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 或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一想到这个问题,我就让人去把张说那厮给叫了过来。当年,还只是隶属于军情院总政治部情报处的基层特工张说,通过鼓捣黑齿部作乱,就搞了南诏国一团乱麻。这个事情,我似乎详细解释过。等到事后,层层追查责任时,张说照理是该严惩的。不过,我看重他的才华,就选择放过了他,而是让张说转变了身份,即从军情院总政治部情报处离职,直接成为了中央情报局的特工。同时,还担任了大隋驻吐蕃国大使。其责任嘛,自然就是利用职位的便利,为大隋收集吐蕃各方面的情报。
此番,赤松德赞短时间内没有召集起足额的兵马,张说自然要记首功。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张说的行踪也完全暴露了。于是,我就让中央情报局通过秘密渠道把张说转移了出来,并安排在我的身边。
没别的,王师此番西讨,很需要向导。而在吐蕃生活了几年,乃至于对吐蕃各方势力了如指掌的张说,自然就是最好的人选了。
等到张说应诏赶来,施礼完毕以后,我就开口见山的问道,“依照爱卿对赤松德赞那厮的了解,可有什么办法把赤松德赞那厮给引出来?甚至,是直接引到吾安排的场地内,和大隋决一死战呢?”
“嗯。。。”张说认真的想了想,便正色说道,“要说难也难,要说不难也不难。圣人只需抓住赤松德赞的软肋就成。”
“那赤松德赞,又有何软肋呢?”
“尤重颜面。”
“他娘的,是个男人,都好面子,这何以谈得上软肋?”
“圣人有所不知,这个赤松德赞看重颜面,比性命还要关键。嗯,微臣不妨给圣人举个例子好了。蔡邦氏本是赤松德赞王妃之亲族,那囊氏却是赤松德赞生母之亲族,双方势力为了争权,就闹了个水火不容。当年,赤松德赞领兵犯隋,便召集群臣商议,由那囊氏一族之尚结赞拉囊担任大论一职,并令长子伍仁把守宫门,严禁蔡邦氏一族入内。而蔡邦氏所生之王子牟如大怒,便提刀杀死了伍仁,并闯入殿中。于是,赤松德赞勃然大怒,便将牟如流放到了北方之羌塘。”
“一个儿子不听号令,还杀了另一个儿子。对杀人者进行严惩,本就无可厚非吗?这怎生又和面子一事挂上钩了呢?”
“圣人莫急,且听微臣细细解释。里面之原由,断非如此简单。试问一声,皆为赤松德赞之子,那伍仁更是长子。即便牟如为王后所出,又胆敢轻易弑兄呢?”
“爱卿是想说,牟如弑兄乃赤松德赞刻意安排?”
“正是如此。其根源嘛,就因为在出征前犒赏三军之酒宴上,伍仁未向赤松德赞敬酒,这才导致了赤松德赞心生不快。”
听到这里,我顿时就哈哈大笑,“自己的儿子,没在公众场合向自己敬酒,也会怀恨在心。他娘的,还要故意为其安排个得罪人的差事。甚至,是示意另一个儿子去把这厮给杀了。这个肚量,可真不是一般人所拥有。照吾看来,这个赤松德赞不止要面子,肚量也小的很嘛。”
感叹完,我就再问道,“若是吾现在就光明正大的跟赤松德赞约战,地点便在河口。至于理由嘛,其实也很简单。当年大非川之败,大隋丢了面子,吾现在要原封不动的找回来。请问,有几分把握将赤松德赞这厮给勾引出来?”
“一成。”
“也对。赤松德赞只是要面子,却不是一个傻子。”说完,我便继续问道,“若是吾承诺,大隋只以一万人参战,以此对抗十万吐蕃大军。其余之兵马悉数驻扎乌海,也不会擅动,又有几分把握?”
“五成。”
“那好。吾不妨再加个条件,若是吐蕃打赢了,吾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终生不踏入吐蕃半步。若是大隋赢了,赤松德赞必须无条件投降。这个东西,又有几分把握呢?”
“希望倒是大了不少,想来赤松德赞也不愿意这般一直耗下去。毕竟,如今龟缩逻些城的赤松德赞,身上的压力也不小。不管是战是和,这其实都是最好的台阶。只是,微臣有一事不明,圣人何以有如此把握,仅依靠一万大军就能正面击溃十万吐蕃士兵呢?”
“里面的门道,此番吾不好细说。届时,爱卿随吾一起去观战,想来一看就明白了。当然,在这以前,爱卿还需替吾拟定一份战书。毕竟,爱卿才是最了解赤松德赞之人嘛。”
“喏。”
所以,一纸极其嚣张跋扈,**裸打脸之战书就由此新鲜出炉了。接着,我就安排了很多精挑细选出来的吐蕃俘虏带回逻些城,直接送达赤松德赞的手上。
没别的,这些被精挑细选出来的吐蕃俘虏,其实就是王师沿路抓获的吐蕃各级将领和贵族之流。放这些人回去,我一方面可以向吐蕃主和派示好。
另一方面嘛,就因为人多嘴杂,还有身份比较特殊,就可以很好的达到我之诉求。开个玩笑说,若是数量少了,乃至于地位还很低下,我总也要考虑赤松德赞灭口的可能,对吧?
同时,就因为这些人身份不凡,我还可以利用他们自身的影响力,为此番战事扩大声势,更让日子已经不太好过的赤松德赞骑虎难下。恐怕,除了应战,也别无选择了。
解释这个道理很简单。有一说一,在当下的国际局势中,鄯州以西的地界,现今就是吐蕃的国土。不管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这些都是客观事实。
当年安史之乱时,为了稳定西域的局势,乃至于还想借助吐蕃兵马帮助平乱,肃宗皇帝就把鄯州以西的大量土地,直接以国书的方式拱手相赠于吐蕃。这也就是说,大隋官方已经承认过,这些区域都属于吐蕃之领土,国界更是分割的清清楚楚。
轮到现在,王师不但犯了边境,还一路西进攻城略地,这就是**裸的侵略和无视国际公约了。只要有点家国情怀,很多吐蕃人都会以驱逐大隋为己任。可就因为赤松德赞选择了保守之策略,这些人才被迫龟缩于逻些城。
随着王师一步步西进,许多的吐蕃人对于赤松德赞的安排,自然也就表示不满了。包括跟赤松德赞主动请战之辈,肯定也不是少数。
而换到一些主和派眼里呢?下意识就会觉得,既然赤松德赞龟缩也不想战,那就干脆劝赞普早些归降了事。毕竟,现在投降王师,还是等王师攻破逻些城后再投降,这个就有天壤之别了。包括他们所能争取到的好处,也肯定是大大的不同。
所以,有这两派人天天在耳边唠叨,还各有各的理,乃至于矛盾也越来越升级。试问一声,赤松德赞身上的压力,又怎么可能会小呢?
换而言之,若说在先前,不管是对于主战派,还是主和派,赤松德赞其实都可以找出各种借口拖延。比如,什么诱敌深入啊,什么以逸待劳之流。可轮到当下,就因为这份战书的出现,却会导致局面进一步恶化和加剧。
也没别的,通过大量吐蕃贵族的口,更有中央情报局依旧隐藏于吐蕃的特工们添油加醋,不止大隋和吐蕃约架的事情,我会让大量吐蕃人知晓。包括其中的一切细节,我也会搞得吐蕃人尽皆知。
他娘的,以一万对抗十万,若是大隋战败,我会选择无条件退兵,甚至还终生秋毫无犯。虽然,看上去大隋很狂妄自大。可有一说一,若是这样的条件,赤松德赞都不敢答应,吐蕃人都该怎么去想?
他们会不会觉得,赤松德赞也太窝囊了些。在这样的窝囊废手里,吐蕃已经没有了胜利的可能。对于赤松德赞麾下的主战派而言,彻底对赤松德赞失去幻想,将士离心离德就是无法避免的现象。
对于主和派而言,赶紧另谋明主,抱紧大隋之大腿,这才是最关键的。如此一来,恐怕都不用王师挺近逻些城,赤松德赞手里的十万大军,也早已经土崩瓦解了。
说到这里,不管赤松德赞在不在意面子,我的此番阳谋,实则已经将其逼上了梁山。所以,当战书送达逻些城后,其实也没过几日,我就收到了赤松德赞肯定的答复。
至于具体的回复内容嘛,我就不想多说了。毕竟,同我的战书一般,这里面也不可能有太多好听的话语。唯一的重点,就是赤松德赞虽然应约,却提出了一个让我哭笑不得的建议。
嗯,怎么说呢?就是赤松德赞竟然要求,大隋不能使用火器。还美其名曰,这场较量很不公平。
以一万人对抗二十万人,这个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较量吗?再者说,战争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甚至是江湖混混打群架,事先还要约定好人数和装备,何来公平之说?
百度搜索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 或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