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春秋八霸 天涯 或 春秋八霸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春秋历史上公认的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小白。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早在齐桓公之前,就出现过一位风云人物,他是东周史上第一个敢跟周天子高调叫板的诸侯,就是他领导的郑国,在历史上竟被人称作“小霸”!他就是郑庄公寤生。
(1)寤生即位
郑伯友牺牲后谥为“桓”,史称郑桓公友,郑国太子掘突即位,是为郑武公。
周宣王给弟弟郑桓公的封地在陕西的华县,此地在镐京周王畿之内,眼见周王室祸难在即,郑桓公便动了迁徙的心思。
在太史伯阳父的建议下,郑桓公早在犬戎入侵之前,就将自己的人民和财产迁移到了河南的东虢、郐两国之中,郑武公即位后攻下此地,硬是在夹缝中建立了一个新郑,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同时,郑武公还接替父亲担任周卿士,掌握周王室实权,郑国在新土地也逐渐站稳了脚跟,整个国家都处于事业的上升期。
郑武公的夫人史称武姜,也是申国的公主,她生的大儿子叫寤生,什么叫“寤生”,实际上就是难产的一种,就是这孩子出生时先出来脚,正常情况应是头先出来,也有说法说“寤生”是孩子出生时不像正常孩子啼哭,而是像睡着了一样在,形同死婴,把武姜吓了一跳。
但不管是哪个原因,结果都导致武姜极其讨厌这个儿子,一想起来就觉得特别痛苦,所以武姜把全部的爱放在另外一个儿子身上,他就是老二,名叫段。
可惜公子段(国君之子称公子)不是老大,不能立为太子。可是武姜不甘心,天天在郑武公耳边吹枕头风,希望能立段为太子。
郑武公并未同意。
郑武公可不像周幽王一样,他知道轻易废长立幼的后果。为了彻底堵住武姜那张闲嘴,郑武公立即立寤生为太子,这可把武姜气得够呛。
郑武公去世后,寤生即位,正式成为了我们的主角:郑庄公。
(2)兄弟相残
此时的武姜还是不放弃,她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帮助段起兵发动叛乱进而夺取君位。造反又是个高风险的职业,必须要先把准备工作做足,武姜就去找庄公要地。
她说:“你继承君位,有了广阔的土地,你再看看你弟弟,什么都没有。你于心何忍!不如把制邑封给他吧!”
郑庄公答道:“制邑是军事重镇,当年先君攻打虢国时,虢叔就死在这个地方。除了这个地方,别的都行。”
“那就把京城封给他。”
就这样,段一下子变成“京城太叔”!
京城是郑国的一座大城市,郑国诸卿大夫对郑庄公的做法很不理解,大夫祭仲就说:“一座封地,城墙超过百雉,就会成为国家潜在的危害。所以先王传下这样的制度:大城市,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市,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城市,不能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如今京城超过了这个制度,导致的结果恐怕不是您能接受的。”
祭本是一个伯爵诸侯,西周初年周公的一个儿子被封到此地,春秋前已成为郑国的一个城邑,其后代多为周王室官员。祭仲为这一支的后代,此时在郑国任职。
所谓一雉,就是高一丈长三丈的城墙;所谓百稚,就是一面高一丈长三百丈的城墙。春秋时期的普通诸侯,国都最多三百雉,也就是每面城墙长九百丈,也即是说大城市按照制度最多三百丈。
很明显京城超过了这个限制,封给共叔段是不合理的,所以祭仲有此一说。
寤生问:“姜氏想要这样,如何避免这种潜在的危害呢?”
据《左传》原文,郑庄公此处对自己母亲直呼为“姜氏”,可见其母子关系之恶劣。
祭仲答道:“姜氏哪里知道什么满足!应该早点处理,不能让这个事态发展下去。杂草滋长起来都难以处理,更何况是您的亲弟弟呢?”
郑庄公倒是轻描淡写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姑且等着吧。”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左传》郑庄公说的原话。
由于郑庄公的不作为,诸位卿大夫们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京城”事件就这样不了了之。
但其实谁都知道,武姜和段想干什么。
京城位于郑国的西北部,段得到这座大城市之后,立即煽动西、北两座边境城市背离寤生,来依附自己。这可以说是非常高调地在预谋反叛了。
寤生没有反应,大夫公子吕先坐不住了。
公子吕说:“国家怎么能这样分裂成两部分呢!您将要怎么处理这个事情呢?如果您要把国家给太叔,请让我去侍奉他;如果不是要给他,那就请让我除掉他。免得让人心不定!”
寤生当然知道这是公子吕的气话,所以还是云淡风轻地说:“那倒不用,他将会自己招来灾祸。”
只让西北两邑臣服自己,太叔觉得远远不够。
紧接着,京城太叔就将其收为己邑,势力不断延伸,即将到达廪廷这座城邑。
这些嚣张的举动让寤生朝中沸腾了,公子吕劝谏庄公说:“已经够了吧!太叔势力已经很强劲了,就快得到大众的拥护了!”
庄公依旧悠然解释道:“不是通过道义得到的拥护,如果太多,就会自己崩溃。”
寤生还是不担心。
见大哥根本没什么动静,太叔段的胆子越发大了起来。感觉自己实力雄厚了之后,太叔就紧锣密鼓地加固城池、修缮甲兵,预谋袭击郑庄公,取而代之。并且还有武姜为其内应,她将为太叔的军队开启寤生的城门。
然而这一切都在郑庄公的掌控之中,当他得到太叔和武姜约定反叛的日期之后,决定先发制人。
公子吕也终于得到了庄公可以动手的答复。
寤生命公子吕率战车二百乘,打着**军的正统旗号,气势汹汹向京城进发。
太叔段还没来得及备战,就发现手下人不听自己的了。京城本土的兵士大夫们闻听**军动手了,谁也不敢动手,立即背叛了太叔段。
寤生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京城,段只好逃亡鄢陵。
鄢,本也是当年周武王分封的诸侯,后被寤生的父亲郑武公吞并,成为了郑国的一座城邑,此时属于段的势力范围。
**军不依不饶,兵锋又直指鄢陵。鄢陵城小力弱,庄公军队犹如巨石压卵攻破了这座小城,阿段又逃到了卫国的共城。由此,史书都称之为“共叔段”。
共,本是西周时期分封的同姓伯爵,后来国灭成为了卫国的城邑。
共叔段的儿子公孙滑也逃到了卫国,在卫国人的帮助下,公孙滑发动军队进攻郑国的边境,并且还攻下了廪廷。
国内的叛乱牵扯到了诸侯外交事宜,郑庄公就不好用郑国的身份处理了,于是他利用自己周王室卿士的身份,率领王室及西虢的军队讨伐卫国的南部边境。这一招立自己于光明正大的不败之地,可谓聪明至极。
(3)掘地见母
犯上作乱的弟弟逃亡外国之后,寤生准备处理武姜的事情了。
被母亲和弟弟联手背叛的寤生,此时愤怒到了极点,他把武姜软禁在了城颖,并且发下毒誓:“不到黄泉不再见面!”言下之意就是这一辈子母子不再往来,等于断绝了母子关系。
武姜羞愧难当。而寤生很快就后悔了,后悔说出了一句这么狠得话,杀弟不友,逐母不孝,不友不孝,何为人君?但是君言不可违,话说了就收不回来啊!
他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孤独在无情地吞噬着他这个无情的人。
不过,很快就有人来帮助寤生解决这个事情了。
他叫颍考叔,此时任颖谷封人,就是颖谷的地方官员。他听说这件事之后,决定要帮助国君。
颍考叔带着礼物去朝见国君,庄公请他吃饭。颖考叔吃饭的时候却扭扭捏捏一副舍不得吃肉的样子。
庄公见此状,疑惑问:“你不吃,留着干啥?”
颖考叔答:“小臣我有一位老母亲,我吃过的东西都会让我母亲吃上,但是她从没吃过国君赐予的食物,请您让我把这些带回去给母亲吃。”
庄公闻听不禁长叹道:“你有母亲可以孝敬,唉,我没有啊!”
颖考叔装作不知道,问怎么回事。
庄公就把武姜和段的事情全说了,并且表示自己很后悔。
“这个好办!”颖考叔说。
庄公猛一抬头,“好办?”
颖考叔不紧不慢的说:“您不是说不到‘黄泉’不相见吗?”
“是啊!”
“那到了‘黄泉’不就能相见吗?”
“难道要我们都死掉?”
颖考叔这才道出关键一句,“那就让人挖地道,一直挖到有黄色泉水的深度,然后让姜夫人进去,然后您再进去跟她见面,这样既没有违背誓言又能母子和解!”
“高,实在是高!”庄公一伸大拇指,听从了颍考叔的建议。
庄公慢慢走进了地道,并没有先说什么,而是老远就唱道:“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武姜自从被软禁之后,心中就满是悔恨,今日得知寤生要和自己在地道“黄泉”相见,心中欣喜万分。正想着,忽然听见这熟悉的声音,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武姜飞跑出来,也唱:“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在自己的才智和颍考叔等人的帮助下,郑庄公寤生终于稳定了国内的人心和局势。
百度搜索 春秋八霸 天涯 或 春秋八霸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