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萨兰的胡杨 天涯 或 萨兰的胡杨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刘丹挂了镇国大元帅职点齐兵马,留下心腹四人听邢鲲调遣,皆出自“燕赵十二骑”都是刘丹行兵打仗依仗的悍将,哪十二骑?武威人韩峰,蓟县人李鄂,常山人端木迁。鲜卑兄弟二人宇文樟,宇文桦,并州三人吕飞、陈木、何广。燕地刘氏四兄弟刘鸿、刘涛、刘波、刘湍。此四人刘丹认作本家弟兄,特留刘氏兄弟四人保卫杰赐。遂告别邢鲲举兵北上,大军浩浩荡荡,彻底连天。大军一路北上目标是塔里的南部的罪域城,这里原先的土著是闪米特人东迁的一支,奇怪的是这些人称受了上天的诅咒自己生下来就带有罪念,所以其族人几乎不离开此城,传闻怕将罪恶的欲望散播到其他地方。而后塔里国吞并了此城欲将其迁走,路法尊的祖父听闻此族轶事后,亦怕把罪念散播到塔里各地,故让他们世代永驻于此,该族为感谢塔里可汗,发誓永远臣服塔里,因此该城被称为“罪域”,该族被称为“罪族”。
罪域城的南部有峡谷,峡谷中间是一盆地,罪族人世代在此种麦为生,称此地为“麦谷”,峡谷前有设有关隘,号“狮子关”地势险峻,据说峡谷两旁密林深处有狮群,该关隘是为了阻挡狮子袭击罪族人畜牧的牲畜。罪族首领——耶华沙得知刘丹起兵进讨,早领族人在狮子关严阵以待。路法希翁也率塔里精锐部队——“沙暴骁骑军”一路游击刘丹大军,“沙暴骁骑军”五人为一队,待刘丹大军每每扎营歇脚,生火造饭时就来偷袭,和汉军拼上一阵子后就如同沙暴般来得快去得快消失在广野中,他们如同幽灵般不远不近的跟着汉军铁骑后面,冷一枪,暗一箭,扰得刘丹手下,人心惶惶,眼睁睁看着周围同伴不知怎得脑袋就开了花。直到刘丹的大军开进了狮子关周围的密林,由于林中骑兵优势不再,加上传说林中有狮群,马匹易受惊吓,才放弃了继续尾随他们。
汉军这才喘了一口气,刘丹叫人清点人马,一路上就折了一千多人,这才相信匈奴被大汉打得西迁,却绕过萨兰不敢侵入,是因为塔里武备强盛,当年塔里几乎一国之力对抗萨兰四国,帮助邢鲲的祖父萨兰十世主夺回京师杰赐,今天方知塔里厉害之处!
大军不敢久扎林中,一来亦怕真有狮群,二来夏秋之际天雷易地火,几天跋涉,汉军终于停在在了“狮子关”下。三万人马在关前筑城郭置军营,晚上篝火连城一片,想以此威慑关上罪族守军。可惜不能奏效,无论汉军在关下如何挑衅,耶华沙就是不派人出战,三天过去,汉军意志渐渐消沉,刘丹不得已派宇文兄弟二人带上人马强攻一个早上,皆被打退了回来!粮草即将耗尽若再不能破关进城难以持久,汉军将士多有怨言,说统帅为一女人便让自己为外邦效命实乃非大丈夫所为,刘丹心中不安生怕军队哗变。于是夜里召集追随出征的“十二骑”。宇文樟拿到一个罪族细作,晚些他才来到帐中和众人商议,前面各抒己见,多半提议退回杰赐等开春再来。刘丹看宇文樟面露不悦,便叫众人散去,单独留他商议。“方才见君不悦,有何不满可试言。”刘丹问曰。
“大帅既挂萨兰帅印,如何能退去,小卒牢骚岂能听任,兵者诡道也,我有一计可诛耶华沙!”遂上前附耳以告刘丹,刘丹大悦乃从之!
第二天,汉军发起猛攻。耶华沙亲自上关抵抗,关上罪族兵士倾泻箭雨,还用巨石、滚木、热油招呼着汉军,关下汉军横尸无数,从拂晓到傍晚,汉军冲锋十余次皆占不到半点便宜,全被击溃,刘丹自己也身中数箭,好在皆是皮外伤,无大碍。是夜,耶华沙叫人打探刘丹营中动向,探子报刘丹军营篝火渐少,疑似开始退军,直到天明探子连续好几次回报,最终有人说,汉军已散去,军营空无一人,但留下大批辎重。耶华沙大喜,寻思汉军昨日输了数十次阵,想必是耗不下去撤了,于是领着一千余人下了关直奔汉军军营,果然一片狼藉,武器散落各地,辎重也没运干净。耶华沙下令清点物质,统统搬上关去!正在罪族人干得正酣时,忽一铜锣声,周围密林深处传出群马嘶鸣,数万骑兵杀出来,空空的军营不知哪里一下冒出大批汉军步兵,将罪族人围了个水泄不通,耶华沙率部下左突右冲,终不得脱,可怜着一千多人被汉军骑兵万马踏成肉泥。原来昨日宇文樟见罪族兵士衣衫褴褛,面皆菜色,深感奇怪,夜晚抓获一俘虏问之,原来罪族人极少离开城池,只在麦谷农耕畜牧,今年天旱粮食无所得城里给养奇缺,故夜间派人到汉军军营偷取辎重。宇文樟约摸着若用辎重作诱饵定能使耶华沙下关来争,便设计让汉军做出佯退的样子,将骑兵藏在树林,步兵掘土匿于兵营之下,带其来一并杀出,果然应验。
刘丹叫人将耶华沙枭首示众于狮子关前,关上守军惧怕汉军手段于是献了关下城投降,刘丹安抚其使其带路进城。城中皆是老人妇孺,多面黄肌瘦,不闻鸡鸣不见狗叫,刘丹不忍再征收供给,反将军中辎重部分发给城中百姓,将耶华沙尸首缝合交还于罪族人,几位城中长老俯首谢罪,代表城中百姓愿臣服于天命汗!大军在罪域城修整几日军民相安无事,刘丹安抚了城中百姓,留下千人防守并派人回杰赐报捷,又继续统大军上路往杜尚城开去了。
话分两头,西贝杨和师承统领着葛明一半的兵力向塔里行进,他们在茂密的雨林里已经走快一个星期,目标是再度翻越西高止山达到莽水河,田礼已经向他们一步回塔里报告去了。葛明国地处热带,这里的人多用水果,蔬菜作为主食,也有鸡肉伴着咖喱作的荤菜,但是这些对于从小在大漠草原,每天吃着牛肉干喝着酸奶长大的西贝杨难以习惯,闹肚子也是常有的事。走在密林她时常会回想起韩秀,那个憨厚壮实的年轻猎户,总能把不起眼的食材做成一道美味的菜肴。
葛明位于萨兰的西陲,却是萨兰民族的发源地,这里有着地地道道的萨兰民俗,现在很多习俗在萨兰其他地区已经将它们淡忘,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这里文化比萨兰其他地区都要灿烂多元。虽然有着高度的文明发展,但是自从八世祖夺回杰赐城后,葛明的继承人就要被送到京师作为“人质”,垂垂老矣才被放归回国,已经不会再有进取之心,所以葛明许久以来已经没有阔张,武备早已废弛。士兵们手里的武器,更加像是礼器,刀剑上镶嵌着精美的饰品,有宝石,有兽骨,有美玉多种多样,每件都称得上艺术品展现着葛明工匠高超锻造技艺,然而这里士兵却没有地方使用它们,这里已经一百年没有战争,从将军到士兵没有一个人经历过真正的战争。当第一天行军时西贝杨看到五名全副武装的葛明士兵才能勉强制服一头野猪后,她便开始每天夜里在扎营后训练这些士兵,传授他们作战的技巧和演练方阵。
这天夜里,西贝杨检验士兵们的近战练习成果,她让五名士兵用甘蔗当作刀剑,让他们一齐攻击自己,“啪啪啪”西贝杨行云流水般的很快打落他们手中的甘蔗,便将他们击倒,直率的她一贯不会在武艺切磋后对失败者保持沉默哪怕对方非常弱,但是这次她没有严厉地批评他们,她转身回到帐中。她反常的举动被师承注意到,随后师承走进了她的帐中。西贝杨抱着双膝坐在那背对着师承,小声的抽泣着,她感到极度沮丧!“大帅乃赞布津翘楚,剑术独步整个萨兰,小卒久疏战阵,日后定有进步!”师承走过去用双手搭在西贝杨肩上安慰的说道。她站起来严肃地对他说:“我可以肯定地说,你们在跟我去送死!”随后西贝杨和师承讲述了自己战争中的经历。
十四岁的西贝杨就开始跟随兹达奥曼南征北战,她见识过匈奴骑士精湛的射术,胸口挨过汉军铁骑的长矛,也曾与鲜卑的力士肉搏战过。负伤是家常便饭,她向师承展示了她被匈奴人削去一半的右手小指,给她看被长矛倒钩刺穿后缺了一块肉的腹部等等。师承惊呆了,他并不是被西贝杨的体无完肤,而是被西贝杨在讲述这些时的表情。从那种满足的表情里看得出她喜欢厮杀,享受战争给她带来的一切,渴望沐浴在敌人的鲜血里。正是如此西贝杨在撕裂敌人的同时,自己身体也在被摧残着。这是任何一个生活在葛明承平日久下的人不可能了解的生活,在西贝杨眼中,萨兰人就应该像生活在兰因的那样,上午冲锋陷阵,下午清点战果,晚上把酒作乐。而在师承眼里,萨兰人就应该像在葛明那样,上午农耕行商,下午听经授教,晚上谈心论道。虽然他们都是萨兰人,但是他们就像生活在两个世界里!
突然西贝杨想起离开泰格时的疑惑问道:“为什么你父汗没有收回金炳剑,而是继续留在我这,它不是你们家族的宝物吗?为何让我一外人拿着!”葛明笑道:“拿上这把剑你就不是外人了!”于是他解释葛明的军队只服从持金炳剑的人,金炳剑是葛明统帅的象征,所以统帅必须佩其于身。另外还有个秘密,葛明的继承人如果将它交给异性保管,就说明他将来要娶她。所以利果让西贝杨把金炳剑带回葛明,是暗示葛明可汗,让西贝杨统兵,并且表示西贝杨是自己未来的妻子,将是葛明以后的可敦!听得西贝杨一阵脸红,心里暗骂道:“谁答应他的,这个不要脸的家伙!”他们促膝长谈直到深夜,聊了他们兄弟小时候的过往,也聊了她们姐妹小时候的故事,最后交换了明天渡过莽水河后的意见才分开。
第二天正午他们终于到达了莽水河边,这里是葛明和塔里天然国境,渡过河不远就是边境城市阿莎玛城。这时对岸已经烽烟四起,显然刘丹的人马已经打到了阿莎玛城,西贝杨下令大军立即渡河前往支援阿莎玛与那里塔里军队汇合。虽然不深但是西高止山脉在这里成直角下垂使得河水尤为湍急,大军花了很久的时间才精疲力竭的全部达到对岸,刚准备修整再继续出发,忽背后尘土发扬,马蹄声伴随着厮杀声,一队人马正朝这边赶来。西贝杨只好在没有确定作战方案的情况下下令大军摆开阵势准备迎敌!
这边是兵以诈立斩敌首,土鸡瓦犬进战局,预知后事如何请待下回分解!
百度搜索 萨兰的胡杨 天涯 或 萨兰的胡杨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