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甘露遗恨 天涯 甘露遗恨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第四部分  国舅入仕
1.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宋申锡束手无策,他没有想到文宗会听信谗言,将王璠的新军头领免去,更让他无法理解的是,居然让杨承接替了新军。
杨承是什么人?贪得无厌的小人,之前像狗一样跟在王守澄身后,因为争功险些被王守澄杀死,如今倒好,又成了国舅爷的新宠。
其中还有一桩百思不得其解的新鲜事,王守澄为什么会同意杨承接管新军?就算有太后和皇上的旨意,王守澄什么时候把这些旨意当回事。以前还指望王番能帮助皇上挽回危局,现在看来已经无望,苦心打造的新军一夜之间归到了对手的麾下,皇上手头唯一一根救命稻草也被人拿走了,看来大唐中兴真是无望了。
接下来的事情更是匪夷所思,王守澄在李训的怂恿下,指使亲兵抓到了宋申锡的管家宋才,宋才禁不住严刑拷打,屈打成招,指认宋申锡意图谋立漳王李凑。
文宗听了王守澄和李训的奏报,火冒三丈,下令立即拘捕宋申锡。
李德裕觉得这事太过仓促,便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皇上,光凭宋管家一人的证词就给宋申锡定罪,不合符我朝法律,还请皇上三思。”
站在大殿左侧的王守澄朝郑注眨了眨眼,郑注心领神会地点点头,走到李德裕面前,厉声问道,“李大人身为内阁首辅,宋申锡犯下欺天大罪,还敢在皇上面前为他辩解,莫非大人也是同谋?”
李德裕没有理会郑注,继续说道,“皇上,宋申锡一事还需慎重,万不可操之过急,失去股肱之臣啊!”
此刻的文宗根本听不进任何谏言,李德裕急得连连磕头,血水顺着面颊直往下流,花白胡须上沾满鲜红的血液。文宗也有些不忍,忙命人将他扶起。
“李爱卿,你这是何必?宋申锡勾结漳王意图谋反,难道还不能抓?不能杀?”
“皇上万万不可草率,不要中了奸人的诡计啊!”
“奸人?谁是奸人?”郑注差点没跳起来,指着李德裕的鼻子大声说道,“你偏袒宋申锡,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还敢说别人是奸人……”
李德裕根本瞧不起这样的小人,也不屑跟这样的人说话,但对方气势汹汹,必须煞煞他的锐气,于是回过头上下打量了一下郑注,“试问你是什么人?一个内廷小官也敢在朝堂上议论国家大事?是谁给了你这样的权力和胆量?我大唐自建朝以来,宦官不得干预朝政,难道你忘了祖训?殿前卫士何在,还不将此以下乱上的大胆狂徒拖到殿外乱棒打死?”
李德裕身为内阁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旦发威,还是很有震撼力的。当下两名带刀侍卫直冲到郑注跟前,将他按倒在地。
李德裕一句“祖训”,把文宗的口也紧紧锁住了,他知道这是王守澄的授意,这些人也太不把朝堂当回事,太不把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李德裕能够帮忙出口恶气,这倒是他始料未及的事情,心里不免暗暗欣喜。
王守澄知道这事闹大了,因为宦官的身份,又不敢再冲上去为郑注讲情,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郑注被卫士拖走。虽然郑注不够争气,上回派他到福清县灭了那张书吏,结果倒被人家说服,灰溜溜地回来了,但毕竟是自己培植多年的亲信,不但有主见,而且很听话,今天不顾后果冲上来代替自己说话,也只有他才能做到。这样想着,兔死狐悲的伤感立刻涌上心头。他知道自己小看了这个李德裕,也高看了那些拜倒在自己门下的官员,关键时刻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郑注求情。
搬掉了郑注这块拌脚石,李德裕终于舒了口气,他再次向文宗求情,“不知皇上有没有想过?当初宋申锡曾为皇上业师,后来提拔为宰相,除了书生气多了点,对大唐江山和皇上是忠心的,他以前确实与漳王有过交情,但朝中又有多少人受过漳王的恩惠,甚至还有书信往来,难道都要抓起来治罪?”
“爱卿这是改换话题,宋申锡的管家举报他谋反,这事还能有假?”
“皇上有所不知,宋才两年前才到宋府,就算宋申锡与漳王有联系,他也不可能知道具体情况,何况是谋反这样的大事,他一个下人怎么可能知道?”
听李德裕这么一说,文宗也感到事情确实蹊跷,“现在人证、物证已交给刑部,依爱卿之意如何处理为好?”
王守澄很想站出来阻止李德裕,便希望有臣能帮他说说话,把宋申锡谋反的案子办成铁案。但郑注的死已经让众人禁苦寒蝉,唯求自保,并没有一个以身犯险。王守澄特别希望有奇迹出现,但没有。
李德裕再次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打算,“皇上,念在宋申锡有功于朝廷,而且谋反一事查无实据,不如降职使用。”
文宗本来说是个没有主见的人,便不假思索挥了挥手,“就按爱卿的意思办吧。”
三天后,宋申锡被贬为开州(今四川开县)司马,为防意外,李德裕特意请皇上下旨由千牛卫队派专人护送,王守澄想在半路结果宋申锡的计划再次泡汤,气得大病了半个月。

百度搜索 甘露遗恨 天涯 甘露遗恨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甘露遗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湖湘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湖湘人并收藏甘露遗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