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隋定乾坤 天涯 隋定乾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事情往往也是凑巧,自从宣武帝元恪亲自接管朝政之后,宠幸的朝臣便开始擅自专权,而那些北魏的王公贵族却是很少能与皇帝见面,元禧对此很是不满。
斋帅刘小苟曾多次对元禧说过,皇帝身边的人经常说是要杀掉元禧,原因是元禧对皇帝不忠。元禧听了之后心里非常害怕,因为这个时候自己手里已经没有实际的权利,如果不进行反抗的话真的就会小命不保,所以心里是非常的恐惧,经过一番深深地思考之后,元禧终于下定了决心,想要大干一场,准备和皇帝对着干,于是他找到了自己的大舅子给事黄门侍郎李伯尚开始密谋,打算策划举兵谋反。
这次参与谋反的人员名单上有咸阳王元禧、给事黄门侍郎李伯尚、氐族的无行王杨集始、杨灵祐、乞伏马居。然而密谋造反的众人从表面上看似团结一心,一致造反,可是在行动上和设定的计划却是一片混乱,根本没有制作出具体的方案,而且行动也是非常的迟缓,过程当中反反复复,始终犹豫不决,众人最终也没有商量出个好的办法。总之,还是那句话,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此粗略疏忽的商议结果,泄密是迟早的事情。
这个时候正好赶上宣武帝去北邙打猎,元禧听说后便与同党们在城西的西小宅集合,准备等待时机好袭击宣武帝,同时派了长子元通暗地里跑到河内去起兵响应。
就在各方面都布置妥当之后,乞伏马居忽然对元禧说自己要及早回到洛阳城中去,率兵先将城门关闭,等皇帝发现之后必定会朝北向桑乾的位置逃去,元禧趁乱便可以把黄河桥给拆断,到那时割据一方,就可以做黄河以南的皇帝,岂不妙哉!
可是这几个人的意见并不统一,有人主张事不宜迟,需得立即行动,有人却赞成暂且缓一步,就这样一直从早晨争论到了下午也没商量出个结果来,这元禧却也是犹豫不决,思来想去还是让大家先散去,但是说好谁都不许将件事情泄露出去,于是大伙便各自散去,元禧自作聪明,本以为这场密谋被安排的天衣无缝,不会有人知道,可是让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的是,众人刚刚才约好谁也不许将这谋反之事泄露出去半个字,可是大伙前脚一散,那氐族的武兴王杨集始刚出门便骑马奔向北邙向宣武帝高密去了。
当时北魏设有一个武官职位,叫作直寝,就是伴随在皇帝身边的侍卫。此时有两个直寝一个叫作苻承祖,一个叫作薛魏孙。
这二人平日里与元禧多有来往,此时又互相密谋,想要协助咸阳王谋反,所以便一直待在皇帝的身边伺机动手。这一天宣武帝元恪正在佛塔底下的阴凉地方睡觉,薛魏孙随即目露凶光,手持佩刀,想要趁此机会将皇帝杀死,只见刀锋寒气逼人,刚要下手,却听苻承祖说出一句慎人的话来,就是杀天子的人会得癞疮。
薛魏孙闻言也是心下惊惧不已,于是便又收起了佩刀,没有对皇帝下毒手。
就在过了不一会儿,元恪睡觉睡醒了,神情显得很是淡然,还不知道自己刚才已经是险象环生,正在这时候杨集始也赶来了,向他告知了咸阳王元禧密谋造反的阴谋。宣武帝一听,不禁大惊失色,因为此时身边的卫士大多都出去追逐野兽去了,眼下根本没有几个人,在这仓猝之间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现在担任左中郎将的于忠对宣武帝说起自己的父亲于烈一直留在京城就是为了要应付突然发生的变故,此时已经早有防备,皇上根本不需要有任何担心。宣武帝听了这话,心中顿时松快多了。
宣武帝当即派于忠骑马前去京城观察哪里的情况,待于忠赶回去一看,只见于烈早已将城中的兵力分布妥当,各处严加防备,城里早已是固若金汤。
于忠与父亲相见之后将皇帝的吩咐转达给他,说起咸阳王元禧谋反一事,父子二人都是神色黯然,于烈想了一会儿对儿子说道:“你这就回去转告皇上,就说我虽然年纪已经老了,但是心力还是够用的,元禧再怎么猖狂,对我来说都不足为虑,只希望皇上能立即收拾车驾慢慢返宫,以便安定人心,其余的事情都交给我就行了。”
于忠将原话如实告知宣武帝之后,宣武帝不禁甚是欣慰,从华林园一直回到宫中,之后摸着于忠的后背说道:“你才是我比较放心满意的。”
这个时候元禧还不知道事情早已败露,竟然与姬妾以及身边的人住在名叫洪池的地方,并且又派那斋帅刘小苟去向宣武帝告知说是自己在巡视检查田野里的收割情况,谁知那刘小苟到了北邙之后,遇到了守城军士见其穿着红色的衣服便觉得可疑,便要来杀自己,心里自然害怕,好在灵机一动,本来要报告元禧巡视田野的事情,到了这个时候为了保命便将元禧要谋反的事情告诉了众军士,于是留住了一条小命。
直到有一天夜里,元禧的手下突然慌慌张张的跑到他的面前,上气不接下气的说:“殿下图谋大事,事情本来已经挑明,可是中途忽然停止,如此一来便容易泄密,您现在怎么还这么宽心自在?”
元禧一听,眼珠子一瞪,顿时有些不耐烦了,怒道:“本王自己的身体自然知道该如何爱惜,难道还需要你们这些下人来提醒么?”
这名手下好言相劝却挨了元禧当头一棒,思来想去还是有些担心,于是又忍不住地说道:“殿下此时可知您的长子元通已经渡过黄河,已经在河内将兵力分布好,只等到时候两头相互接应,便可一举成功,可是现在我们却在半途之中又停止了行动,如此一来我们双方互不通信,岂不误了大事。”
元禧冷哼了一声,道:“这个你又何必担心,我早就派人去追他了,估计现在应该差不多该回来了。”心下对自己的安排极具信心,对手下所说的话很是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布置非常稳妥。
元禧举事如此不谨慎,注定是要坏事,他现在哪里知道,此时元通已经到达了河内,按照事先的计划将兵力分布好,并且放出了囚徒,没有等待号令便已经开始行动。
可笑这元禧、元通父子俩自认为各方面都布置的十分稳妥,哪里想到厄运正在朝他们逼来,就在这个时候,朝廷已经知道了元禧谋反的事情,宣武帝将整件事情的处理权交到了于烈手中,于烈立即派手下直阁叔孙侯带领虎贲三百名卫士前去洪池捉拿元禧。
元禧得知自己谋反的事情被泄露,马上要面临大祸,登时吓得魂不附体,心想这一次皇帝一定会致自己于死地,再不逃就来不及了,于是赶紧收拾好东西开始从洪池往东南方向逃跑,此时手下的随从也就几个人,其中有个将领名叫龙武,逃到最后只有他紧紧地追随着元禧。
二人一路上狂奔不止,生怕被后面的追兵捉住。二人一旦落入朝廷卫士之手,必定会以谋反罪处死。
元禧和龙武跑出很远之后很是辛苦,心中又是恐惧又是害怕,于是便想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得到缓解,这个办法让人听起来很独特,并且十分可笑,元禧竟然让龙武给他出一个谜语,趁着猜谜的时候会分散注意力,并且能迅速忘记眼前的疲劳和痛苦,还能忘记自己在逃亡,从而消解心中的压力。
龙武苦想了许久,猛然间想起以前曾听过一个谜语,谜面是:“眠则同眠,起则同起,贪如豺狼,赃不入己。”
若是单从谜面上来看,根本就是在讽刺元禧贪污受贿,但是到了这个时候这二人都没有工夫去理会这些,龙武既没意识到这个谜语已经冒犯到了元禧,而元禧也无暇顾及这一点,苦苦想了半天,说道:“谜底应该是眼睛的‘眼’字。”元禧解谜的能耐不错,这个说法的确是说的通的。
龙武却摇了摇头,因为他知道这个谜语的答案,是个“箸”字,就是筷子的意思。其实谜底猜对猜错都无所谓,关键是在这危难之时帮助二人渡过最难熬的时光,等二人渡过洛水之后,到达柏谷坞时,元禧对龙武说道:“照这么一直跑下去,你要做出最坏的打算,恐怕你要与本太尉死在一处了。”
龙武是个非常讲义气的一个人,听了元禧的话,只是微微一笑,非常诚恳地说道:“若能与殿下同生共死,虽死犹生。”
随后二人便被追兵给捉住,元禧押至华林都亭,而龙武被锁上上千斤的刑具,当时宣武帝下令不许给元禧水喝,正赶上天气格外的炎热,元禧又饿又渴又闷,真是生不如死,就在奄奄一息的时候,侍中崔光命人给他端来一升牛奶,被元禧一饮而尽。
之后宣武帝元恪当面诘问了元禧策划谋反的经过,图谋弑君乃是不可赦免的死罪,与其同谋伏法被诛的有十多人,他的几个儿子也都从皇族的名册中被除名,只留给了他们少量的财产和奴婢,其余的家产全部赏赐给赵修与高肇,另外的家资也被分给了朝廷的大臣。
元禧死到临头,与几位姊妹做最后的告别,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元禧字字如珠玉一般珍贵,可是说着说着话题就转移到了元禧的两个爱妾身上,这让众姐妹异常恼怒,指责元禧平时贪财好色,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现在还好意思再提他们。”
元禧羞愧难当,终于在景明二年五月,被赐死在家中,当时只有二十九岁的元禧大舅子李伯尚连同弟弟李仲尚也都因此被诛杀。
当时咸阳宫中的宫女为元禧的一生作了一支歌:“可怜咸阳王,奈何作事误?金床玉几不能眠,夜踏霜与露。洛水湛湛弥岸长,行人哪得度!”
元禧生平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个是贪财,一个是好色。孝文帝在位的时候知道弟弟有这么严重的问题存在,就曾经多次提醒过元禧, 可是根本没有什么效果,直到有一次孝文帝说道:“我观天象有谋逆之气,你将来会图谋造反,但最终会失败,你自己也会因此受难。”事到如今果然如孝文帝所言,元禧谋反事情败露被赐死,长子元通被河内太守陆琇斩首,并派人将首级送往朝廷。但是朝廷却指责陆琇在元通等人占据河内时不拘捕元通,却在其失败之后将其斩首,分明是与元通合谋,于是便将陆琇征召到京城,经过廷尉审理,最终死在狱中。    
咸阳王元禧的由于犹疑不决而错失了造反良机,致使自己被赐死,从此宣武帝也渐渐地疏远了宗室,北魏朝廷也在一天一天的衰落。

百度搜索 隋定乾坤 天涯 隋定乾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隋定乾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瀚海孤云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瀚海孤云剑并收藏隋定乾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