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工厂的兄弟 天涯 工厂的兄弟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前面我说为什么喜欢在大学读关于日本的经济和历史文学的书籍。同时与大家分享我读书后的感受。
其实很简单就是大学无聊向找些事情做做,小时候抗战片看的多了想要了解真正的日本人。所以读他们历史文学的书籍,日本人研究学习了我们两千多年,近代将我们打的体无完肤但是直到现在我们又有几个了解日本人,了解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精英阶层如何看待现在和以前的我们,对于电视剧和新闻中的报道我总是抱有怀疑的态度思考,我认为书籍特别是日本人写的关于他们自己的书籍是不会骗人的。
所以我看一个没有去过日本的美国人鲁思·本尼迪克特写的《菊与刀》,描写了抗战胜利前日本人矛盾重重的性格。名字以日本皇室家纹“菊”和象征武士身份的“刀”作为一组对比鲜明的矛盾的意象,从跳出这个文化圈看待日本文化中矛盾。
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刀”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体现。她用这两个词表示了日本人的两种矛盾的性格,如同她文中总结道:日本人生性及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行为的观感,但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征服。他们的士兵受到彻底的训练,却又具有反抗性。对于日本人的这种国民性格,本尼迪克特从等级制度、报恩意识、义理、日本儿童的养育方面进行解读。但是她只是以一个西方人的思维描写日本的矛盾,而没有了解中国古代对于日本深远的影响。
她从“在日本民族有关人际关系以及个人国家关系的整个观点中,他们对等级制度的信赖乃是核心地位。”“各守本位”是描述他们等级思想的关键。她描写:在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有其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每人都应安守其地位,享受其地位应得的权利,履行该地位所要求的义务。一个人必须向地位高于他的人表示敬意,而地位高的人不得侵犯地位低的人的权利,否则地位低的人的报复是正当的。
但是日本还有打破等级的存在如同“成金”其来源于日本传统棋类游戏——将棋的衍生概念。“成”有“成为”之意,“金”指将棋中“金将”,地位相当于中国象棋的“士”“卒、兵”的角色在自己这边可有可无但是过了河就从一个步卒突然变成了半个“军”了。它像“军”一样横冲直撞,神气十足,但在日本的等级制上,它根本无此权力。人们都认为“成金”是靠诈骗、剥削致富的,对“成金”者极尽指责,“成金”也衍生出“暴发户”这类意思。文中也说了日本大正时代,借助一战带来大量需求,日本也迎来了“成金时代”。
另外一个词汇就是“以下克上”,如1932年(昭和7年)5月15日以海军少壮军人为主举行的法西斯政变“五一五”事件。 政变者三上卓(海军中尉)、山岸宏(海军中尉)、村山格之(海军少尉)、黒岩勇(预备役海军少尉)、野村三郎(陆军士官学校本科生)、后藤映范(陆军士官学校本科生)、篠原市之助(陆军士官学校本科生)、头山秀三(玄洋社社员。头山满(日本驻东北特务组织黑龙会大boss)第三子)袭击首相官邸、警视厅、内大臣牧野伸显邸宅、三菱银行、政友会总部。首相犬养毅被杀。5月26日成立以海军大将斋藤实为首的所谓“举国一致”的内阁,政党内阁时代结束,军国主义开始。再者就是1936年2月26日的“二二六”兵变,以皇道派青年军官率领的近卫步兵第三联队为中心的1500名日本军人,袭击了首相官邸等数处枢要部门,杀害了内大臣斋藤实、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和大藏大臣高桥是清,重伤天皇侍从长铃木贯太郎,之后占据永田町一带达四天之久。这些人起事的目的是“尊皇讨奸”,实行“昭和维新”,实际以下克上震惊天下的突然事件,彻底将政友会打趴下了。
日本人在观念上认为自己是历史的“负债者”,这种债即有父母的“恩”,还是儿子欠父母的一切;又有“皇恩”,是一个人对天皇的负债;还有别人施加给他的“恩”。这些恩都是必须偿还的欠债。一个人要成为有德行的人,就必须报恩。由于报恩意识的存在,日本的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服从的关系,比如子女要服从父母,下级要服从上级,人人都要服从天皇。本尼迪克特还从日本儿童的养育习俗上来说明日本人的性格形成的原因。
鲁思·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人的人生曲线和美国的不同。日本的幼儿和老人享受了最大的自由和从容。幼儿期过后,限制逐渐加强。到了结婚前后,个人的自由达到最低的限度。到60岁以后,日本人又可以像幼儿一样不受耻辱的烦扰。日本儿童特别是男性儿童的教育存在着两重性,即幼时除了要对父亲表示恭顺之外,可以为所欲为,可以对母亲和祖母大发脾气,随意发泄自己的挑衅心,而六七岁以后,慎重与“耻辱感”逐渐加至他们身上,并随着年龄的增大,训练越来越严厉。这种教养方式在日本人的人生观中产生了矛盾的性格,即一方面日本人可以爱好赏樱花、菊花之类的优雅行为,另一方面又可以手执刀枪进行残酷的杀戮或者自杀。
若是她了解了中国儒家、法家、墨家等等就觉得日本人的矛盾就不新奇了。其实这就是如同《太史公自序》:“夫不通礼仪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体现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种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对于妇女的要求是三从四德,三从指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四德指妇言,妇容,妇德,妇功,父系社会的等级。同时还有底层造反的因子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深受中国的影响。若是鲁思·本尼迪克特结合中国的历史和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就不觉得日本人奇怪了。

百度搜索 工厂的兄弟 天涯 工厂的兄弟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工厂的兄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汉相武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汉相武侯并收藏工厂的兄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