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文明的文明 天涯 文明的文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101:四大工程
在贞国大爆炸灾难发生之后的最艰苦时代,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家,贞国执政机构就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工程项目的大建设,其中贞国**所提出的十大工程最为整个世界所侧目。
十大工程分别为:
1:农业环境改善工程。
2:黑域网络建造工程。
3:载人登月及月球基地建设工程。
4:污染工业搬迁工程。
5:北河双入海口工程。
6:引高入低引水工程。
7:南江新夹塞大坝及调蓄湖工程。
8:围海造陆及海水淡化工程。
9:水资源优化及水能大利用工程。
10:大北方绿化工程。
(按时间完成顺序进行的排列,其中前六个已经完成或大部分已经完成。)
关于第七个大工程,这是由于整个南江中下游地区没有了老夹塞大坝的约束之后,整个南江中下游地区经常在汛期泛滥成灾,给南江中下游地区经常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经执攻机构各部门专家的提议,决定重新建设一个坚不可摧的新夹塞大坝工程,同时为了更有效的防止南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泛滥成灾,以及冬季的水资源又相对紧张等问题,开建一条长度达到2500㎞的地下大隧道,从新夹塞大坝库区连接到西北地区的土合盆地(主要是土低盆地),利用土合盆地的低海拔高度,用来储蓄南江汛期的洪水,在枯水期通过调蓄湖放水补充南江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同时还可以提供巨大的电力资源支持贞国的民生与经济,可谓是一举多得。
但是这一个工程在最开始的时候是被全贞国大范围民众反对的,直到贞国的相关部门和水利专家们拿出来工程建设之后的效果图纸及视频资料,反对的民意才慢慢的消停。
毕竟在大爆炸灾难发生之后,全贞国所有的民众都深受过其害的,由于害怕这样的打击再一次的发生,民众对于这样的工程,本能的持反对意见也是可以理解的,相比于动乱造成的灾难,和平与安定是每一个人都相当珍惜的。
新夹塞大坝工程基本数据:大坝在原址上游1500米处修建,长度和蓄水高度基本与原大坝保持不变,变化的是大坝的厚度,由原来的平均不足100米厚度增加到500米厚度,水电装机基数也增加了1.6倍。
为了有效的调节南江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不均,将在土合盆地建设一个巨大的调蓄湖,两者之间将通过隧道管道连接在一起,隧道全线保持在海拔145米的顶点高程,隧道圆心点海拔95米,建设一个直径一百米的隧道,入口有专门的通道连接上新夹塞水库的库区,并且保证入水口没有漂浮的杂物可以进入隧道,防止隧道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问题。
这一系列的工程都是一个大工程里面的,可以把他们都归纳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建设,包括以后的管理和运行,也是在一个系统里完成的,所以在建设中都需要有效的联动管理。
这一系列工程的主要建设目的就是最合理的利用南江整个上游地区的水资源,进行整个南江时间与空间上的水资源更合理的利用,并且消除水资源在汛期的危害,又保证南江中下游枯水期的正常用水问题。
当然,这里面还包含着一些其他方面的优化利用的问题,比如南江新夹塞水库地区的通航问题,水能最大化利用问题,甚至在土合盆地的引水耕地开发问题,整个西北地区的盐碱水排出问题。
整个工程因为起步的时间相对较晚,再加上前期把主要的隧道挖掘工作放在了西部的引高入低工程上,所以这个隧道工程从起步阶段就远远的落后引高入低的工程,不过随着隧道挖掘技术的新技术突破,以及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开采与应用技术越来越成熟且顺利,让整个工程的速度进展都非常的快速。
加上引高入低隧道工程在结束之后,那些工程设备马上投入到这个工程里,而这里又不像整个雪域高原一样有种种条件限制造成的施工困难,让这个工程速度提高了不止两倍,工程的建设周期都相应大大的缩短了不少。
所以在剩下的四个大工程里,这样的一个工程完全毫无悬念的将成为第一个完工并投入使用的,并且在此项工程完工和投入使用之后,最大的受益方将是整个南江中下游地区,让以后的大规模的洪涝灾害可以从此再也不会发生了。
同时,以整个土低盆地所形成的调蓄湖泊也将成为全贞国最大的一个湖泊,无论是从面积上还是蓄水量上,都将是毫无争议的第一位,并且巨量的水资源通过一进一出的淡化盐碱度,这个巨大的湖泊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淡化成真正的淡水,再通过整个西北地区的引水排水系统,让整个西北地区的盐碱危害彻底成为历史。
第八项工程也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贞国执政机构通过围海造陆,把整个北方地区的海域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围内的淡水海洋,一个是围外的自然咸水海洋。
一条从江口市外围的海山港出发,一路向北,最后到达到关北地区的边港市的港口,形成一条最窄处2公里,最宽处超过十公里的一条围海大堤,而在这个大堤上就是从整个贞国地区搬迁过来的重工业和高污染企业,借此统一管理和控制贞国重工业和高污染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污染物排放,为此又在外围沿海地区修建了有大规模存储量的小围堤用来排放这些污染物和污水,由于这些污染物都被控制在了修建的小围堤里,对外部环境只是形成了微弱的污染源,对周围整个大环境来说都是几乎不造成直接影响的。
同时,这样的搬迁工程也是贞国的第四个完成的大工程,随着围海陆地的建设同步进行的,并且在贞国执政机构的强制控制力下很快就完成了,比围海造陆速度快的多,直到整个工业重新投入生产,围海造陆仍然还在进行着。
围海造陆相比其他几个工程来说是一个更大的工程,其整个工程长度超过了1500㎞,并且建造的陆地总面积达到了一万平方公里,其中前一部分是通过水运方式进行前期的水下部分的填海,中期部分是通过吸绞船吸周围海底的泥沙对填海作业线上的部分进行填充作业,第三步就是覆盖泥土,并且通过机器设备高压打压结实,以供后期的其他工业建设用地需求。
围内的海洋将会在沿岸河流淡水的注入之下,海水会慢慢的变成淡水,这样以来北方的沿海地区将会直接接触的是自然淡化后的淡水,对于整个北方的城市和沿岸的农业生产来说,通过沿岸地区修建的纵横交错的大大小小的通水运河,淡化后的淡水完全可以深入到平原地区的50到100公里之深,解决这些地区以前占用上游地区或者地下水资源的多种问题,这些地区的淡水水资源短缺问题都将会彻底的成为历史,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也将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淡水资源。
同样整个北方沿海地区所有的生产模式也都将发生转变,曾经面积巨大的沿海盐碱地和盐碱滩涂都将会因为海水的淡化而变成农业上可直接使用的土地,让整个农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粮食安全问题也会得到更好的保障。
当然,围堤外的海水仍然保持原本的自然海水模式,因为与大通洋是相通的,并且这里的水质因为洋流的更快速交换还会让水质变的更好,从原本海岸搬迁过来的海洋养殖业将会在这里安家落户,在仿真生态养殖场里,将会得到更优化的管理,海产品的品质也会相对更好,综合来看,围堤之外的海洋整体上的变化并不是很大。
不管是对于围内淡水海洋来说,还是围外自然咸水海洋来说,都是为了整体水资源的更加合理利用而已,这些都是属于水资源优化的一部分的,都是属于第九个大工程里的一部分的连带目的,其中最吸引贞国**的是水能资源的大应用,在大爆炸灾难发生之后,以及在国际大制裁时期,贞国境内的能源问题一直都是压在贞国执政部门心头上的一个大问题,能源问题短缺让执政部门不得不重新考虑能源上的安全,于是水能资源又一次的得到了重新重视。
超级加厚的坝体可以让所有的大坝再也不用担心坝体的安全问题,并且大部分的排水系统都可以重新设计到加厚的坝体里面,让整个大坝生存率都得到了提高,足以应对全部的威胁,哪怕是从水体里进行的核武器攻击也不会造成毁灭性的溃坝灾难,一时间全贞国各地纷纷对所在地的各种大坝进行了加厚处理,所有大坝曾经有的或可能有的安全问题都得到了一次性的解决,也让大坝下游的民众心里都感觉到了最安心的安全。
同时期,全贞国各地区的水电站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根据粮食安全问题为保证,后期是可以让一部分耕地重新成为了水库的淹没区,因为其他的改造环境的工程建设增加了更多的耕地面积。),计划中要让全贞国地区80%的水能资源都得到最高效的利用率水平,为了让水能资源调节到最优状态,甚至还建设了很多的调节水库用于下游不同季节的水电站发电,同时对于自然的河道进行加深加固,为的就是在主汛期的洪涝灾害不对水电站的正常发电造成影响,让最优质无污染的水电能源能够源源不断的供给全贞国民众使用。
当然,仅仅靠这些是不够的,其他清洁能源也正在加紧的建设中,而那些火电或者其他化石燃料发电站则通通搬迁建造在东部海域的围海造陆的大堤上。
至于最后的一个大工程,就是在北方地区建设多条大范围的绿化带,防止北部因为之前的几年时间造成的沙漠化产生的风沙继续南下迁移,更主要的就是应对整个北风季的沙尘暴天气。
北方地区在大灾难时期,由于很多地方都以缓解粮食安全问题而改造成了耕地,农业用水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自然可用水资源,造成了很多地方的自然环境的迅速恶化,让整个北方地区的沙漠化土地面积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就全部把贞国执政机构和民间人士进行了大半个世纪的沙漠改造成果化为乌有,让整个北方地区的沙漠重新呈现出连片的邹势。
一条无论长度和宽度都非常巨大的沙漠化荒漠从东到西覆盖了北方的很大一片区域,而冬春季的风沙经常在西风带季风的影响下影响到半个贞国的面积,一旦强烈的风沙来临之际,整个天空都是灰蒙蒙的一片,遮天蔽日不见日月星辰,而这些风沙有时候往往还造成北方农业作物的减产,民众更是深受其害,贞国执政部门在粮食安全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不得不重新下大力气进行防风固沙的对沙漠改造工程,当然,这是在水资源一步步变的充足之后才大规模开始进行的。
首先是北方不适宜农业耕种的地区重新退耕还林还草,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种成效相对于整个沙漠还在继续扩大化的增长来说,改造的那点成果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
要想对沙漠进行改造,首先最严重最短缺的就是水资源,在以往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都是上游要给下游让水,也就是在上游地区限制水资源的使用,把这些水资源集中起来,供下游的城市和农业使用,去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而现在,执政部门正在反其道而行,为了遏制北方地区的沙漠化进程,给予了沙漠改造工程更大的水资源使用额度,虽然取得了部分地区巨大的成效,但是这样的进展仍然是很缓慢的,因为本就不多的水资源还是要给下游地区的工农业预留足够多的水资源。
随着引高入低工程的完工,对于西北地区的沙漠改造工程直接就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并且因为这些水网所组成的绿洲形成了巨大的水气蒸发量,空气湿度增加了,云系也增多了,下风口沿线的高山地区也开始出现了非常显著的降水增量,而这些降水增量所形成的地面经流量也开始增大,进一步的刺激了北方绿洲的扩大,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良性循环,给了全贞国乃至于全世界所有人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未来期望,这可是全世界改造沙漠的一个巨大成果。
毕竟沙漠化在那动乱的十年的时间里增长了1/4,世界上不管是哪一国取得了治沙的效果,都是值得全世界民众的支持的。
由于西北地区有了引高入低工程的巨大水资源的支持,盆地周围的山区降水量也越来越多,日仑山脉和人字山脉等山区雪线以上的冰雪再也没有遭到人为的破坏,冰雪反而越来越多,甚至在冬季的时候,让整个西北地区的大部分都覆盖了白雪,并且因为西风带的因素向东方蔓延,且一年比一年的规模宏大。
如果说西北区域冬季冰雪世界的变化,那么就不得不提雪域高原了,丰富的降雪让雪域高原北部在整个冬季都是白雪一片,白色的雪让这一片区域对阳光的反射增加了好几倍,因此也损失了巨大的热量,让整个雪域高原北部在冬季真正的成为了世界的第三极。
甚至越来越多的冰雪覆盖雪域高原,在北半球盛行的西风带造成了整个贞国境内地区的冬季更加寒冷,夏季也开始了更加多雨。
随着时间的流逝,沙漠化在执政部门和自然水资源的增加下得到了遏制,绿色也重新回到了贞国北方的广阔世界,并且降水量开始显著性的增加,风沙也成为了非常少见的自然灾害,取而代之的是冬春季的暴风雪灾害和异常寒冷的漫长冬季,不过这些问题民众都在慢慢的适应。
贞国境内环境的好转及十大工程的完成,也让贞国境内的对外需求越来越少,甚至基础农副产品越来越多,贞国也从以前的粮食基本自给自足变成了粮食第二大出口国,让整个世界的粮食问题越来越不是问题,同时,便宜的粮食价格以及越来越被重新认同起来的人权权利也进一步的同步和发展,让整个地球也全部完成了最基本的解决温饱问题。
这几个环境改造的工程在贞国持续了前后进十五年,当然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进行了一些相同的改造环境的事情,同时其他国家的发展还在进行着时,只不过高福利保障体系下的民众活着却越来越没有奋斗的方向了,很多人都成为了所在国家福利保障体系下的寄生虫。
全世界的环境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而在整个贞国境内,除了气候越来越寒冷外,一切也都在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百度搜索 文明的文明 天涯 文明的文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文明的文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夜语一神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夜语一神棍并收藏文明的文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