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文明的文明 天涯 文明的文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103:山脉工程
山脉工程还有另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叫城墙线工程,只不过为了要和贞国的历史名迹城墙线有一个区别,这个工程就被叫成了山脉工程,因为这等于真真正正的在建设山脉一样的工程。
城墙线在贞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每一个人从学童就听说过这样的一个名词,也知道具体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处。
城墙线的作用在古代是为了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对城墙线以内农业文明的进攻和骚扰的,是古代贞国农耕文明对游牧文明的防御分界线,但是现在,这样一个新进行的山脉工程完全是用来抵御来自西部和北部的强大冷空气所造成的灾害,和城墙线几乎是一样的作用,山脉线工程也有相同之处。
新世纪的城墙线工程之所以叫城墙线工程,就是为了保护贞国境内的低地平原地区的农业和冬季生活的安全,防止西北方向的超级寒冷季风对于主要人口聚集区的灾难性气候影响。
说白了,新的城墙线工程就是一个巨大的连续的仿真山脉,通过这个仿真山脉形成对整个雪域高原地区及整个北方地区的围堵,让雪域高原和北方的冷高压气团不能再随心所欲的对其他区域造成灾难性的危害。
当然,需要围堵的区域不只是雪域高原区域,计划中要在整个北方地区形成1-2道甚至多道的仿造山脉,依靠这些山脉对整个南下冷空气气团进行阻拦,让其不能再轻易以自然态的进入到下风口区域的东部和南部地带。
根据工程计划,最大的一条仿造山脉将从大安岭北部的黑水江附近为起始点,然后一路向西到月山山脉,兰山山脉,盘山山脉,界岭西部的山脉,再到雪域高原的东部边缘,最后止点与横川山脉的最西端国境线。
这样一条线,把整个贞国境内的地区分为了大东南和大西北两个区域,也把西北地区的季风和雪域高原的冷气团限制在了整个大西北地区。
当然,这只是一条最大的山脉线,其他的还有一些规模小一些的区域性仿造山脉,比如封堵格尔盆地的环形仿造山脉,封堵塔木盆地内水汽资源的塔木盆地东段仿造山脉,雪域高原上的北部高原南线仿造山脉。
其总长度超过了2万公里,这还仅仅只是一期规划,更多的小区域规划也正在研究进行中。
工程的建设难度并不是很大,难度最大的是选址工作和沿线电网的建设。
通过最开始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对气囊两边区域的气压比较,两边的大气压力很容易形成非常巨大的悬殊差值,而这种巨大的压力悬殊差值是可以以空气的快速流动而产生稳定的风力资源的,如果利用的好,是可以产生非常巨大的管道风速的,这就给管道风力发电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通过模拟结果的计算,通过一个冬季的发电量可以满足正常情况下全贞国境内地区1/5的电能消耗量,这对于贞国**来说是非常巨大的可持续性再生能源。
虽然这个工程的总建设成本非常高昂,但是贞国执政部门相信只要这个工程一完工,不但把灾难性的冷空气团给约束在固定的范围之内,同时还可以为整个东西部地区提供非常庞大的电力资源。
所有的仿造山脉都建成仿真山脉的模型,这个模型是由一个个气囊相互连接起来的,在充气的情况下,可以很快就形成一个规模非常庞大的山脉模型,当然如果在不充气的情况下,折叠起来整体的高度还不足三十米高度。
但是在充气情况下,如果以最高模型运行,这个模型是非常陡峭的,更形象的说,就好像是一堵围墙,把需要围堵的区域给彻底的围堵起来。
整个工程由军队执行部门和地方执政部门联合起来负责建设,贞国最高管理部门成立了专门的部门负责统筹管理建设,在第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一半时间,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就会大雪封山的时间段里,所以第一阶段只能负责选址工作。
仿真山脉挡风的一面往往会形成大规模的雨雪现象,如果这个地址选不好,对于仿真山脉地面上的所有人和设备都是一个灾难,甚至有可能会因为仿真山脉所形成的坡度而积累成山洪或者是高层雪蹦,所以这个地址如果选不好,是真的很有可能酿成灾难的。
一般来说,这样的工程不是靠山,就要靠水,就是要防止这样的情况所造成的灾难。
第二年的开春之后,山脉线工程就紧锣密鼓的开始了建设,工程速度还是很快的,第二年的入冬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整个工程的2/3,就是这2/3的工程在入冬的时候,就已经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工程的完结段落部分就是最方便施工的东北部和中段区域,从关北的大安岭一直到雪域高原的东部地区,在这一年的冬天,这一条仿真的山脉竖立了起来,其相对高度从3000米到5000米不等,很好的挡住了正面而下的冷空气。
之所以叫做挡住了正面而下的冷空气,这是因为冷空气在贞国关北地区以外区域拐了一个弯儿,从贞国关北地区向内地而来,所以除了贞国关北地区还相对较冷之外,在广大的东南部地区,温度比之以往回归到了二十年前的超正常水平了,而那个超正常水平被称为大暖冬。
虽然山脉工程还没有正式完工,但是从对气候产生的效果和改变上来说,已经取得了非常重大的效果,并且根据山脉工程所产生的对气候影响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实验论证,证明山脉工程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气候改变工程。
自从冬季一条连续的高大仿真山脉横贯在贞国地区的北方之后,贞国东南部的冬季最冷月份零度分界线从原本的南江主干道区域一下子向北方地区退到了北河的老河道,甚至连贞国首都的冬季温度的最低温都极少再超过零下十度。
自从引水工程建成并运行以来,这是贞国境内地区首次遭遇到的一个暖冬,并且还是史无前例的一个大暖冬。
在这个暖冬的季节里,以往冰冻很厚的东部内海外海在这个冬季里几乎没有结出一丝的冰层,甚至连真正的北风都很少出现,除了夜间和早上浓厚的水雾之外,大部分冬季的天气都是一片风和日丽。
在南方地区,东南季风又重新成为了这里的主宰,副热带高压南退的很晚,而且还来的又很早,甚至连汛期都提前一个月开始,又推迟一个月结束,雨水变得比往常也更多了一些,天空虽然经常被阴雨覆盖,但是这里的气温并不低多少,冬季也不那么明显了,甚至广大的南方地区根本就感觉不到冬季的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漫长的秋季直接重新回归到春季。
而在贞国境内的西北地方,同样由于这条巨大的仿真山脉的阻挡,平时冬季顺着气压变化而南下的猛烈北风被阻拦在了北方地区,大气压力在这里形成了微弱的平衡,风也变得流动很缓慢,气温也比之之前升高了一个等级,当然因为降雪的积存对阳光反射的作用,气温比之引水工程使用之前,仍然是整体偏低的。
仿真山脉的两边底层的大气压差别非常显著,就算是在平时的时候,联通两边的管道里的风速都能达到至少五级以上,甚至在最极端的情况时,管道内的风速能达到并超过18级,并且这种大气压力的差距是可以长时间保持着的,已经与自然界的正常的风有了本质上的差别。
众所周知,大自然的风都是一阵一阵的,非常的不稳定,但是两个地区经过这种仿照山脉阻碍拦截后,两边的气压环境都相对各自稳定,通过气压数值高低的不同,再通过管道的连接,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流动,而这种流动通过发电机组就可以转化成电力能源,最终产生源源不断的电力输送到全贞国各地的电网。
冬天不再寒冷,广大的东南低地区再也不用担心来自北方地区的寒潮对整个生存环境的影响,农业作物也因为天气的总体温暖而开始了迅速的生长,虽然有些地方已经不适应原来的农作物的生长,但是相应的与之气候匹配的农作物在执政机构和专家的指导下迅速的被更改了过来,在农业方面,不但没有形成减产,反而比之没有修建仿真山脉之前而增长了10% 。
建设仿真山脉之后所产生的巨大环境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不管是从经济上还是环境上,须取得到好处在之前都是不敢想象的。
在工程开始之后的第三年冬季之前,一条横跨贞国关北至西南的巨大仿真山脉终于建成了,并且还在关北地区向东部进行了延伸,围绕着黑水江一直修建到苏江平原地区,然后从门江租借地入海。
在北方深秋的季节里,这条仿真山脉的部分地方早早的就耸立了起来,虽然高度还没有完全的展开,但是其产生的影响已经开始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并且还随着真正冬季的到来进行升高,把寒冷的冷高压空气完全的挡住了大部分。
仿真山脉的两边平均温度都能相差十度以上,甚至极端的时候能够达到三十度的程度,由于这一年把仿真山脉立起来的比较早,当仿真山脉的北部地区已经是零度以下的冬季时,而仿真山脉的南部地区则还是处于秋季的状态下,在两边气压达到可以保证风力发电机正常低功率运转时,在贞国境内地区的北方区域就开始了部分的联网发电。
巨大的清洁能源源源不断的通过贞国地区庞大的电网运送到全贞国各地,并且可以根据整个执政机构对电力的需求进行调整,需要的电力比较多时,就多打开一些风口管道发电,需要的电力少时就关闭一些风口管道发电,控制起来比其它能源更加的方便简洁,运行的成本也更加低廉,完全是一种比水电资源更行之有效的平衡用电高峰和低谷的电力源。
在仿真山脉底部进行风力发电时,由于两边气温的不同,在相对湿度较高时,温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变成水雾,最后又化成了云朵,甚至有时候会直接的产生降雨,成为了典型的冷峰雨形态。
通过后期的观察,这种冷峰雨在之后越来越稳定,一条新的降雨带首先在仿真山脉的南部形成,虽然很快就随着云层的飘逸而消散,但是这里在整个冬季里的降水量稳稳的超过1000毫米,不过这样的情况这在沙漠或者戈壁滩上是很少见的,虽然山脉附近已经有了本来的生态绿化环境,但是这些新增加的降水量给了这脆弱的生态环境新的生命力,一条人为影响下的大绿化带出现在了仿真山脉风口管道附近一百公里的范围内。
由于仿真山脉大部分都是建立在真正的山脉附近,高山上的降水量多余部分自然而然的流到了下游地区,有很多地方都是在仿真山脉的另一边的,因此,这些多余的水量也成了仿真山脉另一边的生命之水,稳定而自然的绿洲开始大规模的出现,加上这里本来的降水量,自然绿洲的面积也一年比一年扩大。
很快,部分沙漠戈壁变成了草原,农场和森林,给整个北方地区带来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同样由于绿化面积的扩大,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增加,更容易形成降水云层,降水量也同样的增加,这样就又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情况,让整体的环境更好。
一条这样的仿真山脉可以说就是继引高入低工程之后的第二大增加干旱地区水源地的超级工程了,贞国境内北方的沙漠化扩张彻底的成为了一个历史,连带着周边国家的沙漠化也得到了遏制,甚至境外那一个早已经干枯的咸水海也因为人字山脉地区的多余降水量而重新开始聚集水量,并且还在以可视化的速度增加水位和水域面积,真神教联盟里的中宜安洲区域的五个斯坦国的自然生存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以至于让真神教联盟内部出现了与马拉国截然相反的声音,毕竟马拉国一直都以引高入低工程的水资源引水量在国际上说事。
在以后的年代里,通过控制这条仿真山脉的高度和底部的通气量,从而达到了控制气候变化的自然影响力,让整个贞国东部地区的气温在冬季里摘掉了相同纬度和相同海拔高度上的低温度地区的帽子,这里的气温更加舒适,自然环境改造的也更加的好,灾难性的天气再也没有大面积的发生了,经过对气候变化的超级计算机的建模,随便还提前将灾难性的天气给改变了。
这样的环境大改造之后,贞国地区的耕地面积成为了仅次于坚国的全球的二位,甚至在质量上和多样性上还超过了坚国,整体而论,在可用耕地面积和利用率上,贞国和坚国是一个级别的,而且还各有各的好。
此后,甚至贞国**进行的塔木盆地和格尔盆地的围堵性仿真山脉的建成,这两个盆地成为了一种特别的气候区域,并且水汽也开始越聚越多,也让水蒸气可以通过控制进行扩散了,终于开始产生了更加良好的变化。
这里的冬季和夏季周边的山脉附近都是会经常性的发生降水,冬季是雨雪常见的陆间海气候形态,夏季则是热带雨林的气候形态,而盆地中央区域则经常是无雨无雪的晴朗天气,甚至连大风都几乎很少产生。
随着仿真山脉的大规模建设,各个被围起来的区域都开始变的成为一个新的气候形态,当然,因为人为的控制,当然要让环境往好的方向发展,新的气候正在贞国境内地区进行扩大化的形成和发展,并且因为贞国境内地区是气候改变方面的先行者,掌握了足够多的气候变化数据,这些都是一次次的失败与成功所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在同时期,整个地球上的国家也都在关注着贞国境内地区的仿真山脉的建设乃至于对环境的影响,看到贞国地区的成功,很快就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有能力的国家和联盟纷纷效仿,于是国际上的环境大改造就开始了。

百度搜索 文明的文明 天涯 文明的文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文明的文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夜语一神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夜语一神棍并收藏文明的文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