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道玄传 天涯 道玄传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正值落笔之间的赵清砚察觉到了身边徐朝圣的异样,于是抬头看了眼徐朝圣;只见徐朝圣正笑看着自己,赵清砚笑道:“就这么入了贤者境?”
徐朝圣点了点头,赵清砚放下笔,心中苦笑,为何别人破境这般容易?先是与公孙宇说那以羊易牛,公孙宇入意剑;现在又是徐朝圣小大之辩,入了贤者境。想自己当初,可是花了十年时间才入的儒家贤者,不过细细算来,徐朝圣从读书到现在,也十多年了;只不过不同的是,赵清砚是循序渐进,徐朝圣则是一步迈入,两人犹如佛家渐悟与顿悟罢了。
赵清砚缓缓起身,笑着说道:“下次再见到先生,可以让先生收为亲传弟子了。”
徐朝圣退后两步,对着赵清砚深深一拜:“多谢师兄点悟!”
赵清砚扶起徐朝圣,坐回座椅上,继续说道:“我继续誊录,你若是有疑问也可以继续提出来。”
过了一会儿,徐朝圣轻声问道:“‘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是非之而不加沮。’宋荣子能笑他人,终究还是没能走出去,是不是也多亏没能走出去呢?”
赵清砚提着笔,蘸了蘸墨水,说道:“宋荣子会不会这么想,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作为读书人是不能走出去的,另外,武当也不会走出去。当然,举世誉你,你可以不加劝,但不能不劝,举是非你,你可以不加沮,但不能不沮丧。”
“若是所修之学受到世间非议,该如何?”
“文圣当年提出‘性恶论’不也引来了世间非议吗?当时文圣提出‘性恶论’百家之中仅有法家商君以及其余几位早年于文圣处求学的几位圣人支持此论,当然这也是如今文圣与法家亲近原因之一。可如今又如何?文圣不还是文圣?这个世道在文圣与商君合力之下,难道没有变得更好?礼乐崩坏的世道下,‘性恶论’比‘性善论’更实在。至于人性究竟本善还是本恶,是不能一棍子打死的。两位圣人也只是论,并没有说人性就该是善或就该是恶。”
赵清砚似乎又想到了什么,继续说道:“前面说的这些太过于片面,举世非之的事情有很多,‘性恶论’只是其中一种罢了。几十年前邪修祸乱东域,那些邪修不也是举世非之吗?难道还要坚持?”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时间,赵清砚见徐朝圣没有继续提问,于是问道:“惠子掊瓢以为如何?”
徐朝圣轻声说道:“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有用无用之辩?”
赵清砚闻言微微一愣,问道:“何解?”
“或有乡野之人,目不识丁,偶得师兄所誊录《逍遥游》是有用还是无用?用来烧火都嫌它不够烧,拿来又能有什么用?可若是到了道教弟子手中,《逍遥游》又怎么会没用?庄子说惠子拙于用大,本身没错,但那大瓢放在惠子这里确实是没用,惠子当然也没错;就像《逍遥游》落到那目不识丁的乡野匹夫手中,《逍遥游》对他来说确实是没有用的。不能强行说大瓢对惠子有用,也不能说大瓢就没用了,至于大瓢到底有用无用,因人而异。”
“善!”
……
东域书院,藏书阁内,有夫子正给一本书注文解字,夫子时而拂须,时而皱眉,似乎对于其中某句话心存疑惑。
正直思考之际,身后却传来一道声音:
“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详也亦宜。麒麟出不出,关圣人什么事?”
夫子惊座而起,随后说道:“又是哪个小子登楼不发出声响?没看见你家先生在批书吗!”
夫子放下笔,回头看去,只见一位身穿青色长袍的少年正站在自己身后;少年对着夫子行儒家礼,随后笑道:“夫子批书,门生弟子登楼而不知,真全神贯注!”
夫子微微皱眉,书院何时多出这么年纪轻轻的弟子了?只见夫子两眼微微流光,向那少年看去,少年身后有七彩宝光闪烁,夫子连忙起身,行儒家大礼,随后问道:“不知前辈是?”
“太清宫,李循。”
童启圣闻言,连忙再向前一步,行儒家大礼,恭诵道:“书院童启圣,见过天尊!”
少年摆了摆手,示意童启圣不用多礼,随后就坐在童启圣之前的对面,笑道:“我就报个名字而已,你认识我?”
童启圣暗自腹诽,道家三座天下前十人,太清宫宫主李循,怎么可能不认识,真当这方圆东域的书院藏书阁只是个摆设?况且,李循当年三指定乾坤,可是震惊寰宇。只是童启圣心中虽这么想,嘴上却另外说道:“天尊事迹书院藏书阁中均有记载,学生时常拜读。”
少年闻言,笑道:“取出那本书给我看看。”
童启圣微微勾指,一缕金色丝线牵向远处书架上的一本书,童启圣轻轻一拉,那本书便脱离书架,落在童启圣手中;童启圣双手捧着书,弯腰递到少年身前。
少年接过书本,说道:“坐,你继续批文便是。”
少年看了看书本封面,只见其上写着“天尊传—李循”,书本不厚,大概百来页左右,开篇前言大致介绍了一下李循地位身份,之后正文便都是记载着李循成就天尊以来大小事迹;倒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也就一剑斩仙人,两袖揽星河,三指定乾坤,四顾酆都城……大大小小几十件都是些鸡皮蒜毛的小事,不值一提……不过这本书在末尾批语上却是将自己排在了道家座列第七,这让少年颇为不满,自己虽然修为不及通玄大天尊,怎么座次就排到第七去了?三天一十二道观,自家太清宫可是排名第五的!想当年自己三指定乾坤,这得多大的手笔?多高的道行?
少年放下书本,随后看着童启圣正在批注的《获麟解》,手指微微敲击着桌面,说道:“童启圣,跟你要个人怎么样?”
童启圣放下手中的笔,问道:“敢问天尊所要何人?”
“赵清砚。”
“不知天尊怎么个要法?”
少年停下敲击桌子的那只手,轻声说道:“让赵清砚脱离书院,回武当接任掌教。”
童启圣微微皱眉,捻须而道:“赵清砚天资聪慧不说,治学严谨且勤勉,为人处世皆有浩然风范,让赵清砚回武当接任掌教,学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天尊为何要让赵清砚脱离书院?以赵清砚的资质,加上其勤勉治学的态度,成就君子不难。”
少年起身,将书本还给童启圣,说道:“其中涉及些许天机,不可泄露,若是上面问起来,就让他们直接去太清宫便是。有什么事,现在一一说清楚,若是没什么事,那赵清砚就此在书院除名吧。”
童启圣起身看着眼前少年,心中虽然不愿,但也无可奈何,只能按照少年的意思去办,至于日后若上面真的问起来,便按少年所说,全部推给太清宫便是。
少年本打算离去之时,偏过头,继续说道:“对了,赵清砚现在应该在北川王府,你若是想见见他,可以过去看看,我记得那北川王府世子徐朝圣是你不久前收下的记名弟子吧。在治学上,他比赵清砚不差的,收为亲传,日后继承你衣钵不难。若是方法得当,将来未必不能去天上看看,毕竟如你这般自困于一方天地,着实是……让人心累。”
“还是那句话,麒麟出不出,是好是坏,其实与圣人关系不大的,圣人只是负责教化而已,没必要什么事都揽在自己身上。太过劳心劳力,或许真的不如‘无为而治’。”
少年一手在空中一按,随后只见身前虚空飘幻,少年一脚踏入其中便彻底消失在藏书阁内。童启圣看着少年离去的那方书架,心中思绪万千,自己求学至今已经多少年了?自己都记不清楚了。先是少年时在学塾求学,之后青年时游历四方,后来入了儒家,真真正正的成为一名儒家门生,再跟着自己先生四处讲学,一直到自己先生仙逝。那时候的童启圣才五十来岁,也只是儒家贤人身份,并没有入君子,先生却是在仙逝之前将东域偌大个书院就这么托付给了自己。其实那会儿书院君子还有好几个,只不过先生没有传给他们的意愿,而那几个已然是君子身份的师兄也并没有接管书院的意思。童启圣天资并不聪慧,跟同门师兄师弟比起来说句“愚鲁”也不为过,若是师兄师弟们治学不够勤勉,童启圣或许还能够凭借自己这般拼劲追上他们,毕竟脑子不如别人,咱努努力,兴许也能赶上。可是,童启圣是在书院啊,能进书院的,又有谁只是凭借所谓的天资进来的?能进书院的,在治学一道上,勤勉远飞他人能及,凿壁偷光、萤囊映雪、悬梁刺股这些个典故可不都是说书院学生嘛;所以童启圣至今也没能弄明白,当初先生为何就把书院托付给了他。
至于赵清砚,童启圣是打心眼里喜欢的,尤其是后来回到书院赵清砚将自己这五年来周游所感一一记录的那本《历心集》递给童启圣时,童启圣是既欣喜又欣慰。而徐朝圣嘛,自己喜欢是喜欢,可终究是没有喜欢赵清砚那么喜欢的。不过想想,如今也有一些年头没见着赵清砚了,赵清砚自正式担任大伏国大学士之后,便很少回书院了,毕竟公务繁忙,就算中间回来过几次,也与自家先生错过了,就像去年,听书院几个晚辈说,赵清砚来书院拜访过自己,只是自己恰巧没在罢了。如今赵清砚竟然要脱离书院,去当武当山掌教,那以后还不得更加见不到?一想到这里,童启圣肚子里就一堆火,世俗王朝不常常流传着官大一级压死人嘛,没想到这么个粗俗的歪理,竟然会落在自己的头上。天尊了不起啊?比自己高了三个大境界就很厉害?仗着自己修为高就可以来这边要人,还忽悠自己说什么天机不可泄露,真是无耻至极!
童启圣吸了口气,微微偏过头,过了一会儿右脚微微一跺,一圈气机以童启圣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待到气机回流之后,童启圣长长吐出一口浊气。随后对着之前少年离开的位置,来了个气成丹田:
“我呸!”
童启圣越想心中越是烦乱,看了眼书桌上那本还未批注完的《获麟解》,索性将书合上,随后取出一副东域山河图;童启圣将山河图平摊在地上,再从山河图北面找了找,大概确定某个位置之后,便以手作叩门扉状,微微叩击山河图,随后口中默念几句口诀,如那口含天宪,最终连人带图彻底消失在藏书阁内……

百度搜索 道玄传 天涯 道玄传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道玄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折柳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折柳客并收藏道玄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