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风华录 天涯 风华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四月初五,今年暑气来的极早,刚入四月,街上已能见仕女着纱了。
易昭寒一踏入麝兰馆,就嗅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她辨不出香名,却觉得像是跳进了清水里,浑身都凉爽下来。
素心正忙着给一家大户配香,看到易昭寒,冲着女孩笑笑,将手里的活交给了一边的小厮,又叮嘱两句,便迎着女孩走来。
“小昭寒,你许久不来我这麝兰馆了,瞧着又长高了。”她拉着易昭寒上下打量着,像是在看自家孩子。
易昭寒不敢轻怠,点头行礼:“久疏问候,前辈愈发光彩照人了。”
素心今日难得未着素白,而是一袭胭脂红樱花薄绸衣衫,衬得她肌肤赛雪,说是光彩照人倒不为过。她穿素白是清雅的风韵,穿胭脂红是明媚的姿态,易昭寒不禁叹道:这便是“浓妆淡抹总相宜”了吧。
“这嘴真是讨人喜欢。”素心咯咯笑着伸手捏了捏易昭寒的脸,随即从怀里掏出一只香囊递给她,“这锦绣香囊是织水绣庄的手艺,裹的是青云香,味道算不上特别,却是取的‘平步青云’之意,便算麝兰馆恭喜昭寒你新晋之喜!”
易昭寒有些不好意思,她低了低头:“前辈也知道了……”随即行了礼谢过。
“封赏的诏书贴的满街都是,想不知道也难。”素心笑了笑,“现如今你是官我是民,哪有天官同百姓行礼的道理。”
女孩却执着的摇了摇头:“晚辈见长辈,不能失了礼数。”
素心摇头:“你这木讷,倒跟吴老伯如出一辙。”
“对了,”易昭寒从药箱中取出两摞捆好的药材:“晚辈今日是来给前辈送药的。吴叔叔叮嘱了,请前辈不要过于操劳,于身体无益。”
素心皱了皱眉,伸手接过:“他还是这个唠叨的**病。有劳了!”她探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又道,“这会子日头正毒,小昭寒你用过饭了再回去吧。”
她的话里带着青都的方言味道,声音静静柔柔的,让易昭寒心神一恍。女孩点点头,又行了一礼:“叨扰前辈了。”
素心一挥手,笑道:“说什么叨扰呀,添双筷子的事。”
素心的厨艺极好。
易昭寒吃了第一口,立即喜上眉梢。
素心的口味极淡。
易昭寒吃了第二口,不禁偏头蹙眉。
素心烧的菜真是能淡出鸟来!
易昭寒吃了第三第四第五口,得出了如是结论。
作为一个无辣不欢的吃货,易昭寒觉得面前这一桌华丽丽的佳肴简直是难以直视。
清蒸鳟鱼、清炒菜心、桃花龙须面……
“素心前辈是绿水人氏么?”绿水人口淡、爱吃甜是出了名的。
素心莞尔:“昭寒你忘了我的年纪了么?”
素心是巫民!易昭寒突然觉悟,她撑着头暗忖:难道巫民吃的都这么清淡?
“我娘烧菜讲究,但是口味清淡,我幼时不爱吃,觉得没有味道。如今年纪大了,才觉出清淡的好来。”
易昭寒想了想,点点头:“我娘口味也很清淡。”女孩清亮的眸子盯着素心看了片刻,突然道,“素心前辈……和我母亲有些像。”
“是说口淡么?”
易昭寒心里有些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觉得素心有时候和母亲很像,有时候又完全不像,可这终究只是一种感觉,她也说不清楚,于是便摇了摇头:“我也说不清楚。可能是前辈的神情……不过我娘不太爱笑。”
素心又笑了笑:“等下你带一支暖心香回去给你娘试试,保证她以后就爱笑了。”
女孩没有应声答谢,她低下头,看着自己的碗筷,过了一会儿道:“我娘不在了。”
素心神色一软,轻轻抚了抚女孩的后背:“可怜的孩子……我听吴掌柜说你父家已均不在了,那你现在是跟着谁?娘家人么?”
易昭寒摇了摇头:“我娘没有家人。”
素心略略一顿,拉起她的双手道:“在这青都孑然一身的不只是你一个人。昭寒,你若愿意,就把这麝兰馆当做你第二个家。女孩子家的事很多吴掌柜不见得能明白,我总长你些年岁,在这世上摸爬滚打的久了,终究有些见识,你有什么不明白的,以后尽可以来找我。”
她凑得进了,易昭寒才闻到她身上有一股淡淡的玉华香,玉华香取自麝香和琥珀,闻得人心里暖暖的,易昭寒心里升起了亲近感,她看着素心,认真的点了点头。
素心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随即道:“我今日方知你口重,改日再来,我给你做炝黄瓜衣和泡椒凤爪!”
“嗯!”易昭寒登时两眼放光。
素心看着她疼爱的笑了笑,她的眼神软的像是水,蓄着浓浓的温情。
四月初六,兴道坊,雨竹轩。
“你如此匆匆找我来,是何事?”
高壮的年轻人看到屋内跪坐着等候的女人,掩紧房门,也不寒暄,直入主题。
女人点头行礼:“后日是帝后大婚之典,苏大人必不会清闲,素心是明理人,此时找你,自然是不可耽搁的要事。”
苏晓在她对面坐下,他的右手撑在案上紧紧地盯着素心,目光亮得像是发了狠。案几边的火上新茶已滚沸,嘶嘶的冒着气,两人却都没有理会。
“苏大人请看看这个。”素心从袖口抽出一支足色的金条,乍看起来不过是寻常的金条。
苏晓接过来掂了掂,觉得无甚不妥,他将金条的底面翻了过来,眼中突然闪过一道惊雷:“这是……”
金条的底上打了初云的烙印。
初云是石夷东北的一个郡县,连绵数百里都是昆仑山的支脉岷山,却不富于耕地和矿藏,并不算是沃土,然而若单说财富,初云绝对能排在石夷七十二郡县之首。
因为初云有一个姓萧的家族。
对于巫民以外的异族而言,石夷除了“巫”这个姓氏,最为耳熟能详的约莫便是“萧”了。
石夷萧家是一个行商。
人们常将石夷的萧家和青国的江家相比,无疑两家都是富可敌国的商道世家,然而若要论功绩和手段,终究还是有不同。
江家之于青帝宗室,是臣子也是盟友。江家总是能在宗室最为落魄的时候伸出自己的援手,来表明自己的立场。毋庸置疑,没有江家的支持,青武帝纵有再大的雄才伟略也无从施展。而作为交换,青室也从没有亏待过江家。江家打着皇商的旗号,垄断了整个青国的盐业、水路和绸庄生意。自武帝一朝被封为四公之后,如今又因着江平郡主而成了国戚。为商至此,已是难以逾越的高度了。
然而,与江家不同,在轻商的石夷,萧家与政治没有半分瓜葛,连萧家的铸钱也是烙着“初云”二字,更不用说封爵入仕了。
而萧家的强大,在于它的长久。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
然而萧家已经富了六百余年。
六百年来,这个勤恳而低调的家族将生意从玉器做到驼绒,从绸庄做到酒庄。从昆仑山到连云山,甚至在极北的雪山和南郡的瘴林,也遍布着他们的足迹。萧家人是真正的商人,也是叛逆的巫民。巫民引以为傲的民族骄傲感再他们眼里轻若无物,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可以将朝暮和不死奉为上宾。
有意思的是,历任巫帝对于坐拥天下之富的萧家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一种十分暧昧的态度。他们不倚仗萧家,也不制约萧家,似乎初云并不是石夷所辖的一个郡县,而是一个于己无关的邻域罢了。
萧家商域之广,旷古绝今。他们从羽民手中买进弓木和纸张,从周饶手中买进铁器和金玉,从人族手中买进米面和绸缎,从轩辕手中买进驼绒和烈酒,再到别处高价易手。有人说,萧家的金条比各国国库敕造的铸钱还要管用。若逢战乱,富户往往会将手头的钱兑成萧家的金条保值。
然而十七年前青石之战后,萧家随着石夷的灭国而覆灭了。从此再也没有这种金条流通的市场了,战后几年间,人们将这些金条熔了重铸,只有少数喜欢收藏的人留了一支两支,藉此缅怀那个曾经鼎盛一时的商业帝国。
“这不是一般的萧家金条,苏大人,你仔细看看,‘初云’二字之外,上下各有一支细细的凤羽环绕。”
苏晓眯了眯眼睛,带着些敬意抚着那金条上的烙印:“凤凰是巫帝的象征,这是萧家供奉巫帝的官银!”
素心点点头:“石夷对于官银的管理十分严苛,盗取官银者形同欺君,论斩都是轻微的责罚。”她的神色一凛,“持有这支金条的人,不是姓萧,就是姓巫。”
苏晓盯着这支金条,若有所思。他的心里跃起了一股难以遏制的激动和紧张:“你是从何处得来这支金条?”
“应是我店里昨日收进来的。我今早查账时发现了这支特殊的金条,去查问了当时收账的小厮,但他已不记得对方的模样,只记得来买香的是个脚夫样的男人,买的是一块三寸长宽的摄魂香。”
“摄魂香?”
素心并不作答,她从袖中取出一块绢帕裹着的蜡白的方香,轻轻置于案上,推至苏晓面前。
“不是烧香?”
素心露出一个隐晦的笑:“这种香只有涂香,大人闻过便知道了。”
苏晓拿起嗅了嗅。
这香的味道十分别致,乍闻起来有股神庙里天木香的韵味,细细一品却察觉出另一股奇异的花香,端的是气韵甘柔的味道。苏晓心神一漾,他看着面前的女子,今日天热,她着了一件藕荷色绢云千水裙,轻纱笼肩,乌发高束,露出了雪白而修长的颈。苏晓望着她嘴角的那颗痣,突然感到一股难以遏制的暖流直袭下腹。
然而这份春情只是在他眼中一闪而过,苏晓飞快的丢掉手上的那块香,回转过身大口的吸了两口气,待稳下心神,他回过头来看着那块香,失笑道:“没想到这世上还有这样的……房中香。制香一道,也是博大精深啊。”
素心摇了摇头:“摄魂香与合欢香不同,并算不上房中术。”她伸手有些敬畏的抚了抚这块香,“一定要说的话,不过算是个引子,能勾起人心底的欲望和恐惧。摄魂香有个别名,叫做‘毒香’,心神不够坚定的人,闻了会想起不敢想起的事。”
苏晓神色略略一僵,忽而转笑:“姑娘闻了这香,想到了什么?”
素心低下头,神色讷讷:“……酷刑。”
苏晓看着她的样子,有些恼自己问了那样的话,他走到素心身边坐下,伸手揽过她的肩,一手轻轻扣住她紧攥在一起的双手,她的手凉的骇人,微微的颤动着。女人顺从的倚在他的肩上,苏晓反复摩挲着她的双手,像是冬日里父母为孩子暖手一般。他想起门外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做,但是此刻他却不愿动了,只想静静的坐在这里。
便是多贪得半刻也好。
屋里寂寂的,只余茶壶里沸水的嘶嘶声。

百度搜索 风华录 天涯 风华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风华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寂地归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寂地归者并收藏风华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