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三次方膨胀 天涯 或 三次方膨胀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在意大利中部山脉的盆地中,有一处叫做佛罗伦萨的城市,它是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达芬奇的诞生地。而在公园2049年,这里举行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会议,G20峰会,世界多极化的体系基本确立,联合国虽然依然负责着杂七杂八的任务,有各种各样的表决和会议,但所有重要的决定,几乎都从G20峰会产出了。这次的G20峰会已经到了晚宴环节,太阳从地中海投射过来的阳光带有独有的浪漫气息,虽然天空上没有多少云,看不到火烧云,晚霞的美丽却让人们不时的回头张望留恋。
林峰生是一个中国本土出产的博士后,有着中科院青年教授头衔的他,出现在这个G20峰会不会有一丝一毫的违和感。他就是为了这种高端环境而生的人,学识渊博,硕果累累的人很常见,头脑清晰,逻辑严密,灵机应变似乎在这个场合也算不了什么。但是同时做到前两者,而且还能左右逢源,和谁都聊的上,和谁都有话谈,甚至短短几句话后,就能让对方心悦诚服的成为一个倾听者,崇拜者,这种气场还真不是谁都有的。这不,他和一位瑞士银行家聊上了。
林用英文银行家说和:“Luca先生,我没有记错的话,您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父亲了对吗?”
Luca很开心的笑了:“您肯定记得的两年前在北京,我妻子怀孕,我不认识其它医生,只好找您帮忙预约的事情,哈哈”
林:“我的荣幸”
Luca:“我听说您现在还在为空中城市这个项目奔波,进行的如何了?”
林:“您很快就会知道了,哦,不好意思,我该上台讲话了,一会儿聊啊”
Luca:“当然,祝你好运”
林峰生对于刚才的小插曲处理的十分得当,不会让Luca感觉被忽视,他在会议结束后也未必有事件真的去和Luca叙旧,但话这样说是当真漂亮,关心的到位,就算有求于人也不过于尴尬,总是能以一个不错的开场介入,这是本事,需要对于人心的把握和各种素养的积累才能做到。
且不说他这八面玲珑的本事,就是他本身在高弹性薄膜还有耐氧化长链条纤维的研究领域上,也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用句学术圈儿的话说,他这有着50多篇SCI,影响因子累计达到187,年纪却刚到30的学者,还真不多见。说他著作等身,不为过,别看他名字里又是峰又是生的,身高却刚172cm,还没他的影响因子高。看来应了那句老话了,男人的身高和他的才华成反比。甭问谁说的这老话,反正2019年的时候,真有人经常用这样的话形容当时的中国首富。
林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这样说有点贬义,但30岁做到这个位置上的人,高效恐怕是没法绕过去的一个坎儿,普通人也就只能仰望一下,从学术的角度看,这些风云人物可不就和修仙世界里那些让世界为之变色的神仙一般高不可及?他来这G20峰会的目的其实是要游说各国投资建造Air City—天空之城。他其实名利早就都不缺了,你说他要建的这个东西是个啥?且往下看:
林峰生走向讲台,硕大的有机透明膜光栅裸眼3D显示屏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标配,这要归功于光子晶体领域的进步,此刻台下的人眼里能看到的就是林和整个幕布相比小的可怜,而幕布后面是一面欧式风情的墙壁,不过大家的眼睛实际上对焦在了墙壁的后方,屏幕上显示出一个巨大的蓝色星球,以快动作播放旋转着,太空梭和城市的灯光交替织绘成了一副太空交通图,渐渐的一个巨大的银灰色凋的太空城市缓缓划过,占据了大半个画面。镜头拉远,展示了一个在地月距离中间出现的一个巨大的球星卫星,图示上标注它的直径是50km,当然这对于地球或者月球来说也就是块石头而已,但是对于人类来说,这意味着太空时代的第一步。
不过画面很快跳转了,出现一行字,Do you want it possible?
显然这东西还不是真的,只是个构想而已。
在做的都是各国政要,科幻片看完了,各国的人精又岂能不知道林的意思?无非又是来游说他的Air City 项目了。其实林也不是第一次游说了,这个概念他在8年前有了些许名气后就已经提了出来,还写了一本介绍这个天空之城概念的书,无非就是建个超大型的气艇嘛,然后再在上面装条轨道炮嘛。原理是这么个原理,但细节上有点不同,比如他提到的气艇可不是一般人概念里的气艇,而是由一个个边长100m左右的正八面体所组成的长宽高总体积达到10km*10km*3km的模块化气球阵列,当然还有10km长的超长轨道炮用来向太空发射物资。这样的计划的好处核心是在于可以省去大气层段的空气阻力能耗,还有反冲式火箭所浪费的大量燃料,最后通过不断的运送模块化的小物件而逐渐组成一个大型的太空城市,随后就是跳到月球殖民,然后就是老套的利用月球矿产建设更大推进力的宇宙飞船,星际殖民计划等等。不过所有这些后续的想法都没法离开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如何大批量的把地球上的人和物资运上太空,林的方法是现阶段非常可行的一种方法,当然这个计划也不便宜。
林正在台上讲着人类迈向太空的必要性和可观的回报,比如太空上的太阳能发电站,月球的氚储量,小行星带的矿藏等等。然而台下的观众们却已经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显然林面对这一个个利益集团的代表和首脑们,可能也就是个体面的笑话罢了。一位美国外交部的年轻官员Jeff用一个尖锐的问题打断了林的演讲,使得局面变得更加不好掌控。
林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这样被打断是他可以想到,但遇到后还是没法避免心理产生了一丝波澜。有本事的人总是有点脾气的,当你在重要讲话被当成废话随意打断的时候,他的高位并没有成为他的依仗,反而让他潜意识里觉得尊严被挑战,好在最终林的城府战胜了他的傲骨。
他整理了一下笑容,用开玩笑的语气答道:“先生,我就是来这里回答问题的,您当然可以问任何问题。”
Jeff的套路来自美国硬实力的傲慢,显然他习惯了用强势的姿态去测试别人的下限。在他们的套路里,这招叫做”Prob”。但显然林的回答还是不卑不亢的,似乎这招没用,于是按照老美的思维套路,接下来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要建设这样的空港,需要人力物力咯,谁来提供这些东西?这些现实组合拳一打下去,Jeff有自信让这个家伙闭嘴了,因为显然他现在对于如何利用好这个宴会,和俄罗斯大使搞好私人关系更加感兴趣。因为这对于他的职业稳定性十分有帮助,他需要和俄罗斯人有足够好的关系,以避免自己可以被轻易替换。
Jeff是这样想,也这样忠实的履行了他的想法。他提问到了钱和可行性的问题。这些本来是林打算放到最后压轴的牌,此刻正好顺理成章的打出来,虽然少了点过渡,但似乎效果不会更差。
顺势而为,想要做成什么事情,还真得好好考虑这四个字。
林顺势开始介绍当前项目的进展。
他用手指向了天空,各国政要们显然不太熟悉这个架势,于是都很本能的顺着他的手指的方向,朝天空望去。太阳已经落下地平线,天空呈现一抹深蓝色,但有个似乎像水晶一样造型的银白色的突兀斑块突兀的出现在了天空上。人们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很好,林心里这样想着,加把火。
林朝着天上边看边说:”大家不必惊慌,那不是外星飞船”他顿了一下,“我也不是外星人派来的奸细”人群对于这个幽默的效果还算满意,很配合的笑了一下。
随后他解释那个银色斑点到底是什么。
原来那是他早早安排升空的一个气球模块,这个由100来个气球模块组成的庞然大物已经飞到了50km的高空,气球内还有氢气,但在整个高度上,担心的不氢气和氧气混合后产生的爆炸,因为氧气已经几乎稀薄到不存在了,空气密度低到了0.001kg/m3,而氢气在这个高度上密度也不再是常温常压下的0.0899kg/m3,而是0.00001kg/m3,这个密度还在下降,因为现在正在排除氢气阶段,气球正在抽真空阶段,气球的外部框架起到了抵抗外界压强的作用。氢气只是为了抵抗地面压强而临时充入的,随着气球的上浮,到了极限高度后,它的使命也就基本上完成了。
接下来的工作就交给能够耐零下80℃而依然能够保持弹性和能够承受很大拉力的的碳硅膜,膜厚0.05mm,同时这个膜还有个石墨烯膜不能做到的特性,就是抗氧化,因为这个高度上因为高能射线而存在很多未得到电子的氧离子,还有氧离子相互集合后形成的臭氧,这些对于一般的高分子膜的寿命而言都是致命性的。由于这个气球模块非常之大,膜上所承受的气体压力最后都是依靠它的骨架承载的,因此,这个超级巨大的气球还有另外一个伙伴,就是碳纤维骨架,使用它还因为它的自身重量很小,边长10mm的六边形碳纤维管束忠实的承担着巨大的拉应力,但碳纤维管束是外部包有涂层的,不然很快就会被腐蚀出问题来。至于膜本身和骨架的连接,也是用碳纤维制成的线拉住的,膜在拼接后被红外加热机局部加热,并成为连接在一起的材料,多余的边角料上开孔,用于和拉力线连接。除去自身重量和姿态控制设备的重量,每个模块都大约能承受500kg的额外载荷,目前这100个模块在这个高度上产生的总升力是5吨。模块上已经自己带了一个设备平台,用来存放氢气,摄像设备,电池,电脑,高压软管等等器材,不过上面没有人。
这个气球模块在人们的眼里占据了约1°的视角,已经是相当震撼了,显然没有人见过这么大的星星。随后,光栅显示屏上投射除了气球上传来的图像,先是向下俯视看到了大半个意大利的图像,然后是水平方向上有着弧度的地平线图像,再是一些设备和仪表的工作情况,最后是气球模块本身的图像。从摄像机上看,气球模块本身真的像一个牢不可破的城市一般。这些图像不再是三维的了,而是传统的二维图像,但即使这样,也足够震撼。这个原型一旦已经做出来,那么林峰生所讲的那些,还真的不能说就是纸上谈兵,而是切实可行的。
Air-City真的不再是单纯的一个概念了。不过,这还不足以让各国政要愿意为这个项目买单。林知道,真正的机会来了,错过这个机会,就不会再有下一个。他刻意压制了一下紧张的心跳,可是声音的抖动还是出卖了他。但其实观众们并不会真的介意接下来的演讲,反而会觉得林是一个真正的梦想家。他激动的说着目前已经解决了薄膜和骨架的批量化生产技术,并且已经找到了中国的国资上市公司——生产力,作为他的A轮投资方,现在已经拿到了三千万人民币的投资。而这个巨大的气球模块就直接花掉了近2千万,地面上所要做的准备工作也没少消耗,加上各种游说和研发的费用,花掉了另外2千万,他是卖掉了北京的一套房产才得到今天这么一幕。我们先忽略他在北京还有个四合院这个事实,还有其他城市的资产就更别提了。不过想要做要给激情澎湃的演讲,他本身很有钱这个事情真的不能提,反而还得哭穷,装可怜才能让人们更加容易接受,随后他公布了一些项目融资和入股条件等等细节,表达了希望各国的航空航天局,大企业等实体参与进这个项目,以达到人类文明共同进步,资源共享,把项目做成全人类合作的一个巨大项目。
关键在于,生产力公司愿意投资,这背后的含义。生产力公司是中国聪2030年改革后,中央为了加速科技成果转换而组建的一个资金投入超过千亿的大公司,其中留出了49%给社会资本进入。不过这个公司遵循纯商业化运作,雇佣社会知名CEO,股东不参与管理,这个国企不一般,甚至连党委会这样组织都不设立了,一切以转换效率为先,管理方式自然也是大有区别。嘿,别震惊,虽然权力下放了,但哪个孙悟空还敢在如来佛祖的手掌心里翻跟头不成,这样的玩法还是需要绝对的实力的,如果没有中央直接支持创新,甚至试错级别的支持,还有谁能拿出这样的手笔来玩?背景如此,才有了这后话。
话说这时,各国元首已经回过味来了,原来林峰生这是傍上大款了,他这项目不是说不能成,不是说没回报,只是赌局有点新颖,大家一开始多多少少有点陌生,你去赌场是愿意玩自己熟悉的局,还是连规则都不清楚的局呢?当然是前者。
嘿,好一个林峰生,在这世界顶尖的人群里落下了这么一个局,还做实了!
一旦有个重量级的玩家参与了这个游戏,那就说明这个游戏有的玩。而且在国际政治的布局上看,中国要是开始落子,那接下来的游戏也就熟悉了,我其它国家不领先可以,但是落后是万万不能的。印度和巴西对此反应非常快,当下也是表示了愿意参与和支持的态度。俄罗斯是铁杆盟友,这项目科技含量不少,也是没有什么犹豫就举了手。英德法三国还在犹豫,但问题不大,不会太支持,也不会忘了插一脚的。就看美国了。
美国这边主要是考虑一个问题,首功被抢了,居然有个领域不是自己领先,这不能忍。我才是老大,你丫一老二敢和我叫板,是不想混了嘛?这个态度。
但他们自己也有分歧,几个政要商量了一下,还是没敢直接给个答复,实际上,他们也没法给,毕竟这个问题得让背后的财团决定。不过随后NASA的局长私下里找到了林,并邀请他有空一定要去家里做客,至少保持私下的交好的意愿。
林这一仗,一半努力,一半运势,好歹,打的不算孬,后面的事几乎也顺理成章。毕竟是多赢的局面,而且名义上的牵头人是个相对中立的人物,并不是完全的政治博弈,参与形式也不需要国家直接参与,而是以公司入股的形式参与。
他心里有几分窃喜和得意,表面上当然不会体现出来,回到自己车上的时候,终于压抑不住兴奋,笑成了一个疯子。
这会议为后来的实施环节奠定了基础。
只是这路就真这么平坦嘛?
且看下章——车祸
百度搜索 三次方膨胀 天涯 或 三次方膨胀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