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天狼志 天涯 天狼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西川,古称“锦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国。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肃立,士族云簇,天下权势财富尽掌其手。自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以科举取仕,门阀滔天权势才微有趋退。
碧珠楼是成都府最繁华高贵的酒楼,进出的若非富甲一方的商贾,必是地位卓绝的门阀子弟。
同天下各州一样,成都府路同样大小门阀世家汇聚,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便是锦城四大门阀——眉州苏家.蜀州蔡家.彭州王家.绵州孟家。
苏门学子满天下,自苏轼兄弟名满天下以来,苏氏被天下读书人奉为正宗,历年门下才子辈出,盛誉威慑四海。当代苏家掌舵人正是苏轼幼子,苏少英.苏紫瑜兄妹父亲苏过。
蔡家自神宗年间王安石变法以来,借势兴起,待蔡京登阁拜相后,权倾朝野数下年,其门人亲信身居要位者不可胜,至当代家主蔡天峰上位后,开拓进取,声势迄今已一时无二。
帝王龙威千载存,同光三年(925),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入成都,建立后蜀,史称“五代十国”。北宋乾德三年(965)太祖发兵攻蜀,后主孟昶降,后蜀历二代而亡,绵州孟家正是后主孟昶后裔,自归宋以来,借遗臣忠将协力,帝室余威,孟家权势威慑两川,家主孟子建胸怀凌云大志,冷观中原,养兵待时,正是锦城世家出类拔萃的人物。
王家富庶天下闻,先祖王全斌乃昔年宋太祖麾下百战名将,不过两月即已平定后蜀,声名显赫,自太祖杯酒释兵权以后,王家便俨然成为彭州第一世家,百年来,每一代家主都是难得一见的俊才。当代家主王剑川更是这一代中的佼佼者。
碧珠楼最高阁层,高敞华丽,内为云屏结构,外部有八扇屏风分隔,陈设雍容高雅。
四张腾角古椅端坐着四大门阀当代家主,八仙桌的另一端,楚卫东在蔡怡.荆嘉.林升三人簇拥下,正环对而坐。
四位家主都在打量着楚卫东,看的很仔细很认真,他们的表情都很肃穆,心情也都很沉重。
沉默了良久良久,苏过轻叹口气,终于开口道:“月前犬子少英传书,言道世交格非兄不幸遭奸徒残害,幸蒙将军扶危援手,侄女清照免受厄运,李氏一门遗孤终得保全,苏家在此拜谢将军大恩。”
楚卫东长揖道:“阀主德高望重,天下奉为文坛基石,未学晚辈,常恨无缘识荆,今日得见真颜,何幸如之。”苏过微笑道:“将军不必过嫌,千年传国垒重归我大宋,岂是常人可为?将军才智超群,小女紫瑜亦赞赏钦服!”楚卫东乍闻苏紫瑜,脑中不由浮过一缕俏影,黯然道:“承蒙康王妃谬赞,不胜惭愧。”
苏过微微抚须颔首,目中赞赏之色更甚。
蔡天峰淡然道:“家叔获罪于天下,视将军为平生挚友,临行前托以家族大事,并以怡儿许配将军,家叔沉浮宦海数十年,精于阅人要术,本阀当然相信家叔眼光。”
楚卫东苦笑道:“自古成者王侯败者寇,蔡太师平生宏志,是非功过后人自有公断,阀主不必忧伤。”
蔡天峰叹道:“将军果非常人,无怪家叔如此倚重将军?只可惜...”蔡怡俏脸微红,眼眸湿润,纤手不自主握紧,显是内心极不平静,楚卫东蹙了她一眼,淡淡道:“人道大忠似奸,大奸似奸;昔年屈原获罪于天下,千夫所指,胸愤难舒,乃作《离骚》.《楚辞》,投河明志。终成千古名臣。”
蔡天峰动容道:“将军相信家叔忠君报国之心?”楚卫东断然道:“晚生只相信朋友,只可惜平生朋友并不多,蔡太师却的确是晚生的朋友。“
此言一出,众人脸色骤变。
自钦宗皇帝诛六贼以来,天下人无不视蔡京为社稷之贼,祸国匪首,无不欲生食其肉,噬其骨。楚卫东以一介武将竟公然坦护此屠夫国贼,此言若出,必成众矢之的。
烛光投映下,蔡怡.荆嘉.林升三人脸色也变了。
孟子建.王剑川两人对视一眼,过了片刻,孟子建才开口道:“将军初领成都府,统领十三州三十六县军政,身系百万百姓民生安危,未知何以外拒盗贼内修军政民生?”
楚卫东应道:“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晚生不过一介书生,蒙圣上荣庞授以大事,惭愧之至!”
王剑川微笑道:“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昔年诸葛武侯一介书生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东晋谢安运筹帷幄,谈笑间,符坚七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将军又何需过谦?”
楚卫东长揖道:“晚生年少轻狂,智术浅短,安敢自比武候.谢安这般传世奇才,军国大事,全赖诸位协力相助,以策万民。”
蔡天峰环顾众人一眼,故作疑惑道:“将军的意思是...”
楚卫东淡淡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足则兵勇,听闻蔡家二公子蔡文谐,精于治戍理财之术,可任监当官,掌管征收各州府茶、盐、酒税事务。”顿了顿,又续道:“两军对阵,悍兵为胜,素闻苏门三公子苏少雄擅屯兵要术,为强兵富甲,诚邀三公子作成都府都监,掌控永康军屯戍、训练、器甲要务。”
苏过.蔡天峰相顾一笑,看向楚卫东的眼神,仿佛多了种狡黠的意味。
楚卫东看了孟子建一眼,肃然道:“孟阀主长子孟隆长于兵略,精擅奇谋,可屈身事兵马都监一职,统制成都府路十三州马步军。”他的目光最后落在王剑川身上,道:“锦城天下秀,王家七公子王公庆更是年轻一辈的俊杰,极擅理民之术,名满两川,如此大才,何期以天下为川蜀百姓为念,晚生已上书官家,极力保荐七公子委任成都府通判,权知府共掌政事。”
苏过四人沉默不语,过了良久良久,才起身长揖道:“将军厚恩,铭感于心,只是事关重大,请容我等族部内议。”
楚卫东起身施礼道:“既如此,晚生代表两川百姓恭候佳音。”苏过四人微微点头,起身作别而去。
蔡怡垂着头跟着走了出去,走过楚卫东面前时。忽然笑了笑,笑得令人心碎。
无论谁看见她这种笑容,唯一能够想到的,定是九天苍穹谪落凡尘的仙子,楚卫东脸上也透出一丝浓浓的笑意,笑容中满含温馨.感激.柔情,他相信她也一定能够理解他的意思。
看着她走出去,荆嘉忍不住道:“蔡京兴花石岗役,肆残忠良,误君弄民,天下人视之若王莽.董卓。将军今日言语若泄,它日必反为其害。”楚卫东不以为意,微笑道:“四大门阀都非常人,对付这样的人,只能用非常的方法,当然也得付出非常的代价。”
林升沉吟半响,点点头道:“将军委军政大事予四大门阀,他们能甘心为将军所用么?”楚卫东微笑道:“他们必须愿意。”林升道:“哦?”
楚卫东悠然道:“你可知道对于一个人来说,甚么才是最珍贵的?”荆嘉仿似想起了师尊袁正卿,黯然道:“人活一世,知音难求,天下间又有甚么比得上一个肝胆相照的知己?”林升沉默着,道:“人生短短数十年,转眼即逝,一个人只有活着才能有梦想,才有可能实现梦想。”
人,最重要的是生命,失去了生命,所有的理想.朋友.女人.权势.财富,岂非都如镜花水月?
楚卫东摇头叹道:“一个人最珍贵的往往是即将失去的东西。其实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家族.或一个国家,往往最想得到的才永远是最珍贵的。正如在一头牛眼中,一堆价值连城的珠宝的价值远不及一堆乱草珍贵。”
林升道:“门阀者,多重私利而忘大义,所以将军给的也正是他们最需要的。”
楚卫东道:“苏门桃李满天下,以经学誉名四海,自康王赵构迎娶苏过爱女苏紫瑜后,声名更愈显赫。”林升点头道:“所以苏少雄领成都府都监,掌控永康军屯戍、训练、器甲要务。既是苏家的需求,当然也是康王赵构的需求。”荆嘉冷哼道:“世族门阀历代联姻,百年来势力关系更趋盘根错节,荣损与共,赵构素来胸怀大志,迎娶苏紫瑜未尝不是图谋苏门雄锯两川的显赫地位,借势而起;只可惜蔡家自蔡京获罪于天下后,声势已每况日下,家族掌控的盐运.丝稠.茶叶生意也已惨遭空前绝境,内忧外患,窘状堪忧。”林升轻笑道:“监当官掌十三州茶、盐、酒税,蔡家二子今趟身居要职,必可借势令蔡家重回昔日盛荣。这也正是蔡家当前最需要的,所以将军的确是绝顶聪明的人。”
“林兄错了。”荆嘉淡然道:“若说真正绝顶聪明的人,又有何人能堪与故太师蔡京相提并论,将军就职成都府路都统制,手握重兵,那蔡京自知获罪于天下,家族存亡已在旦夕之间,故竭尽心力结好将军,不惜以嫡爱孙女相许,当真是老谋深算。”
楚卫东叹道:“蔡太师宦海沉浮数十年,历经神宗.哲宗.微宗.钦宗四朝,尽败政敌无数,又岂是易与之辈!”
荆嘉颔首道:“孟家掌兵,王门持政,素闻两阀近百年来内隙不断,结怨甚深,嘉恐成都府它日祸起萧墙。”
孟氏乃后蜀皇室后裔,王家先祖正是灭孟家王朝的宋将王全斌,灭国覆邦,世代积怨,自有宋以来两家已难容水火。
楚卫东轻笑道:“前朝帝室之后,亡国遗民,世世忍辱,代代竭穷心力光复国邦,天下间绝没有任何人比这样的人更懂得兵将的珍贵。所以孟家五子皆精研兵略,俱擅于将略。”林升道:“孟家重兵,王阀好政,四大门阀都已得到了最需要的一切,他们又将如何回报将军呢?”
楚卫东肃然道:“所以你们一定要记住,利用别人的人,一定要有绝对掌控对方生死的方法,因为在你利用别人的时候,也同样有机会被对方所利用。”
林升.荆嘉两人已记住了这句话,只要是楚卫东说过的话,他们就绝不会忘记。
成都府九月,花如锦。
都统制府**院,盛放着百合花,院外四周的兵器架上,有各式各样奇异的外门兵刃。
百合圣洁高雅,淡若仙子;兵刃锋芒绝世,寒气逼人。
庭院百合花簇拥一角,楚卫东.诸葛流尘.荆嘉.林升和梁红玉在商量大计。
商讨过有关屯戍.练兵事宜后,楚卫东忽地沉吟片刻,奋然道:“永康军二十六万士卒,想必这些时日来你们都已见过。”
诸葛流尘五人都没有说话,他们当然也都明白楚卫东的意思。
过了半响,林升才仰天长叹道:“二十六万永康军,年过不惑者竟逾二十万,存一战之力者不过三万,军力衰微若此,两军相逢必一溃千里。”诸葛流尘也叹道:“成都府路位临西夏.大理诸国,永康军战力秧秧大宋当逾二流,老夫早年曾游历中原,也曾听闻宋室诸多州府屯戍废驰,军力近与平民无异。近日一见,不想竟懦弱至斯!”
梁红玉眼眸已透出一丝忧郁,道:“自有华夏三千年来,中原兵事未有逾此者。”楚卫东眉头深锁道:“兵懦将怯,空耗钱粮无数,如之奈何?”荆嘉冷笑道:“将军不必忧郁,嘉有上中下三策,可为将军分解忧!”楚卫东大喜道:“愿闻其详!”荆嘉沉吟道:“我朝冗兵已逾百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唯募青壮诸兵修备勤练,逐去老弱,如此徐徐缓图,不过十年精兵可成!此为上策。”
见楚卫东锁皱眉不语,续道:“秘联四大门阀势力,行昔年曹操屯田之法,强练新军,军士未战为民,即战成军。如此可尽去无数钱粮,不过数年强兵必得,此为中策。”  
楚卫东沉吟道:“说下去。”荆嘉脸色忽然变得异常严肃,沉声道:“以战养兵,借战强兵,战事若起,可起近二十万老弱御敌,如此不过数月之间,老弱残兵瞬时尽去,此为下策。”话音刚落,庭院忽然变得死一般的寂静森冷,花落可闻。
这时门外突然有了咳嗽声,很轻很轻,仿若水中浮萍。
楚卫东仍面色淡然,忽然道:“甚么事?”
门外传来秦风的声音:“苏阀子弟求见将军。”楚卫东目中迸射出光,沉吟着,终于道:“请他进来!”—袭雪白的衣裳,一尘不染;一张英俊清秀的脸上,仿佛蕴含着一丝忧郁。
他走的很慢,步伐却绝对坚稳.整齐。
楚卫东认识他,记得第一次见到这个人的时候是在楚梦阁。这个人赫然竟是苏阀长子苏少英。
楚卫东目光闪动,喜动于色道:“苏兄别来无恙!”苏少英一直在看着梁红玉,目中掠过一丝丝不易察觉柔情,过了半响,目光终于落在楚卫东身上,叹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不想昔日楚梦阁一别,楚兄已出阁入将,手握重兵。”
楚卫东苦笑道:“康王身负天下民望,信义著于四海,苏兄深受康王倚信,它日大器必成,又何必挖苦我这一身尘土。”他脸色黯然,续道:“只是开封正值多事之秋,苏兄为何千里迢迢回赴两川?”苏少英叹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小弟只为宣达圣上诏令而来。”
林升皱眉道:“诏令?”
苏少英点点头,脸色忽然变得异常沉重,他的手自发缝中取出一个黄色布条,针脚缝得很密,外层打著密密的结,在这一瞬间,几乎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盯着这个细小的黄色布条。
苏少英缓缓的拆开布条,他的动作很仔细很认真,所有人也都看的很仔细很认真。
布包终于被折开,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张简单的宣纸,楚卫东接过缓缓展开,那宣纸上的内容也同样简单,只有一句话:“金人兵临开封,急令成都府路都统制楚卫东率军勤王。”众人阅毕,皆脸色大变。
过了半响,诸葛流尘沉吟道:“成都府路永康军乃御川门户,若发兵勤王,待西夏军趁势南侵,两川数十万百姓必然血流千里,积骨成山。”
林升不以为然,肃然道:“天子者,掌天下,两川者,一隅之地,岂可因一隅得失而废天下大事?”
苏少英微笑道:“诸位不必忧虑,官家圣明,岂会坐失两川百姓生灵涂炭,已三日前令陕西路经略史曲端领镇戎军暂守两川。”
楚卫东犹豫片刻,道:“敢问苏兄,宋金两国现下战势如何?”苏少英看了梁红玉一眼,见她目中满是忧虑,叹道:“金人兴兵十五万,分东西两路南下,势如破竹,西路完颜宗翰兵出大同,渡黄河,克太原.隆德府.渡盟津,十万金人已兵临郑州。东路完颜宗望师发保州,一路连破雄州.真定.兵锋直指大名府。”他沉默半响,续道:“金人骁悍势大,官家已秘令康王任河北兵马大元帅,自相州开元帅府,统天下兵马,陈亨伯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并急诏天下各州府兵马赴京勤王。”
林升正色道:“圣诏既临,兵贵神速,请将军速发三军,入京勤王。”楚卫东凝视着苏少英,又看了看林升,目光闪动,沉默不语。
梁红玉接口道:“圣上蒙尘,百姓涂炭,伏望天下义师御退金人,匡复社稷,两川不出,如苍生何辜!”
楚卫东又沉默了半响,缓缓地站起来,轻叹一声,慢慢的走了出去。
“事关社稷,需慎而后议。”这是楚卫东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深夜,皓月当空,寒风笼空。
楚卫东慢慢地走出来,一个人登上阁楼;迎着呼啸而来的冷风,他静静地站了很久,竟似完全没有发觉李清照已经依步到他身旁。
他并没有回头,却能够感受到天地间那份幸福和宁静。过了很久,才轻轻道:“月有阴睛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康王妃是不是已来过?”
李清照道:“是。”楚卫东点点头,声音显是带着种莫名的感伤:“你是不是已该走了?”李清照目光闪过一丝忧郁,柔声道:“是。”楚卫东又点了点头道:“苏李两家是世交,清照谪居苏阀,在下总算没有辜负伯父临终嘱托。”他转过头,目中又多了一丝柔情,叹道:“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今趟赴开封勤王,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李清照低着头,黯然道:“林团练使所献强兵三策,梁姐姐每尝推崇赞赏。”楚卫东仰天长叹道:“红玉错了,林升所献的并不是甚么强兵三策,而是择主三策。”李清照愕然道:“择主三策?”楚卫东道:“上策者,徐逐老弱,十年兵成,乃守成之主所为;中策者,屯兵待时,数年兵强,此必英雄者乃成;下策者,以战强兵,为达目的只论结果不计后果,数月兵精,非枭雄者不能为。“
李清照恍然道:“自古主择臣,臣亦择主;那将军又是怎样的一个人?”楚卫东沉默着,过了很久,才缓缓道:“这是一个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时代,这是一个没有公道.没有正义的乱世,这是一个只认结果.不计对错的天下,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乱世.这样的天下里,只有最能适应的人才能最终成就不世霸业。”李清照色变道:“可是奴家也知道,如果说天下间还有一个人忠于将军,那个人一定就是林云友。”  
楚卫东微微摇头,叹息道:“云友的确是一个至忠至诚之人,只可惜他所忠绝不会是我,而是大宋朝。”他轻叹一声,温声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若今趟得策**旋,定当迎娶清照,以慰平生之愿!”李清照娇躯颤动,似欲晕倒,随即一阵红云,罩上双颊,定了定神,娇嗔道:“谁..谁要嫁你了?”过了半响,她又柔声道:“可是..可是蔡小姐与将军素有婚约,梁姐姐又..又对将军情义深种。”
楚卫东一怔,忍不住走过去,把她拥入怀中,轻抚着她的柔发,想说几句安慰她的话,却又不知道该怎说。
正在这时,天地间仿佛拂过一丝莫名的寒意,楚卫东一抬头,就看到一个雪白的倩影,衣袂秀发随风飘逸。
梁红玉就这样静静的站在黑暗中,动也不动,脸色煞白,她的人仿佛已与黑暗混为一体。
谁知道真正的悲伤是甚么滋味?只有梁红玉知道,也许苏少英也知道。
阔气富丽的苏阀万书堂,承载着天下第一书香名门的辉煌。苏少英端坐在书案,那里曾是祖父苏轼苦读取仕的地方,灯光照在他的脸上,他的脸色也是惨白的。
苏紫瑜看着他,劝慰道:“时过境迁,物事已非,兄长还放不下梁红玉么?”苏少英轻叹一声,低吟道:“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苏紫瑜幽叹道:“可是兄长应该明白,我苏家名满天下,梁红玉虽是难得一见的绝代佳人,终究出身青楼,名微身卑,纵使钟情兄长,父亲也绝不会应允。”苏少英的目光更愈暗淡,盯著她,道:“可是我相信你一定会有办法的。”他对她仿佛永远都充满信心。
苏紫瑜沉默著,过了很久才回答:“的确还有一个办法。”她叹息著,又道:“只可惜我也知道这也是一个几乎无法实现的办法。”苏少英目光一亮,道:“甚么办法?”苏紫瑜沉声道:“除非梁红玉甘作姬妾。”她自己也是绝色才女,当然也很了解这样的女子。
她的话并没有说完,苏少英已低垂着头,黯然不语。
苏紫瑜嫣然一笑,柔声道:“其实天下间本没有不可能的事,许多事本不该发生的,可惜最后却偏偏都发生了,只要有最合适的机会,所有的不可能也许都会变成可能。”苏少英猛然抬头,道:“最合适的机会?”
苏紫瑜微微点头,含笑道:“惶惶乱世,天道寂灭,是非混逆,今趟赴京勤王正是最合适的机会。”
她缓缓起身,漫步窗下,遥望着天穹凄冷的皎月,过了很久,才缓缓轻吟:“秦失其鹿天下逐,群雄际会中原变,山河遍现英雄骨,成者王侯败者寇。”

百度搜索 天狼志 天涯 天狼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天狼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东方之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方之王并收藏天狼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