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拯救第一部 天涯 或 拯救第一部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拯救》第一部作者:辞河
第七章 下山历练
自从波波接掌了空门掌门职位,并没有多少变化,师傅也没有传授更多的武功,只是不断地纠正技法上的不足,有时候和波波对练一番,也不讲究什么拳脚套路,随心所欲,波波也只能应对,有时候看上去完全是莽夫打架的套路,根本没有什么章法。
过了一段时间,师傅让波波下山历练。没有什么行李,波波就自身飞跃悬崖峭壁,来到了一个山谷。
山谷里有潺潺流水,溪流清清。
沿着山谷而行,根本没有路。好在波波已经不是当初的波波,在高低不平的山谷中,如履平地。
波波一边走,一边看,向太阳落山的方向前进。
枝头有鸟儿歌唱,不时地看到一些中草药,波波也无暇顾及。翻过了一座座山峰,穿过一条条山谷,终于前面豁然开朗,顺着山谷走去,竟然有了道路,那是人工修建的游步道,继续走下去,竟然有小桥流水,阶梯,停阁,还有三三两两的游人。
波波知道这是一个景区,这些年,一些人迹的边缘地方,陆续有些峡谷被开发成旅游景区。
一些游人看到波波,好像当年中国人看外国人,不仅感觉惊奇,也感觉新鲜。虽然现在的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奇装异服,像这种满头乱发,衣着破旧的人,除了乞丐,就是艺术家。而波波显然两者都不像。
走出峡谷,谷口一块石壁上“浙西大峡谷”的红色字样,使波波知道这就是著名的浙西大峡谷景区,这些年,游人不断,特别是上海游客,趋之若鹜。自己虽然没有来过,知道这里离城镇并不遥远。
再世为人,进入社会。对于波波来说,真有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有离别三日,如隔三秋之感。
波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存。
以前身上有一张金额不多的银行卡,自从在玲珑镇购买过一些食物后就没有再使用,这次出来也没有携带,现在是身无分文。
一分钱难倒男子汉。而现在的波波确实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当今的时代,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则是万万不能的。
凭波波的本领,弄些钱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可以从任何路人的身上“拿取”,而神不知鬼不觉。可是,空门的门规是不允许的。党有党纪,国有国法,作为空门弟子和掌门人,波波对空门的门规,可是比共产党员对党的信念还要坚持。
波波无奈地只好且走且行,另想办法。打工,显然不行。现在的衣食住行都是问题。必须有现钱才能解决生存问题。
本来是可以打些飞禽走兽卖钱,现在的社会,除了人以外都是保护动物,恐怕不用拿到集市上,就被工商、城管抓起来了。
卖艺?波波实在张不了口,虽然在不知名的地方,没有人认识自己,那种耍狗皮膏药的事情,波波可干不了。
乞讨,哎,波波也不屑为之。
正在波波盲目地走路时,突然发现前面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在晃悠。波波定睛一看,那中年人正走向路边的一辆路虎车,显然是一个老板级人物。
波波紧走两步,来到中年人身边:“老板”。古代叫大哥,以前叫同志,现在流行叫老板。
中年人回头看看,发现是个乞丐级的人物,刚要表现出不耐烦,波波的话送入耳中:“老板身上有恶疾,恐怕经常腰腿酸痛。”
中年人没有说出恶言,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
“我出身中医世家,看老板走路的姿势,知道老板患有恶疾。”其实,波波是用透视眼发现中年人腰脊骨神经不通畅。
“先生能治?”中年人确实患病多年,经过不少大医院诊疗,也有专家治疗,虽有减轻,总是难以根除,并且日益严重,复发时经常卧床几日方能恢复。
“治愈不难,需要针灸配合中草药敷疗。”波波胸有成竹地说。
中年人大喜,拉着波波上车,向家中驶去。
中年人姓郑,叫文功。是这个镇上人,由于经营土特产有方,生意做的越来越大,在县城有几家店铺和公司,还从事房地产开发,可谓县里的亿万富翁。
路虎开进一个大院,这是县城边缘的一栋别墅。
前面的院子有一亩多地,种植着花果和蔬菜。农村人就是勤劳,空地上种植蔬菜。院子里一只狼狗,对着波波这个陌生人狂吠。
郑文功呼吓了一声,狼狗不再“汪汪”。
郑家的别墅有三百多平方,四间三层。三楼有几间客房,家中除了妻子,一儿一女,女儿上高中,叫郑文,儿子上小学,叫郑武。一个远方亲戚王阿姨在家里操持家务。
文功非常客气地把波波请进家门,远方亲戚王阿姨端上茶水,妻子韩桂芳打了个照面,就和王阿姨去准备晚餐去了。
文功递上软中华香烟,波波犹豫了一下,欣然接过,虽然很长时间没有抽香烟,毕竟以前也是经常抽香烟的。烟酒不分家,过去自己也不会喝酒,在老怪那里学会了喝酒,再复抽香烟也就顺理成章了。
波波向文功说了治疗的方法和需要的药物,准备第二天去县城采购。
第二天吃过早饭,文功把一个信封交给波波,把波波送到县城繁华的大街,让波波自行采购,回去时可以打的。
波波下车,先找了个理发店,很长时间没有理发了,在山谷中,头发长了,老怪给他剪一剪,老怪自己的长发也是自己剪的。
理完发,波波又买了二套衣服。虽然花的是文功的钱,波波想在诊疗费上扣除就可以了。其实,波波并没有确定诊疗费。波波定的原则是随病人意愿支付,并不强求。为人诊疗治病,自己是为了生活所需。
波波购买了一套银针,购买了十几味中草药和煮药的罐子,打的回到文功家,就泡起中草药煎熬起来,一直到傍晚,才把中草药汁熬成膏状。
晚上文功回来,他的腰腿已经有了不舒服的感觉。
波波让文功躺在一张客房的床上,只穿了一条短裤。对着文功的身体扫视了一遍,在文功的背上一连扎了五枚银针。
“酸、麻。”文功说。不要看银针扎的很深,针灸是不痛的。
“年轻时你的腰椎碰伤过,造成腰椎扭曲,压迫神经。”波波一边说着,一边把熬好的药膏涂在纱布上,贴在文功的腰椎上。
“以前在部队是受过伤。”
波波用手指头轻弹银针。
双手引导真气沿腰椎循环,一次次用真气纠正弯曲的腰椎,文功感觉像有一团火在腰椎移动。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波波停下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第一次给人诊疗,波波心里还有点紧张。
波波又加了三枚银针,点了文功晕睡穴,端起桌子上的龙井茶喝了几口。
第二天早上,波波又扫视了一遍文功的腰椎,发现弯曲的部位已经恢复,扭曲的神经也已复原,点醒文功。
清醒来的文功感觉腰椎舒畅,腿脚不再酸麻,一咕噜爬起来。
波波说:“养几天,就没有问题了。”
文功闻言,大喜所望。上前握着波波的手连声感谢。
波波将要离开,文功取出一张银行卡递过来:“一点钱款,略表心意。”
波波拿出购药后剩余钱款,文功怎么也不收。
波波也不问银行卡里多少钱,收起银行卡和剩余的钱款,告别郑家,文功家人送出院外,文功驾车送波波,分别前递给波波一张名片:“大哥有事,只管告诉我,万死不辞。”,握握手,告别文功,波波向汽车站走去。
到了汽车站,波波倒不知道去什么地方了。
师傅让自己去“历练”,现在钱是有了,生活已经有了着落,到什么地方去呢?幸亏师傅教了自己医术,加上自己的天目眼,不然只能打工赚钱维持生计了。
“历练”什么呢?到哪里去呢?“历练”就是“实习”的意思。先去省城吧。购买了去合肥的长途车票,离开车还有一个多小时,波波就在车站自由地转转。
车站周围的路边,有小餐厅、小吃摊,还有不少运夫、挑夫,小货车,出租车,挤在路边候客,还有几个讨饭的,向路人讨钱,几分、几角,谁向碗里投几个硬币,就向谁点头哈腰:“谢谢老板。”
旁边一家银行,波波把文功给的银行卡插入柜员机,输入文功告诉的密码,一看余额,竟然有十万元。加上购买药物剩余的几千元,波波现在是有钱人了。
波波给那几个讨饭的每人五元钱,得到几声“谢谢老板”的回报。波波想,如果自己去讨饭,是否有人也会给自己钱呢?
现代社会笑贫不笑娼。据说一个明星唱一首歌,收入百万,红楼繁华的堪比皇宫,郑州的“天上人间”只怕天上也没有,只有中国有。红门豪宴动辄数万,而底层劳动者节衣缩食仍然是破衣烂衫。这些乞丐都是年大体弱,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据说现在的养老福利已经很不错了,而广大的农民是没有多少福利的。
波波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走了六七个省,几十个城市,虽然是走马观花,对社会的情况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通过这一个月的历练,使波波认识了一个门派在现今的社会上要生存和发展必须的条件有三:一是有前途的门派。空门的宗旨和空门的武功心法应该说是比较先进的理念;二是拥有众多的信徒。波波这种经历过生活磨难的人对空门都有一种崇拜感,虽然现在武功已经没有过去那么狂热,毕竟还是吸引人的,一旦获得修炼的好处,不愁没有门徒;三是穷文富武。必须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连马克思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想使一个武林门派发扬光大,靠信徒的捐助是难以生存的,必须给这些信徒以经济保障,才能使门派兴盛。
或许正是波波通过历练得到了这样的启示,一个多月的时间,波波经历了很多,他却没有再想办法挣钱。如果为了他自己的生存,现在他是一技在身终生不愁,他现在是空门掌门人,自然眼光是放在整个空门去考虑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波波现在是空门掌门人,考虑问题当然就不一样了。
文功送的钱也花的差不多了,给师傅买了一些西湖龙井、黄山云雾茶,还有几瓶茅台酒,匆匆忙忙地返回山中。
百度搜索 拯救第一部 天涯 或 拯救第一部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