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诸子百家上册 天涯 诸子百家上册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白圭
白圭,前463年—前385年,战国东周人(今河南洛阳),计然家人物。
白圭和小倩倩在看星星。
“圭哥!”
“大半夜的,你这么叫我让人瘆(念‘肾’)得慌!”
“小白?”
“——算了,还是叫我圭哥吧。”
“今年收成怎么样呀,圭哥?”
“嗯,今年木星(古代叫岁星)在正东方,和在正西方一样,今年会五谷丰收,不过明年年景不好。看来要多收点粮食,到时老百姓才有饭吃。”
“是呀,去年大旱,把库存都清光了呀,圭哥。”
“去年木星在正北方,所以大旱。不过,还好它不在正南方,不然当年旱灾,来年还要闹水灾,那老百姓就更苦了。”
“那早点睡吧,圭哥,明天还要收粮呢。对了,圭哥,其实我也可以叫你老鬼;要是你不觉得肉麻,人家更喜欢死鬼死鬼地叫你哦。”
“——你老这么叫呀叫的,真要招来什么玩意就不好玩了!”
选自《史记?货殖列传》。这是白圭依据天象气候的变化,来决定货物的存售。声明一下,准不准,没试过。爱较劲的人士可以自行研究,费用请自理。
白圭出生在东周的洛阳(当时叫洛邑),小时候挺聪明,只是家里并不富裕。
当时的东周虽然已经不当大哥好多年,但都城洛阳仍然是全国政治、文化包括商贸的中心。很多商人都在这里经商,常常有大批商队从各地往来于此。
所以要混口饭吃,还不是太难。据说白圭长大后,就在商队里找了个粗活。
在漫漫无聊的商队路途上,从各种吹牛拉呱攀讲侃大山中,白圭不仅了解了很多百姓生活习俗,接触过儒、道、兵、计然家等的思想学说,而且还学习到天文地理之类的知识。
这为他以后的生意奠定了基础。除了对儒学兵家等的应用,对天文星象的掌握,更是让他受益匪浅,使他能够实时观天象,看天气。
要知道,即便现在,光靠自己想较准确掌握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是全年大致气候。看天气预报的请让路,别挡道。
这里说下古代的商人,其实当时商人的地位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低。
我国的商人出现很早,最早有记载的,是夏朝时商族部落的首领王亥(他的七世孙成汤,后来建立了商朝)。他开创了中国商业贸易的先河,后来人们尊称他为“华商始祖”,并把买卖人称为“商人”。
以前的商人有商、贾等不同称谓,有区别的。到处行走贩卖货物的,叫商;有固定店面或摊位的,叫贾。所谓“行商坐贾”,就是这个意思。
在春秋之前,商人只是为官府及贵族服务,和后来的商人意义不同,而且身份不低,算是编外公务员。
春秋时,商人才成为真正意义的商人,但并不受到歧视,身份是和工人、农民一样的。而且各国对它还很感兴趣,都持支持态度,所以才会出现如范蠡、猗顿以及后来的吕不韦等大商人。
只有到了战国,因为商人大量出现,农民变少,影响了土地种植、粮食收成等,所以有些国家才有了一些抑商的政策。但商人的地位依然没有降低。
直到秦国统一中国后,才开始采取严厉的重农抑商政策,以至商人的地位直接沦落到四民的最末位(四民,指士〈读书人〉、农、工、商)。不管你多有钱,谁看不爽都可以唾骂几下,还不能还口。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两千来年,直到民国时期,商人地位才又大幅提升。而如今,商人已属社会上层人物了,不是我等小民能够高攀得上的。
不仅不能唾骂,而且——那个土豪,我们做朋友,好不嘛!
经过一些年的积累,有了一定本钱后,白圭脑子比较活,就开始自己做生意。最初他常常往来奔波于各国,在生意越做越大后,他选择在魏国定居了下来。
那时正是李悝变革的时候,魏国正逐渐变得强大,政策也比较宽松。于是李悝在上面忙活,白圭在下面忙活。而他做生意和别人不一样,采用逆向操作。
当时的大商人,都爱做奢侈品如珠宝、玉器或资源性商品如矿石、盐等生意,像猗顿和吕不韦那样的。这种生意利润大,来钱快,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现在好像也差不多。
而白圭则盯上了无人问津的农副产品买卖。这一类本多利润少,活又重,满打满算一年下来也剩不了几个子,只能算是赚辛苦钱,所以即使普通的商人都不大去搭理。
但白圭不同。他利用天文气象的知识,判断来年的灾荒情况,提出“岁星十二循环周期论”,以十二年为一个农时循环周期,根据这个规律决定进货和出货。
岁星就是木星。岁星十二循环周期论,是指古代中国天文学家以相对不动的恒星为背景,站在地球上(好像也只能这样)观测木星的运动,正好约十二年绕天一周,所以叫岁星十二循环周期。
另外,木星每年都要经过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这区域也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如析木、大火、实沈、降娄等,共有十二个。这样就可以用“岁在析木”、“岁在大火”来纪年,这是古代常用的纪年方法,叫做“岁星纪年法”,同时也用它进行推算和预测事件。
其中的析木、大火等也是十二地支的代名,如析木指寅(虎),大火指卯(兔),所以也有“岁星在寅”、“岁星在丑”等的记法。有兴趣的可以去研究。
总之这里的“大火”,不是那“欲 火焚身”或“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的大火。
还有,在古代,与木星相对的,又有个太岁的说法。太岁是人们虚构出来的天体,运行方向和木星相反,但周期一样,所以也有太岁纪年一说。
至于“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则是说太岁运行到哪,相应的地面就会出现化身(就是那种粘菌复合体生物的太岁,也叫肉灵芝)。由于太岁是贵神(不是恶神哦),所以你在它化身的头上踩来踩去,没礼貌,要倒大霉的。
除了根据天象,白圭还受范蠡的影响,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方法。就是谷物成熟时,粮多没人要,就买进粮食,卖出丝、漆等;蚕茧出产时,丝多价格低,就收进绢帛绵絮,售出粮食。
插一下。这里的绵,是指蚕丝结成的片或团,不是棉花的棉。棉花是在宋朝才引进中国,在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
这种薄利多销、与众不同的销售方法,虽然累了点,但却实现了年年财富都翻一倍的了不得业绩。这种收益率可是现在任何一个商业大鳄,都很难与之比拟的。
与此同时,白圭还广收学生,开展商业教育事业,可以说是他开办了中国最早的商业学校。不过他的招收条件比较严格,学生必须具备智、勇、仁、强等素质。
智是指头脑要灵活,不能一根筋,一条道走到黑。勇是指坚决果断的勇气,不要婆婆妈妈叽叽歪歪,该出手时就出手。仁是指仁义之心,懂得取与,就是赚钱可以,心别太贪太黑。强是指严于自律,有耐心,有毅力,三分钟屁股都坐不住的请自动走人。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白圭的仁义买卖。
他的积货囤货,不是像那些商人,故意囤积居奇,再垄断高价销售,牟取暴利。
农副产品面对的,是广大贫苦的老百姓,所以白圭在收购时,粮价会比别人高,而在出售时价格又比别人低。同时也可以用粮换绵,绵换粮,自己有点差价收益就行。这样老百姓既可度过粮荒,又能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另外,白圭还应用“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的经商思想。就是如果老百姓自己吃,就卖差一些的谷物给他们,因为价格便宜,老百姓反而可以省点钱。但如果是用来做种子的,就一定要卖上等的种子,以保证来年庄稼的丰收。
这些为老百姓着想的做法,使白圭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后人公认他为“商人祖师爷”,身价比范蠡他们都高。
他的这种思想和行为,确实很值得现在的商人们学习的。
还有一点值得学习的,是白圭不仅勤劳朴实,生活节俭,而且非常看重下属。他关心员工,尊重下人,常和他们打成一片,同吃饭,同劳作,同甘苦。
当然,同吃同干活,看个人兴趣。但是,员工是一个公司的基础,懂得这道理的老板,他的事业才会壮大和长久。
白圭晚年的事迹不详,也没有留下什么书籍,他的思想都记录在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
其实他一生的事迹都不详,也包括猗顿他们这些当时赫赫有名的商人。这当然又得儒家来背这个锅了,而且还不冤枉。
另外在他之后,还有一个修水利的白圭,也在魏国做过官。不过他们应该不是同一个人。?

百度搜索 诸子百家上册 天涯 诸子百家上册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诸子百家上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掉坑王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掉坑王子并收藏诸子百家上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