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 或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好吧,鉴于我一直都在说些口水话,总是这也难,那也难,什么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闪失,五个小时的目标就无法实现等等。包括这个特别督导团,又会深入检查和监督那些环节呢?此番,我就不妨把整个大隋跨军镇大规模调集兵马的具体流程,好生来说上一遍。各位不妨再来领会,为何原本再是压缩,即便不用考虑粮草供应的问题,也至少需要几天的功夫。包括现如今,我究竟给了军情院和所有执行参与者,施加了多大的压力。
首先,按照大隋朝现在的军事管理制度,哪怕是我的口谕,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也不能直接调动军伍。这就至少需要中书拟诏,门下审查,再到正式诏书交付到军情院去执行。
换而言之,就一个诏书的流程,在正常的节奏下,至少也需要一天时间。当然,我现今的安排,本就是在试着打破过往的旧惯例,自然也会考虑特事特办。所以,我还马上把中书门下官员都悉数叫了过来,由中书省官员当着我的面,按我的口谕直接拟旨,而门下省的官员就直接当面审查并负责用印。
接着,诏书将和我亲手交付的虎符授信,随同特别督导团一起,快马加鞭送达军情院。这个路程上的时间,各位就可以想象了。
而且,到了军情院,其实就有了第一个可能大量延误时间的环节,这也就是特别督导团第一个要督导的单元。
说白了,现在毕竟是凌晨,虽然军情院也有夜间轮值的官员,但涉及这么大规模的兵力调动,他们同样没有这份权力。
那么,谁有权利如此大规模调兵呢?依照规定,军情院五名常委中至少要有三大常委联合签署意见方可。可试问大半夜的,那个常委没有回家去睡觉?这就更别说,还可能有人没在长安城。想短时间内召集到一起,这个难度和变数,其实就可想而知。
所以,在正常的节奏下,这个环节至少又需要耽搁上一天。故而,在这个环节里,特别督导团要记录和检查的,其实就是军情院的应急管理机制。
要说军情院的执行难度,不过是如何让流程更为快捷,处理方式更加简单便利罢了。想来,就因为有了这个特别督导团的参与,常委们自然不敢大意,也不至于耽搁太久。
可有一说一,等到我的旨意和军情院几大常委共同签署的意见,下达到具体执行调兵任务的首都军镇元帅薛一奇头上,那才叫做一个头两个大。
没别的,还是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样大规模的跨军镇兵力调动,预先都会有具体的调兵方案。这个调兵方案,一般都由执行调兵任务的军镇拟定,更是群策群力的结果。接着,再上报至军情院审定,并由我做最终的裁决。
所以,这个过程需要多少时间,我就不想过多介绍了,各位想想后世机关的办事效率就行。包括我先前安排军情院拿出具体的条陈来,实则也就是这么个内容。
轮到现在,这些既往的规矩不但会被打破,还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实施方案可以参照。以至于因为时间紧迫,薛一奇连召集几大军镇常委和参谋共同商议的空隙也没有。试问一声,薛一奇又该怎么办呢?
换而言之,在这个环节里,我要特别督导团替我记录和考察的,实则就是首都军镇元帅薛一奇,是否知兵。如果这点要求都办不到,即便薛一奇的其他能力再强,也不适合继续待在这个岗位上了。
也只有薛一奇对下属各部的基本情况和人员编制十分了解,他才可以第一时间确定首都军镇各部抽调多少兵马最为恰当。以及,会不会对长安和洛阳的安全防卫工作,造成太大的影响。包括这些调动的兵马,具不具备相应的战斗力等等。
所以,轮到最后,特别督导团要逐一考察和记录的,其实还是各部将领的能力和执行力。当然,这在我看来,虽然这个过程最长,环节和步骤也众多,同样不属于无法克服的问题。
哦,之所以说过程最长,环节和步骤众多,我还是举例说明吧。就以驻扎于潼关的首都军镇某部而言,在接到首都军镇元帅薛一奇的军令后。首先,也肯定要和薛一奇一样,自行确定好本部抽调总额兵马的具体构成和来源。同时,还要安排好相关的善后工作。比如,确定留守将领的人员和内部换防等等。
也没别的,时间如此紧迫,首都军镇包括潼关的驻军,同样不可能按照原来的惯例和方法去行事。即抽调一支兵马前,还会另外安排一支军伍提前接手防务。
如此一来,每一支抽调的驻军部队,就有可能不会被完全抽调,而是抽调部分人马,继续留守部分人马罢了。
在这支部队原有行政架构和管理体系被打破的情况下,能不能按时按要求把部队集结起来。同时,届时是井然有序的场景,还是乱糟糟一团,这就很体现士兵的战术素养和既有战斗力了。当然,就更是主将的个人能力体现。至少,平日里只要想过这些东西,也肯定会练过这些地方,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对吧?
接着,自然就是集结的兵马,悉数发放武器和装备,登车并火速奔赴岐州的环节。轮到这时,观察和记录军容军纪,还只是一方面工作。我要特别督导团重点检查的地方,其实还是该部后勤辎重保障和供应等一系列问题。
嗯,说到这里,我就必须再简单介绍一二。如今的首都军镇之正兵序列,燧发枪已经是制式装备了。所以,为了安全和防止武器泄露,除了各地驻军的战备执勤兵马外,其余部队的枪械和弹药,每天在使用完毕后都要严格入库。使用前,再去申请领取,也就是建立了完善的清理盘点制度。只要出现任何差错,就必须层层盘查下去,一直到查清楚原因为止。
所以,如何快速把武器分发给将士,还不能出现任何偏差,这个就是关键点。照我看来,其实这个过程更为重要。有一说一,除了能够检查该部后勤辎重保障和供应的管理,是否完善合规之流。其实,也能考究一名主将,是否具备足够的责任心。
还是没别的,大隋各大军镇和驻军,现在均是五大常委配置不假,乃至于各司其职也不假。照理,后勤辎重保障,也确实轮不到军事主官过问。可轮不到过问,不代表彻底不管不问啊。
说白了,诚如大隋各地**一样,这个常委的排名其实也有先后之分。打个比方说,县常委兼县长,能不能管理县常委兼常务副县长呢?肯定也是可以的。这就更别说,现在是战备状态了,军事主官已经不止是名义上的一军之最高主官,而是事实上的大权独揽。
换而言之,如果是一名合格的军事最高长官,就算不是自己的主要责任,也不可能不去关心,直接关系军队存亡与否的后勤辎重保障等问题。
若真是这种觉得事不关己的将领,这在我看来,即便不是尸位素餐之辈,也肯定是责任心不强之流。有一说一,这样的将领若是丢到战场上去,就很可能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拿士兵们的性命如儿戏。也很显然,这样的人物我也要悉数剔除。
轮到这时,肯定有人觉得鄙夷,就觉得我这人实在过于喜怒无常,也太过于善变了些。他娘的,什么好话都说了,什么歹话也都说了。一会儿,我要将领们悉数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听话,不该管的别管,不该问的别问。一会儿,我又要将领们必须具备责任心,什么东西都要过问,什么东西都要去管,这不是彻头彻尾的自相矛盾吗?
好吧,我不妨再举个例子吧。届时,各位在听完后,一定就能够体会我的用意了。嗯,要说第一军作为天子亲军,其军规自然也是极其严苛的。其中就有这么一条,擅自与他人殴斗者重罚,且不问过错。
可若真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我又会怎么去处理呢?呵呵,我一定会先问那些犯错的士兵,究竟打赢了没有?如果打赢了,罚还是要罚的,不过也只是轻罚罢了。至于打输了,那就对不起了,必然要进行严惩,谁叫你是失败的一方呢?
说到底,在我看来,任何的军规和条条框框,都只是为了约束将士们的行为,更要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去做。可是,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抹灭掉大隋将士们心中的那份热血。士兵们都是这样,作为一军之将领们,就更要以身作则了。
基于这样的心理,我到底打着什么样的主意?以至于我旨意中,逾期不达者一律严惩,又将如何去执行。想来,各位都应该心知肚明了。
百度搜索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 或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