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八月初七,崇祯收到韩赞周的统计资料。崇祯开始考虑是否有必要推广混凝土建筑。混凝土结构的优点,一是防火,二是防水冲防潮。而此时钢材和水泥的价格,是否有足够的成本优势呢?
八月初八,崇祯召集了韩赞周,边永清,王德化三人,要求他们先试验钢筋水泥结构的建筑成本。其中四海投资公司修建一个小型的四层结构的楼房,总建筑面积是两千平方米。
而工商钱庄,修建一个大型的银库和营业总部。证券交易所修建一个小型的银库和超大的交易中心,总建筑面积是两万平方米。
这样就可以大概估算出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平均成本。
为了安全,崇祯没有要求修建更高的楼房。南京有水泥厂,而钢筋需要在联合钢厂定做。
八月的南京,气温已经稍有凉意。所以今年只是寻找合适的地方,修建要等到明年春季气温回升之后。毕竟混凝土结构的楼房,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很多准备工作。
而此时,北直隶的秋收已经开始几天了。仅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耕种,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秋收。新式农业机械的效率,至少是人力的八倍左右。少量的新式履带蒸汽车用实际的效率,使人们意识到机械耕种和人力耕种有极大的差距。
如今整个淮河以北,居住的人口大量下降。有一些土地已经出现了无人耕种的局面,粮食价格虽然没有前几年那样高,但实际的下降也不多。因此种植粮食有很好的收益。
大量的自耕农阶层,如今每家的经济状况,远好于以前。而新买地的人,经济收入和原来的佃户生活,更是有很大的差别。如今北方的佃户数量,已经大幅度下降。可以说,在大明的北方,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旱灾仍在持续,很多小河流,小湖泊已经彻底断流,及时是中型河流,也有很多断流了。地下水位已经大幅度下降,平原地区暂时地下水位在三丈以上,抽水机还可以抽水上来。当然,新式的抽水机可以抽取四丈以下的地下水,只是价格要高上很多。
经过多年的军户裁撤,九边的居住人口大幅度下降。而代替的义务兵基本是年轻人,这样长城沿线的粮食需求大幅度下降。
北方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使粮食贸易的规模大幅度下降。大型物资交易中心的粮食第一次出现较大规模的剩余,每年秋收之后,粮食价格都是一年最低的。以前因为要缴纳租税,粮食价格的波动很大。最近几年粮食价格的波动已经远小于原来。但北方的粮食价格仍然高于南方。
北直隶附近的粮食收购价格,大约是每石一两二钱。而秋收之前的粮食价格,大约是每石一两七钱。这种价格波动,使大型物资交易中心的利润大幅度下降,一是批发价要低一些,二是只要价格超过一两五钱,大型物资交易中心就开始出售粮食。因此平均下来,实际的利润大约在12%左右。
如今这样的粮食价格波动,以及需求下降,使崇祯决定降低粮食收购的总量。以后大型物资交易中心将增加其他商品的交易规模。
今年的移民中心,已经大幅度向南方转移。北方少了长长的移民队伍,而往年秋收结束之后就会有大量佃户选择移民海外。现在佃户的数量大幅度下降,只有在港口附近才能看到移民队伍。
人口总量的下降,必然会影响到各种物资的需求。盐的销量已经出现了很大幅度的下降,北方的盐税连续多年大幅度下降。其他商品的销量下降幅度,不是很明显,因为这些佃户多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尽管如此,整个北方的商贸活动仍有影响。铁路公司的货物运输量,在今年出现了大幅度下降。毕竟以前,铁路运输量最大的商品就是粮食。
天津,登州,青岛,连云港今年的移民规模,已经大幅度下降。经过多年的移民,黄河以北的人口总量,已经下降了60%左右。原本就人口较少的黄土高原和山区,现在已经大面积空无一人。
当移民总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大明就会面临人口快速减少之后的商品需求下降。而现在移民海外不可能停下来,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扩大剩余人群的消费能力。
大明面临着需求减少,而海外藩国需要慢慢转变原来种植粮食的单一经济模式。此时南洋众多岛屿,已经开始削减粮食种植比例,增加了甘蔗,烟草等作物种植。
定海藩国和镇海藩国,在种植甘蔗的同时,也开始种植橡胶树。今年种植的橡胶树只有五百株,这些橡胶树是高价从葡萄牙人那里购买的。葡萄牙人同样会运来少量的生胶卖给淡马锡大型物资交易中心。
八月份的大明,处于收获的喜悦之中。而欧洲,西亚等地,因为大面积的干旱,很多人缺少粮食。只是这些地方的人口密度远低于大明,因此造成的影响,不是十分严重。
孙承宗的北美移民点望乡【今美国旧金山】,已经准备调整粮食种植规模。因为整个望乡的粮食,在收获之后,出现大量积余。孙承宗准备购买大型船只,这样就可以和墨西哥人进行交易。
由于以前在大明的粮食紧缺,所以各个藩国从上到下,都愿意有大量粮食积存。当这种积存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人们才会想到减少粮食种植。
八月十一日,法国国王的私人代表来到南京城。离开法国时,法国国王可以控制的区域,仅有很小的地方,巴黎已经被西班牙人和神圣罗马帝国共同占领。即使西班牙舰队损失了一批船只,但在陆地上仍然有很大的优势。
月产六千支新式火枪的西班牙兵工厂,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大山。轻松超越了原来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兵工厂。
负责处理欧洲事务的,仍然是礼部左侍郎孙元化。八月十二日,法国国王的请求,传到崇祯面前。
面对欧洲的乱局,崇祯同样拿不定主意。因为按照原来的历史,这场战争会持续很久。即使神圣罗马帝国的战争在十年左右会结束,但随之法国人和西班牙的战争一直会持续到1659
年。而且大明远离欧洲,崇祯需要认真分析欧洲局势对大明的各种影响。
崇祯让孙元化回复法国使者,需要在大朝会上讨论这个问题。如今的崇祯,很少会独断专行,一般要考虑多数朝堂高官的意见。毕竟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决策会符合大家的期望。
在一般情况下,崇祯会通过利益诱导或利益交换,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同当年从宁锦防线撤军,就是通过利益诱导,让朝堂多数转变了观念。
目前的世界,已经通过航运和殖民,使大明和欧洲联系紧密,另外大明每年在欧洲的专利费收入,高达两千万两白银以上。因此如何处理法国国王的请求,崇祯需要听取朝堂的意见。
工业化生产和以前的农业生产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是资金的流动更加快速,不象农业生产严重受到天气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大幅度提高了工人的经济产出。
崇祯需要分析欧洲的局势,怎样更有利于大明。毕竟目前大明的实力,和原来的历史大大不同,今年移民结束之后,海外的移民总数量,必定会超过四千万人【人口有一定的自然增长】。即使这个人口规模,也远远超过了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这些国家的人口,只有数百万。
而大明目前的人口,还有近九千万。以后移民规模会逐渐下降。因此混乱的欧洲,还是和平的欧洲,对大明更有利,需要认真分析。
崇祯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而是要考虑更长时间的得失。
西班牙和奥地利皇室,已经出现了帝国老年症,这些国家要想彻底脱胎换骨,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荷兰,法国,原本是这场欧洲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前者垄断海洋,后者成为欧洲的陆地霸主。现在由于大明的帮助,西班牙人在战场上处于优势。
在未来数年,大明的主要事务,仍旧是向海外移民。如今大明的船只,刚刚开始欧洲的远洋贸易。如果要和欧洲势力在海洋上出现和平,就需要改变目前的垄断式贸易。
那么在这场表面是宗教战争,实际上是利益之争的欧洲战争中,什么样的局面对大明更有利呢?
大明首先需要的,是和平局面下的远洋自由贸易。即使以后远洋贸易的利润会下降,同样可以为大明带来很多贸易机会。
其次,大明需要一个均势的欧洲。如今虽然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皇室占据优势,但从长远而言,荷兰人和英国人有可能会发展更快。
最后,大明需要加大和欧洲的文化往来,儒家独尊的现状对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有很大的制约。

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粮食漩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五行七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行七色并收藏粮食漩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