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甘露遗恨 天涯 或 甘露遗恨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13.文宗听太后一说,心里便凉了半截,原来指望王璠为自己扳回残局,现在好了,内有王守澄虎视眈眈,外有漳王李凑枕戈待战,好不容易到手的江山眼看就要旁落他人之手。想到伤心处,不由得嚎啕大哭。太后既心痛儿子,又感到孤独无助,只好陪着落泪。
文宗嘎然止住了哭声,他知道凭着自己的哭声是不可能把江山夺回来的,只有反戈一击才是最好出路。
他用求助的眼光望着太后,哽咽着说道,“不知母后可有办法解救这危局?”
太后爱怜地抚摸着文宗的脸,“举目朝中,可信任之人确实太少,就算有忠臣良将,不是没权便是手上无兵,怎么帮你解得了这危局。”
“难道就这样把江山拱手交给他人?”
“当然不能!”太后猛地一拍着桌案,“如今就看你这个皇上下不下得了决心!”
“我有什么下不了的决心?您便说无妨。”
“马上撤了王璠的职权,让杨承接替新军首领一职!”
“谁?杨承?”文宗诧异地回应着,“杨承可是朝廷通缉的要犯,怎么可以担当此重任?”
“皇上见过杨承犯法吗?当初他在福清县找到了国舅爷,谁知王守澄的亲信李训在这时候回到了京城,用重金贿赂王守澄后,才改派他负责迎回国舅爷,杨承不服,王守澄便把莫须有的罪名安在了他的头上。你说,他不逃跑还能怎样?难道还等着王守澄来取他的人头?”
“可这事毕竟不是儿戏!就算他被诬陷也应该来找朕啊,我可以帮他伸冤的,”
太后苦笑着说,“我的好皇上啊,杨承就算想见你,能见得到吗?王守澄的手段你还不知道,他会让杨承活着见你?”
这倒是实话,文宗很清楚王守澄在朝中的地位,三朝元老裴度就是在他的排挤之下离开京城,内阁四人中就有两人是他亲手安插进来的亲信,杨承能保住一条性命已经很不容易了。但仔细一想,觉得还是不妥,安排杨承接替王璠,王守澄肯定会反对,到时候怎么收场?
“你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没关系,国舅爷早就想到了这点,只要提前安排杨承与王守澄见面,让他们消除误会,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母后,你有没有想过,杨承曾经是王守澄的死党,如今让他们重归于好,岂不是更麻烦?”
“我已经跟杨承见过面了,你只要给他一个三品官职,他定会死心为你效命,至于王守澄,只要能够对杨承的事睁只眼闭只眼就行。其他的哀家都有安排,哦,还有一件事忘了跟你讲,之前寻找国舅爷功臣还有一个是福清县的书吏,哀家的意思是把他也调到国舅爷身边来,听说那人足智多谋,堪当大任。”
“国舅爷的话也信?”
“你到现在还是没把他当自己的亲舅舅吧?人家可是为你操碎了心……”
文宗害怕太后因此生气,连忙改换了语气,“母后多心了,我怎么会不把他当舅舅呢,既然这样,就按您的意思办吧。”
王守澄根本没想到杨承会跟自己见面,而且是在国舅爷府中,他深感造化弄人,原来担心掣肘自己大事的眼中钉,如今成了国舅爷的座上宾,而且还要出任从三品的新军指挥使,但意外归意外,王璠这块拌脚石总算被搬走了。这样一想,他还真不打算再动这个人,既然人家已经依附史大奈这个假国舅爷,大家就成了一条船上的蚂蚱,跑不了你,也跑不了他,说不定将来还能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文宗事后总觉得上了当,但到底是上了谁的当他一直想不清楚,说是王守澄吧,这次他根本没有参与弹劾王璠,说是国舅爷吧,也不像,他无职无权,每天无所事事,一看就不是干大事的人,犯不着为这事出头。他把身边的人都想了过遍,唯独没有想到杨贤妃。
凭着自己对于宋申锡和王璠的了解,用忠心不二来形容应该不过分,为什么所有的矛头都指向这二人?宋申锡当初进内阁的时候就一波三折,除裴度等老臣外,几乎无人支持,说明有人对他入内阁很忌惮,但当初并没有人说起他跟漳王李凑的关系,直到王璠执掌新军,李漳才慢慢浮出水面,难道这里面有什么玄机?
有一件事,文宗很清楚,那就是依靠新军制约王守澄的计划恐怕落空了,新上任的杨承表面看起来效忠自己,确切地说是效忠国舅爷和太后,但之前与王守澄的关系呢?谁能保证他们不是在合演一场苦肉计?
文宗突然对未来充满沮丧,他没想到每次都陷入被动,身为皇上,大是大非面前只能按照别人的意图办事,除了要听太后的话,他还得看王守澄等人的眼色行事,这皇上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文宗越想越纠结,忍不住流下泪来。
百度搜索 甘露遗恨 天涯 或 甘露遗恨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