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明末更史记 天涯 明末更史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这日已是农历初八,距离中秋已然很近了,本应该繁华喧闹的大理城却是莫名的有股紧张气氛升腾起来。城中作儒士打扮的陌生面孔越来越多,城中的旅馆,客栈却是爆满了,甚至大理城的农家闲置的空房都租了出去。与旁人不同,人流增加却是让大理城周围的农家百姓开心的眉开眼笑起来,这么多人自是要衣食住行的,当然会让百姓的钱包鼓上那么一鼓。
原来这八月初十就是大理府秋闱之期了,大理府各州县的考生们都已经齐聚大理城,准备参加乡试了。
正值正午,虽说秋高气爽,但正午的日光还是颇为毒辣。就着日头下,一年约三旬的中年人正焦急的边走边问街道两边的客栈,旅馆。听得老板皆是对他摇摇头,急的他直抓头挠耳。
这中年人作儒士打扮,只是那一身青布缝制的交领道袍却是洗得微微发白了,左肩上挎着一个满打补丁的包裹。头顶作发髻,颧骨略高,丹凤眼端的炯炯有神,颌下三缕长须颇显文人风范。只是现时这张脸的诸人却是一脸焦急之色,额头见汗,端的破坏了文人雅气。
李溪看见他时正打开二楼客栈的窗户准备晾晒衣服。却不料手上沾满了水花,手中那根顶窗的竹棍却是滑掉了下去,不偏不倚的打在那个中年书生头上。原来,罗氏嫌海边距离太远,却是花了些银钱在三天前就给李溪在城中租了个两间民房,以期李溪能够休息好、中个举人回来光宗耀祖。李溪也拒绝不得,住了进来。
李溪看到打中了人,赶忙跑下楼去捡起竹棍连连向中年书生抱拳道歉。中年人只说没关系,见李溪也身着儒装,随即问道;‘公子也是参加这乡试?’
李溪听他问话就知道他也是来参加乡试的,便点头道;‘是的,莫非先生也是?’
见他点头,便又好奇问道;‘这日头这么毒辣,先生不在房中温习功课,却在外面行走是发生什么事了么?’
‘我今日才赶到大理城,只是客栈旅馆都满客了,没地方住。难道这屋是兄弟你家的?’说完用希冀的目光看着李溪。
李溪自然想到这书生怕是找不到客栈把希望放在他身上了。‘唉,出门在外,大家都不容易,能帮一把是一把。’李溪暗自想到,便对中年书生说道;‘这屋子倒不是我家的,只是我租了两间,先生要是不嫌弃我就把其中一间让给先生吧。’
中年书生拱手说道;‘谢谢小兄弟,敝人名莫问。’
‘我没问啊!’李溪回答道。
见李溪迷茫的望着自己,当下他也很是尴尬的道;‘敝人姓莫名问,不知道小公子叫甚么?’李溪答了便领着他进屋了。
安顿好莫问之后,见他衣裳都已经穿得很久了,包裹上满是补丁。不由得感到奇怪,秀才整个大理府不过才数十人,分到每个州县也不过寥寥几人。作为大明朝的知识分子,而且是最重文人的朝代,李溪真是想不通他为什么混那么惨。
见李溪用诧异的眼光看着自己,这莫问也是聪明的人,顿时想到了李溪诧异什么。便开口向李溪说道;‘李兄弟是想问我为什么这么寒酸?’
李溪没料到他说这么直接,只得尴尬点点头。
‘我家住宾川县莫家庄,从十余岁气便读书识字,苦读数十年四书五经,到二十五才中了秀才。等中了秀才家里亲人也只剩卧病在床的母亲了。本以为中了秀才在宾川县能有作为,可奈何县里官场早已糜烂。莫说不入流的小官早已被买卖一空,就是县里诸多能发月饷的空缺都被官员亲戚朋友占完了。心灰意冷之下只得在鸡足山脚下替人写信、帮僧人写算为生。边讨生活边准备参加秋闱,今次已经是第三次参加啦。平时挣得银钱本就不多,只是母亲病也需要买汤药,笔墨纸砚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自然就这样了。’说罢指指自己周身自嘲一笑。
李溪心中暗暗想道;‘没想到这大明朝官场竟是糜烂成这样了。’不禁想起历史记载的那个企图复兴的崇祯皇帝。心中不仅也是哀叹一声。
‘覆巢之下无完卵,莫说大明这些百姓要捉惨,怕是自己母亲,还有段白凤,同窗众人也要受这灾难。’李溪心里不安感越来越强。‘只是老子虽然晓得历史咋个发展,但是要老子螳臂挡车怕是太困难了。不过既然来了,不管白族汉族还是什么族,都是大中华的人民。我自然是要竭尽全力避免更多人受难的。’李溪心中暗暗发狠。‘人死吊朝天,不死万万年。’
已近酋时了,李溪在外屋温书。‘哗啦’一声倒是那莫问推开两间房之间的屏风拿了个白色布包出来在桌上放了。又去楼下小院里打了一瓢水。
上了楼来,对李溪说;‘李兄弟,来,尝尝这个。’说完把白布包一层层打开了里面放下怕不下十多张玉米饼。拿了一张递给李溪,李溪也不客气,两人就着水嚼着玉米饼子也是言谈甚欢。吃完了一张饼子,李溪对莫问道;‘莫兄,明儿辰时就开始第一场考试了,走我带你去个地方。’说完就拉起莫问走出小院。
两人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却是来到了一处更热闹的食肆前,这楼两层高,牌匾上写着状元楼三字。门口来来往往作儒士装扮的很多,大概都是携带父母亲戚朋友同窗什么的来这状元楼吃个践行宴。再者这酒楼名字起得又正合诸位的意愿。生意红火倒是意料之中了。
两人径自上楼,倒是段白凤早把位置占好了,不然决计是找不到桌位的。孙琴、宋献策也来了,只是还有一女子长得眉清目秀也赫然在座,李溪却不认识。
李溪把莫问向家介绍了,众人互相问了礼。‘凤儿,这位是?’李溪到底是忍不住了,这女孩子也不言语,只是坐在段白凤身边。
‘我的表妹,文茜。’原来是凤儿带我正式见家人了,怪不得没好意思直接介绍,李溪心中却是乐翻了。
上一世他苦恋的女友只把他作为备胎,莫要说见家人了,等闲好话都听不到几句。初次经历这种场面,虽然只是凤儿的表妹。却也是让他手足无措,只是道;‘美女你好,我叫李溪。’情急之下却是后世的那一套都拿了出来。回过神来,却是脸色涨红了。
孙琴却没给他面子,说道;‘李溪,我瞧你中元诗会那等盛会也是神情自若,怎么见到白凤姐姐的表妹竟是这般手足无措。’说罢咯咯直笑。
‘快些点菜罢!’凤儿给他解围了。今日来这状元楼吃饭一是提前为李溪乡试能得名次而践行。二是那日得了奖励约好请客吃饭的。所以理应是李溪来点菜。只是那酒楼菜单却没有几份,今日这楼生意又火爆,菜单不够用,看着叫过来的小二站在面前唯唯诺诺的涨红了脸说不出所以然来。看样子小二也是新来的,李溪心中不忍。
就说;先来个‘翡翠玉液配佳人。’还没等小二发问,却有邻桌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发问了;‘小公子,你说的这是甚么稀奇的菜式,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却是没听说过。’小二也用一脸赞同的神色望着他。酒楼里也有好事之人早已望着他们。
见那人也不做作只是爽朗的就直接发问,李溪也拱拱手道;‘先生见笑了,不过是蟹肉粉丝配秋菠汁。’转而对小二说了,‘我自说配料和菜式,你等会儿交给大厨就好了。’小二感激的点点头。
再来个‘碧波游龙情义长’就是清蒸鲈鱼啦。这个时节可正是肥美。李溪笑嘻嘻的朝段白凤说道。段白凤哪会不明白他的心思,只觉甜丝丝的。
再来个‘群英荟萃满华堂。’就是炸品拼盘啦。说罢却是赢得满堂喝彩。
‘龙凤振翅冲天飞。’炖鸡翅盅。
‘锦绣百花如意球’虾球丸子。
‘喜鹊连连报佳音。’美酒香酥鸭。还要再点,白凤却是心疼李溪家境,随即只说够了让李溪停下。李溪当然也惟命是从。
在场大多都是考生亲朋好友,听得这些好彩头自是掌声热烈。纷纷要求店小二也照着给自己上一桌。气氛自然是又热烈不少。只是正中最好的座位上,白如武也是拉着朋友给自己践行呢,见得李溪又是满场焦点,心中不禁暗暗道;‘这家伙当真是到了哪儿都能装X啊。’
李溪自然是不晓得白如武暗自对他不爽,只是招呼凤儿和孙琴莫问他们以茶代酒,喝酒吃菜不提。
次日天色蒙蒙。布政使司衙门口已是儒生云集了。没有后世赶考那么密密麻麻的考生,没有父母家人在门口陪同,也没有捧书抓紧温习的,自然就不同后世那种喧闹之感。儒生么大约只有四五十人,这已经是大理府所有考生了。‘这秀才也太少了点罢!’李溪与莫问也在其中。众考生都只拿了一个包裹,包裹里自然只有笔墨纸砚。
‘大理府知府大人到!’
‘大理学政大人到!’
随着两声高呼,那中元节见过的知府梁大人和另一个大人缓身着补服缓缓从车驾下来行至考棚大门前。
‘学政大人拜仪门。’说罢有人给那官员递了三柱点燃的长香。那官员拜了三拜往香炉里插了。随后考棚大门缓缓向两边打开。那知府大人和学政大人带领着众考生迈进仪门。
行至考棚,学政大人和知府大人往前面摆的两张红漆桌后落座了,面首向着众人,分列堂下的场官立即上前,却是搜检众考生了。
‘大人,地字五号考生携带作弊物品。’李溪众人听到这话遁声看过去。只见场官手中正摇晃着一本书向台上示意,一约莫五十来岁的老儒正被场官左右架着,面目涨的通红。
‘将其带下去,戴枷示众。’学政大人当即喝道。那老儒生被场官左右架了拖下堂去,兀自挣扎着叫道;‘大人,学生只是方便温习随身携带忘了解下。’‘大人,请网开一面罢!’知府和学政却只是面无表情的看着老儒生被拖下去,哀求之声也渐渐弱了直到不可闻……
众考生按照编号开始了第一场考试。李溪铺开宣纸,磨好墨,却是不紧不慢开始做题起来。在两位主考官眼里,却是觉得他鹤立鸡群了。他们却不明白,这乡试三年之期一次,人生有几个三年?这些儒生自小在这种制度下成长,每一次考试自然揣揣,可李溪却是后世而来,且不说有他人不及的强大自信,再说后世李溪好歹也是过五关斩六将的研究生,自然不会像这些儒生那么紧张…..
十二日,考棚大门打开了,三场考试都已经结束。众考生也都走了出来。‘李兄弟,感觉如何?’却是莫问向李溪问道。‘听天命罢!’‘李兄弟说得是,尽人事了就是。’莫问也开朗起来。跟他们一样大多数人都没了考前那种紧张气氛了,三三两两一边走一边交谈起来。
两人不紧不慢的聊着天看着街边风景回小院去,远远的看着罗氏提这一个食盒站在小院门前。李溪赶紧跑了过去道;‘娘,你怎么来了。’
‘你今日刚考完,好几天没吃像样的饭食了,娘给你送了些吃的来。’李溪把食盒接过了,又把莫问介绍了,互相问礼后罗氏却是执意要帮李溪收拾一下房间再走。原来这乡试考完之后考官会把卷纸收了糊名之后送去评阅。考完三天就会放榜。所以大部分考生是会在附近等候三天的。李溪自然也不例外。
李溪与莫问考完试后自然倍感轻松,整日在结伴在城内瞎逛。这日却是经过了一处高门大院,朱红色的府门上左右嵌着两把虎头门环,只是时日久了,漆难免有些脱落,却更是增加厚重之感。门顶上却是挂了个牌匾,龙飞凤舞的写了两个字‘沐府’。
李溪不禁肃然道;‘平西候沐公讨吐蕃、讨西番、驱元梁。后又平叛乱、课农桑、扩屯田、兴贤学、予民安。最后得封国公。当真是一代传奇。’

百度搜索 明末更史记 天涯 明末更史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明末更史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南山蛮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山蛮子并收藏明末更史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