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不曾想,就是这几日之间,喜事却是一个连着一个。
首先是妫州、瀛洲守军及各地郡县请降。这个倒不意外,即便他们先前不知道幽州已失,但几日过去,沧州战事的消息总归还是早知道了。李怀仙大势已去,明白人都能看懂,主动请降还能争取一个宽大处理。莫不成,真要等我派兵打过去才投降不成。
再者说,这些驻军,甚至是州府之官员,虽然都是李怀仙任节度使后一一提拔和任命的。但说到底,他们还是朝廷的官,也就不能叫归降了。最多,拨乱反正罢了,又有何心理负担。
妫州、瀛洲守军虽然对王师够不成威胁,但其归降就代表幽州地方势力已经悉数瓦解,自然要算一件喜事。
第二件喜事,就是王师与渤海人大战未起,薛平和檀州降将杜超,却已经先拔头筹,立下了头功。
只是这个头功,我起初根本不敢相信。甚至,还以为是传令兵搞错了消息。再三确认一二,直到薛平和那名檀州降将杜超,押送三万余渤海俘虏前来北平城后,我才深信无疑。
原来,薛平夺取檀州,可比史进夺取蓟州,要容易多了。毕竟,渤海人先锋军从平州至蓟州的距离,也要比到檀州近上不少。所以,才有史进之第九军大部和蓟州守城士卒,以及渤海先锋军的连番恶战。
要说,这个里面本来有个乌龙。就是第九军大部兵临蓟州城下,一看这些千奇百怪的穿戴和番号,蓟州之守将杜明元就误以为是渤海人故意假扮前来骗城。
哦,也没别的,第八军和第九军是在相卫、魏博、成德三镇兵马的基础上直接改制。改编时日尚短,还直接开拔到了前线。士卒自然还是三镇兵马不同的装束和穿戴,乃至于番号,看上去自然就是千奇百怪,什么样都有。
杜明元不敢放其入城,史进又必须确保蓟州控制在王师的手里,就只好选择强攻。双方打着打着,直到渤海人真来了,杜明元这才发觉有些不对劲。双方联合,共同击退渤海人后,蓟州也才算正式落入王师的手中。
可薛平就不一样了。他的名声,可不止在相卫兵马中如雷贯耳,便是在范阳和平卢大军中也是大名鼎鼎。毕竟,堂堂之相卫节度使,还挨的这么近,便是普通士卒,也多半有所耳闻。
当然,薛平的这些声名,除了相卫节度使位高权重外,更主要还是拜他老子薛嵩所赐。当年安史之乱,薛嵩投了安史叛军,其实也就是这些范阳和平卢兵马。
后来,累战有功,才被安禄山封为邺郡节度使。史朝义兵败,薛嵩就以相、卫、洺、邢四州降隋,方被朝廷册封为高平郡王,以及封赏相卫节度使之职。而节度使这个职位,在大隋分封给乱臣贼子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世袭。这才有了薛嵩退隐后,薛平接任的由来。
所以,这个杜超一听是薛平来了,关键自己还认得,也不管是不是装扮不伦不类这些,肯定就是王师嘛。毕竟,别说在杜超眼里,就是大隋世人眼里,也都知道薛家满门忠良。
嗯,薛嵩是反过大隋,可那是因为武媚杀了薛家几百口人,事出有因嘛。再者说,如今朝廷又没有亏待过薛家,怎生可能会反?当然,可能潜意识里,杜超也会觉得,反正自己是李怀仙的部下,本来就是乱臣贼子的范畴。如果薛家人真反了,还跟李怀仙沆瀣一气,对自己的反贼身份,又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影响。相反,薛家人的名声,可比李怀仙之流响亮多了。
所以,杜超二话不说,就让人直接打开了城门。待薛平入城后,简单了解事情之原委,杜超就表示愿意归降。同时,既已拨乱反正,更是立功心切的杜超,就跟薛平提议,为何不趁着渤海人中军未至的这个空隙,先消灭其先锋军呢?
因为,在杜超看来,渤海人要想南下,不论是檀州,或者是蓟州,渤海人终归要抢下一处。那个蓟州守将杜明元,其父死于渤海人手中,想必是不可能会降的。仅凭渤海人五万先锋兵马,势必也夺不下来。
杜超又说,那我就不一样了。至少,我和渤海人没有深仇大恨。如果我去归降,就说李军镇兵败,范阳和平卢兵马不敌,已退回幽州。幽州如今危在旦夕,我是奉李军镇之名,来请渤海人速速出军救援。而且,还愿意将檀州双手奉上,想来渤海人是不会不来的。
渤海人既然要来檀州,就必走青松岭。那一带的地形,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其中有段路程,周围皆是峭壁,仅有一条道路通行,更为坎坷。届时,薛将军率军堵住首尾,在两侧设伏,岂不是瓮中捉鳖?
要说,这个杜超也真有本事。当时的他,多半连沧州战事的情况都还没完全摸清,竟然就能编些谎话,还把战事给杜撰出来个七七八八。
一听杜超这么说,薛平自然也就动了心。可是,又很犹豫。一则,毕竟我交代的任务,是拿下檀州,确保檀州不失,并给王师收拾李怀仙争取足够的时间。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万一有所闪失,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二则,虽然是以逸待劳,有备对无备,更是设伏,可渤海人先锋军毕竟有五万之数,己方的兵力还尚有不足,并无必胜的把握。再者说,万一这个杜超两面三刀,先哄住自己,再去真正投降渤海人。那自己,可就要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杜超见薛平犹豫,似乎也看穿了他的心思一般,就劝解道,“将军,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若是信不过末将,末将便将所率部曲,悉数交由将军掌控,如何?想来,末将一个光杆之人,即便投了渤海人,渤海人也是看不上的。”
薛平一听杜超这么说,自然就心一横,说道,“好,都依杜将军所言。此战若胜,某家一定上报天子,给汝计头功。”
等到杜超单枪匹马跑到渤海人的先锋营地,便见其部刚从蓟州战场退下来,而蓟州城也早已变化大王旗,顿时觉得天助我也。
于是,杜超就跟渤海先锋军之主将,又添油加醋般说道,李军镇兵败沧州,退防幽州,早就知道那个蓟州守将杜明元有异心。估计,他是不会放将军南下的,所以安排我前来接应。
接着又劝解道,将军不用动气,先接应李军镇,保证幽州不失才是正事。蓟州走不了,我们就走檀州便是。反正,李军镇已下令将檀州双手奉上。再者说,也不是将军不够勇猛,实则兵力不足。等到渤海大军来了,这杜明元和蓟州守军,还不是任由将军揉捏,便让其再蹦跶几天好了。
要说,渤海人的军情打探虽不及王师,但也不是杜超一方守将可以比拟的。李怀仙兵败沧州,退守幽州,这个渤海先锋官早已知晓。所以,就怕大隋朝廷之兵马来堵其南下之道路,这才想抢占先机。可还是来晚了一步,蓟州已落到大隋朝廷之手中。
至于救不救李怀仙,他倒是觉得毫无关系,死了反而干净。可若拿不下渤海兵马南下的要地,甚至是放任幽州丢失,他这个先锋官可就不是失职这么简单了。如今听说李怀仙要将檀州双手奉上,以为已经被逼的狗急跳墙,也不虞有它。便率部直接弃了蓟州,并奔檀州而来。
于是,自然也就有了青松岭大捷。薛平和杜超所部,联合歼灭渤海先锋军数千人,俘虏三万余众,最终能突围逃走的不足万人。
一仗没打,或者说一个正面交锋都没有,渤海人就檀州城外丢了几万人,这传到大钦茂的耳朵里,是个什么样的感受,我自然也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笃定,气急败坏,加快行军速度,更想一雪前耻,肯定也是必然。甚至,还不排除拿檀州祭旗的可能。
所以,这个仗虽然打赢了,有些既定的战略却必须调整。怎么调整呢?御敌于国门之外,现在已然不可能。
毕竟,就算我现在连夜率部赶去,也未必能赶在大钦茂之前抵达檀州。最主要的还是,即便我能赶上,也没有从容布置的时间。说到底,大批的绞车弩和万牛弩虽然已经送达军中,可将士们还尚未进行有效配合和练习,丢了自己最擅长的武器,这可不是王师现在的战法。

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荒唐一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玉林大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林大师并收藏荒唐一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