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皓月之光 天涯 皓月之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李荷母亲夏红莲,是百货公司办公室主任,不大不小的一个官儿,作风却像一个大官,强悍、果断、说一不二。一次张济夫去她家,李荷不在。他刚要告辞,却被夏红莲留住,她尖利的目光盯着他,说,我晓得李荷跟你的关系,我能理解年青人的爱情。我也不守旧,不要门当户对,但你们不合适。按晚婚政策,我家李荷也快到结婚年龄,女娃儿不能把岁数拖大了。你有结婚条件吗?没有固定单位,没有固定收入来源,没有房子,用啥子跟我女儿结婚?你老实回答我,有这条件,我不反对。没这条件,为你好,为李荷好,离开她。
话虽是问话,却比命令更干脆。夏红莲说到这里,又补充一句:李荷开不了这个口。这个恶人我来当。
张济夫不理解夏红莲为啥要替女儿做决定的内心,但他尊重这种决定。当妈的,哪有不为自己女儿“好”的?他不愿意正视那尖利的目光,内心是无比痛苦,脸上却装得很坦然:
“伯母,我离开。”
夏红莲得到张济夫的承诺后,第二天很得意地对丈夫老李说,我替女儿解决了一件难题。丈夫叫李清水,正在茶几旁看报纸。李清水在家也是一杯清茶、一份报纸,不晓得是喜欢看报,还是没啥别的喜欢的。
听到妻子的话,李清水摇摇头:“你呀,当领导当到家里来了。我看张济夫这个年青人,人品不错,有了机会,会有出息的。”
“机会?就他家那种知识分子家庭,早就不吃香了,能有啥机会!现在的知识分子,早就成了马尾巴,知识分子的作用也早成了马尾巴的功能!你说还有啥子机会?”
“马尾巴的功能”一语,是当时一部电影中的台词。该电影反映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这句台词就是其中讽刺批判知识分子的。一部革命电影,通过行政手段到处放,重复放,这句台词也自然家喻户晓了,多年后,电影叫啥名字早没人记得,而这句“马尾巴的功能”反倒成了“经典”,常常为人引用。
老李在家,是清水衬红莲,居于“二把手”位置,地位低一档。一听妻子说“马尾巴的功能”这话,也忍不住一笑,不跟妻子争了。再者,他虽说了“有了机会,会有出息的”,却也真看不出有啥机会,还得等多少年。就说:
“那你给小荷好好说,我看她对张济夫很上心。年轻人的想法跟我们不一样,你不要像管下级那样管她。”
说完,又继续埋个脑壳看报纸。
夏红莲看着他脑壳顶上稀疏的头发,不屑地哼了一句:轮不到你来教训我!
把张济夫打发后,夏红莲眼光柔和,充满慈爱,对李荷说:“小荷,你工作已经稳定了。应该考虑成家了。你二十四岁都满过了,再找一个朋友,相处一年两年,把婚结了。”
一阵惊愕后,不用问,李荷晓得张济夫不来家的原因了。自己这个作风强悍的妈,替自己把张济夫打发了。她一句反对的话都没有说。
夏红莲觉得女儿漂亮,有体面的工作,家庭条件也好,再加上自己社交圈子广泛,很快就能找到如意郎君。她的分析很对,确实找到了许多各方面条件不错的人选。但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每次相亲,李荷要嘛不去,要嘛对男方说,自己有男朋友。这直接影响到夏红莲的声誉,她很生气地说:
“小荷,你咋个这样,把你妈的脸面都丢光了。你不愿意,也事前告诉我一声嘛!”
“妈,你替我打发张济夫前,事前告诉过我吗?”李荷的话很平和,却不容置辩。
夏红莲被女儿堵得回不了话。看来女儿是晓得内情了,她在心头恨道:这个张济夫不守信,居然告诉了女儿。其实她错怪张济夫了,张济夫并没有告诉李荷,是李荷猜出来的。
夏红莲这下才晓得,女儿不跟自己争辩,是主意早定。她再强悍,也不能把女儿绑着去相亲,斗不过女儿,只能在丈夫李清水面前发牢骚:现在这个晚婚政策,不晓得是那个缺德的家伙想出来的。女的要25岁后才可以谈恋爱结婚,单位上还要控制一下。到了二十几才忙这些事,弄得不好,就拖成了老姑娘。
李清水听见了她的话,不想接话,仍旧低着脑壳看报纸。夏红莲一看自己的情绪抒发,得不到回应,立刻生气了:
“老李,我在跟你说话!一张破报纸,从早看到晚,你就不嫌烦啊!是能吃,还是能穿?单位上学习,报纸轮换着念一遍就拉倒,有哪个正经看?都晓得是扯靶子的!你还当个宝。”
在茶几旁的李清水,这时才丢开报纸,抬起脑壳,摸了摸稀疏的头发,大度地嘿嘿一笑,根本不介意妻子的态度,几十年早已习惯了。却正色道:“老夏啊,这话在家里说说就行了,不是我们能操心得了的事。你是党员,又是当领导的,在外面说话小心点,有些人爱抓小辫子,爱举报。小荷性格有点随你,她的事,我看由她吧。你少管点。”
得到丈夫的回应和关爱,夏红莲气消了一大半,仍然哼了一句:轮不到你来教我。
以后,夏红莲虽然为女儿的事急得不得了,却也没办法,干着急而已。
李荷到张济夫家,对张济夫说,我晓得了,是我妈捣的鬼。她也是为我着急,之前是我错怪你了。我原来说过,只要你等我,我绝不负你。现在我已经回到城里,我等你,就看你负不负我。
张济夫很感动也很为难,说你妈说得对,那三个条件,我一个都没有,咋个结婚?李荷很干脆地说,我的条件只有一个:“你不负我。”
张济夫29岁那年,高考恢复。当张济夫拿到入学通知书后,夏红莲第二次召见了他。看见熟悉的李家,他已经好几年没有来过了,站在厅里,女主人没有让座,他也不敢坐,心中不禁感慨万端。夏红莲却不由他在那里感慨,用尖利的目光盯着他,劈头一句话:
“你收到通知书几天了?”
“一周了。伯母。”张济夫以为对方关心自己,很感激。
“你还想干啥子?”
“我干……啥子?我没干啥子呀!”
张济夫完全被“丈母娘”忽然改变的问话搞蒙了。素来机敏且能言善辩的他,不晓得对方的话指的是啥。一看他真是没醒悟,夏红莲尖厉的目光缓和了一下,语带讥讽地说:
“你不是‘高中’了嘛,还愣着干啥?我女儿等你多少年啦?掰着指头算算。比戏文里唱的寒窑十载还多!小荷总夸你聪明,我看你是假聪明。你还想把她拖进30岁!其他都别说了,明天就去办结婚手续!”
夏红莲的话是有远见的,其时实行晚婚晚育政策,要到规定年龄,女的要满25岁,男的要满28岁后才有第一步资格。这第一步资格有了后,才能在单位排队,由单位开出介绍信后,才能到街道的民政部门登记结婚。哪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审核程序,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或被取消资格或往后拖延。拖多久,很难说。夏红莲的话让张济夫醍醐灌顶,这才明白过来。
夏红莲把大事交待完毕,丢下张济夫进里间去了。张济夫这时才顾过来看李荷,想问她的意见。李荷点点头,表示她明白发生的一切。
李荷送他出门,挽着他的手温柔地说:
“你别生气。这是我妈的意思,事前没有告诉我。但这次我同意她的意见,不过,还是由你决定吧。这样多年都等过来了,不在这早晚。”
张济夫感动得挽紧了对方的胳膊,说:“我也同意。但这事是不是太突然了,结婚总得给我父母打个招呼吧。再说,啥都没有呀!总得有地方住才行啊!”
“只要你同意就行。其他东西你也不用操心。放心,也不是让你当上门女婿,我妈已经另外找到房子。”
张济夫还能说啥,看来丈母娘早把事情准备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是那一纸结婚证了。他紧紧挽着李荷的手,表示从心底的乐意。
第二天,出人意外,夏红莲两口子亲自登临张家门,夏红莲要趁热打铁。搞得张济夫父母有点难为情,因为昨晚张济夫才把这事跟他们说了。夏红莲眼光和蔼亲切,开门见山地说:“两亲家,济夫和小荷岁数不小了,不能再拖了。我也没有先征求你们的意见,已经把一切东西准备好了,房子也有了。你们要不反对,今天就让他们去领证,在济夫进校前就把事情办了。”
张济夫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李荷跟儿子相好的事,他们是晓得的,对李荷也很满意,只是觉得这结婚也太突然了一点。面对夏红莲“恩赐”的作法,虽然晓得是好事,心头也有点不舒服,放不下那“矜持”的面子。但也觉得儿子应该给李家一个交待,况且,冲着小荷的十多年等待,还有啥好说的,还顾啥矜持?李父很真诚地回答:“我们没有意见。只要孩子们愿意,只要他们好就成。”
就这样,张济夫和李荷在他上学前就把事办了。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77级大学生,在众人眼里有一点“身价百倍”的意思,所以,当着张济夫的面,夏红莲虽然照旧“敲打”他,但在一些熟人、同事面前却神气地提到女婿的新身份。

百度搜索 皓月之光 天涯 皓月之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皓月之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山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茅并收藏皓月之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