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欧游小记 天涯 欧游小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今天离开慕尼黑,前往罗腾堡。
这罗腾堡可多了去了,所以我去的这个要特别注明,叫做“陶伯河上游罗腾堡”,一定不能弄错了。
陶伯河上游罗腾堡,是德国所有城市中保存中古世纪古城风貌最完整的地区,同时也极具浪漫情调,被誉为“中古世纪之宝”。罗腾堡是德国中世纪小城中的精华,没有受到战争的摧毁,更在最近20年中得到尽力的修护。它保存良好的老城,完整地再现了中世纪的风貌,像一座拍古典影片的摄影大棚。小城里石巷蜿蜒,房子古朴,更有城墙和塔楼守卫,还有迷人的花园与陶伯河的流水,非常美丽有意境,时光仿佛在此停滞,充满了童话的氛围。
走吧,出发。
哦对了,有几件事我觉得非常有意义,这里也就都一起说了吧。
日耳曼民族,真是一个可怕的民族。
首先,在高速上出现堵车情况时,不管是什么时候,左边车道的车辆会尽力向左靠,甚至轧过白线紧贴护栏;右边的车就会使劲向右靠,一直挤到应急车道边缘。
这样,窄窄的道路上,拥挤的车流里,硬是出现了两条新的道路,如果前面堵车是因为车祸,紧急车辆能够及时到达事发地,而不会被车流阻挡而无法发挥作用。
最震撼的在于,德国人民这么做完全是习惯使然,没有指挥,没有提醒或预警,甚至无法判断前方到底是不是出现车祸,但他们仍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以防万一。
本来就不宽裕的道路上,车辆一辆接着一辆整齐划一的向旁边靠去,留出的,是生命的通道。
无论看见多少次,我都会打心底的感到震撼。
这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自律,不需要别人监督,他们就会办好。
同理,还有在城市道路正常行驶时,开车的老爸并没有注意到后面的情况,突然发现前车猛地靠边,他便也下意识的打方向靠边,一辆救护车带着尖锐的警笛呼啸而过。
然后可以清楚的看见,前面的每一辆车,都在忙而不乱,训练有素的靠边,救护车在本来已经堵车的道路上飞驰,没有受到一点阻碍。
此外,让出一条新道路后,就算堵车再严重,都不会有车辆恶意插队,大家都规规矩矩走自己的道,开自己的车。
有时候有车辆向我们这边变道,我们都会刹车让行,而这些车辆绝不是因为我们这边动的比那边快,而是要下高速了,或者进服务区了,因为一些原因才会去变道。
一样,当我们面临下高速等问题需要变道时,另一车道的车辆同样也会礼让我们。
大家约定成俗,都不占对方的便宜,都在对方需要的时候帮上一把,也会得到别人同等的回报。
第二,德国的高速,有三分之二是不限速的。
别觉着是因为德国的路铺的好,其实就是普通的双车道,但是人家就敢不限速,而且不是一条两条,是三分之二都不限速。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对民众极端的信任。
**相信人民不会乱来,才敢放心的将把控权交给他们,自己来掌握这个恰到好处的度。
我们开了那么多天的车,发现德国民众一点都不作,大家都规规矩矩,跑个一百四一百五,差不多得了;偶尔有两辆车疾驰而过,还不知道人家是不是有什么急事。
反观中国,就是限了速还明确规定超速重罚,仍然有很多人一跑就是两百多,最近不就有个限速八十的路上跑一百二,结果一对无辜夫妻双双死亡的新闻么?
那么这些,是不是该给我们带来一些警示,或者是启发?
第三,难以置信的是,德国的地铁有很多是不设置闸机的。
检票机就像公交车刷卡机一样,摆在并不显眼的角落,也没有工作人员看着,买不买票全凭自觉。
然而据我观察,每一个进站的人都会非常自然地检票,然后进站,至少我观察的那几分钟里,没有一个逃票的。
而隔壁法国意大利,那是装了闸机还是逃票之风盛行,我们都不知看见多少从闸机上翻过去的从下面钻过去的。
对比强烈,讽刺啊,讽刺啊。
所以我说,德国,真的是一个非常具备爆发力的国家。
日耳曼民族,想不优秀都难。
其实这一切,在二战时就已初现端倪。
扪心自问,就算我们反对纳粹,拒绝战争,但是二战时,德国一个小国家,是不是曾经一度横扫欧洲,战无不胜?
这些,是不是都有联系呢?
我不清楚,还是请大家自己想想吧。
回到我们的旅途上来。
我们把车停在古城外的停车场,然后去买停车票。
买停车票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只要开车基本天天都买,但是我想着重说一下今天这个机子,因为实在是太可爱了!
今天买票的机子就是我们在游记中听说过的那种,不找零,给多少钱就打多少钱的票。
比如我们本来是停三个小时,收费3.2欧元,因为没有零钱而投入3.5欧元,不找钱,实际打出来的票时间为三小时二十分钟。
同样,如果你投一百欧进去,那打出来的停车票就是一百欧的时间,对不起,不提供找零服务。
说好听点呢,就是实诚;说难听点呢,那就是死板。
反正不管你怎么说,人家就是这样的,你能咋地?
所以只能自己长个心眼,别惯性思维觉得“一台售票机怎么可能不找零呢”,很抱歉它就是不找零。
如果懵懵懂懂就买了一百欧的停车票,你说你该如何是好?
把停车票放回车里后,我们进入罗腾堡城内。
这里的街道结构和建筑非常有特色:全都是童话中才有的红顶房屋、一道又一道拱形的城门、充满传奇色彩和古老印迹的护城墙、大大小小的塔楼、汽车能从肚子里穿过的教堂以及上了年纪各具特色的店铺招牌,而且这里的任何一条小巷都可通往中央市集。
就像童话世界一样。
据说如果在晚上十一点以后出来逛街,还能见到装扮成中古世纪的巡夜人,提着猎枪在城中巡查,非常有趣。
不过我们时间紧迫,没法体验。如果下次还能来,其实可以在罗腾堡住上一夜,这样,就能在大批游客没有出现的清晨和傍晚,仔细地打量这个古老而美好的小城。
小镇的房子多粉刷成淡淡的颜色,淡淡的橙色,淡淡的米黄,淡淡的豆沙红,一切都是淡淡的,安静而优雅。
砖红色的房顶上,鱼鳞般的瓦片之间,长出了斑斑点点的青苔,象征着这座建于八世纪的古城所走过的那些岁月。
这么看来,喜欢在窗台上养花是德国人的一项传统。
这里的窗台上大多种满了各色的鲜花。
窗台下摆着一条长长的木板凳,背后是开的灿烂而艳丽的鲜花,整洁的墙面,明亮的窗户,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整个罗腾堡被古老的城墙所包围。
古城墙并不高,现在仍能顺着楼梯登上,走到最后会围着罗腾堡绕上整整一圈;也可以在上面俯瞰罗腾堡的景致,遇见心动的风景就下来细细的看,非常灵活。
我解决掉刚买的冰淇淋,把纸盒扔进了垃圾桶,擦擦手,顺着楼梯登上了城墙。
城墙完全是由石头垒成,用于行走的石子路仍很平整;头顶是并不高的木制框架,其上覆盖着一层砖红色的瓦片,由于岁月的洗礼而逐渐淡去原本的色彩;靠城内的一侧是木质栅栏,靠城外的一侧仍是坚实的围墙,偶尔可见几个用于发射武器的,里大外小的洞口。
几相融合,共同组成了极具中世纪风情的城墙巡道。
再往前走,发现墙面上原来刻着很多名字,
有中国北京的,日本的东京,大阪的,美国的,德国的,总之,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能会将自己的印记留在这座古老的城墙上。
就像穿越了时空一样,千年前的它和千年后的我们,成为了一体。
找到一处缺口,下了城墙,继续毫无目的的闲逛。
穿过一条怀疑是时光隧道的城门,就是幽静的花园看台。细碎的脚步落在光影点点的林荫道上,送来远处小号悠扬缠绵的乐曲,恍若隔世。
常青的藤蔓缠绵着古旧的城墙,透过枝桠的缝隙,远处群山间隐约着栋栋房屋。一切仿佛是想象,又好像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继续在城中穿行,漫步在高高低低的鹅卵石街道,两旁是歌特式和文艺复兴式的建筑;走进弯弯曲曲的长廊,一座钟楼一个巷口都藏着一段故事,都是一段历史的延续。
这些原汁原味的建筑记录着岁月的流逝,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有些累了,我们停下脚步,在一处十字路口旁的小广场上歇脚。
正当我坐在喷泉下的石阶上,出神的看着这座小城时,老爸突然出声:“你看,那是什么?”
我猛一抬头,就见面前的那条路上,一辆小白车的车顶上装着铁框架,上面安装着一个球形的摄像头。
我短暂的愣了一下,抓起手机就冲了出去:“是地图的实景采集车!”
各大地图都有“3D街景”这个功能,这个就是他们的采集车辆!
以前只在图片里见到过,没想到这次竟然在这里遇上了!
我紧赶慢赶追上去,也只是拍到了两张被遮住一半的车尾,不仅大失所望。
结果没想到,没一会儿,老爸就喊我:“快快快,车又来了!”
我们坐着休息的地方是个十字路口,采集车刚刚从那条路过了一次,这次换成这条路再取一次景,我可不能再错过了!
老爸话音未落,我就冲了出去,硬是在奔跑过程中拍出了非常清晰的照片。
这可能是我作为一个平时拍照都手抖的人,拍照技术的巅峰了吧!
于是我喜滋滋地离开了广场,并希望再碰见小车一次。
很遗憾,一直到我们走,也没有再见到了。
继续在罗腾堡里转悠了一阵子,我们告别了古城,前往两百多公里之外的住宿点。
再见啦,罗腾堡。
说实话,今天的住宿地实在是惊艳到我了。
这也,太太太好了吧?
最重要的是我们五个人住,才三百多人民币,人民币!
算一算一个人六十块钱,就是在中国你也住不到啥好宾馆啊!
简直就跟彩票中奖了一样,超开心的。
单独的一个大屋,进入后正对大门的走廊墙上用世界各国的语言贴着“欢迎”,当然也有中文;两间卧室,一个客厅,洗手间和厨房也处处干净整洁,舒适雅观。
真的是太出乎意料了,本来以为三百块的房间也就凑合住了,没想到这可真是堪比欧?亨利式结尾的转折。
我爱了我爱了。
晚上洗漱完毕,我正准备上床拥抱我亲爱的被窝,突然被姥姥叫住了。
原来是因为我昨天晚上写作文时不由得感叹时间过的真快,然后把行程照着日记本给老爸老妈念了一遍;看者无心,听者有意,姥姥记在心里,担心回去后就忘记了什么时候去的哪里,就想让我给她写一份行程单。
这倒是没问题,不过实在太仓促,只能写一份简单的,我便打算明天有时间了再细细的写一份给她,留着以后慢慢看。
毕竟这一切,都是美好的回忆啊。
记于2019年8月9日
德国.格尔海姆

百度搜索 欧游小记 天涯 欧游小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欧游小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溪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溪纤并收藏欧游小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