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季羡林口述史·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天涯 季羡林口述史·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strong>2008年12月3日下午4:00~5:00</strong>

    蔡德贵:郑振铎是燕大的,冰心也是燕大的。

    季羡林:郑振铎在燕大,当时冰心在燕大不是教授。

    蔡德贵:是不是从法国回来的?

    季羡林:不是。他父亲在烟台。她的《致小读者》写的还是好的。

    蔡德贵:冰心是福建乐昌人。

    季羡林:郑振铎也是福建人。

    蔡德贵:福建的教育比山东发达。

    季羡林:嗯。山东的教育中不溜丢,不是最发达的。

    蔡德贵:按说应该发达。

    季羡林:它是这样子,历史各个阶段不一样。总起来说,江浙是出人才的地方,最初不行,后来到了清朝后半,江浙就起来了,出状元。江浙的状元挺多的,山东就一个王寿彭。

    蔡德贵:还有别的,清末是王寿彭。刘墉也是状元。

    季羡林:不知道了。中华民族是个很伟大的民族,但是怎么会缠脚,缠脚是野蛮的。从任何观点看都是野蛮的。满族就不缠足。满族就这一条,就不得了。当然也不能因为这一条,就说中华民族不是伟大的。如果承认这一条伟大,也就有问题了。满族就不干。我小时候,流传一句话,女人不缠足,没有人娶。流传什么,缠足是“步步生莲花”,真是岂有此理。<span class="" data-note="《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东昏侯)又凿金为莲华(花)以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花)也。’”废帝命令工匠用黄金凿成莲花的形状,一朵一朵地贴在地板上,再让他心爱妃子潘玉儿袅袅婷婷地行走其上。皇帝在一边欣赏着美人轻盈的体态,不禁赞叹道:“这真是步步生莲花呀。”这个故事很有名,很多人能够知道这个被废的皇帝和潘玉儿,恐怕都是由这个故事而来的。这个故事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被看作了裹小脚的起源,小脚被叫作“金莲”,便是由此而来。所谓“步步生莲花”,使人觉得这肯定是指潘玉儿那一双纤纤的三寸莲瓣。但是,这种说法其实来自佛经。据《杂宝藏经》中记载,一位仙人提婆延的女儿鹿女,在她所走过的路上,均出现了莲花,故又称莲花女。所以,这里赞叹潘玉儿“步步生莲花”,其实就是用的这个鹿女的典故。不过,不论鹿女还是潘玉儿,那“莲花”都是在地上的,并不是他们的脚。而后来南唐李后主有一个缠过脚的妃子窅娘,李后主效法潘玉儿,为她也打造了一朵金莲花,让她舞蹈其上。此时这缠足才和步步莲花联系在了一起,后人追溯其源,又想当然地以为潘玉儿的步步莲花也和窅娘一样,于是这潘玉儿竟被不少人认为是缠足之祖,只怕也是她自己始料未及的吧。"></span>

    “步步生莲花”,小脚怎么是生莲花?大脚才能生莲花。现在没有人研究了。我们研究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民<samp>藏书网</samp>族性,对研究世界文明有很大贡献,但是我们缠足的弊端延续了那么长时间,我到现在也不懂。缠足的历史是怎么起源的,中国文化史研究是不能打马虎眼的。中国的民族性,我们都知道是个伟大的民族,但是缠足的习惯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伟大的。这个习惯怎么出现的,不知道了。我觉得跟歧视妇女有关系。这个以男人为主,他说什么是美,妇女就跟着。说缠足美,妇女就缠足,裹小脚。你说是美,美这个概念是很复杂的。这个美应该包含眼睛看到的美,不只是味道的羊大为美的。口味的美和视觉的美是两个概念。

    蔡德贵:您见过北大的辜鸿铭吗?

    季羡林:没有。我岁数太小,没有机会见他。我听说过辜鸿铭的故事。他是个怪物,主张 4e00." >一个茶壶,五六个茶碗,所以一夫多妻是合理的。<span class="" data-note="辜鸿铭(1857~1928),名汤生,字鸿铭,号汉滨读易者,晚年自号“东西南北老人”。祖籍同安,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10岁时被义父母布朗夫妇带到英国苏格兰上学。光绪三年(1877年)获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成为中国完成全部英式教育的第一人。接着进德国莱比锡大学研修土木工程学,获博士学位。其后赴法学法文,通晓中、英、德法、俄、日、马来、拉丁以及希腊等多种语言、文字。光绪六年返回槟榔屿,在新加坡海峡殖民地政府任职。不久接受朋友马建忠的劝告,辞职回槟榔屿,潜心钻研中国古籍。以后到香港一家英国商行当助理,业余时间专攻四书五经。辜鸿铭是将中华优秀文明向西方介绍的先驱,曾将儒家经典 href='2195/im'>《论语》、《孟子》、《中庸》、《孝经》等译成英文、德文,刊行于国外。他也用英文写政论文章,光绪二十五年(1900年)在横滨《日本邮报》连续发表文章,谴责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破坏礼教,呼吁列强以道德、公德、公理处理义和团问题。这些文章后来汇集成册,书名为《总理衙门来书》,被称为“中国民族主义宣言”。宣统二年(1910年)撰写《中国的牛津运动》,民国4年写成《原华》(又名《春秋大义》)。辜鸿铭的中文著作有《读易草堂文集》、《辑蒙养弦歌》和《张文襄幕府纪闻》等。

    “一个茶壶可以配四个茶碗,哪有一个茶碗配四个茶壶的?”是辜鸿铭为“一夫多妻制”做辩解的话,他纳妾的传闻说,有一女子,为造“三寸金莲”而裹脚,多年未洗,其脚奇臭无比,人有近之者则掩鼻而走。辜鸿铭听说有此等奇女子,决定纳之为妾,因为据传他最喜欢闻女人裹脚布之臭味,且是越臭越来劲。洞房花烛夜,辜就迫不及待地搂着那女子双脚,要闻臭脚味,岂料并无他期待已久的臭味,问何故,那女子说:“妾为好好侍候老爷,早把脚洗干净了。”辜老怪大失所望,生气地对那女子说:“我就是因为喜欢你的臭脚味才纳你的,现在你的臭脚味没了,我要你何用?你回去吧。”于是便将此女休掉了。辜鸿铭是个矛盾的混合体,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不仅没有把他改造成为新人,反而使他成为更加守旧的人物。常有一些怪癖之举,因此世人把他看作一怪物。辜鸿铭的夫人淑姑,出身于诗礼之家,是他30岁上所娶,有着一双标准的三寸金莲,辜鸿铭很是满意,把夫人淑姑的一双“特别神气美妙的金莲”视为至宝,时刻握在掌心把玩、嗅闻,不如此,便整天萎靡不振似的。他曾戏称淑姑的三寸金莲是自己今生不可或缺的“兴奋剂”,他说自己之所以扬名中外,都要归功于那双地道的三寸金莲。"></span><mark>藏书网</mark><cite>?99lib?</cite><samp>..</samp>

    北大的教授我就认识杨丙辰,他是德语系的系主任,学生考试,交上卷,他接着就给分。他划完了分数,一个学生站在那里不走,他问嫌少啊?给你加十分。他是河南人,河南三杰之一。三杰是杨丙辰、徐炳昌、姚雪垠。姚雪垠小一点。我写过一篇文章,是说系主任和工友的笑话。系主任杨丙辰在办公室问工友:你又偷了几本书啊?工友回答:老爷,不多,两本,完了。戛然而止。我与杨丙辰比较熟悉,他推崇佛教的“四大皆空”。在清华工字厅,他有一间屋子,桌子上有一张玻璃板,下面压着四个大字:四大皆空。既然是四大皆空,工友偷几本书,有什么了不起的?

百度搜索 季羡林口述史·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天涯 季羡林口述史·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季羡林口述史·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季羡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季羡林并收藏季羡林口述史·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