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乡野杂谈 天涯 或 乡野杂谈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人在这个世上走一遭,有很多的美好愿景。但最大的一个愿景莫过于财富地位这两者,得其一者那想要啥都有了。别说俗气,入的俗世哪个又能避过俗气。人海里一遭,不过是有的悟性清高,有的痴迷不悟。有的人贪痴了一辈子,还是一无所有。有的人不费吹灰之力,呼风唤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东西那肯定都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延续至今的堪舆之术,一直兴旺,从没凋零过。
不过这古老的术术,对于当今这个社会来说就是迷信,所以一直很隐秘。大家都想发财,都想官运亨通。那想快怎么办呢,有人就想让祖坟冒青烟,就会私下里打听寻找这个懂的堪舆术的堪舆师。
不过现在正宗的堪舆师很少了,一般都是打着堪舆师的名头坑蒙拐骗。得了钱财就玩消失的那种,你说气人不,花了大价钱挖了自己的祖坟,最后却不冒青烟,气死了吧。找算账,人失踪了,浪费感情浪费财力,一场空。
好了,这咱先不讲堪舆师的坏话了。咱言归正传,说正事。大家是不是特别喜欢,正事这俩字。我也喜欢,哈哈。
话说,有这么一家。说实在的,我去过那个地方,不骗人哈。我说的故事都是有原型且地理位置都是存在的,我自个笑了。不过笑归笑,大家不要以为我又说笑,是真的哈,别不信。
话说,这一家呢,是逃荒到这个地方,孩子他娘病死在这个地方的。逃荒,那个年月饿死人是常有的事,人吃人也是有的,只是大家不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逃荒的这一家,四口,一对夫妻俩儿子。这天就沿途走到了这个叫簸箕弯的地方,这个地名我是音译,小时候去过一次,那时候不识字,所以只能这样写了。应该在玉林山那一带吧,那时候小咱也不知道。
孩子娘其实也没啥病,就是营养不良,又天天风霜露宿的,身体吃不消。偶感风寒,那年月吃上饭就不错了,生病只能扛着,实在扛不住就去山上野地里挖点药材熬了喝。大病没钱那就等死吧,想来我们真是幸福,活在这个新时代,虽然房奴压力大,总好过风餐露宿吧。
唉!这不孩子娘生了病,俩孩子又小。这天眼见着就要黑下来,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男人没办法就想着先在这个小山边稍作休整下,再走。男人扶着媳妇儿坐在山路边的大石上,取了干粮一一分了。
大家啃着干粮,山风有些大,也是顾不得了。孩子娘看着俩孩子跟丈夫狼吐虎咽的吃着那并不可口的干硬的窝窝,眼泪悄悄的就流了下来。拿着干粮看着亲人们,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何必浪费了这干粮。
男人啃完干粮,倒水给孩子喝的时候,抬眼看到媳妇呆呆的看着他们,手里的干粮一口没动。就来到媳妇身边抬手摸了摸媳妇的额头,有些烫手。男人红了眼,发烧是最要命的。
孩子们吃饱后,男人找了一处避风的洼地放了铺盖哄着孩子们入睡。等孩子们睡熟后,男人来到媳妇身边,扯了一块棉袄上的布湿了水放在媳妇额头上帮媳妇物理降温。孩子娘斜靠在大石块上,男人取了铺盖移了媳妇身子让她靠着铺盖免得受凉。反复湿了几次水,男人摸了摸媳妇的额头不甚烫了,才稍稍放下心来。
也不知到了什么时辰了,斗转星移,月挂西天。夜静悄悄的,周围一片漆黑。山风吹来,凉的彻骨。男人看了下媳妇,她已经睡着了。男人又去查看了孩子,孩子们睡的安然。
男人又困又乏,这阵子赶路他这个大男人都吃不消,何况是妇人。他觉得自己生在这个年月,何苦来的还要拉上一个女人跟着他受罪。若是让他重新选择人生,他宁愿自己一个人,也不要连累她跟着自己风餐露宿。
也不知是过了多久,男人听到孩子的哭声,醒转过来。看看身边的女人还在深深的睡梦中,赶紧起身来到孩子的身边。是那个小的在哭,兴许做了噩梦,闭着眼睛在那哭闹。男人过去用手轻抚小的背,不一会那个小的安稳睡去。
天蒙蒙亮了,男人没敢再睡,一直坐在孩子身边守着。男人打算天亮后,吃点干粮继续赶路。
等到天大亮,太阳也出来了。男人看了眼斜靠在大石块旁的女人还在歪着头熟睡,孩子们都醒了。男人收拾好铺盖,孩子们跑到女人身边叫他们的娘起来。可是,怎么叫女人就是没动静。男人慌了神,扔了手里的铺盖卷窜到女人身边。其实,男人看到孩子们叫他们的娘没动静的时候,他已经想到他的女人扔下他自己走了。
男人不相信,窜到女人身边。使劲晃着女人,希望她是睡的太沉不容易叫醒。终于,男人颤抖着手探了女人的鼻息,全无。身体还有柔软度,应该是小的哭闹那会走的。男人放声大哭,孩子们小不懂事,见他们的老爹哭的不成人样。骇的也跟着大哭起来,一时间,山风过去,带着这悲痛的情形,好不令人心痛。
事已至此,痛哭过后,男人看着身旁不谙世事的俩孩子。这穷山僻壤,石头山。给他女人安身之处都没有,真到了山穷水尽了。
男人安抚好孩子们,也无心吃食,分了干粮跟水放到孩子们身边。就去找那合适的墓地,寻了一圈也没有合适的。山贫瘠地薄,他不想孩子大了的时候找不到他们的娘。
最终,在一处避风处的歪脖子树边,有一石槽。中间洼,两边高,里面有雨水冲刷的泥土。这贫瘠的山上,凭双手挖坑是不现实的,想来只能把媳妇葬在这个地方了。不知道暴雨带水会不会把这个位置冲垮,这一看就是水道,经常积水。
没办法,男人跟孩子们说他们的娘死了,去了另一个地方。现在要把他们的娘安葬在这个山上,希望他们能理解。大点的那孩子好像明白了他爹的意思,眼泪一个劲的流。
男人把里面的石子都清理出来,把铺盖铺平在那石槽里。帮女人整理好仪容,放平躺在铺盖上,担心泥土弄脏了她的面容,脱了自己的内衬盖住女人。孩子们磕了头,爷仨开始一捧捧的土把坑填平。随后,男人头也不回的带着俩孩子拿着剩下的行李,下了山。
N年后,山下来了一辆轿车。车上下来三个男子,为首的男子像个官家人,自带威严。三个男子低声商量着什么,还比比划划。
为首的男子边走边打量着山路两边,好像在寻找什么。终于,男子在那棵歪脖子树旁边停下来,经过这么多年风霜,这棵树依然长成大树,庇护着周围的泥土。
男子情绪激动,对着身后那个戴眼镜穿布衣的男子说着什么。那男子靠近那棵歪脖树,俯身查看一番。对那男子说了些什么,那男子点头应准。那布衣男子开始动作起来,不一会就见那男子表情诧异,手就停下来。又对那男子说了些什么,那男子靠近看,激动的蹲下身来。
你道是怎么了?原来,那布衣男子是个堪舆先生,那官家模样的人是当年那个亡妻的长子,那年他死了娘后,他爹痛恨自己没本事害的妻子命丧他乡。一怒之下,带子北上,孩子也争气。发誓不混出个模样不来见他娘,也是命运总是出其不意的惊喜,他如愿在官场上谋了个不错的职位,也会来事,几年不到一路高升,官运亨通。
这不,出人头地了。他爹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务必把你娘带回来,别让她一个人独自在那受苦。此次前来,他怕惊扰了他娘,故此带了一个堪舆先生前来。那先生破了土,发现那妇人身上的衣服如新,栩栩如生。像极了刚刚离世的模样,就没敢再动那泥土半豪。
那先生就告诉长子,说此处实在风水宝地,绝佳葬葬之地。您看您的母亲,葬在此地二十多年还如生前一般无二,可见此地宝气非同一般。若是此次不迁坟,有您母亲保着,您家定会代代权利滔天。若是移了坟,您的母亲顷刻间就化为一抹灰尘,您的官运也从此一蹶不振。
那长子听罢沉思片刻,吩咐先生重新封好他母亲的坟。上了香磕了头,带着他们转身离开了。
那真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越是不在意的反而越是意想不到。越是苦苦寻求的,反而事与愿违。放平心态,顺其自然,往往又会有惊喜。
百度搜索 乡野杂谈 天涯 或 乡野杂谈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