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或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我在厉兵秣马,想必李怀仙也在做战争准备。自第二道圣旨传召天下后不过月余,李怀仙就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十万朔方平卢大军尽出,兵锋直指沧州,朝野哗然。想来,李怀仙也明白,北地健儿即便悍勇,仅靠十万大军还是没有正面击败原相卫、魏博和成德三镇兵马,即现在的新编第八军和第九军之可能。于是,便想强占先机,拿下淄青重镇,幽燕之门户的沧州。如此一来,夺取沧州就成为了李怀仙进可攻、退可守的一步妙招。
同时,相比于薛平所部的十万兵马,杨瀚的五万部曲,也就是新编的第十军,不论人数规模还是战力都差了大截,可能李怀仙觉得赢面更大。
嗯,我还是承认吧,我也不知道此时的李怀仙,到底是怎么在想。既然要清君侧,既然要造反,为何还要如此畏首畏尾?即便攻取了沧州,又有个毛用。为何不直接剑指洛阳,甚至是长安呢?莫不是以为,他这番声势一造,我就会和父皇一般,乖乖的好生拉拢于他。
不过,如此一来,也真中我的下怀。说到底,李怀仙这厮造反,既然自己都没有信心的话,其部曲何尝有悍不畏死的架势?这对于我收复幽燕之地,就少了很多难度。同时,既然李怀仙不敢分兵,只管一路来,我也正好一路去。这样的正面对决,也好让我的秘密部队有了大显神威的可能。
于是,我马上下旨,着元载起草讨伐檄文,并传召天下,而且还让大隋日报大肆宣扬和罗列李怀仙之罪名,让其达到人人喊打的地步,以争夺民心。至于此次战争的定义,我便叫做“北伐”。
同时,既然李怀仙不可能再来朝了,我便擢升薛嵩接任军情院常委兼总参谋部尚书。要说薛嵩戎马一生,让其参知军务为我出谋划策,也不至于浪费光阴,这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此番北伐我要大用其子薛平,给薛家人一些甜头,也好让薛平更为卖命。
至于薛平,我自然直接委任为北伐大军之左路军元帅,除统帅第八军和第九军外。幽州军区辖区内一应军伍和民事,也包括未完成整编的府兵和已完成转制的预备部队、地方**皆由其节制。就一个战略任务,全面反攻原范阳镇所辖的易州之地,以断绝李怀仙的归路。
在战时,由军队接管地方,其实也是为了方便调度和保证后勤。再者说,薛平本是我钦命的幽州军区元帅,而后世河北、山西、山东诸地,也正是幽州军区所辖范围内,更便于薛平打击地方宵小。反正,这些地方在安史之乱后,也不属于大隋中枢权力覆盖的地带。
此外,我自然也委任杨瀚为北伐大军之右路军先锋,以节制原淄青镇一应兵马和沿途各地官府,扼守沧州,并固守待遇。
关于为什么是先锋军呢?其实就因为,这右路军的元帅便是我自己。不错,我要御驾亲征。
好吧,既然要御驾亲征,我的本部兵马就不能少了。第一军一部一千人,也就是我的亲兵卫队,其职责自然是保护我的安全。第二军五万人,就是本次作战的主力。第七军,也就是吐蕃和回纥刚刚整编而来的部队,依旧还是五万大军。说白了,范阳和平卢大军依旧多是骑兵,即便我正面战场能够打赢,也必须要有追赶和围剿的部队。
有一说一,这些吐蕃和回纥汉子,虽然军心尚未完全恢复。但骑射功夫还是一流的,打点追击战,应该没有太多的问题。
另外,自然还有一部由预备部队组成的特别部队,他们也就是我方才所提到的秘密部队。至于他们现在的名字,准确说来,应该叫做首都军区炮兵团。其规模,依旧是一千人。
虽然这些兵员,原本已经脱离了大隋正兵的序列。可没办法,长安之战打的苦,最后向赤松德赞中军发射**的,除了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外,也就是这些人了。包括轰炸潼关,就完全是他们的杰作。
所以,这些既成的战斗力,那怕已经是辅兵序列,我也不可能放手了。说白了,除了国家科学院研究和生产**的院士和匠人外,这些人如今已经是最懂得**运输和运用之辈,在没有形成新的战斗力以前,他们就是我最大的倚仗。
不过,要想这些人继续心甘情愿为我卖命,我自然也不会亏待他们。这个炮兵团的团长之品秩,直接等同于首都军区各军之军长。就连最基层的士卒,也直接相当于首都军区之排长。
可,也就这么多了。哦,我的意思是说,我的本部兵马,除了征集的民夫外,战兵实际上也就这十万二千人。基本上和李怀仙范阳平卢军相当。
这里面,固然有我看不起李怀仙的因素存在。可最大的原因,还是现在的我,反而已经征集不起长安之战那般庞大的兵马了。同时,这也正是我为何只征用五万民夫的缘故。
这个道理也简单。先前,我说了要实行大隋全境九大军区的一次性军改落地,即便扣除已经改制完成的首都军区,和暂时无法落实改制的幽州军区,大隋依旧还剩有七个军区需要军改。还是先前那些原由,我必须都派重兵去维稳,对吧?
如此一来,一个军区即便派遣一个师,也就是一万人去保证军改的顺利推进,这个数额总不算多吧?那么,七个军区算下来,七万人就不见了。同时,这七万人只是正常风险的防范,实际上并不保险。万一出现几个州府的府兵同时作乱呢?我总要有备无患。在关键的地方和区域,留下应急机动兵力,亦是必然。所以,再有五万人,就如此消失不见了。
另外,原本属于首都军区辖区的散关和潼关,以及现已划归首都军区管理的萧关和武关,这些首都长安四面的重要关隘和最后一道防线,以及大隋**总公司这个关键地方,我也不可能不驻军,对吧?每个地方,各驻一个旅三千人以确保长安之安危,这个考虑不算过分吧?如此一来,一万五千人又没了。
还有,长安作为大隋之国都,即便战后已经完全施行我那套,即非战时军伍不可入城的规定。可说是这样说,偌大的大隋首都,长安城之防御和维稳,也不可能仅仅依靠第一军余部数千人及长安预备部队去维系。我同样还要在长安周边设立确保长安安危的应急机动部队,同样也安排一万五千人,这也不算过分吧?
再者说,这一万五千兵马也不是光闲着。毕竟大隋交建集团手下,还有十几万充担民工的吐蕃和回纥降卒呢?我再是好吃好喝供着,可毕竟还是干苦力,光依靠长安市、洛阳市,以及长洛高速公路沿途各县的捕快和衙役,试问如何看的过来,一样需要兵马去协助的。
至于这些直接拱卫长安的一万五千兵马,被赶出长安城后,又将驻扎在哪儿呢?这自然就要落脚于新丰了。而今这里,同样已经开始大兴土木,将逐渐成为首都军区之驻军基地。
要问这个驻军基地之规模,究竟有多大?二十万大军,是可以轻松入住的,且还有部分宽裕。而且,这个驻军基地以后不止驻军,还会是首都军区的新兵训练营。所有新入伍的士兵,将在此集中训练三个月,其后才会下派至首都军区其余地方的驻军部队中。
关于这个首都军区驻军基地,为何依旧安排在新丰呢?这其实也是多方面的考虑。除了距离长安城很近,还有渭河、漕渠及新建的长洛高速公路可以依仗外,更有看守和保护大隋日用品公司生产基地和大隋纺织总公司的根由。说白了,那些从宫中撵出来的数千宦人和宫女,同样少不了不安定分子,一样需要适度的军管。
至于长安城太极宫皇城中,原来的首都军区驻地,此番除了安排长安预备部队悉数入驻外。其剩余的地方,将直接改造为军情院及下属各部的办公和生产场所。此外,也还有首都军区的驻京联络处,倒不至于形成多大的浪费。
如此一来,长安的兵马已然如此窘迫,洛阳驻军其实更少。毕竟,洛阳原计划正兵序列的,也只有第五军和第七军。此番,被我抽走了第七军,哪里还有其他可以大规模调动的兵马?这其实才是我火速召回第五军的原因。
说白了,东都洛阳四面需要拱守的重要关隘,可不只有四个,而是八个。毕竟,洛阳素来都有“八关都邑”的称号。
所以,我也很难啊。家当越大,花的越多,这个道理是真的一点也不假。不过,真的没有关系。我再次重申一遍,十万人的本部兵马,我觉得对付李怀仙这厮,已经足够了。
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或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