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到了四月以后,农业机械厂的新式履带式蒸汽车的销量有所提高,在徐州已经达到每天五台左右。其他地方的销量还没有统计。大量的车辆运到了各地,农业机械厂的生产因为有工商钱庄的支持一直满负荷生产。
这个时间的粮食价格,会快速提高。而今年粮食价格的上涨十分缓慢,洛阳的粮食价格只有1.5两白银。除去运输成本,粮食利润已经大幅度降低,同时降低的还有粮食销量。
事实上,今年的干旱区域,比去年还要大。只是因为持续的移民,以及抽水机的推广,让粮食缺口变的非常小。
北方粮食销售的缓慢,使铁路运输量开始下降。好在这种下降幅度不是很大,同时又开通了铁路客运业务,因此铁路运输实际的下降较小。
移民来源的南移,使长江上的船只明显增加。同时杭州也成了移民聚集的港口。
四月初五,崇祯在思考今年的欧洲远洋贸易何时出发。多个船队前往欧洲的消息,崇祯已经知道。远洋贸易船队的基地,以后会设立在淡马锡。现在淡马锡的码头修建已经完工。此前崇祯为远洋贸易准备了三个船队。
只是如今远洋贸易船队还没有将基地转移到淡马锡。而淡马锡大型物资交易中心的建立,为转移基地带来了便利。
崇祯决定今年让远洋船队更早出发,而以后远洋船队不必回松江补给贸易物资。四月初六,崇祯给远洋船队认真说了到欧洲之后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个还是和以前一样,不要带银币或金币回来,全部买成欧洲的物资。第二个是在欧洲的里斯本,伦敦,阿姆斯特丹建立长期贸易商行。随着大明往返欧洲的船队增加,以后货物的销售时间和采购时间会延长。建立商行可以减少销售时间的压力。第三个是搜集欧洲的新产品信息和学者信息。
崇祯已经感觉到儒家思想确实对科学技术的研发造成了一定影响。因为儒家学说认为学生不能反对老师的言论。而事实上,直到20世纪,多数科技理论都是不完整的,是在不断的否定之中不断完善的。儒家思想严重制约着新理论新方法的产生。
崇祯希望可以在定海藩国建立中西方教育的中心,从而在很长时间保持这种技术领先。因为原来历史上,19世纪以前可以说是工匠推动了历史。
这次去欧洲,崇祯特意增加了少量新茶,以及大量的去年的茶叶。这些去年的茶叶在大明价格很低。另外崇祯增加了低价陶瓷和低价丝绸的比例,不再全部是高档产品。
同时崇祯让船队留意是否可以在航线中途建立煤炭补给点,这样可以大幅度增加船只顺风时的速度。寻找各合适的航线。此时欧洲人的航线距离海岸线太近,因此航线时间有缩短的可能。
经过多日的准备和装货,四月十八日,远洋船队离开松江码头,前往欧洲。以后远洋船队的出发地点,会改到淡马锡。出发时间由船队决定。因为要在欧洲建立商行,所以随行的人员较多。
此时的大明北方,因为多年的土地出售,以及移民,佃户比例已经大幅度下降。而买地的农民,因为有抽水机,粮食价格较高,因此收入大幅度增加。已经有相当高比例的农民已经还清了钱庄的贷款,即使没有还清贷款的农民,对生活也充满信心。
以前大明南方和北方的收入差距很大,而现在,北方普通农民家庭的收入大幅度提高,这些人的年收入,肯定比南方的佃户要好上很多。大量的买地农民,逐渐使留在大明的人,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再加上大明免去了很多税赋,因此阶级矛盾得到大大缓解。
这种新局面是崇祯最高兴的地方。阶级矛盾的缓和,意味着皇权的稳固。同时大明基本取消了世袭职位,即使仍有阶层固化现象(普通百姓的小孩要上学读书仍然很难),这些同样可以逐步改变。
大明各地的县学,已经开始增加学生数量,但读书仍旧是有一定财富家庭的选择。普通百姓仍无法承担长期读书的费用。
文官开始在海外建藩,同样意味着士大夫家族的大量流失。只要南方的阶级矛盾象北方一样缓解,皇权就可以较长远稳固一段时间。
崇祯已经意识到,皇帝应该是缓和阶级矛盾,而不是增加阶级矛盾。经过长期的思考,崇祯认为帝国老年病,主要是由贫富差距,世袭制度,阶层固化,长期通货膨胀这些因素造成的。而一旦陷入长期战争,老年病就会使帝国最终崩溃。原本历史上,大明持续收取的辽饷,二十五年左右合计约一亿两白银。同期的西班牙帝国,因为荷兰独立战争,神圣罗马帝国战争(史称三十年战争),最高时每年军费约一千万杜卡特(约一千万两白银)。
从这个角度看,持续百年以上的大航海,在早就西班牙帝国的同时,也毁灭了西班牙帝国。所以崇祯一直尽量用战争去解决问题。战争只是实现目标的最后一个方法。
大明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已经不再是粮食紧缺,而是如何在人口大幅度下降的同时,保持工业生产能力不出现严重过剩,否则第一次工业经济危机就会到来。
目前大明的工业化生产,主要是钢铁生产和造船。而造船业,最有可能出现需求下降。一方面原因是移民规模已经有下降的苗头,另一方面是每年会从欧洲带回来大量船只,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船用蒸汽轮机的增加。
四月二十三日,经过多次思考,崇祯决定增加北美移民数量,开辟新的北美移民点。同样的移民人数,距离越远对船只的需求越大。同时南洋一带人口数量已经很多了。而下一次船只前往北美,要等到七月初。
军户裁撤的命令,早已经传到了西北边军。大量的军户将离开严重干旱的西北。而九边的军户同样会裁撤,只是比例要低上一些。这些裁撤的军户,有很多会移民海外。还有一些军户,会集中到水利条件较好的地区。
连续多年的严重干旱,使北方很多河流彻底断流,就连北直隶的很多河流也出现断流。昔日的白洋淀,如今已经大幅度缩小。好在地下水位的下降幅度不是太大。
一些地下水位原本就低于两丈的地区,地下水位进一步降低。到了四月底,干旱地区已经增加到整个淮河以北,以及南阳等地。
南阳的干旱,最近几年一直很严重。因此今年南阳一带的人口,大量向海外移民。原本驻扎在洛阳的王永祚部净军,已经离开洛阳。回到南京之后,会有很多人前往定海藩国。
洛阳周围的大批土地,原本是福王府的土地。而如今福王府和富民钱庄合作,已经累计出售了三万顷以上的土地。福王府的土地分布很广,洛阳周围,湖北,都有福王府的土地。再加上福王是万历年间封藩洛阳,因此没有分支。
土地的出售,让福王成为整个世界,第二个拥有三千万两以上的个人(郑芝龙因为有大量的军队和船队,个人资产不足三千万两白银)。
衍圣公府的财富规模,应该和郑芝龙的财富相当。这四个人的财富,远远超过魏国公,英国公。此时如果真评选世界富豪,估计前百名都是大明原来的人。
韩王府在海外的藩国,近年来积累的资金也超过了一千万两白银。
大明目前发行股票的总股本,已经超过了十亿两白银。其中农业钱庄,富民钱庄两家就合计2亿两白银左右。而随着各个宗室勋贵加快出售土地,这些资金就需要新的投资渠道。宗室勋贵拥有的土地面积,在200万倾到300万倾左右,如果加上一些士大夫家族出售土地,这些资金的规模将达到30亿到40亿两白银。
如果没有合适的投资渠道,如此大量的资金闲置,肯定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大量的人口外移,同样会降低许多商品的需求。
如何逐步适应这种转变,对崇祯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即使有那些残缺的后世记忆,崇祯也感到很难。以自己的资金为例,同样需要新的投资渠道。粮食交易的规模逐渐下降是必然的。
崇祯这些年,一直在资金紧张和投资渠道不足之间不断变化。而现在能够容纳大量资金的投资渠道很少,一个是铁路修建,一个是贸易船队,还有一个就是国内贸易。而现在崇祯都在做。
只是目前铁路修建因为地形和技术,已经开始放缓。崇祯需要尽快找到新的投资方向。因为今年的粮食销售速度,远远低于去年。
到了五月初,各个钱庄的短期存款数量大幅度增加。一方面是因为各个公司的留存资金增加,一个方面是当初一亿两白银以上的红利发放。而钱庄同样需要新的贷款渠道。

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粮食漩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五行七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行七色并收藏粮食漩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