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韩王府的粮食积余之所以快速增加,是前期移民比例远高于其他藩王。当春节之前,韩王意识到运输能力不足时,就开始准备减少粮食种植面积。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韩王府管事统计出来,目前岛屿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一百一十万左右,而目前韩王府的粮食积余已经有七百万石,收割马上开始,预计新一季的粮食佃租约为二百万石。
目前岛屿上产业十分单一,粮食仅种植大米,工匠只有少许木匠。没有自己的造船厂,由于近两年移民比例偏低,因此积余大量粮食。
通过大略的计算,韩王府管事建议,每户用三分之一的土地(共计七千顷左右),种植烟草或甘蔗,统一由王府收购,可以抵扣佃租。这样可以让佃租中的粮食比例降低,每年王府的粮食收入会大幅度下降。
同时今年预期移民五十万左右(只有这样才能大量消耗粮食),同时将王府卫队和水师规模逐步扩大(以前不愿意过多购买船只),再加上大量粮食外运,应该可以降低粮食库存。
此时早期来的移民,家中也有一些存粮,但暂时变卖粮食的压力不大。韩王府第一个感受到了单一经济方式的缺陷。
这些准备工作,从粮食收割之前就开始宣传。而佃户也意识到了家中的存粮不少了。所以对改种烟草或甘蔗没有抵触。
三月十三以后,收割之后的土地,粮食种植比例大幅度下降。而韩王府大幅度增加水师和卫队,以便适应以后的船只数量大幅度增加。韩王府原有卫队三千,新增两千人。水师的预备人员增加三千人,合计新增五千人。
经过王应朝的协调,回程经过韩王府岛屿的船只数量明显增加,在加上远洋船队四十艘大船的加入,韩王府的粮食将源源不断运到大明各个移民码头,这些码头都有大型物资交易中心的粮食收购点。预计到今年十月底,大约可以运输六百万石粮食到大明。这大大超出韩王的预期。即使以每石0.7两(扣除运输费用)的价格计算,也有四百万两左右的白银(实际领到的是银元)。
随着这些海外岛屿的粮食运入,大明的银元会逐步扩散到这些岛屿。目前这些岛屿上几乎没有货币流通,移民多是一穷二白来到岛上。
统治制度没有改变之前,真正受益最大的,就是这些王府勋贵。
随着海外岛屿的消息逐步传到大明各地,人们对海外不是太恐惧了。事实上每年仍旧会有少数船只在海上出现事故。
三月十六,南京城再次举行殿试。这次殿试题目,是关于皇庄售卖中的货币问题。
农业钱庄只有二百万资金,经过土地抵押,放出贷款二百万。又反复从皇帝这里拆借资金,用来扩大贷款业务。佃户买到了土地,是赚了还是赔了?皇帝卖出土地,失去佃租,是赚了还是赔了?农业钱庄的盈利又从何而来?
这其实就是财富从何而来。这个事例非常简单,还没有涉及到更深刻的问题。崇祯需要让统治阶级的精英意识到共赢的发展模式。
其实如果崇祯没有合适的投资渠道,那么皇庄售卖就是错误的。好在崇祯的各种投资收益,都超过了佃租收入。
对这个问题,其实从崇祯开始售卖皇庄,整个大明的精英就一直在关注后续事件。甚至许多钱庄也想模仿农业钱庄的模式,但目前只有晋平钱庄比较成功。其实农业钱庄成功的背后,还有当年崇祯投资抽水机的作用在内。
到现在,崇祯的北直隶皇庄已经绝大部分出售(仅保留了三千亩的农业实验田),出售资金约六千万左右。这也是崇祯去年可以准备七千万银元用于收购粮食的最重要资金来源。
四百名新科进士对此事有着不同的认识,个别人已经意识到了货币的快速流动问题。如果没有崇祯的多次资金拆借,农业钱庄根本不可能如此快速发展。
在随后的阅卷判定,崇祯给出的评定标准,货币快速流动,共赢,是判定试卷优劣的标准。
三方共赢是一个很容易做出的判断。而钱庄的盈利,其实就是资金的使用成本。只是能注意到货币快速流动问题的只有两个人。林期昌,王采。这两人分列状元和榜眼。探花是刘同升(原本历史上的崇祯十年状元)。
在最终决定排名之后,崇祯发现刘同升已经51岁,林期昌年龄也在四十岁左右。和内阁大学士商议之后,决定从下一科开始,会试的年龄限制在四十岁以下,同时降低举人的年龄限制,在三十岁以下可以考取举人。而秀才的考取年龄限制在二十二岁。同时决定增加官学的教谕数量,以便这些人有合适的职业。现在户部的盈余增加,完全可以负担这些。具体事宜以后大朝会再议。
凭借着皇家研究院及早期兵仗局工匠的一些专利,户部以后的专利费用收入很高。
三月十八日,新科进士名单揭晓。
小冰河时期的干旱,主要是夏季及秋季的降水量大幅度下降。北方很多地方原本春季就降水不多。所以到这时候没有人在意春季的干旱。和往年一样,此时北方很多地方的粮价已经涨到了每石一两六左右。粮价在当时的波动很大。
从汉口到郑州,火车的运输价格下调之后,运费每石大约一钱。因此大明皇家粮行以每石一两六钱转售武昌大型物资交易中心的粮食。崇祯的建议是市场价格销售。但同时要传出武昌长沙有二千万石的粮食会陆续运到北方。
西安府此时的粮食价格大约在一两五钱左右。而延安府和榆林等地粮价已经达到每石一两八钱。好在延安府和榆林一带的军粮早在秋季就采购了足够到夏收的粮食,因此暂时问题不大。经过多年的移民,如今黄土高原上已经是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
三月二十六日,皇家研究院传来消息。新式的抽水机可以使抽水深度达到四丈。通过降低水泵,使蒸汽轮机和水泵分离,采用了链条传动。只是手动抽水机无法大幅度增加抽水深度。目前的蒸汽轮机制造成本已经降到了二十二两左右。抽水机的制造成本是三两二钱。合计成本是二十五两。
目前的蒸汽轮机和抽水机的生产,是没有专利的。很多作坊都在生产。所以大幅度降低新型抽水机的价格会引发很多问题。最终崇祯让皇家研究院申请专利,同时专利费价格为每台两钱白银,建议售价是五十二两白银,略高于原来的蒸汽轮机。这样原来的作坊也可以生产新式抽水机。
崇祯让皇家研究院尽快将新专利申请,并尽快让太原钢铁基地开始生产。
北方的长期干旱,会造成很多影响。此时很多地方的缺粮情况还不是很严重,随着时间推移,肯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
韩王府因为存粮太多而削减粮食种植面积,而崇祯在担心西北干旱地区流寇再起。其实可以依靠军队镇压,同样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三月二十六日,崇祯派出人员,让武昌大型物资交易中心在京汉铁路沿线设立更多的销售点。大明皇家粮行在那里没有销售点。
幸好有新修建的京汉铁路,要不然依靠马车运输,从武昌运到郑州,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成本,即使那样运输能力也很低。
所以要想把粮食从郑州运到山西的山区,非常困难。只有依靠人员移动,才能解决大规模的粮食紧缺。
到四月初一以后,很多地方才意识到干旱的严重。已经直接影响到了很多地方的春耕。好在海外移民多年,海外移民已经有了足够的吸引力。所以今年的移民规模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
许多大家族的旁支,原本就没有太多的收益分配权,所以也加入了移民的行列。甚至山东孔府的旁支,有人也开始移民海外。
大明的船只运输能力,近年来一直以移民为主。大型船只的增加,让今年的移民规模有可能达到一千万人左右。
各个王府勋贵,也开始让更多的佃户移民海外。而这些王府勋贵多数在北方。
崇祯知道,这场干旱会持续数年,而且面积越来越大。只要能比较平稳度过这场大旱灾,大明帝国才能保留尽可能多的人口。如果只是考虑自己,崇祯完全可以自己移民海外。
以崇祯目前掌握的皇家研究院和在北直隶皇庄佃户中的影响,崇祯组织大批人员移民海外是非常容易的。
四月初一大朝会,崇祯建议限制科举的年龄和增加县学规模(资金由户部下发)的方案得到群臣附议。毕竟以后每年会有大批的专利费用收入。保守估计,每年的收入不低于四百万两(以后船只的大半由户部售卖)。

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粮食漩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五行七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行七色并收藏粮食漩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