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御龙门之武禁初开 天涯 或 御龙门之武禁初开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翌日,御龙风让弓山长亲自携信至汝州刺史府衙,请其转呈曹枢相,信中首先追思了曹枢相与御龙门的渊源,感谢对御龙门的看重和提携,最后表明愿为民族大义效力之心,推荐上官剑南为阵前执印先锋。御龙风回信中有意说是为“民族大义效力”,而不是为赵宋朝廷效力,也算是对御龙门众人的一个交待。只是上官剑南听到御龙风推荐自己出征挂帅,推辞了一番,无非是老而无用、何德何能之类的措辞,御龙风说到他德高望重且与朝中曹枢相等人相识,非其莫属。于是,就这样定下来了。这日,御龙风正与青龙左右使和四大护法商议奉召征汉事宜,贾甄突然进来道:“禀掌门,收到龙角部敬首领的飞鸽传书。”
御龙风一听是从龙角部传来的,忙接过来展开看,其他几人见御龙风眉头越来越紧,便猜测宋汉边境肯定又出事了。果不其然,御龙风看完信将其递给其他几人传看,说道:“敬首领信上说北汉夜袭晋州,把宋军打的措手不及,宋军丢盔弃甲弃城而走,汉军烧杀抢掠一番之后又撤回汾州,百姓受难最重。”
“北汉军队归郭无为节制,他身为无为教教主,滥杀无辜,毫无好生之德,当真该死!”杨问天骂道。
“北汉地狭民寡,而军费开支浩繁,屡有欠饷贪墨,军士早就盼着开战搜刮一番,将领们也就乐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御龙风说道。
“照目前态势看,战事一触即发。”上官剑南说道。
“宋汉边境时有小规模战争发生,但也仅限于汾州和晋州区域,你退我进或你进我退,当时宋廷初立,与民休养生息并未扩大化,而今经过十几年的休整,宋廷已是兵精粮足,对北汉志在必得。”余万千说道。
“但宋廷正在调集军队粮草,大战应该不会立即发生。”陈阳说道。
“敬四方在信中提到,龙角部大部分弟子已潜入汾州和太原府,刺探军情。龙鳞部尉迟首领正率领弟子安抚受难百姓,两部人手已明显不足,属下建议调集距离宋汉边境最近的龙尾、龙筋两部弟子驰援。”廖东阳说道。
“我与廖护法想法不谋而合,贾甄,发出青龙令,调集龙尾、龙筋两部弟子各五百前往晋州,分别交由敬四方和尉迟望远首领调配。”御龙风说道。
“属下遵令!”贾甄说道。
“另给龙角、龙鳞两部发一道青龙令,就说情况已知悉,请他们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如若有变随时传信,同时注意自身安全,尽可能抢救安抚当地百姓。”御龙风又吩咐道,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吩咐敬首领将北汉朝中动向刺探来报。”
“是!”贾甄说完就安排去了,当然他也完全领会御龙风最后这一句话的意思,于是在信中予以明确后发出。
正说道,弓山长自汝州归来,行礼落座之后,御龙风说道:“弓护法一路辛苦,此去如何?”
弓山长呷了一口茶,语气带怒地说道:“掌门,不提他们还好,一提我就来气!”
“弓护法,怎么?此去汝州有何烦心之事?”上官剑南问道。
“弓护法这么好的脾气,居然都给惹怒了,看来事情不一般哪!”杨问天打趣道。
众人都伸着耳朵想听听到底是怎么回事,谁知弓山长却连连说道“不说也罢”。
众人哪里肯依,纷纷起哄,弓山长拗不过,说道:“还不是他们的门房,狗眼看人低,向我索要银子,不然就不给通报,我偏装作听不懂,愣是和他耗了一个时辰!”
“弓护法,真有你的!”
“你也不怕误了事!”
“最后怎么样了?”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问道。
“我怕什么呀,这是朝廷求着咱们哪,又不是我们上赶着,误了事他多少脑袋也不够砍。后来,那门房实在挨不住了,过来问我到底是什么人,面见刺史有何事,我肯定不理他呀,把他急得就跟那猴子一般。后来我看他那可怜样,便义正言辞地告诉他并告诫他。”弓山长说道。
众人闻言捧腹大笑。
“弓护法不愧是御龙门的执法护法,没有乱了章程。”米风修说道。
“之前我们和掌门拜会小柴王的时候,也被门房敲了一笔。”杨问天说道。
“是啊,只是我们没有弓护法的睿智。”陈阳说道。
“我不过是和他们胡搅蛮缠罢了,哪来的什么睿智?”弓山长说道。
“那汝州刺史怎么说道?”御龙风正色问道。
“我转达了掌门奉召的意见,刺史也甚为高兴,又对我派予以夸赞。当提及由上官左使出任先锋时,刺史脸上闪过一丝不悦,应是觉得掌门没有亲自挂帅之故,还说到转奏朝廷之后会有旨意。”弓山长说道。
“这朝廷官员未免太难伺候,不必理会他。”杨问天说道。
“我已向汝州刺史说明掌门民族大义之心。”弓山长说道。
“好,那就等朝廷旨意吧。”御龙风说道。
御龙风答应奉召征讨北汉,并令龙角、龙鳞两部探寻北汉朝中动向,无非是想知道郁玖琳的处境,她能不能说服北汉皇帝联合制服郭无为,他们会是郭无为的对手吗?
就在御龙风焦急的等待情报传来的时候,北汉朝中也是波谲云诡暗流涌动。郭无为和郁玖琳回朝之后,先是郭无为奏称郁玖琳乃柔然王室后裔,女扮男装藏身汉室,无非想借汉室之力恢复柔然王朝,且前日擅自调兵围攻参加武林大会的江湖各派,将朝廷与江湖各派置于对立境地,使得朝廷笼络武林人士为己所用的大计落空。
郁玖琳不甘示弱,随后上书北汉皇帝,称郭无为早已投靠宋廷赵匡胤,并受其敕令仍留汉室窃取情报,并留待后期攻汉在内策应。后来赵匡胤实行武禁并暂时休兵,直至崩逝都未曾攻汉,而今宋廷正在加紧备战,想必郭无为已与之取得联系,必会内外联合夹击。再者,先帝时郭无为反心已起,屡不奉召,且勾结大内侍奉官侯霸荣杀害先帝。此次他召集武林大会不过是想谋取盟主之位,号令群雄为其所用,请陛下治其谋逆之罪云云。
收到这两份奏折之后,北汉皇帝刘继元有些犯难拿捏不定,郭无为和郁玖琳是朝中的顶梁柱石,几乎同时奏称对方有叛逆之心,让自己如何断定。郭无为拥权自重已是人尽皆知,但他毕竟没有反叛,至于说是宋廷的奸细,也已甚嚣尘上,但毕竟只是传闻,没有实据。先帝在朝堂之上被刺杀,虽说是侯霸荣所为,且是郭无为事后将其制服,但朝臣在谋杀现场即已争论是郭无为唆使侯霸荣刺杀先帝,后又杀人灭口。刘继元继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暗自安排御林军首领查访郭无为勾结侯霸荣谋害先帝之事,却一直未能查实。郁玖琳是女儿身,刘继元感叹自己竟然没有看出来,怪不得平时看她柔柔弱弱,俊秀潇洒,想必是个美人坯子。郭无为说她是柔然王室公主,栖身我朝意图谋权复辟,未免言过其实了,开国建朝岂是如此容易,何况她还是一个柔弱女子?至于说郁玖琳玩弄兵权,这方面她岂是你郭无为的对手?武林大会,北汉朝廷确实有笼络之意,但武林毕竟以中原为宗,北汉乃北方小国,却是有心无力,他郭无为以无为教教主身份竞选武林盟主,确是私欲大于公心了。
刘继元其实是非常想除掉郭无为的,一方面他的哥哥——先帝刘继恩虽是死于侯霸荣之手,却与郭无为有脱不清的关系。再者,他位高权重,只手遮天,致使北汉国内只知郭丞相而不知刘国主,朝廷变成了他的个人工具,百官成了他的家臣,而自己却好像是多余的人一般,更似傀儡,政令无法施行,抱负无处伸展。除他之外,最有威望的将领就是郁玖琳,她虽说是女儿身,却作战勇敢,冲锋陷阵攻城略地一点也不逊于须眉,且与郭无为势同水火,所以先帝曾用其制衡,以收渔翁之利,却奈何郭无为实力太强,野心太大,终至被刺而崩。自己甫一继位,就谋划除掉郭无为,但放眼满朝,除却郁玖琳还有被先帝收为义子的刘继业“无敌”的名号在外,其他的大臣只会在朝堂上鼓舌聒噪,虽不乏忠君之人,但鲜有治国安邦之才。
而今已刺探宋廷正在大动作调兵遣将,意图一举攻下晋阳,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如坐实郭无为和郁玖琳相互攻讦之罪,则断然将其设计撤下问罪,但此时尚未查实,只能从他二人防区上做些安排,由刘继业固守京畿晋阳,郭无为和郁玖琳分守南部宋汉边境。
此时,龙角部已将汉廷以上动向飞鸽传书总庭,御龙风接到讯息时正巧朝廷下来旨意,枢密使曹彬亲自携旨来宣,足见朝廷对御龙风的重视。御龙风率御龙门青龙左右使和四大护法接旨,当今封御龙风为靖边侯,汴京侯府拨款修缮,封上官剑南为大将军,另挑选二人上报朝廷册封为阵前先锋。御龙风等人接旨已毕,对曹彬说道:“有劳枢相大驾亲临宣旨,使我御龙门蓬荜生辉!”
曹彬说道:“当今钦定老夫前来足见朝廷对此次征伐北汉朝廷的重视,更是对御龙门共赴国难之心的褒奖!”
“小侄正要提及此次册封,我御龙门不过一江湖门派,得武林中人抬举有此虚名,且此次征汉我派乃从天下大势和民族大义出发,绝非谋取朝廷封赏,且寸功未立,怎敢受封侯爵,还请枢相向朝廷奏请撤销侯爵封位,待大事一定,我御龙门则全身撤出重归江湖。”御龙风推辞道。
“贤侄无需过谦,也不必顾忌”,曹彬想到御龙风应是想到乃父被朝廷册封复又夺爵旧事,想必难以释怀,因此宽慰道,“朝廷此举意在一举拿下北汉,以雪太祖数月未克之耻,更是对过往朝廷做法的弥补,且朝廷政行令出,怎能朝令夕改?还望贤侄不要再推辞了。”
御龙风想此时说也无益,待平灭北汉之后我自挂冠卸职,还管你朝廷朝令夕改之虑,反正我是不会重蹈覆辙的。想罢,也就不再推辞,而与曹彬叙其旧来。
“枢相曾与先父同朝为臣,且对先父多处庇护,这里谢过枢相!”御龙风说道。
“贤侄既然说道我与乃父同朝为臣,且志同道合惺惺相惜,如若不嫌弃,可视我如家叔。”曹彬说道。
“小侄怎敢高攀?!”御龙风说道。
“如此也能成就一段佳话!”上官剑南说道。
“上官兄说的不错,我看就这样,私下你我以叔侄相称更显亲近。”曹彬说道。于是二人辈分称呼就这样定下来了。
“当年我与你爹爹追随太祖南征北战,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谁曾想会是今天这般境地,你爹性情直率,不善钻营,难免被小人佞臣攻击,可他却满不在乎,还说身正不怕影子斜,连上书自辩都不屑于,又难免留下狂妄自大之嫌。”曹彬说道。
“过河拆桥、兔死狗烹之事哪朝没有,先父不涉朝廷纷争,一心尽忠国事却落得如此下场,也是寒尽天下人心!”御龙风说道。
“好在当今圣上认识到重文轻武的弊端,及时撤除武禁之忌,意在重振武风。”曹彬说道。
“我御龙门毕竟是江湖门派,久不在朝,对朝中动向一无所知,以后还要仰仗枢相!”上官剑南说道。
“上官兄客气了,但凡力所能及,老夫自是责无旁贷。”曹彬说道。
御龙风又提及追魂镖之事,曹彬也是摇头不知,只说在前几年领兵平叛夏州党项叛乱之时,曾见党项族人飞镖技艺高超,但未臻追魂镖之境。御龙风心下留意,待征讨北汉之事一定,自要好好地造访夏州等地,一探究竟。
御龙风提及方才接到龙角部的探报,曹彬听后说道:“北汉朝廷君臣二心,朝臣互斗,对我朝而言乃是好事,我未攻而敌自破。”
“枢相,在下有一事不知当问不当问?”余万千说道。
“此处不是朝堂,没有那许多禁忌,余右使但讲无妨。”曹彬见余万千爽朗汉子,此时却欲言又止,不知是何原因。
“无为教教主、北汉国丞相兼兵马大元帅郭无为是否已投靠我朝?”余万千问道。
曹彬看了众人一眼,思忖着说道:“太祖征北汉时曾派人联络争取,此人虽说修的道家无为之术,利欲之心却比世人更甚,他向太祖提出事成之后至少要册封他为侯爵,虽然我们都觉得他人心不足蛇吞象,但奈于当时情形,太祖便答应下来。”
“照此说来,他做内应,攻城应是事半功倍!”米风修说道。
“哪有那么容易?晋阳城固若金汤,要不然当年太祖皇帝不至于败北而走无功折返。”弓山长说道。
“北汉早与契丹勾结一体,受困之时屡次得其援助,否则也不至于苟延至今。”廖东阳说道。
按说臣下私自议及先帝功过乃是大不敬,但毕竟身在鲁山御龙峰,且都是豪爽的江湖好汉,曹彬心下掠过的一丝担忧稍纵即逝,于是接着说道:“晋阳城确实不易攻克,而郭无为目前是何动向也未可知。”
“刚才曹叔叔不是说许他侯爵,他在内策应吗?”御龙风问道。
“不错,但那是太祖在时,在征伐失利败回之后,郭无为又屡次让太祖兑现承诺,但城未下功未成又岂是兑现诺言之时?”曹彬说道。
“想不到这郭无为功名之心急切至此,真是不可思议!”杨问天说道。
“后来太祖不厌其烦,索性中断了与他的联络。”曹彬说道。
“那此次攻汉,朝廷可曾想再次游说郭无为作内应?”御龙风问道。
“朝廷正有此意,且欲让贤侄代为居中协调,不知可否?”众人没想到曹彬话锋一转,立马把差事分到御龙门的头上了,且刚才毫不动声色,好像余万千提及郭无为身份,方才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接下话来。众人不禁感叹,曹彬能久立朝中不倒,城府自是不浅!
“枢相有所不知,先前御龙门与郭无为有些过节,此时出面怕是误了朝廷大事。”余万千说道。
“只怕一见面非打起来不可,还请枢相另择贤良前往。”杨问天也帮腔说道。
“贤侄以为如何?”曹彬见御龙风没有说话,便问询道。
“小侄在汾州以及武林大会之期确实与他有过过节,但郭无为既是逐利之人,而他此前能投靠太祖,即说明他认清时势而不会过于顾及名节,此时形势更甚于太祖之时,而我携利而去,想必他不会拒之门外。”御龙风说道。
“这么说,贤侄愿意前往?”曹彬问道。
“如能说服郭无为在内策应,则可缩减战争范围,使万千生灵少遭涂炭,那是莫大的功德,小侄自然愿往。”御龙风说道。
“好!贤侄不计个人得失只顾国家大义,真有乃父之风!”曹彬赞赏道。
余万千等人显然不愿御龙门前去犯险,奈何话已说出且有曹彬在场,又不好当面劝阻,只能任他去了。
“朝廷是否还对北汉其他朝臣进行策反?”御龙风问道,曹彬没有听出此话之意,但余万千和杨问天却是明白,御龙风问的无非是郁玖琳,他想保其万全。
“据我所知,目前没有,北汉大将刘继业无敌之名在外,太祖和当今有意揽为己用,奈何他忠君之心可比金坚,派去游说之人差点被他杀掉,此事只能作罢。另有一位郁将军,因为摸不清他的底细,只知他与郭无为常常针锋相对,是以没有把他列入策反之列,以防另生枝节。”曹彬说道。
御龙风听曹彬说没有将郁玖琳纳入劝降之列,心下反倒松了口气,想到如若此次征汉使郁玖琳认识到复国之望何其艰难渺茫,决心受挫,自此卸下这沉重包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我需再劝她退出这没有胜算的战争,既是她不退却,我也要在混战之中保其性命无虞,否则自己将痛苦一生。显然,御龙风已将郁玖琳作为自己的心上之人,他为这样一个柔弱孤苦的女子为了那不可实现的王族遗愿而在男人的世界里摸爬滚打感到可悲可叹,他想去做她可以依靠的臂膀。
“朝廷用兵方略可已定下?”上官剑南问道。
“目前正在研拟之中,还需御前会议决定,预计会派五路大军分攻合围。上官兄既被朝廷委任为大将军,还请尽快与御龙掌门拟定先锋人选之后移驾汴京,以做周详之策。贤侄也把门内事务尽快处理安排之后前往北汉,早做内应准备为好。”曹彬说道。
御龙风和上官剑南皆应声答应,尽量做好安排之后即刻动身。曹彬也不多做停留,马不停蹄赶回汴京调度军队粮草去了。
百度搜索 御龙门之武禁初开 天涯 或 御龙门之武禁初开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