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道玄传 天涯 道玄传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师叔的剑意,实在是高啊!”
躺在一旁草地上的黑袍道士,嘴里叼着一根发黄的枯草,一边轻声说道。
公孙紫珑看着黑袍道士,笑问道:“道长,你道法有多高?”
“小丫头,擅自问他人道行修为,可是不礼貌咯。儒家有句话叫做‘非礼勿言’,就是这个理儿!”
“道长出自武当道门,怎么用儒家宪言说理?”
黑袍道士端坐起身,晃了晃脑袋,笑道:“跟你讲道法,你未必听得懂,况且山下王朝大多以儒、法两家立教条,若是不曾涉猎道家典籍,又有几个人能够懂道法?道法自然,究竟是怎么个自然?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这人,究竟是怎么个贵法?多言多败,多事多害,又是怎么个多败,怎么个多害?论教化功德,儒家当居首位,墨家次之;论约束善恶,法家则居首位;论心境脱凡,佛、道两家则居首位;论攻伐谋断,兵家、纵横两家独当一面;论惠国惠民,农、医、杂三家功不可没;至于小说家、名家,各持各的道理,仅供参考,不可尽信,多少有些裨益。”
老人闻言笑了笑,说道:“听你这么说,小说家、名家似乎可有可无?既然是讲道理,百家儒释道三家道理不够大?”
黑袍道士闻言,立马起身,连忙说道:“我可没这么说,小说家、名家对一方天地也是功不可没的!小说家所著之书,大多都反映了平民或是寻常人的思想,像什么地方志异、一国风情,这些都是小说家所述,是其他百家所不能替代的。至于名家,名家辩证,是诸子百家进展都需思索的关键,何为名,何为实,这些都是值得人们去思索的。况且,我道家庄天尊,与名家惠圣可是关系匪浅。不过名家各大圣人,与墨家圣人一直以来都不合就是了。其实这些也没什么,不说百家外部争论,就是内部也不少,光是我道家之前不也分为截、阐两教?如今虽然归一,但终究是争端颇多。”
公孙紫珑看着眼前的道士,笑着说道:“道长懂得真多!”
黑袍道士摆了摆手,随后润了润嗓子,一手置于胸前,一手负后,说道:“无他,瞎说尔!当不得真。”
“……”
黑袍道士又走到老人身前,问道:“继续上山?”
老人点了点头,拿起拐杖,继续上山,公孙紫珑连忙上前,搀扶老人,老人点了点头,道了声谢。黑袍道士一道流光缠住老人拐杖,一道流光从老人头顶洒落,如伞一般。
“是不是好奇我为什么都这把年纪了,还要穿着一身红衣裳?”
老人一边拄着拐杖,一边看着旁边的粉群女孩笑着说道。公孙紫珑闻言,顿时面颊通红,她低着头,久久没有言语,本来想下山向这位老婆婆道歉,可谁又知道来了个穿着黑袍的道长。
老人慢悠悠地走着,又轻声说道:“人老了,本该看淡些,可这心里,却终归是放不下的。小时候那会儿,特别喜欢红色,觉着喜庆,那会儿一到过年过节,我总要穿着一身红衣裳,后来长大些了才知道,原来那些嫁衣都是红色的,自己穿着红衣裳不和嫁衣一样的颜色了?不过也没关系,那些新娘穿着红嫁衣,不也很好看嘛。再长大些,就和父亲到了武当,那时正是秋深冬浅时节,怪冷的,父亲说秋霜冻人,得多穿点,于是那天就突发奇想的想穿着一件很漂亮的红棉袄,毕竟第一次去武当,得隆重些才是。”
“那会儿也才十来岁的年纪,却偏偏遇见了那个十来岁的小道士。也不知道为什么,看着那个小道士在山门前打太极拳,听着那个小道士在登山时讲着武当一件又一件的趣事,心里就很开心,很舒心。”
老人说道这里,眼角有些笑意,老人继续说道:
“记得下山时,我还和那个小道士拉钩,说是下次登山的时候,还要讲武当的故事给我听。到了第二年,再次登山,其实那会儿也不冷的,我也没打算穿那件红棉袄,可又想着都过了一年了,小道士每天都要见到无数的香客,那些香客里面会不会有很多长着和自己一般大的小姑娘?若是自己去登山小道士认不出自己,那该怎么办?所以那天最终还是决定穿着去年登山时的棉袄。”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一年又一年,我和父亲每次登山时都是穿着红色的衣裳。其实那会儿已经不那么喜欢红衣裳了,但是自己每次登山都会穿着红衣裳,不为别的,就希望小道士能够一眼就认出我。”
“每一次去武当之前,我心里总是那么兴奋;每一次上山时,我心里总是那么开心;每一次下山后,我心里总会那么期待。可是最后一次下山,我却没那么期待了,我甚至这辈子都不想再上武当了。”
老人说道这里,嘴唇微微颤抖,眼里有泪水在流转,老人吸了口气,平复一下自己心境,对着身边的粉群女孩笑道:“不好意思啊,有些失态了。”
女孩狠狠摇了摇头,看着眼前的老人;老人无奈的笑了笑,轻声说道:
老人停下脚步,看了看山顶,老人长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最后一次上山后,我问小道士有没有喜欢我,男女之间的那种喜欢……”
老人伸出一只手,食指和拇指之间留着一丝丝缝隙,就在这时,老人眼中泪水再也止不住,老人颤抖着说道。
“可谁知道那个傻子竟然直接说没有喜欢我,连这么一点点都没有!”
他不知道当他跟我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的心究竟有多痛……我……我是真的很喜欢小道士啊。明明喜欢我,为什么傻到连自己喜欢一个女孩儿都不知道?
这些话老人没有说,老人只是在心里憋着。
黑袍道士取出一块手帕,递到老人面前,老人接过手帕擦了擦眼泪,随后眼神异样地看着黑袍道士。
黑袍道士看着老人,无奈道:“别这么看着我,我从来都不带手帕这种东西的,是这位小姑娘给我的。”
老人轻声道了句谢,继续说道:“后来我才知道,小道士在送我下山之后回到山上又追了过来,只是那时候我和父亲已经走远了,他没有追上。再后来,他就这么傻傻地在山门那儿等了我三年,直到邪修祸乱东域,武当掌教带着三千弟子下山平乱,在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了。也正是那时候起,我都会穿着红衣裳,在山门那等他……”
公孙紫珑跟在老人身后,低着头,扯着衣角,原来是这样啊;公孙紫珑想起自己在登山时回头看到老人对自己点头微笑,又想起了公孙宇对自己说的话,心里有些难过。
“对不起,婆婆……”
老人停下脚步,看了眼女孩儿,老人用手拍了拍女孩儿的肩膀,老人本想说些什么,只是有些哽咽,说不出口。黑袍道士对着女孩儿笑道:“婆婆已经……原谅你了。”
黑袍道士本想说,没关系的,只是话到嘴边,黑袍道士觉得这么说有些不太好,就没这么说。女孩下山肯定是有些心结的,不然又哪里会那么巧走到老人身边?乘凉?那么多地方不去,偏偏走到老人那颗树下?武当山那么高,在哪停下不好,偏偏又走到老人这边?如今又跟着老人上山,投缘、聊得来?
……
“道友,可以递剑了。”
公孙宇点了点头,祭出自己佩剑,问道:“刻字还是剑痕?”
“随心即可。”
公孙宇拔剑出鞘,快速递出一剑,随后还剑入鞘,整个过程波澜不惊,仅一瞬而已。只见剑峰之上,点点碎石脱落,一道丈余长剑痕横落在“蔽日”二字底下。
“如此,贫道代武当及后来观剑之人谢过道友了。”
宋真对着公孙宇打了个道门稽首,随后继续说道:“二位道友若是无事,与贫道后山饮茶如何?”
“赵兄以为如何?”
“四雅之事,如何能拒?”
……
傍晚时分,武当后山一座古亭当中。
公孙宇一手端起茶杯,一手微微敲击着桌面,目光望向远方,轻声说道:“宋掌律,你把我二人在这留了两个时辰了;按宋掌律这般谈天说地,怕是一两年也留得下来。”
宋真轻抿了一口茶,笑道:“快了,无非是在等人罢了。”
宋真放下茶杯,思索一二后,轻声说道:“两位对轮回转世一说,以为如何?”
公孙宇停下敲击桌面的手指,回头看向宋真,问道:“世间真有轮回转世?”
“自然是有的,只是不太容易,十三大家当中,也仅仅只是佛、道两家有轮回罢了。”
公孙宇闻言,笑道:“为何只有佛、道两家有轮回?三教儒释道,儒家实力丝毫不弱于另外两家吧。”
赵清砚放下茶杯,解释道:“理念不同罢了,儒家自文圣与商君合力之后,儒家又有一位圣人以兼容百家为核心,以儒术为主线,进而治理天下。只是,事事不如意,原本儒家上上下下众人都赞同那位圣人的做法,只是后来不知为何,那位圣人竟然与兵家一位圣人意欲废除儒家以外各大家,以儒术为尊,九流十家兵、法、医、农等各大家为辅,摒弃佛、道两家思想,从而治理天下。”
“再后来,就是如今的局面了,世俗王朝,皆以儒、法为教条。这还是儒家以文圣为主力争下来的结果,至于儒家开宗五圣为何不插手,没人知道,我在书院当中也未曾查阅到相关典籍,关于那位圣人的一些细节,也都没有典籍记载。”
“这与轮回有什么关系?”
“那位儒家圣人摒弃佛、道两家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斩断轮回长河,由于有兵家圣人协助,并没有太多的困难。此外,阴阳家的几位天尊以及医家几位圣人都赞同这位圣人的做法,至于其他的九流十家,本就是站在可有可无的立场,自然不会插手。”
宋真拂须而笑:“道友眼界,老夫汗颜。”
赵清砚微微行礼,轻声说道:“晚辈不过是转述书院藏经罢了。”
公孙宇把玩着手上的茶杯,问道:“那位儒家圣人最后怎么样了?”
“辞去圣人封号,将自身圣人修为尽数归还天地,之后云游四野,不知所踪。”
宋真微闭双眼,随后缓缓睁开,笑道:“让两位道友久等了,人已经来了。”
三人向古亭外望去,只见远处一位身穿黑袍道士和一位身穿粉群的女孩正跟在一位老人的身后缓缓向古亭走来;老人身穿一袭红衣,夕阳之下,极为惹眼。老人走到亭中向宋真问了声好,随后又向两位年轻人点了点头,黑袍道士将老人带到一旁坐下。
宋真缓缓起身,望向那西下夕阳,说道:“贫道这儿有个故事,想让诸位听听。”
于此同时,天幕之上再次出现一道若隐若现的大门,大门之内走出两位老人以及一名道童。其中一位身穿雪白道袍的老人看了看下方众人,笑道:“讲故事?好。我得听听,你们两个也坐下吧。”
道童正是无量太清宫宫主,而道童身边的那位穿着麻衣的道士则是张暨,坐在二人身前的那位身穿雪白道袍的老人则是道童在光阴画廊中遇到的庄天尊。
道童对着张暨使了个颜色示意张暨坐下,随后道童坐在老人右侧,笑道:“天尊要不要来点酒?故事佐酒,别是一番滋味!”
老道瞥了眼道童,微微一笑,也没有说什么,道童以拳击掌,念了一段口诀,只见左手袖中飘出三壶美酒,以及几盘干果,是为袖里乾坤。
老道捻了枚干果,笑道:“若是道祖知晓我等三人在这饮酒作乐听故事,张暨倒还好,毕竟是被你逼的,你我二人怕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道童以手作剑指,竖于胸前,高诵道:“无量天尊!”
随后道童又斟了杯酒,轻轻洒落在身前天地,轻声诵道:“道祖无量!”
而那被道童洒落的那杯酒,化作点点灵光,随风而荡,四散在天地山河之中。
老道满饮一杯酒,笑道:“上道!”
至于张暨则是一脸茫然,望向身边两人,道童白了张暨一眼,没好气道:“为了我这师侄,本宫……不,我这又洒落两百年功德。”
语毕,道童连忙摆了摆手,勾了勾手指,将张暨身前的酒壶中的酒倒满杯中,说道:“满饮此杯,就当是谢我了。”
……
夕阳西落只剩一点余晖,身穿白袍的老道把弄着手上的酒杯,道童则是饮着杯中的酒,唯有张暨眼中闪着泪光,在张暨心中最放不下的还是余从。
道童看着张暨的侧脸,张暨眼角之中微微泛着光,道童心中很不是滋味;张暨修道至今已有数百年,而自己修道早已忘了岁月长短,人间七情六欲真性情,可曾留得下来?道童修道至如今这番境界,再往上估计是上不去了,自己留在这世上除却镇守一方气数和安稳,还能有什么事可做?难道真就是偷偷躲在一个没人的地方,看那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听着故事喝着酒?就算起初真有些意思,可一年两年,百年千年,还能有意思?
白袍老道微微皱眉,沉声道:“怎么看着看着道心都不稳了?如你这番心境,真要你在这上面打发时间还不得走火入魔?”
道童没有说话,白袍老道继续说道:“可要我跟道祖求个情?去做那余从的护道人?你不是整天嚷着他是你师侄嘛,去做个护道人倒也不错,顺带好好稳固稳固这番心境,毕竟如今乾坤界那边可不太平,你若是能跨入那十五境这九天十地也能安稳些。”
道童起身打了个道门稽首,轻声说道:“多谢庄天尊。”
白袍老道摆了摆手,轻声说道:“道祖与我时间都不多了,邹天尊虽出自阴阳,然大道极点谁还分家?你二人如今算是最有望跨入十五境之人,我也不奢望你们两个都跨入十五境,尽力就好,道法自然。”
古亭之中,赵清砚心烦意乱,脑海之中无数画面飞速闪过,额头之上汗如雨落;坐在一旁的老人早已是泪眼朦胧。宋真看着赵清砚,轻声说道:“当真是半点也记不起?”
赵清砚捂着脑袋,痛苦地摇了摇头,宋真长叹了一口气,无奈道:“罢了,终究是不能强求的。”
天幕之上,白袍老道看向那赵清砚,右手中指在杯中沾了些酒水,随后屈指一弹,那酒水朝着赵清砚激射而去。酒水转瞬即至,打在了赵清砚后脑勺之上,随后没入赵清砚体内。白袍老道看了看道童,说道:“可以下去了。”
道童对着白袍老道打了个道门稽首,又对着张暨微微行礼,算是告辞;随后只见道童微微叩击天幕,全身一震,道童全身流光溢彩。道童两手在身上不断在身上拍打着衣袍,最终那些金光尽数飘落在天幕之上的大门内。
白袍老道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去吧。”
道童微微一笑,对张暨说道:“告诉那几个丫头,公子下界游玩去了,不用挂念。”
说完,道童一扫长袖,就那么一头栽下去,直坠武当后山。
古亭之中赵清砚随着那滴酒没入自己体内,此时此刻浑身热血沸腾,公孙宇见状连忙问道:“他怎么了?”
宋真起身走到赵清砚身边,探出一只手按在赵清砚肩膀之上,宋真只觉自己这只手似被烈火灼烧一般;坐在一旁的老人看着赵清砚,两手微微颤抖。就在众人慌乱之时,传来一声巨响,只见古亭不远处一座土丘之上尘土滚滚,那本有两三丈高的土丘,硬是被砸矮了两丈有余。公孙宇祭出长剑一步上前,走到土丘之前,只见蒙蒙灰尘之中,走出一位道小孩身影。公孙宇微微皱眉,握剑之手又紧了几分;道童瞥了眼公孙宇,拍着身上的尘土,便径直往古亭走去。
公孙宇横剑挡在道童身前,沉声道:“还请阁下止步。”
道童眼前如无物,没有丝毫止步的意思,公孙宇微微皱眉,再次说道:“还请阁下止步!否则……”
道童隔空屈指一弹,一道劲气打在公孙宇剑刃之上,只听到“叮”一声清脆的声音,公孙宇长剑便被道童打断,道童笑道:“过会儿再赔你一把新的。”
公孙宇横剑之手不停颤抖,虎口之上更是血肉模糊;道童咫尺天涯,一步跨出便已至亭中。道童一手按在赵清砚肩膀,随后微微发力,只见古亭随着道童一发力,便瞬间下降一尺有余。这一刻,赵清砚过龙门,直入金丹!道童取出一枚金色光点,随后弹入赵清砚脑中,赵清砚顿时觉得头痛欲裂,那脑海之中一幅幅飞速掠过的画面这一刻变得清晰无比。
“余从。”道童轻声说道:“如今的你,该叫赵清砚,还是该叫余从呢?”
赵清砚抬头看向那身穿一身红衣的老人,老人泪眼婆娑,赵清砚快步走到老人面前,颤抖着说道:“我……回来了。”
徐子衿已看不清赵清砚模样,只是轻声说道:“我知道了。”
道童看向两人摇了摇头,低声呢喃着:“人间多少能如意?”

百度搜索 道玄传 天涯 道玄传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道玄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折柳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折柳客并收藏道玄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