,随后伸手指向一旁的桌子,笑道:“坐!子衿姑娘可以先喝些酒,这些酒可都是我太清宫仙酿,喝了可以延年益寿的。”
徐子衿给自己倒了杯酒,轻声问道:“前辈是故意支开余从的吧?”
李循微微一笑,手指时不时敲击着桌面,随后轻声说道:“你日子不多了。”
徐子衿那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只是片刻便释怀,随后一饮而尽;李循继续说道:“喝了这杯酒,还能再撑个两三年,不过也就只能是两三年了,再喝多少都没用。”
美酒入喉,再甘甜,也有些灼人,徐子衿用巾帕微微掩嘴,说道:“没关系。”
李循点点头,随后给自己倒了杯酒,笑道:“不说了!这都要讲故事了,子衿姑娘要开心些才是。”
……
宇宙初开,混沌无相,有上神以巨斧开天地,造就大大小小三十六上天,七十二大地。而后又有福佑社稷之正神,以泥沙黄土造化万物,再以天河之水灌溉一百零八天地,自此寰宇之中始有万物生灵……
上古时期,有妖族之祖,开辟证神大道,一统一百零八天地,万族臣服;后有蛮兽偶得天材地宝,通灵性,一统八荒,继而战妖祖,不幸陨落;又有人族圣人,造字立文,天地开文明。之后不知又过多少年妖祖陨落,天地重归混乱,适时人族一人振臂一呼,万族四应,群起而攻妖族;之后千年,战乱平定,妖、兽、精魅万族沉沦,唯人族诸圣崛起,如流星划破天际。再百年,人族诸圣分两派,一派自散修为化功德,以身融天地;一派汲取天地灵气,证得无上大道,以窥神庭;之后千年,人族以汲取天地灵气一派圣人,合力开天门,寻求上古开天辟地之众神。当此之时,神庭震怒!下界蝼蚁安得窥探无上神灵?于是以大帝令,斩杀当初以泥沙黄土造化万物的福佑社稷之正神,又将以巨斧开辟天地的上神革除神位,散尽一身神力,分尸流放天外天。
神庭此举引来人族诸位圣人震怒,于是,诸神黄昏由此开始。有圣人以天地文字为引,幻化无上神通,囚禁神庭数位上神;又有圣人手持轩辕巨剑,丝毫不弱当初以巨斧开辟天地之势;更有圣人持九鼎,引天地之水源,倒灌神庭;又有圣人身披麻衣,以手汲水铸就一方接天水坛,一剑斩落一百零八位大罗金仙!
……
“以手汲水铸就一方接天水坛,一剑斩落一百零八位大罗金仙……”徐子衿闻言微微一愣,继续说道:“是紫霄宫前,剑峰上那副壁画中的剑仙吗?”
李循点了点头,问道:“你听过这位剑仙的故事?”
徐子衿将当年余从对她所讲的那个版本,对着李循复述了一遍;只见李循笑了笑说道:“后面倒是差不多,至于前面,喜欢踏水是真,至于出海访仙,斩蛟龙,纯属瞎扯。”
徐子衿闻言,笑问道:“前辈怎么知道?”
李循轻轻摇晃着手中的酒杯,嗤笑道:“我当然知道!因为……”
说道这里,李循笑得有些冷,随后沉声说道:“他就是如今乾坤界外那帮魔族的老祖!也是一百零八天地剑修的祖师爷!”
此时余从正好端着三盘花生米落在李循身旁,至于李旭之前关于武当壁画上那位剑仙的话,余从听了个大部分。
李循勾了勾手指,将余从手中三盘花生米分别摆在三张桌子上,随后说道:“想不想再知道得具体些?”
徐子衿轻声问道:“我可以听吗?以前看小说上,好像知道的越多,越危险。”
李循闻言失笑道:“你怕什么?不还有余从嘛!天塌下来个儿高的先顶着。再说了,这都多少年了?那位剑仙都死得不能再死了。”
余从在一旁落座,问道:“那位剑仙又为何成了魔族的老祖?”
“哪来的什么魔族?天地孕育之初,万族里面就根本没有魔族……”
……
天外天的神庭,也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不可攀,神灵之中,境界最高,实力最强的,也不过就是相当于人族的圣人。当时人族开天门的那些圣人,早已不是普通的圣人,而是达到了立教称祖的境界,尤其是那位汲水的剑仙,作为天地剑修的祖师爷,其杀力远大于其他圣人。那一战,神庭彻底消失,寰宇之间也再也没有神灵,原本那位以天地文字为引的圣人并不想做得这么绝,只是那位汲水的圣人却担忧那些神灵日后起报复,加上之前神庭处死那位造化万物的福佑社稷之正神,又将那位开辟天地的上神分尸流放天外天,神庭冷血,可见一斑!于是,以汲水剑仙为首,一派圣人将神庭诸神屠戮殆尽。
至于为什么会有魔族,那是在神庭被灭之后,人族圣人再次分为两派,一派希望重组神庭,只不过不是当初的那些神灵,而是换为人族圣人来坐镇,用以维持一百零八天地秩序,这一派圣人就是如今所谓的魔族祖师;而另外一派圣人,则是反对再组神庭,既然天地重归太平,人族为万族之首,加之当初开天门窥探神庭的愿望已经实现,所以是时候自散修为化功德,以身融天地了。
两派各持理由,争执不下,一说人族若要万世为首,必须有圣人坐镇神庭用以震慑万族;又一说,后事自当后世定,如今大局已定,当反哺天地,用以维持天地长存。最终,无奈之下,众位圣人只得各退一步,愿意以身反哺天地的,就自行兵解,不愿意的,也不能组建神庭,但可以坐镇一方天地,维持气数,不可插手万族纷争。
之后不知过了多少年,人族繁荣昌盛的程度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境地,只不过,在这期间,我人族历史出现断层,据阴阳家那帮圣人推测,这断层不下两千年。在这断层期间,原有的一百零八天地,仅仅只剩下了十二上天,二十七大地;除此之外,原本万族林立的一百零八天地,却只剩下人族与妖兽精魅。而那些诛神圣人,除却自行兵解的,便也只剩下连同汲水剑仙在内只有五位,且那位汲水剑仙,从原有的剑道圣祖境跌落至仙人境;再之后,人族从真正意义上分为两派,一派魔族,一派为人族。起初十二上天,二十七大地,人、魔族各占有六天十三地,乾坤界便是两派空出来的一块大地;随着之后两派互动干戈,征伐不断,人族原有的六天十三地,便只剩下了九块大地。造成这种局面,那位汲水剑仙可谓是贡献极大!
直到数千年前,人族出现了三位堪比诛神圣人般的存在!
说道这里,李循捡起一粒花生米扔进嘴里,随后满饮一杯酒,将酒杯重重敲在桌面上,大声说道:“那三位圣人可谓是‘扶大夏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三位圣人出现后,原本在九块大地苟延残喘的人族,以星火燎原之势,强行夺回原本属于人族的六座上天。子衿姑娘猜猜这三位圣人是谁?”
徐子衿试问道:“三教祖师?”
李循摇了摇头,嗤笑一声:“佛教那位佛祖可是来得极晚,若是等他来力挽狂澜,子衿姑娘恐怕就认不得余从了。”
“那三位圣人分别是儒家的至圣先师,我道家的道祖,以及兵家的圣祖。”
“师伯是不是与佛教某位菩萨或是金刚结怨了?”
李循瞥了眼余从,没有作答,只是正襟危坐,说道:“两千年前收官一战,佛教贡献极大,这点还是要认的;也正是那一战,佛教才会正式子成为三教之一。”
李循望着天幕,张目对日,面露怀念,只是嘴上却是呢喃着:“那一战,三教九流十家损失都挺惨重,但真正损失惨重的,几乎是灭顶之灾的还是佛教。佛教战死的弟子不计其数,包括那位立教的佛祖。那一战,佛教光是战死的菩萨,就有一十七位,要知道那时候的佛教,记录在案的也只有十八位;十大弟子、十八罗汉、十九伽蓝、四大天王、四大金刚、十殿阎王全军覆没!二十四诸天战死十八位。”
李循叹了口气,轻声说道:“那一战之后,佛门这等大义之举,被诸位圣人共奉为三教之一。只是,佛教的那些真正的大慈大悲之人,好像真就在那一战死绝了?”
李循倒了杯酒,狠狠灌了一口,随后说道:“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不扯了!还是说说我当年三指定乾坤,那才叫精彩!”
……
人魔两族收官之战结束后,双方损失极为惨重,人族从六天九地,包括乾坤界在内,夺回至九天十地;只不过之后大大小小战役都不曾涉及领土,且几乎所有约战都在乾坤界。之后乾坤界坐镇圣人便由儒释道法兵五家各派一人而定,五位坐镇圣人联合乾坤界内三教九流以及各大山上宗门搬运乾坤界内各地山岳,仿制兵家九剑山造就乾坤界第一大山——九重山。九重山延绵十万里,十万里重土炼化,冰雪覆盖,寸草不生,犹如一道矗立在天地间的万里长城……
九重山,一座辉煌大殿伫立在山顶云间,大殿犹如另一座九重山一般,与原本平坦的山顶融为一体,使得九重山更添几分肃穆感。大殿之中,颇为宽敞,除却立在大殿边缘的几根硕大粗壮的石柱,便再无他物。大殿正中绘制有一副巨大的乾坤界地域图,地图之外,有数十人;地图正东方,有一十三位身穿青色儒衫的儒家门生分两排肃穆而坐;正西方则是有两位身披佛门八宝袈裟的老僧竖掌闭目盘坐;正南方位,又有七位身穿绘有八卦阴阳黑白道袍的道门修士端坐;正北方位则是有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四家二十位仙人分四块落座。
“说说吧,诸位!四十多个人就这么干坐着能让魔族退兵?”地图正北方一名鹤发童颜的老道士微闭着眼,沉声说道。
西方佛门两位老僧只是转着手中的念珠,口中默默念着经文,仿佛没有听到那位老道士说话一般;其余几位坐镇仙人只是交头接耳,低声言语,并未说得很大声。
儒家为首一位中年儒士见状,眉头略皱,心中颇为不悦,随后看了眼法家方向的几位圣人,只见其中一人对着自己点了点头,于是沉声喝道:“诸位有什么话尽可说明咯,说清楚咯,这般如深闺小姐一般嘤嘤私语像什么话!”
“阿弥陀佛!”两位老僧闻言长诵了一声佛号,随后又继续转着手中的念珠,老神在在,颇有佛门高僧风范。
“秃驴!你若是不想呆在这就出去!别坐在这碍眼!”
道门中一位面容颇为年轻的道士愤然起身,一甩长袖指着那两位口中不知道念着什么经文的老僧喝道。
其中一位老僧睁开眼,笑道:“常闻道家弟子速来主张清静无为,谈吐最为平和,怎么道长出言如此……激烈?”
那位年轻道士怒目而视,只是身前鹤发童颜的老道长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坐下,随后说道:“议事殿乃是议事之地,若不是为了议事我等又何必坐在这?”
说着那老道长又起身对着两位老僧打了个道门稽首,轻声说道:“老道就代后生赔个罪,还请两位长老莫要见怪。佛门速来以普度天下苍生为己任,如今魔族又入乾坤界,乾坤界内黎民苍生又陷水火之中,两位长老既然已经来了乾坤界,还请两位长老为这乾坤界做些实在的事情。两位长老以为如何?”
另一位老僧看着那鹤发童颜的老道士,冷笑道:“道长的意思是说我二人不曾出力?”
“是又如何?!”大殿外忽然传来一道十分清朗的声音,随后只见一位少年模样的道士双手负后,缓缓向众人走来。
众人看清那少年道士面貌之后,尽数起身行礼,随后对着那位少年躬身诵道:“见过天尊!”
少年摆了摆手,笑道:“免了!都坐下吧。”
随后又看向那两位弓着腰的老僧,冷笑道: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两个秃驴来这乾坤界就是走个过场,要出力没有,若是到了论功德时,你们灵山那些菩萨又要舔着个脸要来分一杯羹!”
两位老僧没有急着回话,而是继续眼观鼻,鼻观心,待到那少年模样的道士走到跟前时,其中一位老僧轻声说道:“还望李天尊慎言。”
李循闻言,爽朗一笑,笑声在整个大殿回荡,带起空中一道道涟漪,李循看着那两个老僧冷声说道:“慎言?别以为我不知道两日前你两在九重山上做的那些腌臜事!”
名家一位中年男子拂须而笑,说道:“天尊也不必如此,正所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嘛。”
李循脸色古怪,看了眼名家那位中年男子,随后又看了看儒家十三位君子贤人,嗤笑道:“两位长老可是要转投儒家门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是不假,但也须知道什么叫做‘舍生取义’!如两位长老这般作为,别说君子,就是个伴读也不配!”
为首的中年儒士轻声咳嗽了几声,随后说道:“天尊这些话有些过了。”
李循笑了笑,随后如死人一般栽倒在地,砸在地图上;几十位百家神仙看着地上趴着的少年皱了皱眉,早就听闻无量天的天尊李循行事古怪,为人乖张,当下这般又是闹哪出?道门中一位年轻道士想要上前查看,毕竟是自家天尊,看这模样难道是受了伤不成?只是那年轻道士刚想要起身,就被自己身边的一位年长些的道士给扯了扯袖子,随后摇头示意不用起身。
为首的中年儒士见状,随后起身走到李循身边,蹲下身子,一手揽袖,一手探出双指,指尖金光闪动,向李循靠去。只是不待那中年儒士双手接近李循身体,便有一道如洪水决堤一般的气机巨浪以李循为中心像那位中年儒士奔涌而去。中年儒士一不留神,被这气机巨浪拍打在身上,中年儒士整个人身气府被被拍得翻江倒海,一口鲜血倾吐而出。
“师兄!”
“张道友!”
除却佛道两家九位修士没有起身,其余这些坐镇神仙尽数来到那位中年儒士身边。待到众人将李循与那位中年儒士团团围住之时,李循翻了个身,看向众人,笑道:“至圣先师的弟子,就是不一样啊!”
李循一个鲤鱼打挺,随后在众人茫然的目光下走到那位中年儒士身前,一手按在那中年儒士的肩膀之上说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重’、‘威’二字解之容易,只是知易行难,尤其在‘威’字之上,弟子比之先生何解?臣子比之君王又何解?身在高位,不怒自威,登高而望,自然博见。就如……”
李循看了眼中年儒士,随后用手指了指不远处七个道门修士,说道:“就如我和他们。”
李循一只手继续搭在中年儒士的肩膀上,并未急着挪开,随后以心声说道:“你以‘重’字成就贤人,再以‘固’字跨入君子,却始终不得跨不过飞升那道门槛知道为什么吗?”
李循那深不见底的双眸紧盯着中年儒士的双眼,沉声说道:“因为你根本就没那个胆子!‘学而时习之’,‘习’之一字且不说你做到了几分,就是‘学’字上,你连想都不敢想,又哪里能够做到?舍生取义不畏死需要的是大魄力,难道让你以‘威’字成就天象就这般难?”
中年儒士满脸震惊,李循笑了笑,将那按在中年儒士肩膀上的手收回,说道:“别这么看着我,我和庄天尊熟得很,哦,就是那位和你家亚圣先生不怎么对付的庄天尊。”
李循瞥了眼那两位仿佛入定了般的老僧,再一手指着那七个端坐在一方的道门子弟,以拳顿胸,痛呼道:“你们这些不孝子弟哟!枉我平日里对你们是照顾有加,如今你们的师叔祖重伤倒地,你们这些忘恩负义的不孝子枉为我道门修士!”
李循一声怒喝,指着门外:“给我滚!”
那位先前想要起身去查看李循的年轻道士一脸茫然,天尊何故发这么大的脾气?还未等到年轻道士想要辩说几句,就被身边两位年长些的道士给拉了出去。
“师兄拉我做什么?”
年轻道士不解问道。
其中一位拉着他出来的道士用手拍了下年轻道士的头,随后笑骂道:“你个傻子哦,看不出师叔祖是故意的?”
走在最前面的老道士招了招手,笑道:“走了!下山除魔!”
年轻道士挠了挠头,轻声问道:“就咱们七个?”
那位拍了年轻道士脑袋的道士看了看远方,笑着说道:“够了!”
这一刻,九重山上,有那以鹤发童颜老道士为首的七名道家神仙联袂御风下山。
……
“诸位,既然我那七个不孝弟子已下山,这议事便免了,至于乾坤界内那些个阿猫阿狗,我弹指即可。”
李循看向众人,悠悠说道,不可谓不意气风发。
墨家一位老人闻言,略微皱眉,随后走到李循身前躬着身子,轻声说道:“天尊出手会不会有些不妥?”
李循抬头看着那躬着身子也比自己高了个头的老人,笑道:“是说我以大欺小?乱了规矩?怕日后那些魔族巨擘来报复?”
那位墨家老者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只是呆呆看着眼前这位少年,李循挥了挥手,说道:“都下山去吧,该干啥干啥,别让前线那些修士久等,让你们来这议事,你们也议不出个什么结果。”
“是!”
众人闻言只能作罢,随后对着李循行礼,慢慢退出大殿。
待到众人退出大殿,李循站在大殿地图正中,随后右手以掌虚按在地图之上,左手掐指诀,口中默念几句道家咒文,随后右手骤然发力,往上一提;一张以金光凝聚而成的乾坤界地域图腾空而起,江河山川,汪洋湖泊,历历在目。
李循看了眼地图,双手大张,伸了个懒腰,与此同时,乾坤界天幕之上,出现一座高达万丈的金色法身;那金色法身头戴一顶莲花冠,身披鎏金纹龙袍,看面容,犹如那二十来岁年轻人模样。金色法身俯瞰了眼广袤无垠的乾坤界,随后大吸一口气,双手大张,竟是与大殿中的李循一般模样,也伸了个懒腰。
这一刻,无论是乾坤界内本土修士还是外来修士,亦或是那些入侵乾坤界的魔道中人,尽数抬头向天幕看去。
大殿之中的李循,俯瞰着身前的地域图,打了个道门稽首,随后轻声笑道:“无量太清宫,李循,问道乾坤界!”
乾坤界内万丈金身法相,在天幕之上对着乾坤界打了个道门稽首,当李循弯腰那一刻,乾坤界之上的天幕便下沉三丈,在乾坤界内所有魔道修士,在这一刻,犹如山岳压顶,更有修为不济者,口吐鲜血,跪伏在地。
“无量太清宫,李循,问道乾坤界!”
乾坤界一座山峰之上,一位身穿紫金蟒袍的中年男子望着天幕之上的万丈金身法相,沉声喝道:“不是说此次进攻乾坤界不会有仙人境修士吗!”
“何止是仙人境,这万丈金身法相所施威压不下人族中普通的十四境了!”
那身穿紫金蟒袍的中年男子身后,有位披着血色长袍的妖艳女子冷声回道,那妖艳女子看了眼山下正与乾坤界本土修士交战的魔道修士,冷笑道:“人族如此行径,就不怕彻底撕破脸么!”
妖艳女子话音一落,只觉眉心处一阵刺痛,浑身如坠冰窖,耳边响起一句话:“有种说大声点啊……哎呀,忘了,你没种……”
话音一落,那妖艳女子便彻底失去生机。
“嗯?”中年蟒袍男子转头看向那妖艳女子,只见那妖艳女子僵立在原地,中年男子向前走去,一只手轻拍在那女子肩膀之上,那女子便死死地向前栽去。
中年蟒袍男子朝天幕望去,只见那万丈金身正俯视着自己,嘴角之上更是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中年蟒袍男子嘴唇稍显哆嗦,他紧了紧拳,吞了口唾沫。此时此刻,中年蟒袍男子周身万籁俱寂,中年蟒袍男子能够清晰的听到自己喉咙滚动声、手指摩擦声、心脏快速跳动声……
中年蟒袍男子不敢动弹半分,就是神念都不敢探出分毫,只能用眼角余光查探周围情况;恨只恨自己是抬着头望着那万丈金身,不然此刻眼角余光绝对不是那天上飘着的几片云雾!天上“飘着”的云雾?“飘着”?
九重山大殿之中,李循望着身前从乾坤界某处映射出的景象,嗤笑一声:“哟!不错啊!这会儿就知道自己死了?不愧是金丹境的大神仙!哦不,大魔头!”
只听见一声如檐下滴水一般的清脆声音,那悬挂在李循身前的景象便彻底碎裂再消散;李循原地转了一圈,扫了眼周身乾坤地域图,随后定睛在一条由乾坤界极西之地流向正东海域的大江之上。李循左手掐诀,右手探出,五指似钩,只见右手掌心之下流光溢彩,丝线万千。
“起!”
一声低喝,那条可以说得上是横跨整个乾坤界的大江随着李循一声低喝,如闻天宪一般,拔地而起,悬浮在空中。江水迢迢,或浊浪排空,或清洌可鉴;水中鱼虾之流,水裔之属尽数随着江水浮空而起。
李循望着那江水,呢喃一句,谁叫本公子我心善呢?随后对着那些鱼虾水裔长诵一声福生无量天尊!就当是问好了。随后以左手画圈,将水中鱼虾水裔尽数挑出,再从海域拘出一圈水以道门某种术法使那海水化淡水,将鱼虾水裔放入其中。待到确定一切无误之后,李循眼色一冷,左手托水,右手以双指挑大江,对着乾坤界北域便是一指。
乾坤界天幕之上,只见那万丈金身左手掌心之上虚托一颗巨大如山岳般的水球,横臂右手指尖处则是一条长达十万余里的大江。那万丈金身望向乾坤界北域,嘴角冷笑,随后右手一甩,指尖带着大江之水朝着北域重重甩去。
“李循你个王八蛋!”
北域一位脖间挂着三十六颗佛门巨菩提,手持紫金杖,赤身金刚罗汉望着那漫天江水,瞳孔收缩如针眼。哪里还顾得上自己是佛门金刚?你道家天尊如此作为,就算你是仙人境巅峰的道修又如何?贫僧别说是化神修为,今天就算是下五境修为也照骂不误!
现在的乾坤界,战场主要分布在中域与北域交界处,而北域如今成了魔族入侵的根据地;经过之前几次商议,最终达成共识:由佛门众弟子以及儒家门生分别从西域和东域向北域夹击,至于中域与北域之间那漫长战线,则是由道、法、阴阳三家圣人率领乾坤界剩下的所有修士共同抵御。此次乾坤界一役可惜的是兵家修士未曾参与,也多亏是兵家那些不是仙人却高于仙人的“奇才”未曾参与,不然瞧见了如今乾坤界这般光景,指不定要破口大骂,再用手指着几十位坐镇神仙好好说道说道为啥子兵者诡道也!什么叫做上兵伐谋!怎么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如今的双方战争已彻底打响,儒、释两家弟子也如之前商议好的那般从两边夹击,此刻的佛门弟子已成功从西域撕开一道口子,打入到北域魔族战场。只不过,令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李循竟然真要对乾坤界出手。
李循那滔滔江水,虽然大部分覆盖在魔族之中,但还有一小部分却是连着前线的佛门弟子一并铺盖而来。那佛门金刚罗汉顾不得其他,只得一声令下,联合此役另外几位佛门金刚一同率领佛门众弟子撤离这片是非之地,若是再走的晚些,怕是要永远留在此处了。
那位赤身罗汉将手中紫金杖立在一旁,随后摘下身上的三十六颗佛门巨菩提往空中一抛,双手合十,长诵佛门金刚经;三十六颗巨菩提佛光绽放,普照一方。另外几位身在不远处的佛门金刚一如那赤身罗汉一般,尽皆祭出自身法宝,或袈裟、或念珠、或锡杖、或钵盂……大江之水从天幕倾盖而下,北域一半地域已变成汪洋大海,只见靠西一点的海面之上闪着数点金光,金光连线之处构成一个“卍”字。
九重山上大殿之中,李循望着身前映像,映像之中有那数不尽的魔族修士犹如大海之中浮萍一般,任由海浪东来西去,毫无招架之力;只是魔族修士又哪里都会是些修为不济事的?蝼蚁之中总有那么一些稍大些的蝼蚁,一条大江之水倾盖而下,也就当是淋了场雨,对他们来说并无大碍,就像……就像北域靠西边的那几点佛光,不仅自身没什么妨碍,就连那些稍弱些的佛门弟子也一并被纳入其中,不受大水干扰。李循望着那映像,左手托着右手,右手捏着下巴,只是片刻之后,李循豁然开朗,一手勾起乾坤界东域映像,朗声喊道:“张君子!”
乾坤界天幕之上万丈金身望向东域,万丈金身朗声喊道:“张君子!”
声如洪钟,就是整个乾坤界都能听到天幕之上传来的那道浑厚的声音。乾坤界东域有位中年儒士抬头向天幕看去,那中年儒士正是之前在九重山大殿之中儒家修士带头的神仙,姓张,名倚,字重临,儒家那些年轻一辈的弟子都喜欢称呼这位君子为“奇人先生”,原本只以为那些年轻弟子只是在这位君子的名上做文章,可看过张倚生平事迹之后,确实担得起“奇人”称谓。
张倚望向天幕,行儒家礼,问道:“天尊唤我何事?”
天幕之上的万丈金身以手作剑指,朗声道:“代我像你家荀夫子问声好。”
“……”
还未待张倚思索李循这句话什么意思,便看见那天幕之上的万丈金身一手作剑指,一手汲取北域汪洋。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八字天宪一出,北域汪洋冲起一道道接天水柱,水柱飞速旋转,片刻之后便化身为龙。九重山上大殿之中,李循看着那北域一道道由水柱转化而成的蛟龙,一拍额头,无奈道:“蛟龙得水,蛟龙得水!如今将这大江之水尽数化为蛟龙,却是忘了蛟龙无水了!”

百度搜索 道玄传 天涯 道玄传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道玄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折柳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折柳客并收藏道玄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