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要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事件的逐步升级,我其实也有了头疼的时候。该怎么说呢?就是不少部落首领开始派遣使臣。嗯,也谈不上使臣,最多信使和心腹罢了。还直接给我送来了大量的珠宝钱帛,要跟我和谈。
珠宝钱帛照收,但和谈绝对不提。毕竟,主动权在我,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别说五年和十年了。我看三年都用不上,我就能把大隋南方四省收拾的妥妥当当。
可我是不着急,这些部落首领着急啊,没看一大帮往日称兄道弟的这个王,那个诏主,悉数都遭了殃吗?别说财产这些身外之物,就连尸骨都没有一具完整的。
于是,他们的要价是越来越低,最后竟然慢慢发展成本人亲自跑来跟我摇尾乞降了。真是乞降,别的条件一概都不提了,就一个要求,让我给他们留一条活路就成。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莫说百姓,只要是个正常人,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背井离乡,还要东躲西藏呢?
要说这些部落首领的乞降,我可以置之不理。但南诏国之国王异牟寻遣清平官郑回来拜见我,再三请求归降,我就不能置之不理了。
嗯,关于南诏国,其实就是原来洱海地区一个叫蒙舍诏的小国,灭掉了其余五诏及周边诸国后,建立的一个比较强大之政权,大致就位于后世云贵高原。其疆域主要包括后世的四川南部,贵州和云南省的部分地区。可能,也就是那个鼎鼎大名之大理国的前身。
有一说一,当年南诏立国,大隋其实是出了很大力的。这就包括,大隋直接派遣大军替其征讨了其余五诏。也没别的,那时的南诏国一直都很亲隋,也从未反叛过。乃至于阁逻凤统一洱海地区后,玄宗皇帝还赐封了阁逻凤为云南王。
轮到后来,当时的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遣使至云南,就和阁逻凤言语上发生了冲突。哦,这个云南,是指大隋的姚州,也大概就是后世的云南大理自治州姚安县。
接着,阁逻凤就路过云南,当时的云南太守张虔陀,为替老上级章仇兼琼出气,就直接侮辱了阁逻凤同行的妇女,还向其勒索贿赂。阁逻凤自然不应,张虔陀就派人去辱骂了阁逻凤,并向朝廷诬告。
这时,已经彻底统一了洱海地区的阁逻凤,翅膀自然也就硬了,便起兵攻破了云南,并杀害了张虔陀。一个云南太守被杀,这传到玄宗皇帝的耳朵里,岂还了得。自然也顾不得是非,就派于仲通率兵八万出戎州和巂州,直接攻打南诏。
阁逻凤遣使谢罪请和,除了还其所虏掠外,也表示愿意重新归附于大隋。鲜于仲通自然不会同意,进军至西洱河,兵临南诏国首都大和城,结果却被南诏国大败,大隋兵马死伤超过六万。
吐蕃一听到这个消息,自然就高兴坏了,直接册封阁逻凤为赞普钟,也就是赞普之弟的意思,并以兄弟之邦相称。从此,南诏就断绝了与大隋的联系,开始和吐蕃勾搭起来。
场子没有找回来,还反而损兵折将,自然谁也忍不了。于是,过了两年,玄宗皇帝再派杨宓率兵十万讨伐南诏国。这次的结果,更是惨不忍睹,十万人马全军覆没。紧接着,安史之乱爆发,大隋也就顾不上南诏国了。
至于清平官,实则南诏国的宰相。要再说郑回这厮,本是一个隋人,而且在天宝年间中举明经后,也当过大隋嶲州西泸县令。后来,南诏国攻陷巂州时被俘,就成为了南诏王室的专职教师。乃至于,现在的南诏国国王异牟寻,其实就是他的学生。
不过,郑回这厮虽然和那个后世的洪承畴,在经历上是极其相似。但郑回的品行,却足以甩洪承畴几条街。不止不是汉奸和卖国贼,更是汉人的骄傲。
嗯,这自然也不是我信口胡说,而是有大量的证据佐证。不妨,先说回以前的事吧。当年,大隋兵败南诏,即便南诏和大隋断绝了联系,郑回还是苦劝异牟寻的父亲阁逻凤,在太和城内立了一块南诏德化碑。
碑文大致有三个意思,一是表达了南诏不得不叛隋兴兵的苦衷,陈明归附隋室的心迹。二是借碑文表述了自己的家世。也就是说,哪怕我郑回在南诏国混的风生水起,可骨子里还是一个汉人。从来都以汉人的身份自诩,如今也只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罢了。三是言明刻碑纪文乃为大臣进言所致,并非南诏王的初衷,巧妙的为阁逻凤撇清骄矜之嫌。
轮到现在,也就因为南方四省的硝烟蔓延,已经进入了南诏国内,郑回更是劝谏异牟寻放弃抵抗,还如此规劝道,“南诏自古就归附汉土,中华崇尚礼仪,一直都以百姓利益为重,也没有更多的苛税。现如今,王师日盛,南诏为何不与吐蕃分离,重新归附于大隋呢?如此一来,可就没有了远守边关之苦,也没有了重税缠身,利大于弊也。”
这个异牟寻,其实也就是听了郑回的劝解,这才决定和吐蕃彻底断交,并遣郑回前来请降之由来。
有一说一,当年大隋两次兵败南诏,除了当时南诏兵峰强盛以外,更在于大隋的府兵确实不堪。轮到现在,就南诏国那点兵力,在我眼里犹如鸡肋,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可再不放在心上,如果让南诏国和南方四省尚存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乃至于和吐蕃二度联合,我还是会多添麻烦。即便依旧够不上威胁,如果能够和平收复,我为何非要搞的四处残破呢?
再者说,即便异牟寻我瞧不上,可郑回这个人,我还是很欣赏的。除了欣赏他的手段和本事,我其实更欣然他的道德品质和节操。
所以,对于郑回的来访,我是相当重视的。不止把红毯直接铺到广州城外三里处,我还亲自在城门处去迎接。
依旧开着我那辆拉风的不能再拉风之宝马,邀请郑回登车后,一边往广州城内我的临时行辕进发,我还一边和郑回寒暄。当然,这些话语之中,表彰的内容自然居多,也大致就是一些不忘初心,衷心可鉴之流。
轮到后来,随着话题越来越深入,我也开始直奔主题。意思很简单,南诏和吐蕃断绝关系,想要重新归附于大隋,我很高兴。但是,若只是原本一样的简单归附,这个条件我是断然不会接受。
说白了,这种简单归附,就是我必须承认南诏国的政权存在,乃至于南诏国的人口和赋税,依旧不能收归朝廷。如此一来,我在南方四省大动干戈,又何必如此小题大做呢?
所以,我的条件就是,往事既往不咎都没有问题,但南诏国的名号必须取缔,也只能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去管理,这就是大隋朝廷。乃至于,我还会把南诏国直接改为大隋云南行省,其子民享受大隋百姓同等待遇。
至于异牟寻和南诏国的贵族,也可以完全遵循原来新罗国的旧例,迁徙到长安城去居住。甚至,也包括我会册封异牟寻为云南王,世袭罔替。当然,这些同样是我的底线,没有讨价还价之说。
我之所以会如此要求,也就因为现今的南诏国,已经具备了先前渤海和新罗两国一样的条件,完全可以进行改土归流了。好吧,我承认这些都是废话,我事实上一直都在这么做。
哦,关于改土归流这个东西,虽然我一直都在这么说,却是大隋以往历史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当然,我说的没有出现过,不是指代这个本质不存在,而是没有这样的说辞。
没别的,利用各部落首领绝嗣,或者部落之间互相仇杀,乃至于叛乱后被平定,直接改由流官接任,以加大中央集权。只要那个帝王没有眼瞎,其实都会这样去干。
我所阐述的,只是大隋还没有改土归流这个名词。有一说一,改土归流那是对应后世明清两朝土司制度的专用产物罢了。我之所以要这么叫,就因为土司制度这个东西,本来就是效仿羁縻制的延续。包括,我在黑龙省搞的那一套,其本质上还是羁縻制这个玩意儿,也只是进行了很多改良罢了。
比如,大隋原来的羁縻州,除了驻军和检察之权,人口和赋税都是不纳入中央的,归各地原来的部落首领直接掌握和支配。可黑龙省就完全不同了,其下属的州长和县长虽然世袭,但也必须执行大隋的国策,包括税收政策。只是,上缴中央的税收比例适当降低罢了。
要是细说起来,这个里面其实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虽然固定了这些人征税的额度,但他们本来就是地方的土皇帝。若按大隋的税收制度,他们每年能够获得的财富,实则比大隋各州和各县的本级财政收入,其实也高不了多少。有一说一,现今的黑龙省,可要比大隋其余地方贫瘠不少。
收入少了这么一大截,通事务之辈还知道藏拙,有些不通世务之辈自然要加大对百姓的剥削。届时,朝廷就有了拿其开刀问罪的借口。即便朝廷不动手,乃至于暂时隐忍,只要黑龙省百姓熟悉大隋税收政策后,试问又怎么可能愿意屈服?我限制了他们手里的兵力,还搞出了选举这套把戏,也迟早会将其掀下马。取而代之的,肯定还是大隋朝廷重新委任或是民众选举所产生的流官。
所以,我一直都在说,黑龙省独立的政治体系,那也只是一个过渡。只是为了保证,黑龙省现阶段不会出现大的动荡,能够和大隋逐步接轨罢了。等到黑龙省的百姓对大隋朝廷有了归属感,改土归流这个政策,一样会在黑龙省内大规模施行。至于如何施行呢?一个小套路就能解决,直接取消世袭的名头,还限定他们的任期,以及异地迁任就成。
可南诏这片土地就完全不同了,他虽然和黑龙省一般,也是大隋原来的羁縻州之一。但汉人的比例,乃至于少数民族的汉化,以及对大隋朝廷的归属感,与黑龙省是天壤之别。
基于这种考虑,我怎么可能还允许云南大地上有个土皇帝存在。若是过上几年,就因为他那点又不满意,再跟大隋闹情绪,我是不是还得讨伐一次呢?

百度搜索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那个荒唐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玉林大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林大师并收藏那个荒唐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