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激起浪花 天涯 或 激起浪花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一.吴三桂的野心到了云南,清军再也没有强盛的士气了。那里的气候和瘟疫,让从东北来的满洲兵毫无战斗力,就连骁勇善战的将军们也畏惧不前,他们更希望早日班师回京享受生活,免得在这里突然得病死去。
可惜抓住南明皇帝也算一个任务,完不成任务就回京,没有丢掉脑袋算万幸了。南明皇帝跑到缅甸,总有人要出兵捉回来,却没人担此重任,无奈之下,他们想起了降将吴三桂——反正他们打自己人如此强硬,就让吴三桂为统帅,带领军队向缅甸出发,把南明皇帝捉回来好了,自己的满洲兵就当后勤支援。吴三桂欣然接受,他觉得自己封官加爵的机会来了,事成后一定会有藩王的地位,这对吴三桂来说可是求之不得,立刻在昆明重整军队,几天后以汉人为主的十万大军开始向缅甸进发。
从打开山海关的大门开始,吴三桂就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只是清朝对降将是有歧视的,应该说每一个王朝,对这些没有骨气的人都会白眼相看,只是为了收买人心,表现出自己宽容大量的样子,才会对他们以礼相待,这些降将终究是个棋子。吴三桂深知这一点,但他甘愿做一个棋子,为了表示忠心,每一场战斗总第一个冲锋,每一次领赏夸张地跪在地上高呼万岁,在当时领赏都不需要太多的礼仪下,吴三桂为了展示自己对清王朝的忠心而不择手段,这已让人羞耻,而将屠刀砍向自己人的头时,他更不会感到内疚。作为明朝受崇祯帝深爱的将军,他勇武不假,他后来反清复明的叛乱,又给后人留下许多争议的话题,但这些都是后话了,他引清军入关的举动,给中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为从这时开始,让逐渐弯下腰的文明彻底跪下了。
另一边,缅甸国王对大明皇帝既敬重又害怕。对所谓鞑子的进犯,他其实愿意和永历帝成为盟友共抗清军,但当这位中原天子真正来到缅甸时,也让他感到丝丝不安。
晋王李定国和其他人也开始收拾残兵向缅甸救驾,不出意外的话大明王朝可以在缅甸成为新的抗清基地,然后反攻中原。
缅军并不会让外来人进入他们的国土,不管明军还是清军都有所防备,但谁也挡不住,只好求南明皇帝命令他们退兵,皇帝害怕缅甸人会因为这些军事误会,对自己造成生命危险,就让前来救驾的军队不要再前进。而所谓的清军还未进犯,缅甸人就把一些明军当清兵打,这件事早令两军成为盟友的机会大大减少。
吴三桂知道缅甸国之所以对南明皇帝那么友好,是因为明朝的实力。就在几天前,缅甸还向明朝的军队进攻,却被明军打的人仰马翻,也是这时候缅军才发现明军的厉害,立马对逃难的皇帝当成朋友来看待,吴三桂觉得两军直接开战是下策,一个最好的方法是让缅甸国王自己把南明皇帝送上来,计划很简单——让他们知道比明朝还厉害的人就在缅甸的边境就行。
他还有一个打算,那就是继承明代沐氏家族世镇云南的地位,成为云南的王。为此他接受一些人的意见,要在云南一直有事干,表现出云南的动荡局势,主张消灭明朝残军。清朝本来认为南明皇帝逃出国外只需哪年捉来哪年处理就行,李定国这些人任由自生自灭,等几年再出手也不迟,对云南这些偏远地区并不关心。但吴三桂一直上书诉说云南的动荡情况,经过吴三桂三番五次的这么一折腾,朝廷决定让吴三桂成为云南的总管,所有的事情都由吴三桂处理,这位云南王的目标算是达到了。而清朝也改变了想法,既然云南如此动荡那就不能夜长梦多,命吴三桂在云南不惜一切代价消灭明朝残余势力,并告诉云南王——南明皇帝不用回京处理了。
二.缅甸之忧
弱小的国家从来没有自主的权利,在大国的庇护下,只能左右示好明哲保身,审时度势选择依赖的目标,并备好后路以防意外发生,他们的危机感源于外界的凶恶斗争,而自己无能为力,只能被当作棋子摆布。想要活下来,只得苟且起来寻找机会。
缅甸国在前期对中原王朝有很大的尊重,因为大明曾经强盛到万国来朝,而自己就是万国来朝的一员,对明朝的敬仰就非常自然了,每年上贡当地产物,而明朝每年也会给予缅甸一些珍品和农作物的种子,更让缅甸对大明王朝非常敬重。
可惜到了万历年间,明朝逐渐衰弱,而当时缅甸国王是个战争狂,开始南征北战扩张土地,还随着明朝对自己的放纵占领了中国云南一部分的地盘,这让两国关系达到冰点,最终爆发了战争。虽然战争中明朝占了很多优势,但最终结果是万历援朝根本无力南顾,只好割地求和,两国也恢复关系,但再也没有前期那样融洽了。
现在是南明皇帝跑到自己地盘避难,而清兵和明军都在境外要人,把南明皇帝这块烫手的山芋交给谁就成了缅甸的难题,给清军,若明朝复国成功,要被秋后算账,给明军,清军大兵压境自己的军队也无力抵抗。
有谋士给吴三桂出主意,只要在边境击鼓鸣金做出冲锋的样子,用能用虚张声势的方法向缅甸军施压。而李定国的救驾让缅甸方面非常紧张,甚至不顾后果直接攻击李定国的军队,就算缅甸国王对南明皇帝比较友好,那也只是暂时的善意。当缅甸国王看到吴三桂的大军密密麻麻时,心里彻底动摇了,他明白清朝将是中原的主人,这位南明皇帝已然成了败寇,留下这落魄的皇帝而得罪中国实际统治者,这是不可能的事了,于是派出使者来到云南面见吴三桂——愿意交出南明皇帝,并出兵合攻李定国的军队。
优容寡断是老皇帝的一贯作风,使者已经出发了,他却有了新的想法,如果保住了汉人皇帝,等他复国了,这个功劳将多大啊,可保不住又怎么办呢?
但历史的时间不允许他犹豫了……
三.咒水悲歌
老国王的弟弟对权力太过于痴迷,发动政变把自己亲哥哥的头砍下来,自己登上了最高层的位置。
他向南明皇帝索取贺礼,但在异乡已一年多的南明朝廷拿不出任何东西了。不过缅甸新国王不需要这些财物,只需要明朝皇帝的致贺,明朝皇帝向他致贺的话太有意义了,大明天子向自己道贺多么骄傲,从此史书将记载这光辉的时刻,但是,他失算了,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他心目中窝窝囊囊的南明皇帝居然回绝了他的要求——靠阴谋夺取王位还想得到大明天子的贺礼,想太多了。”明朝使者回应道。
一个流亡**在自己的地盘待了那么长时间还那么硬气,让缅甸国王大发雷霆,他决定给永历帝一个教训。
公元1661年,七月十六日,缅甸国王邀请南明朝廷所有人过江议事,南明大臣劝皇帝别过去,关系如此恶化,还让我们过江必定有诈,于是南明皇帝和文武百官都没有去,两天后缅甸使者又过来让他们过江,缅甸方面毫无恶意,可以先喝咒水再谈判,咒水在他们这边是指有特殊功能的水,喝完这些水再谈判,也许有点善意。
天气阴郁,山雨欲来,这可不是好兆头,但没有办法。大臣沐天波愿意替代皇帝前行,沐天波就是世镇云南的沐氏家族,自身的荣誉感让他不顾危险愿意前往,永历帝大哭起来,沐天波忙把皇帝安抚好,对缅甸使者正气的说:“我们现在脚下,是曾经中国的领土,现在我们来了,你们国王更应该以礼相待,反而对我们那么无礼,把我们困在这里,不管你们有什么阴谋,你告诉你们的国王,就说我们天朝皇帝,天命所在,今天到了这里,怎能受到土著人的欺负!”
缅甸使者冷笑一声没有说话,沐天波又说道:“今天我们虽然实力穷弱,就算你们士兵百万,象兵千余,我们也不过随皇帝一死,但记住了,我们死在这里,后来人会来找你们算帐的!”
在缅甸方面坚持下,沐天波带领百官出发了,世镇云南的总管和明朝大官在一起,应该不会出太大的意外,最后只留下内官三十余人和一些侍卫保护皇帝安全。前去参加会盟的人有三百人左右。
叶子随风摇摆,如此冷意。残云不见了,太阳突然出现了,这里的天气真是摇摆不定,但太阳出来的时间太好了,让大家的心情放松不少,阳光给他们带来了温暖,沐天波在前头幻想着,在这里举兵反抗清军,然后恢复故土,把敌人赶回东北,大明王朝将会回来,最后明王朝将和东汉那样留在青史上,大家将流芳千古。
沐天波领着百官一言不发,终于来到了目的地,缅甸这边没有一个人来。
四周安静无比,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缅甸方终于来人了,很快两千士兵手持长矛、身穿藤甲包围了这里,当士兵抓住沐天波时,沐天波大骂缅甸兵,他奋力反抗,夺取士兵的刀杀死了缅兵九人,最后文武百官纷纷拿起身边的东西反抗……
惨叫声一片,血流成河,文武百官一个个倒下,最终三百名官员全部遇难。杀死这些官员后,缅甸士兵又立马包围了南明皇帝的住处,他的随从一个个被杀害,妃子一个个被强奸,财物都被抢劫一空,南明皇帝朱由榔想和崇祯帝一样在这里自尽,也被人劝住。缅甸兵把他的太后、皇后、太子等二十五个人集中在一个屋子里,对他们百般侮辱,这些妃子们受尽侮辱纷纷自杀,当缅甸兵想向皇后动手时,一个大使赶到:“王有令,不得伤害中原皇帝和沐国公!”这些野兽听到后才恢复人样。
这些缅甸兵根本不知道沐天波死去了,或者说他们连沐天波人都不知道就杀死了。
南明朝廷住处一片狼藉,尸横满地。活下来的人哭泣,遇难者无人收尸。
最后缅甸国王让南明皇帝转移地方,并回应这次屠杀:“你们军队将领李定国等人在我们地盘杀人,我们只是复仇罢了。”李定国以救驾为名只是把皇帝接回来,缅甸军却派出军队阻扰才互有杀伤而已。
咒水之难后,南明朝廷不复存在,只剩下朱由榔这一个小人物了。
朱由榔被转移到陌生的地方,他们一家人边走边哭,缅甸兵抬轿子要把他们送到晋王李定国那去。朱由榔一家人紧张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但不太对劲,晋王的兵为什么如此陌生,当看到吴三桂后,他才反应过来,自己无路可逃了。一直逃命最终也没逃出来,早知这样当初还不如反抗呢,这位胆小的皇帝终于后悔了,恨自己只顾逃跑,没有勇气对抗敌人。
这一天,李定国在缅甸军和清军夹击下突出重围,他违背了皇帝的命令,攻击缅甸打算直接武力救出皇帝,却没能赶上,就差一点点他就能救下来,当他想继续寻找时,被缅甸军击退,不得已回撤,撤退时他大哭一场。
最后吴三桂在缅甸,用弓勒死了南明最后一位皇帝,而他的功劳终于得到清朝认可,成为了亲王。
四.美梦碎时
李定国悲伤地离开了缅甸。
他一生都在力挽狂澜,但他一个人太累了。身边的朋友纷纷降清,他越来越孤独。他曾梦见清军败退,汉人收复旧土,明王朝在京都重新建立,醒来时才发现是一场空。
作为张献忠所爱的养子,他英勇善战,他的一生都是抗争的历史,前半生随农民军反抗封建压迫的明王朝,后半生随南明反抗异族入侵。
他一生最辉煌的战绩,便是两蹶名王——让清朝南定王孔有德被逼自杀,手沾众多百姓鲜血的亲王尼堪,被反包围阵斩,在桂林和衡阳两个战役取得胜利,为南明的抗清局面一下子开朗了起来。
到了康熙元年时,李定国在泰国见到使者时,他们拿出万历皇帝所给的物品,表明他们也深爱着明朝。晋王就与他们商讨联军,打算几年后反攻大陆,反清复明的路只要还有,他的梦就还没有破灭。
但老天爷很爱开玩笑,这一切不能再说下去,当他知道皇帝被吴三桂用弓勒死后,历史早让南明王朝成为了过去,清王朝正式成为中原统治者,云南的李定国和台湾的郑成功再也没有了反清的大旗。郑成功一直弥补自己的错误,他在台湾一直寻找机会反攻大陆,南明倒下后,他如同无头苍蝇一般不知所措,他一度想称帝,但放弃了。
汉人的忠臣和血性让他打起精神,他觉得他成为了最后的明朝人了,既然如此就要继续反抗清朝。
云南的李定国觉得这片大地上,再也没有明朝人了,就算反抗也没有意义,他的信仰被打碎了。可是不能这样死掉,自杀是个懦夫,更不能投降,这只会让人看不起,那就战斗下去吧,为明朝复仇直到自己战死。他继续用南明的旗号和年号选择反抗,可十七年的抗争让军队越来越少,粮草也不能维持多久了,他知道自己无力回天,也因为得知皇帝的死讯过于悲伤,以至一病不起。
他在临死前,对还在追随他的部下表示感谢,并激励他们继续战斗下去,但都没有用了。
三国时期姜维最后的痛苦,李定国终于感觉到了那种无力回天的心情,当蜀汉的北伐停止时,匡扶汉室彻底失败,姜维最终也没能挽救蜀汉。千年后,南明的抗争失败时,中华大地被外族占领,这段历史悲剧性的上演,复国无望又还有什么理想支撑自己呢?六月一日是他的生日,二十天后就病死在景线。
他的故事随他的死亡消逝了,他死后,他的儿子没有遵守父亲的遗言而投降清朝,他的死基本标志着中原再无其他抗清势力,仅剩下台湾的郑成功势力。
这便是南明覆灭的时间,公元1661年。李定国随南明走后,中原复国的美梦从此破碎,他一生的反抗就这样被命运打败了,历史的玩笑总爱对英雄动手,当他们死前留下遗憾的泪水时,苍天总是无情的带走他们,难道真需要这些玩笑,来衬托英雄的悲剧?
百度搜索 激起浪花 天涯 或 激起浪花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